第475章 密謀4
盧承慶看了鄭元儼一眼直接問道:“德鄰有何要說的盡可直說,我對於在那邊的事情知道的不多,除了我剛剛說的那些之外,我就隻知道他又弄出來了個白糖和海鹽。還有就是弄了個造船作坊,據說他的大船都是他自己的作坊造的。”
鄭元儼重重的歎了口氣後說道:“子餘,那李惲過安州去,李二給了一萬團練,加上他在當地招募的,怕是得有兩三萬之數。雖然他種地、曬鹽以及釀酒造船這些需要大量的人手,可是那安州城怕是也還有上萬人的,這樣的城池你以為我們在海上弄點海盜就能打的下來嗎?”
盧承慶有些不服氣,剛要反駁,鄭元儼卻是繼續的在說道:“而且子餘可能還不知道吧,今年李惲回長安的時候,不知道和他老子是怎麽談的,大抵是把生意和他分潤了不少吧,李二這樣的人居然給了他一千府兵,跟著他的船隊返回去了。府兵啊子餘,承先他們這次吃虧很可能就是因為這些府兵的存在。”
盧承慶噌的一下就站了起來:“消息確實嗎?”
鄭元儼歎了口氣說道:“這些消息我也是到了長安之後才知道的,那李二做事向來穩妥,居然調的是外地的府兵,在李惲出發的那天才登船跟著一起走的,當時長安城不少人都看見了,子餘不信的話,出去一問便知。”
盧承慶卻是一下有點麻爪了,府兵啊,這些玩意可都是專門用來殺人的,不是那些團練那般是用來幫著修河堤的。想不過的盧承慶恨恨的說道:“這個李二,不知收了多大的好處,居然連府兵都舍得送了,咋不送玄甲軍呢。”轉頭又對著鄭元儼說道:“德鄰,此事看來不可為,我們還是隻能寄望於我們派出去的人手了。”
鄭元儼卻是搖了搖頭,有些陰狠的說道:“此事還是需要做的,我們派出去的人也的確有失敗的可能在,海上的人就必須招攬一些。”
盧承慶回道:“德鄰兄啊,那些府兵就算不能下海,可是有他們守在安州城,別說幾個海盜了,就算是幾萬突厥兵都不一定攻的下來的,咋們招募那些海盜作甚啊,這不是徒費錢糧嗎?”
鄭元儼卻是眼神陰鷲的說道:“那些府兵是厲害,可是我就不相信到了海上還能這麽厲害。李惲的船隊也確實夠大,可是蟻多咬死象,我就不信他能有那麽多的兵塞到船上去。再說他一個藩王,哪來那麽多的錢糧養活這麽多的人,那些團練他不就是用來種地和曬鹽去了嗎。”
盧承慶海上有點不太明白,問道:“德鄰,你到底意欲何為?”
鄭元儼回道:“就算我們的人失敗了,那我也要阻斷他李惲的海上之路,而且我們有了海上的力量之後,還可以控製他李惲的一部分曬鹽場,這樣一來的話,難道還拷問不出來曬鹽之法嗎。”
盧承慶也點頭表示讚同:“倒也確實是這麽個理,就算我們得不到,可是也要讓他李惲不好過,走海路省錢又快捷,他才能賺不少,要是我們阻斷了海路,我就不信他走陸路也能維係的下去。”讚同完以後,盧承慶也有些擔心的說道:“可是德鄰,咋們要真這樣做了,太極宮那位?”
鄭元儼眼色狠厲的說道:“都是海盜做的,與我等無關。”
盧承慶也恨恨的說道:“對,那就去幹。”頓了一下卻是有點泄氣的說道:“可是我們在海上並無什麽熟識的人了啊,承先之前就認識個蕭峰,可是這次卻是······”
鄭元儼笑了一下,然後坐了下來,慢慢的說道:“子餘多慮了,雖然蕭峰被抓了,可是你們盧家難道在南洋就沒有其他的關係了嗎?”
盧承慶也老實的回道:“真臘一帶我們家倒是有點生意在,但是並不大啊。”
鄭元儼說道:“我們家在安南也有一些小生意,後輩們鬧著玩的。但是這就夠了,我們要的也隻是通過這些人脈和那邊海上的人連上線就可以了。據我那些侄子講,南洋一帶勢力較大的海盜有四股,蕭峰也是這四股之一,可是除去他之外尚存三股呢,我相信以你我兩家的實力,要將這三股勢力合成一股也不是什麽難事。”
盧承慶回道:“的確不算是難事,隻是此事得遣人去做才行,而且要絕對信得過的,還要有那個能力的才行啊,不然容易重蹈承先的覆轍。”
鄭元儼想了一下後回道:“這樣吧,你也知道,我家裏元壽被李惲害了,他有一個兒子,人還算機靈,此事就讓他去辦如何。他和李惲有殺父之仇,此事肯定是會出全力的,而且就算失手了,也不擔心會被審出什麽來。”
盧承慶見鄭元儼這麽大方,也說道:“既如此,你給他派一個隨從就好,護衛我給他挑選吧,不敢說絕對保險,可是隻要不是那種極端厲害的人物,這些人都能護衛著他跑出來。”見鄭元儼點頭,盧承慶繼續說道:“我還遣人打聽過了,李惲的有一艘船是水師不要了的樓船,他讓人修複後包上鐵甲拿來自己在用,那咋們是不是也可以學一下呢?”
鄭元儼點點頭:“如此甚好,朝廷不許我等擁有樓船,咋們可以學習李惲嘛,弄一艘殘破的快報廢的船,修複好了再開去南洋,作為咋們戰船。不然的話,那些海盜的船遇上李惲的船太吃虧了。”
盧承慶也說道:“是啊,承先他們多半就是這樣才著了道的,李惲有樓船,還有鐵甲船,而且船上還有府兵,猝不及防之下,難免吃虧。咋們有了樓船就好辦了,麵對李惲也就更有底氣了。”
而後兩人又詳細的商量了如何出資以及補給等問題,由於盧家在泉州有大量的生意,鄭元儼最初是想在泉州設置一個基地,作為聯絡和補給中心的,但是盧承慶不同意,認為泉州太顯眼了。二人商議後還是決定在流求尋一處地方,至於說流求缺人的事嘛,對於這兩家人來說就完全不叫事了,一家人三五千人還是隨便出的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