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玩鳥喪國的“衛鶴乘軒”( 魯閔公二年,公元前660年,春秋第六十三年)
《詩經,鶉之奔奔》
鶉之奔奔,鵲之強強。人之無良,我以為兄?
鵲之強強,鶉之奔奔。人之無良,我以為君?
鵪鶉,據說被古人比喻為淫鳥,可能是鵪鶉總是成雙成對的活動,很少分離,所以有此比喻,是“淫鳥”,總不是什麽好鳥吧,明白了這個意思,我們再回頭看看這首《詩經》的意思。
鵪鶉雙雙共棲止,喜鵲對對齊飛翔。那人不是好東西,我竟尊他作兄長。
喜鵲雙雙齊歌唱,鵪鶉對對共跳奔。那人不是好玩意,我竟尊他為君王。
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這首詩是諷刺誰的?諷刺的是宣薑。
宣薑,就是那個美麗的齊國公主,他的姐姐是文薑嫁給了魯桓公,然後又兄妹偷情,宣薑原本就要準備嫁給衛國的太子伋的,但是被公公看好了,就築了“新台”,將宣薑變成了自己的老婆,然後宣薑與自己的小兒子合謀,將太子伋以及自己的大兒子壽害死(此章節故事非常精彩,但被和諧掉了,很遺憾),等到衛宣公死後,宣薑的小兒子公子朔成為衛君衛惠公,此時衛惠公也就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而已。
但是宣薑的故事並沒有結束,經過一番的謀劃,衛國的二位“公子爭死”的故事,深深感動了衛國的老百姓(見桓公時代),尤其是輔佐太子急子和教育公子壽的左、右公子(叔叔)發動的叛亂,直接將衛惠公趕跑。
衛惠公和宣薑帶著一班人馬跑到了姥姥家齊國,那時候,齊國還是齊僖公在位的時候,齊僖公看著自己的女兒和外孫的尷尬狀況,也很無奈。原本這個婚姻就是要維持齊國和衛國的聯姻聯盟,才將宣薑嫁到了衛國。最開始宣薑是準備要嫁給衛國的太子急子的,這才是年齡般配,郎才女貌。
沒想到宣薑被衛宣公給霸占了,齊國此時也不好說什麽了,至於是公公,還是太子娶了她,在那個時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因此而建立了兩國的友好關係,這才是政治上的大局。
現在倒好,苦命的女兒宣薑和外孫被衛國人趕了回來,而且還形成了雙方死敵的狀態,這是違背了齊僖公初衷的結果。
他覺著,欠這個小女兒的很多,不能讓她的青春,為了一個死去的衛宣公這個老頭子殉葬,宣薑本身就應該是年輕人序列裏麵的媳婦,一定要糾正這個錯誤。
齊僖公就讓衛宣公的小兒子,當時可能是跟著一起跑到齊國的原衛國太子伋子的弟弟昭伯,把宣薑娶了。
當時,宣薑也就是三十歲左右,因為當時宣薑是準備嫁給衛國太子伋子的,出嫁的年齡估計也就十六七歲,她和公公衛宣公生的小兒子衛惠公,一起跑到齊國的時候,衛惠公也就十五、六歲,推算一下,大概也就是正當虎狼之年。
宣薑原本就是要嫁給衛國太子的,被公公給淫了,現在公公死了,總不能讓女兒守活寡吧,“春秋時代”的人的思想十分的奔放,便讓太子的弟弟昭伯娶她,等於是恢複原狀了。
真是亂套了。
宣薑已經是昭伯的父親衛宣公的小老婆了,按照輩分就是自己的小母親,因此春秋就用了“烝”的說法,這個宣薑被先後被“淫和烝”了兩次,可見宣薑的漂亮,真是絕世無雙。你說此時衛惠公哥哥的昭伯,又“烝”了他的母親,這兄弟兩人怎麽稱呼,很是麻煩,衛惠公也總是在這個煩惱中掙紮,當年見了太子哥哥,太子開玩笑讓他叫爸爸,因為他媽媽宣薑原來應該是太子的老婆,現在大哥昭伯如果讓衛惠公叫爸爸,應該是一點也沒有問題吧,這都是因為媽媽太漂亮,太美麗惹的禍。
宣薑可能是也覺著這個事情不太好,開始就不是很願意,總是要有些態度吧,扭扭捏捏的一點也不大方,不好意思答應爸爸的這番好意,幹脆,齊僖公就直接安排昭伯,把自己的女兒宣薑給強行的處理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生米做成熟飯了”。
《詩經,牆有茨》
牆有茨,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醜也。
