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歷史演變【二合一】
「舒小姐……你不要這樣,祖師不是這種人.……」
聽到舒寧這話,郁達初立即心中一驚,他可是記得,上次黑玫瑰惹怒李陽的情景,那種直面天威的感覺,他可不想再嘗試,甚至是他自己也不確定,師祖是否會像看重師傅一樣,看在自己的面子上,饒過舒寧一命。
至於毛海,則是沒有那麼多想法,當他看到舒寧的對待李陽態度之時,下意識的眼神就疏遠冷冽了起來,心中更是打定主意,下次不管師弟再怎麼哀求,他也不會再帶這個女人來打擾師祖清修了,若是師弟還執迷不悟,那就不要怪他不念師兄弟情分,向師傅告狀了。
三人的情緒變化,李陽看在眼中,不過他並不在意,眼界的開闊,隨之開闊的也有心胸,他自然是犯不著和他們計較。
上次之所以會當著毛小方的面發火,那只是李陽有意為之,旨在敲打毛小方,以免他誤入歧途,很顯然,舒寧在他心中的地位,那很定時遠遠及不上毛小方的,他自然也犯不著和她一般見識。
「舒小姐誤會了!」
「本座雖已成仙,但亦是人,生物的進化,是全方位的,是趨近完美的,自然不會有七情六慾上的缺失,若是真有缺失,那也是走入魔道,不完美的進化,這種人,也成不了仙,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存在。」
直到舒寧的情緒得到平復,李陽這才悠悠的解釋了一句。
舒寧這時冷靜下來,亦是心中忐忑,覺得自己剛才那番話,實在是有些過分,現在見李陽語氣依舊平和,鬆了口氣的同時,也不由更加佩服起了李陽的心胸氣魄。
「李先生見諒,是我太過衝動了,無故冤枉了先生,我在這裡鄭重道歉。」
「既然先生也有七情六慾,也是中國的一份子,那為何就不能出手呢?您剛才也說過,這些對您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越發欽佩李陽的同時,舒寧也不自主的用上了尊稱,同時也問出了自己心底的疑惑。
「舒小姐既然看過生物的演變史,那就應該知道,自然界,有著自己的一套獨特運行規律。」
「正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類也是自然界的一份子,過份的外力干涉,只會阻礙人類進化的腳步。」
「若是我插手,也許神州大地能夠得到一時的強盛,但那並不是真正的強盛,只是虛胖,人類文明真正的崛起,是精神,否則表面的強盛,只會讓人類自身陷入舒適的環境中,難以自拔。」
「相信對於人類的劣根性,舒小姐應該是深有體會才對。」
李陽說到這裡,不由頓了一下,其實這些,只是一個方面,最重要的,是天地的自我循環系統,不會允許有人認為的去干涉,人道作為世界的主要支柱之一,若是人類文明停殆,那勢必會影響到天地人三才的失衡,這是天道無論如何也不會允許的。
若是有人敢觸犯這個雷區,那就是獲罪天地,業果纏身那都是輕的,就算是本源金仙,也不敢觸犯這種禁區,正當天道設立的天庭是擺設不成。
不過舒寧只是普通人,這方面,李陽卻是沒必要給他講解。
「哎……難道真的就沒有辦法解決了嗎?」
「為什麼人類會相互攻伐,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好好和平共處了嗎?懇請李先生解惑。」
雖然李陽只說了一半,但舒寧也不是不通事故的小白,她自然知道人類之間的戰爭,就是人類自身劣根性所釀成的苦果之一。
這個問題,也是困擾著人類的根本性難題,甚至舒寧不認為世界上有人能夠解答,不過李陽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的存在,雖然不抱太大的希望,但問問又何妨。
「這個問題,本座亦無法完全參透。」
「其實人類之間的相互攻殲,是有很多因素所導致的,其中少部分的野心家,因為外部的需求,而鼓動那些只有簡單內部需求的普通百姓,為他們實現野心,這只是其中的一種情況。」
