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靈藥生意
第二,黎銘朗感覺神清氣爽,因為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成為強者的希望。這十八年來,他所經曆的告訴他,沒有實力,在這個修仙世界絕對隻有被欺壓的份。
隨機抽獎係統給了他一個契機,成為強者的契機,這是其他人不可能有的機緣,他是穿越者,這是獨屬於穿越者的福利。
靈泉葫蘆內,經過了一晚上的沉澱積累,又有了七八滴靈泉,看來積累靈泉的速度還挺快,這對於沒有什麽修煉資源的黎銘朗來,是一件至寶。
仔細研究了一番隨機抽獎係統,黎銘朗還發現了隨機抽獎係統除了具備抽獎功能之外,還有其它用處,比如,能夠看到自身的屬性。
就像是玩遊戲一樣,有著一塊屬於自己的屬性麵板,讓自身能夠更加清楚、直觀的看到自己的成長屬性。
宿主:黎銘朗
修為:煉氣期三層
靈根屬性:金、木、水、土四屬性廢靈根
修煉功法:【吐納決】
法術:木藤術、水箭術、土牆術、金刃術
生活技能:無
法寶:【靈泉葫蘆】(七品靈寶)
黎銘朗幾乎一切的屬性都被囊括在內了,包括他所習得的法術,修煉的功法,甚至是法寶和靈根的信息。
有了七品靈寶【靈泉葫蘆】後,黎銘朗決定要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未來了,未來絕不能一直待在這種窮鄉僻壤。可是,要出門就得賺足夠多的靈石,沒有靈石這種大陸通行貨幣,可以在潛龍大陸寸步難行。
他雖然把持著一家雜貨店,勉強糊口,可以這麽多年攢下來的靈石也不過隻有幾百下品靈石罷了。
黎銘朗在思考賺錢的門道,很快他看到了貨架上的一排靈藥種子。
這些靈藥種子都不過是一些普通的靈藥。實話,黎銘朗自己也不看好這些靈藥種子,種子發芽率非常低,而且成長周期非常長,不是專門的靈草培育師,很難將靈藥種植好。之所以這裏有這些種子,還不是為了滿足一些修仙者種植花花草草的心理,將種子種出來,他們就已經很開心了。
很少有人將這些靈藥培育成可以用的藥物,即便是如此,也幾乎沒有人來黎銘朗這裏找麻煩,種子不好。
黎銘朗此刻想的當然不是種子好不好的問題,他想的是如何用這些種子來賺錢的問題。
靈藥和靈藥種子,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種子易得而且便宜,可是靈藥就不是這麽回事了,靈藥種子一顆靈石能買來一大把,一株完整成熟的靈藥,很有可能要幾十顆靈石甚至更多,而且還是搶手貨。
若是將靈藥種子全部都種植成靈藥,那豈不是賺大了,很多人和黎銘朗有著同樣的想法,可是卻沒有人成功。
黎銘朗若是沒有【靈泉葫蘆】他也不會這麽想,可是此刻,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了。
既然【靈泉葫蘆】對人體有用,那麽對於靈植肯定也有用,不定還能提高它們的發芽率,加速它們的成長。
在數十種種子裏,黎銘朗選擇了最容易成熟的一種,也是廣受歡迎的一種,那就是【蘊靈草】,這種靈草是煉製煉氣期修士修煉時所需的【補氣丹】和【凝氣丹】的必備藥材,而且直接服用也能起到增加靈氣、輔助修煉的效果。
黎銘朗拿出一大包種子,撒在後院的空地上,雜貨鋪後院有一塊空地,雖然陽光不是非常充足,但是勝在隱蔽,可以讓黎銘朗大膽的進行試驗。
他將【靈泉葫蘆】中的靈泉倒了出來,然後加入井水稀釋,用水壺灑在了傾倒種子的空地上。
奇跡發生了。
從土裏不斷鑽出嫩芽來,有一些是蘊靈草的嫩芽,還有一些則是不知名雜草的,反正隨著靈泉滲透土地,各種種子都開始生根發芽,速度非常快。
按照這速度,蘊靈草成熟的速度肯定非常快。
五日後,蘊靈草徹底成熟,每一株都結出烏黑色的種子,散發著淡淡的靈氣。
黎銘朗將成熟的植株收好,種子則細心的再挑選出來,準備來第二輪的種植,五日的時間就可以讓蘊靈草這種一年才能夠勉強成熟的靈藥徹底成熟,可見靈泉的巨大作用和神奇功效。
在一個角落裏,還有另外一株靈植緩緩地生長,黎銘朗不知道名字,但是卻散發著濃鬱的靈氣波動,可惜還未成熟。
本來,黎銘朗隻是不心將一滴水灑在了這裏,可是它將靈泉吸收,長出來一根嫩芽兒,散發著濃鬱的靈氣。
確定是靈植無疑,黎銘朗還特意所灑了些靈泉稀釋液放在這裏,可是它生長緩慢,成長速度遠遠慢於蘊靈草。
仔細一數,三百多株蘊靈草整整齊齊地放在了雜貨店的貨架上,在此之前,他也試驗了一下蘊靈草的藥效,這效果比以前買的蘊靈草效果要好上很多,靈泉葫蘆澆灌出來的蘊靈草藥效要更好。
不用吆喝,屬於蘊靈草的淡淡靈氣散發出去,在街道上飄蕩著,就有很多修煉者前來購買。
一名不修邊幅的大漢進了黎銘朗的雜貨店,他是煉氣期七層的實力,看到櫃台上放著的整整齊齊的蘊靈草,道:“老板,今進了那麽多蘊靈草啊,看這蘊靈草的成色,非常不錯啊。”
黎銘朗道:“確實,今蘊靈草成色非常不錯,我親自試驗了,而且藥效比尋常蘊靈草要好上不少,一株三十塊下品靈石,要買嗎?”
“才三十塊下品靈石?買!當然要買了!”大漢性格比較豪爽,因為自家院落隔黎銘朗的雜貨店比較近,所以也是雜貨店的常客了,於是很快黎銘朗完成了第一筆交易,大漢購買了三株蘊靈草,黎銘朗淨賺九十塊下品靈石。
蘊靈草種子的價值忽略不計,所賺的靈石幾乎是純利潤了。
越來越多的修煉者前來,黎銘朗雜貨店的蘊靈草藥效好,而且比其它地方賣的便宜,自然而然吸引了大批的顧客。
再加上一傳十、十傳百,更多消費者慕名前來,甚至形成了口碑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