牆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
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牆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
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用今天的大白話說的意思就是——
牆上長蒺藜,無法掃幹淨。
宮中淫亂事,不能道分明。
若要道分明,汙穢不可聽。
牆上長蒺藜,無法除幹淨。
宮中淫亂事,無法細細講。
若要細細講,說來話可長。
牆上長蒺藜,無法來約束。
宮中淫亂事,不能亂開口。
若要說出去,言語使人羞。
這首詩,諷刺的是公子頑(昭伯)與宣薑的“烝戰”之醜事。
這下子倒好,宣薑也不用扭捏了,一看這個昭伯,比自己的公公那個糟老頭子強多了,青春年少,體格健壯,風流倜儻,在被昭伯生米做成熟飯後,一連串的為昭伯生了幾個孩子,老大是個女兒,史稱:齊子,就是衛姬。
誰的衛姬?看名字稱呼就知道是齊人的姬妾了,齊人是誰?就是齊桓公,也就是宣薑的親哥哥,暈了吧!輩分也亂了。
《史記》記載:“齊桓公好內,多內寵”。
這個齊桓公雖然雄才大略,春秋五霸之首,但是有個總是改不掉的毛病,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毛病,如果這個毛病用在種地上,一點也沒有問題,我們還要表揚他。但是齊桓公用在了愛美人身上,他的周圍的七大姑、八大姨很難逃脫他的魔掌,這不,連自己妹妹宣薑生的外甥女,也給幸福了,真是無語了,這個衛姬給舅舅齊桓公生了公子無詭,也稱作:武孟,不過還是叫無詭吧,發音比較好聽“烏龜”。這樣一來,妹妹宣薑,又成了哥哥齊桓公的丈母娘了。
宣薑之後還生了: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
你說這個宣薑不但長得漂亮,肯定是遺傳基因很好,後代也很厲害,三個國君:惠公、戴公、文公,二個國君夫人,宋桓夫人和許穆夫人,一個國君姬妾衛姬。
尤其是宋桓夫人,更是厲害,嫁給宋國後生了宋襄公,也是春秋的響當當的人物之一。
好了,回頭說說衛國的故事吧。
前麵說了,衛國在當年周王室東遷的時候,衛武公時代,真是個響當當的諸侯大國,衛武公老頭子很是厲害,幫助周王室東遷立下了巨大的功勞,周平王一激動,將衛國的爵位由原來的二等侯爵,提升為一等公爵國,這個榮譽很高,環顧諸侯周圍,公爵國也就是宋國和衛國了,當時周王也想封鄭國為公爵,但是鄭武公知道自己的分量,連忙拒絕了,當時的齊、魯也頂多就是個伯爵國罷了。
所以衛國的春秋開始的老祖宗很厲害。
之後,到了衛武公兒子衛莊公的時候,就給埋下了禍亂的隱患,衛莊公十分寵愛一個連姬妾地位都不如的璧人,生了公子州籲,州籲好武,好勇逞強。
衛莊公死後,太子完,衛桓公繼位,很快就完了,被州籲給殺死了,當了衛國國君,史稱:前衛廢公。此時,衛國又出了一個大臣石碏,利用計謀將州籲和輔佐州籲的兒子石厚,騙到陳國,給殺死了,這就是大義滅親的故事。
石碏扶持了衛宣公這個“大流氓”上位了。
衛宣公淫人也,繼位後,上烝小媽,生了太子伋,這也是《春秋》中第一次記載“烝”的說法。不但如此,衛宣公還搶了自己兒子的媳婦宣薑,生了公子壽和公子朔,這就是下淫兒媳。
這時候,衛國終於因為淫亂而走上了滅亡之路,所以在《春秋》的說法中,提到衛人,都是用“衛人淫”的說法。
宣薑與小兒子公子朔密謀要殺死太子伋,但是宣薑的親生的大兒子公子壽,給太子透漏消息,並親自代替哥哥赴死,太子知道後也親自赴死,以完全弟弟的情義,衛國的忠義之人從此被殺光了,衛國老百姓對這個事情一直堵在心中,忿忿不平。
衛惠公,宣薑的小兒子終於如願以償的當了衛君。
但是三年後,被懷著刻骨仇恨的太子和公子朔的老師們,左右公子給趕跑了,跑到了齊國姥姥家避難。
衛國在左、右公子扶持下,立了太子伋的弟弟公子黔牟為國君。