「自我炎黃文明崛起之後,歷朝歷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勢,已成定局,也是一種自然演變的規律,乃是大勢所趨,並非簡簡單單的人性所能夠解釋。」
李陽也只是參悟了天地六道中的修羅道、餓鬼道、天道、畜生道,就算是這四道,他也只是初步有所領悟,尚未精深,又如何敢說自己了解人類的劣根性呢。
「為何會如此,我也只有一些淺見,舒小姐不妨聽聽,權當我一時之言,也不必放在心上。」
「我認為,若是把我神州大地,比坐一塊大餅的話,那每當皇朝初立,就是這塊大餅新鮮出爐之時。」
「大餅出爐,那接下來,自然是分大餅,當權者亦或者說是皇朝的建立者,就是大餅的分發者,他自身就會佔據很大的一塊,然後則是開過功勛,他們也會分去很大一塊,剩下的,則是那些勛貴家族,古老傳承的世家,他們是這個時代知識的壟斷者,也會分去很大一塊。」
「剩下的一些大餅,則是由天下民眾共分大餅,著新鮮出爐的大餅,雖然不算很大,但初期的時候,足夠每個人都吃飽,皇朝需要發展,一些聰明人加入其中,就會收穫一些大餅的殘渣,自己佔據的大餅份額也會逐漸變大,形成新的勛貴世家。」
「隨著人口的發展,世家勛貴的發展壯大,他們就需要更多的大餅,來供養自己的家族,能夠繼續的壯大繁衍,但是大餅就那麼多,你有我無,這些勛貴世家,總有一天,這些大餅的殘渣,都會被分乾淨,這時候再想發展壯大,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強大的勛貴,自然是把手升到弱小的勛貴碗中,去爭奪大餅,弱小的則吃百姓碗中的,百姓沒得吃,自然也就代表著這塊大餅的壽命即將走到了盡頭。」
「這也是皇朝更替的原因,既然大家都沒有大餅吃,那就只能把大餅打碎了,重新再做出一張新的大餅,我神州大地歷代的皇朝,就是如此,循環往複,但礙於當時的科技和知識,他們又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畢竟人都有私慾,誰不想自己的子孫後代能夠永遠榮華富貴,這種現象,在明朝時期被發展到了最盛。」
「甚至在明朝末期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省一年的稅收,都不能供應當地王族一年的年俸,發展到了這種地步,也合該氣數已盡。」
李陽這番話雖然說得淺顯,卻道盡了古往今來皇朝更替的真相,不僅是古代,就算是前世的二十一世紀,依然沒有擺脫這種弊端,階級固化,資源分配嚴重不均衡,這也是資本力量的可怕。
說簡單點,這也是一種分大餅,一個國家剛剛成立,機會自然多,雖然大頭都被分了,但剩下的碎末,也足夠聰明人吃飽,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國家大肆改革,更是讓那些敢於冒險,膽子大的人,吃了個肚子滾圓,到了後來,那自然是越來越難分到大餅,畢竟你有我無,能吃的都被人吃了。
而且這一現象,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變得越發的嚴重,直到階級被徹底固化,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仔會打洞,這並非說說而已,而是實情。
除非是發生重大的改革,這一現象,也許會得到緩解,但也只是治標不治本,人類的貪慾是無法滿足的,除非出現一種全新的社會體系結構,能夠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但這明顯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想到這裡,李陽不由想到了傳說中這方世界的極樂凈土,永恆國度,傳聞要想居住在其中,必須得拋卻私人的感情,也許永恆國度中,就存在著那種全新而又完善的社會體系。
只是很明顯,這種拋卻情感、私慾的社會體系是畸形的,是有缺陷的,就連創造盤古一族的超級文明,對待人類的劣根性,也只能想出這種不完善的解決方案,可想而知,一套完美而具有可行性的全新社會體系的構建,到底是有多難。
