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流寇> 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

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

  不算陸四自己這個文宗,淮軍中高級將領中識字的就三個人。

  其中兩個是福建人黃昭和楊祥,這兩位不僅識字,還通曉外語,一口地道的日本島津薩摩腔。

  黃昭是鐵甲衛統帥,楊祥是第三旅旅帥,同小袁營出身的程思華、金聲桓部出身的孫武進一樣,屬於淮軍高級將領中的「外來戶」。

  另外一位是曹元,他和趙忠義一起指揮騎兵旅,因陸四對騎兵的高度重視,所以給這二位淮軍僅有的「騎將」苗子授的是旅帥軍銜,算是高級將領。

  其餘如夏大軍、左潘安、徐和尚、謝金生等都是大字不識,但基本上能把自己名字寫出來,而那鎮守通泰的賣油郎和沈瞎子直接連名字都不會寫,以致通泰方面送過來的文報都是那個投降的前明通州知州袁大仁寫的,落款是五個圓圈。

  兩個圈代表程霖,三個圈代表沈大富。

  兩人之間又為了加以區分,程霖的圈飽滿一些,沈瞎子的苗條一些。

  高級將領文盲率百分之九十,下面的可想而知是個什麼情況了。

  陸四都沒心情做個「普查」,因為他知道肯定慘不忍睹。

  倒是收編的明朝降將識字率挺高,如那史德威的中軍蔡一清,四川游擊劉興等人都識字。

  李棲鳳和胡尚友這兩個沒有帶兵的降將也識字,並且前者據說還是個秀才出身。

  除此外,扒不出來了。

  不識字,怎麼看軍令,怎麼讀旗號,怎麼知進退。

  除了旗牌兵人工口語傳令外,陸四想到的就是這好看的煙花了。

  也沒搞那麼複雜,目前就定了「穩住別動」和「一起上」這兩個煙花令。

  事實證明這套簡單的戰場訊號體系是站得住腳的,比派人傳令還要快捷有效。

  要知道戰場人數一旦上萬,那就不是集中在一塊,炸喝一嗓子個個曉得了,而是最少都要拉出幾里地的。並且因為距離遠近原因,命令的及時性也無法做到,好比陸四下令全軍攻擊,但等到命令傳達完畢后,肯定會出現有的已經行動,有的則剛剛才曉得的狀況。

  如此一來,有什麼比在半空中炸響的煙花更一目了然,並且第一時間就能做到全軍動作的一致。

  「一起上」的命令很快就被各部接收並迅速被執行。

  「弟兄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願意學習文化但不肯識字的徐和尚喊完陳不平給他總結的那句口號后,將自個大刀朝前一指,兩腿一夾催動麾下的騾子帶頭向著被己方炮火打得東倒西歪的明軍沖了上去。

  徐和尚的部下們也是士氣高昂,吃都督喝都督,關鍵時候不賣命怎麼對得起都督!

  發現徐和尚的第二旅比自家第一旅快了一步后,夏大軍不佩服了,提刀就朝前衝去。

  他不敢騎騾子,因為覺得雙腳不著地是個危險的事,萬一騾子發起瘋把他顛下來就得不償失了。

  謝金生那邊肯定也不會落後,先是活動下十個手指頭,「叭叭」的響指不斷,這是他以前彈棉花時養成的習慣。

  準備工作過後,進攻的手勢便落下了。

  「出戰,記功!」

  已經升為第三旅營官的原明南都內守備標兵把總曹彥虎看到旅帥手勢,大刀一揮帶頭衝鋒,不是硬著頭皮,而是心甘情願要賣命。

  這年頭,在哪當兵能比得上在淮軍呢!

  「殺!」

  第一鎮上萬將士從東西長達三四里的戰場上如潮水一般向明軍涌去,光聲勢就嚇得那些被淮軍炮火收割一片的明軍生了懼意。

  「舅舅,讓我去殺幾個賊兵吧!」

  十六歲的李延宗叫大軍衝鋒的架勢弄得很是激動,提著手中的紅櫻槍躍躍欲試。

  「小心些!」

  陸四就喜歡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當下讓齊寶領一隊旗牌兵隨外甥上陣。

  其餘旗牌隊和鐵甲衛根本沒動,因為這兩支兵馬是陸四的拳頭力量,也是淮軍的總預備隊,非到決生死分勝負的關鍵時候他是絕不會輕易出動的。

  不管打什麼仗,手頭一定要有預備隊,這是陸四前世某位常打神仙仗的將領給陸四的教誨。

  勝負,其實已經分出。

  被淮軍炮火打得丟盔棄甲、伏屍一片的明軍根本不可能在淮軍的總攻勢前做到拚死一擊,絕地求生。

  遍地身上都在流血的屍體嚇的明軍中一些不久前還是農民的夫子膽都破了,再看前方黑壓壓衝過來的淮軍,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呼號快跑就直接轉身往後方潰逃了。

  爭先恐後的潰逃中,不少明軍被自己人撞倒在地,不等他們爬起就被無數自己人踐踏而過。

  衝鋒而來的淮軍手持長矛,後面是邊跑邊射的弓箭手,不時有明軍或被長矛捅穿,或被箭枝射中。

  姚文昌拚死彈壓潰兵不果,已然決定先跑,勒轉座騎轉身時,視線內看到一支約千人左右的「淮賊」喊著整齊的號子,踏著整齊的步伐以一個「人陣」向明軍推來,而這些「淮賊」手中端著的不是長矛,是一根根粗長的竹篙。

  這個「人陣」是第一鎮第三旅的竹槍兵,也是第三旅的主力標。

  竹篙,這個在淮軍起事創立之初立下過赫赫功勞的簡陋武器沒有因為淮軍的壯大,武器的「正規」化而被拋棄,反而被陸四正式定為淮軍的標準裝備,並在第一鎮第三旅大量裝備。

  「紅黑紅,紅黑紅!」

  一千名竹槍兵隨著自己的號子聲,邁出左腳再邁右腳,始終保持一個整齊的方陣。

  紅就是左,黑就是右。

  鑒於不少士兵分不清左和右,所以操練時常常鬧出笑話,陸四使用了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左腳穿紅鞋,右腳穿黑鞋。

  向左轉就是紅鞋轉,向右轉就是黑鞋轉。

  等到士兵們完全熟悉紅與黑並形成本能反應后,再代以左右,如此就能解決這個時代很多人不分左右的毛病。

  手拿千里鏡的陸四一直關注著第三旅,他想看看已經制度化的竹筒隊是不是能表現出更強的戰鬥力,進而可以判斷他們在面對騎兵衝擊時的表現。

  可惜,沒有。

  不是竹篙這個土武器沒有用,而是當面明軍跑得太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