黔牟當了八年衛君後,在姥姥家裏避難十三年的衛惠公,在齊襄公的幫助下,回國複辟成功,雖然衛惠公在齊國的強權下支持複辟成功,但是他陷害自己兩個哥哥的事情,衛國的老百姓念念不忘,並不得人心,大臣們也經常在茶餘飯後談起二位公子的慘案,所以就對衛惠公這一枝子非常的不滿,常想樹立太子伋這一枝子,仇恨在暗中慢慢的積蓄。
衛惠公好在是自然死亡了,自己的兒子衛懿公繼承的王位。
我們這次的故事就從衛懿公開始說起了。
這個衛懿公也是個好色之徒,和他爺爺衛宣公一個樣子,整天在王宮裏麵到處抓“花姑娘”,荒淫無度,衛國的大臣們非常反感這個色情大王。
衛懿公還有個特殊的嗜好,喜歡養寵物,這個寵物可不是小貓小狗之類的,而是鶴,如果現在讓衛懿公去東北管理“紮龍鶴鄉自然保護區”,他肯定會是個好領導的,因為他太喜歡鶴了,鶴長的太漂亮了,其實不光是衛懿公,你看後人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喜歡鶴,穿著鶴氅,拿著鶴扇,畫著仙鶴,一幅很有文化的樣子,飄飄欲仙,估計當時衛懿公也有這個文化的情懷吧。
喜歡寵物,對於一個君王來說,原本沒有什麽,但是千萬別過度。
鶴這個寵物,太費地方了,你可不能把他們裝在籠子裏麵,那就變成長著長腿的雞了,而不是鶴,鶴需要很大的地方,有山,有水,有飛翔的空間,這樣才會嘎,嘎,嘎,嘎的長鳴,才有味道,才有仙氣。
於是,衛懿公的宮廷廣場,後花園,甚至於朝堂上,都養著鶴,當時衛國的官員上朝也很危險,不注意,讓長著大長嘴的鶴,“噹——”,叨上一嘴,肯定就是一塊青紫,大臣都很反感,就勸阻大王,誰知道,不勸還好,一勸,衛懿公性格逆反了,你們不讓我養鶴,說明你們沒有素質,沒有文化,沒有高雅,瞎叨叨,我不但要繼續養鶴,還要給鶴官職和爵位,要給鶴發工資,為把衛國建成“世界級別的仙鶴之國”而奮鬥。
於是,衛懿公將幾隻長得漂亮的,羽毛色彩明亮的,長嘯聲音優美的仙鶴,全部都封為一定的官職:有將軍,有大夫之類的,而且還專門給這些鶴,準備了當時大夫級別才能乘坐的軒車,讓這些有官職的鶴乘坐,拉著遛馬路,衛懿公這樣做真是似乎有些精神病一樣。
關於“衛鶴乘軒”的說法,現在有一些不同的觀點和異議,有些文章說:當時的衛懿公喜歡鶴是沒有問題的,給鶴一定的級別,或者俸祿,以便養活鶴們,也可能是存在的,但是讓鶴坐在車上有些玄乎,坐在車上的鶴應該是殘廢鶴,而不應該是健康鶴,健康鶴最大的快樂就是飛翔,而不是坐車,因此“衛鶴乘軒”的意思,應該是:在當時大夫級別的軒車上,描畫出各種仙鶴的樣子,以表示對鶴的喜愛,這才是符合情況的。
這樣說,也有道理,不管怎樣,都是表現了衛懿公病態的喜好吧。
魯閔公二年,公元前660年,冬天,翟狄伐衛。
春秋時期,我們要有這樣的地理觀念,也就是周王朝統一天下分封的諸侯國,並不是現在這樣的政權可以伸展到鄉、鎮、村一級的範圍。諸侯國就是一個個的城邑,或者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區。有很多諸侯國之間的地帶,生活著還沒有歸化或者是沒有得到分封的政權組織,這就是戎狄、南蠻、東夷等。
翟狄,出自隗姓,也是活躍在中原地帶的赤狄人的姓氏,主要是在晉國、衛國、齊國、魯國、宋國周圍地區生活,他們需要擴大自己的生存範圍,需要發展,於是就和周邊的諸侯國之間,形成了常年的戰爭狀態。
誰弱,就打誰,他們就像是一塊試金石,成為中國曆史中發展過程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金子,還是石頭,都要過他們這一關。
現在衛國亂了,翟狄就有機會了,他們的征伐是不需要理由和借口的,唯一根本的口號就是:搶糧,搶地,搶女人。
根據當時的情況,諸侯國麵臨狄人的進攻,國家準備舉行兵戎之事的時候,都要在祖廟進行祭祀,殺牲祭旗,分發兵器和鎧甲,準備戰鬥。當時能夠參加戰鬥的戰士,一般都是居住在城市內部的國人,而城邑外部的鄉村野人,沒有資格,隻能種莊稼,所以飽受仙鶴之害的衛國國人們,這次都紛紛的開始說起了風涼話。
“怎麽回事兒,要打仗了,讓我們這些老百姓去拚命了?大王不是有鶴嗎?而且還是大將軍級別的鶴,讓大王派鶴去抵擋入侵的敵軍,用鶴的大長嘴,叨死敵人多好,省的刀兵相見,我們老百姓那能比鶴會打仗啊!”