「按照先生的說法,那人類還有救嗎?」
李陽所說的話,並不難理解,舒寧自然能聽懂,而且因為他一心想到的是振興中國,所站的角度不同,更是讓她陷入了絕望,鑽進了牛角尖。
「其實舒小姐大可不必如此,我剛才說的只是壞處,天地陰陽分化,萬事其實秋有兩面性,畢竟,智慧本身就是矛盾的,它賦予了人類崛起的希望,隨之而來的些許副作用,並不是那麼難以接受,難道不是嗎?」
「而且正是有了這些劣根,人類的生活,才會如此多姿多彩,智慧的火花,文明的火種,才會得到茁壯成長的機會。」
「在我看來,人類才是最完美的生物,有的時候,太過於理想化的生物,反倒顯得有些不真實,也無法讓世界變得如此生動,不是嗎?」
「眾生百態,就有如世界的演化一般多端,讓人無法揣測,好與壞也只是存在片面之間,如此方能彰顯人道之輝煌,足以與天地比肩。」
看到舒寧臉上的絕望,李陽輕笑一聲,語氣昂然,充斥著某種莫名的意境,這就是看到事物的角度間的差異,舒寧所看到的,只是中原一偶。
而一樣所看到的,卻是眾生、是世界、是道與理的交織、是大道演化的規律,甚至這些,都不只是局限在一方世界,而是囊括混沌虛海,無窮恆沙。
「李先生一言驚醒夢中人,是我的眼界太過於狹隘了,正如先生所說,若是沒有這些劣根性,人類的文明,將猶如一潭死水,又如何能有春秋之時百花綻放的局面,又如何有今日科學的開端。」
「正是有了無窮的慾望作為動力,人類才能孜孜不倦,矢志不渝的追求文明的前進。」
好似被李陽話中的意境所影響,舒寧暮然驚醒,不由嚇出一身冷汗,這時,她也意識到,自己鑽入了牛角尖,好在被李陽及時開解,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不止是他,就像郁達初和毛海,這時候也是一臉若有所思,好像感悟到了什麼,卻又總是抓不住關鍵,這也讓他們無比苦惱,只恨自己平時不多看書,現在連祖師所說的話,都聽不懂了。
其實這並不是他們愚昧,只能說是時代限制了他們的眼界,就算是換做毛小方來此,恐怕也依然是一知半解。
「今日聽了李先生的一番話,真是讓我眼界大開,古人常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果然不是虛言,我決定,回去之後,以此起草文案,把今日的論辯公之於眾,以揚先生之名,也以此警戒我中華億萬萬同胞,願他們能夠早日覺醒。」
舒寧站起身來,一番誠懇的發言過後,深深的鞠躬致謝。
她這一番話,卻沒有絲毫的虛言,不光是李陽淵博的知識、還是那發人深省的大智慧、亦或者是那廣闊如海的心胸,都令她欽佩不已,直感今日不虛此行。
「我並不建議你這麼做,如今社會動蕩,世界列強虎視,貿然引起太大的輿論,對你來說,未見得是好事,一個不慎,恐有殺身之禍啊!」
深深的望了舒寧一眼,李陽自然是不知道她心中所想,就算是知道了,以他的臉皮,那也是不會臉紅的。
他之所以出聲提醒,也只是不想把甘田鎮變成是非之地,那可就不利於他隱藏自身的目的了,至於揚名什麼的,在他看來,根本沒有必要。
「請李先生放心,家父在國家文化局,還是有一定面子的,勢必不會讓人討擾了先生的清凈。」
在舒寧看來,李陽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她既然敢這麼做,自然是有所依仗,畢竟她也不是什麼初出茅廬的傻白甜,敢隻身一人,來到港島開辦光明日報,那肯定是有所依仗。
「既然你執意如此,那就請不要提及我的存在,虛名於我如浮雲!」
看到舒寧堅定的目光,李陽知道她也是個有主見的主,並非自己幾句話就能改變她的決定,是以也沒有繼續勸。
在他看來,就算引起了天大的輿論,也和隱居深山、避世不出的自己無關,舒寧自己心裡有數就行。
只是他卻想不到,舒寧的確不會寫他的名字,但卻會寫上『李先生』的署名,這也導致了李陽註定會在這方世界的歷史上,留下一筆讓後人浮想聯翩的筆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