哈哈,軍心嚴重不穩定了。
衛懿公哭笑不得,知道都是自己惹的禍,怎麽辦,目前要依靠老百姓啊。鶴,不能依靠,隻能玩,沒辦法,為了表示決心,馬上命令抓鶴,請全體士兵一起吃紅燒鶴肉,然後再聲淚俱下的向士兵們進行鼓動,說自己的做了錯事,但是已經悔改了,還請大家吃了紅燒鶴肉,今後一定改正,這樣總算是慢慢的壓服下了士兵憤怒的心情。
衛懿公精神大振。
衛懿公當眾發給當年石碏的後人石祁子一塊玉玦,衛國還得利用一下人家石碏的威名啊,發給了寧莊子弓箭,讓他們兩個人負責守城,意思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讓他們幫助衛國守城,並根據情況決定決策。
衛懿公把自己穿的繡衣,送給了也不知道應該怎麽稱呼的宣薑夫人,讓夫人聽命於二位大人。
然後就親自帶著渠孔駕駛的,子伯為右戎保鏢的戰車,開城出戰。並讓大將黃夷為前鋒,讓孔嬰齊為殿後,衛軍與翟狄的軍隊於黃河之北的熒澤地區進行決戰。
衛國的聲勢搞的很大,但是你想想,人家翟狄整天玩的是戰馬,而衛國整天玩的是仙鶴,而且翟狄是有備而來,衛國是無備而戰,自然衛國就打了敗仗。
不過這次戰鬥中,衛懿公倒是表現出了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仗雖然打敗了,衛懿公自己戰車上的大旗,卻始終不倒,堅持戰鬥,最後變成了被集中攻擊的目標,衛懿公終於也在這次的戰鬥中,駕鶴西行了,戰死了。衛懿公和那些在出征前被紅燒的仙鶴們,一起重新匯合,駕鶴西行了。所以,對這樣愛好仙鶴的人士,應該在動物園的鶴園內建造一個衛懿公的塑像。
翟狄抓住了衛國的記錄曆史的史官“華龍滑和禮空”二人,人家華龍滑很聰明,確實滑得很,就和沒有文化的翟狄人說:
“我是衛國的太史官員,主掌衛國的祭祀等重要禮節的大官,如果不讓我回衛國首都城市裏麵勸告衛國人,我們衛國必然會拚死決鬥的,你們肯定得不到衛國。”
翟狄人的軍隊都是輕騎兵,在那個沒有馬鐙的年代裏,已經很不容易了,更沒有攻城的重武器,既然人家太史都這麽說了,肯定不攻而占其城市,是最好的結果了,減少傷亡,於是就放了太史回城了,剩下禮空瞪著空洞的雙眼,傻看著滑大哥走了,搖搖頭。
華龍滑根本就不想投降,跑回城裏後,就和守城的二位大人說了情況,說了衛懿公駕著仙鶴飛走的情況,衛國一聽,國君死了,生力軍也被殲滅了,快跑吧,於是二位大人就根據衛懿公當初的指示,決定全城逃跑,這才是最有力的方法。
半夜,衛國人逃跑了。
翟狄人兵不血刃的進入了衛國首都,本來準備搞個受降儀式,抓幾個衛國的美女,誰知道人家跑了,馬上追擊,追到了黃河北岸地區,又打了一仗,基本沒有什麽懸念,衛國又敗了。
翟狄的空前大勝,讓周圍的諸侯國很是害怕,其中與翟狄隔開黃河而對峙的就是鄭國,鄭國非常的擔心狄人的入侵,就派遣了軍隊駐紮在清地,防守對岸的狄人。
《春秋》記載:十有二月,狄入衛,鄭棄其師。
怎麽回事兒?鄭國為了防備狄人過河入侵鄭國,派了鄭國的大將高克據河防守,但是鄭國的軍隊卻私下解散了跑了,為什麽會這樣,其實就是因為厭戰的情緒所導致。
《左轉》記載:鄭人惡高克,使帥師次於河上,久而弗召,師潰而歸,高克奔陳,鄭人為之賦“清人”。
《詩經,鄭風,清人》
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駟介鑣鑣。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
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翻譯過來的大白話意思就是:
清邑的軍隊駐守在彭地,披甲的駟馬馳驟真強壯。兩支矛裝飾重重紅纓絡,在河邊來去翱翔多歡暢。
清邑的軍隊駐守在消地,披甲的駟馬威武地奔跑。兩支矛裝飾重重野雉毛,在河邊來回閑逛真逍遙。
清邑的軍隊駐守在軸地,披甲的駟馬馳驅樂陶陶。士兵們左轉身子右抽刀,領兵的主將練武姿態好。
了解了這段曆史,就明白這個《詩經》的來源和寓意了,所以說《詩經》就是曆史,曆史離不開《詩經》,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個國家很是擔心翟狄伐衛的成果,這就是衛國旁邊的宋國,宋國和衛國本身就是殷商的後裔,同仇敵愾,加上翟狄如果在衛國站住了腳,宋國就很危險,這不用動員,必須要幫助的。
衛國這次可是慘敗啊,幸虧在黃河南邊的宋國及時出手,衛國畢竟是被諸侯們的共同敵人狄人所打敗,這個忙必須幫。
於是趁著夜色,宋桓公派人迎接了衛國的這些遺民們,偷渡過黃河,把他們暫時安排在了“曹”地,現在的河南滑縣白馬故城地區(這也是衛國的邊疆城邑),衛國遺民此時還剩下了男女總共七百三十人左右,再加上衛國“共城”和“媵城”的城市難民五千人,也不滿六千,真慘啊,一個好端端的公爵諸侯國家,就這樣被打得稀裏嘩啦,要是讓當年的衛武公知道,非從墳墓裏爬出來不可,當場踢上衛懿公幾腳不可。
這個慘狀,讓已經嫁到許國的宣薑的女兒許穆夫人,詩興大發,做了一首感慨的詩歌。
《詩經,載馳》
載馳載驅,歸唁衛侯。
驅馬悠悠,言至於漕。
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視爾不臧,我思不遠。
既不我嘉,不能旋濟。
視爾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懷,亦各有行。
許人尤之,眾穉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
控於大邦,誰因誰極?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
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大白話的意思就是——
駕起輕車快馳騁,回去吊唁悼衛侯。揮鞭趕馬路遙遠,到達漕邑時未久。許國大夫跋涉來,阻我行程令我愁。
竟然不肯讚同我,哪能返身回許地。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懷宗國思難棄。竟然沒有讚同我,無法渡河歸故裏。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戀宗國情不已。
登高來到那山岡,采摘貝母治憂鬱。女子心柔善懷戀,各有道理有頭緒。許國眾人責難我,實在狂妄又稚愚。
我在田野緩緩行,壟上麥子密密遍。欲赴大國去陳訴,誰能依靠誰來援?許國大夫君子們,不要對我生尤怨。你們考慮上百次,不如我親自跑一遍。
一個女子如此情懷,可憐可歎。
宋國擁立的衛國的公子戴公為國君。
這個戴公,叫申,是個短命鬼,就是宣薑和昭伯生的老二,估計是衛國的逃亡,他連驚帶怕,一路勞頓,身體孱弱,沒有幾天,就死了。
衛國雖然沒滅掉了,但是還有遺民,而且也是被翟狄所滅,不能讓衛國沒有承嗣,而且齊桓公的妹妹宣薑也不能沒有國家,於是齊桓公就馬上安排公子無詭,也就是宣薑生的大女兒與舅舅齊桓公生的兒子,無詭也可以叫宣薑為姥姥,也可以叫宣薑為姑姑,總是親上加親的親人吧,帶著這次衛國戰敗後連夜跑到齊國的公子毀,以及戰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到了“曹”地保衛衛國的遺民們,並帶來了大量的慰問品,包括駕車的馬匹、祭祀用的禮服,牛羊豬雞狗各三百頭,甚至於還有做門用的木材,以及給宣薑的車子和布匹三十匹等等。
《詩經·國風·衛風》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
你將木瓜投贈我,我拿瓊琚作回報。
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桃投贈我,我拿瓊瑤作回報。
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李投贈我,我拿瓊玖作回報。
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現在這首《詩經》已經被定義為男女之間的愛情詩歌,但根據毛詩介紹,這就是關於衛國針對齊國幫助的友好回答,即便是友情之間,也可以報之以李,何必非要男女之間呢。
可見衛國已經是山窮水盡了。
到了魯閔公二年,齊桓公將衛國這些流浪的人們,封到了“楚丘”,並於魯僖公二年,建築的楚丘城,讓衛國安頓在這裏,也就是現在河南滑縣,這就是衛國第一次被滅後,在齊國的幫助下的第一次遷都。
這個跟著齊國一起回來的公子毀,就是宣薑媽媽和昭伯生的第三個兒子,史稱為衛文公。
所以說,宣薑很厲害,先後和公公及小叔子結婚,並生下了三個國君,衛惠公、衛戴公、衛文公。其實,後來齊桓公死了後,宣薑女兒的兒子無詭,也當了幾天的齊君,加上這個外孫或侄子,就是四個國君,一個英雄的母親。
衛文公很是簡樸,不簡樸也不行了,帶領著子民們休養生息,努力生產,親自耕地,重視教育,舉賢為能,真是窮日子啊,原來的國君待遇,現在充其量也就是個大地主的條件,這個國君當的真是太難了。好在,衛文公很努力,當年的生產指標蹭蹭的上升,開始僅剩下戰車三十乘了,到了當年的年底,已經生產了三百乘,可謂是生產總值番了一百倍,數字很輝煌,但是基數太小了,衛國從此雖然還存在於曆史長河中,但是已經淪落為隨時被滅掉的小小小微國家的境地了。
為了歌頌衛文公的艱苦卓越的奮鬥精神,人們用詩歌讚揚他
《國風·鄘風·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於楚宮。揆之以日,作於楚室。
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虛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
降觀於桑。卜雲其吉,終焉允臧。
靈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駕,說於桑田。
匪直也人,秉心塞淵。騋牝三千。
大白話的意思就是——
一輪日月定方中,楚丘動土築新宮。度量日影測方向,楚丘造房正開工。栽種榛樹和栗樹,還有梓漆與椅桐。成材伐作琴瑟用。
登臨漕邑廢墟上,把那楚丘來眺望。望了楚丘望堂邑,測量山陵與高岡,走下田地看農桑。求神占卜顯吉兆,結果必然很安康。
好雨夜間下已停,吩咐駕車小倌人。天睛早早把車趕,歇在桑田勸農耕。他是正直有為人,內心充實又深沉。良馬三千多如雲。
衛國在慢慢的恢複生機,但是希望衛國人不要忘記:
衛國的這次大難,都是“淫亂”和“玩物喪誌”帶來惡果,後人當警示之。
其實,當時在中原地區的赤狄是很厲害的,開始主要是齊國與他們的不停征戰,在魯桓公時代就有過鄭國助齊攻狄的戰事,之後齊國慢慢的壯大,狄人開始避開齊國開始向周圍相對弱小的國家開始進攻,比如上麵的狄人滅衛,還有被滅掉的邢國。
魯莊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春秋》記載:狄伐邢。
魯閔公元年,公元前661年,齊國救助邢國,
魯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邢國再次被狄人所侵略,邢國軍隊抵擋不住狄人的進攻,終於崩潰失國了,上演了和衛國一樣的情況。齊國、宋國、曹國一起救助邢國,收攏了紛紛狼狽敗逃的邢國部隊,幫助邢國人收拾了全部的財產寶貝,三國的聯軍在齊國的帶領下,並沒有借此機會搶奪邢國的財物,體現了中原諸侯對待戎狄同仇敵愾的精神,也反映了當時的齊桓公救助弱小的霸主形象,收到了諸侯國們的一致好評。
邢國被遷到了夷儀,諸侯們紛紛出資,幫助邢國修築了新的城牆,這就是為邢國解除危難,凡是霸主,為小弟們解救患難、分擔災禍、討伐有罪,這都是符合禮法的。齊桓公就是嚴格的按照這些規程在執行,扶助邢國,幫助衛國。真是一個貼心的大哥形象。因此,齊桓公是當之無愧的春秋第一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