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闔閭的號角:滅徐抗楚 (魯昭公三十年,前512年,春秋第二百一十一年)
魯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夏天,六月,晉國的國君晉國晉頃公去世了。
隨著,吳國的僚被刺殺,此時又一個江湖老大犧牲了。
此時,距離吳國的公子光刺殺吳王僚而奪權已經三年了,這個公子光就是新的吳王闔閭,也是一代雄主,他利用弑君的手段,奪取了吳國的政權,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不過從此開始,原本吳國君位的和平交接傳統,突然變得腥風血雨起來了。
吳國的王座開始有了血腥氣。
新上任的闔閭,在處理和穩定了奪權後的吳國政局後,總是有一個心事埋載心底,沒有解決,這也是他無法解決的心事。那就是當年他奪權的時候,是利用了吳國出兵征伐楚國,吳王僚二個弟弟公子蓋餘和屬庸帶兵在外,而造成吳國國內權利空虛的良好機會,一舉刺殺了吳王僚,此時國內沒有的反對他的絕對力量,所以,闔閭之所以奪權的兩個因素,刺殺吳王僚和國內吳王力量空虛,是二者缺一不可的。否則,即便是刺殺了吳王僚,也未必有好下場。
但是,現在雖然他奪位成功,可暫時被楚軍困住的兩個帶兵的公子掩餘、屬庸,卻都不敢回國了,自然也就是逃跑避難了。
這兩個對於闔閭具有潛在危險的公子,一個跑到了徐國,一個跑到了鍾吾國,這是巨大的隱患,不知道哪天,他們大旗一舉,聲討弑君者,就是一股不可小視的政治反對派力量,必須根除。
因此,吳王闔閭,就要求這兩個小國,立刻逮捕這兩個吳國的政治逃犯,並且讓他們送回到吳國,等候處理。
這兩個小國根本不敢得罪吳國,但是也不想殺害二哥公子,於是就偷偷的將吳王闔閭的計劃告訴了他們,讓他們另找大國攀附,以避免遭到屠殺。
於是,這二位公子就轉而跑到了楚國。
楚國和吳國是死敵,楚國本著凡是敵人反對的,楚國就一定會擁護的原則,收留了他們。這就和當年吳國收留伍子胥的道理一樣,所以剛上位不久的楚昭王,就非常熱情的接待和安置了這兩個人,主要的目的,其實就是留下幾張針對吳國的幾張王牌。一旦時機成熟,這兩張王牌也許會發揮出巨大的能量,春秋時期這樣的事情,叢出不窮。
吳王闔閭非常生氣。
他知道這是兩個小國,是故意放跑了二位公子,他身邊有伍子胥這樣的聰明大臣,這點小伎倆自然瞞不過吳王的眼睛。必須要進行懲戒。
魯昭公三十年,十二月,吳國出動部隊,突然襲擊,一舉抓住了鍾吾的國君,小國的命運就是這樣的悲催。
接著,吳王闔閭又開始討伐徐國,借口還是因為這兩個附庸國,並沒有聽從吳王的意見,放跑了二位公子的事情,這為吳國留下了隱患,也是不聽大哥的命令的結局,吳國果然很霸道。
魯昭公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吳國滅亡了徐國。
楚國的營救還沒有來得及,這兩個小國就滅亡了,好在徐國的國君徐子,沒有被吳軍抓獲,拚命的跑了出來,隻好暫時的在楚國援軍修築的“夷地”暫時居住。
這樣一來,兩個小國滅亡了,吳國的邊疆進一步的向楚國推進了,楚國收留吳國二位流亡的公子,也讓吳王闔閭開始動起了殺心,吳國和楚國的爭鬥還要繼續下去。
不過,以前都是吳國自己領兵伐楚,而且勝負各半,這次吳王闔閭身邊有現成的大將,而且是對楚國還有刻骨仇恨的楚人,楚人自然知道楚國的用兵之道,有這樣的主將和參謀,吳國勝利的把握,就更大了一些,當然這個楚人,就是逃亡到吳國的伍子胥,現在伍子胥幫助闔閭成功奪權,算是立下了大功,受到了闔閭的重視,成為了吳國朝廷的重臣,其實吳王闔閭也知道伍子胥幫助自己的最終目的是什麽。
因此,既然伍子胥幫助闔閭得到自己想要的,闔閭也自然要給伍子胥他想要的,這就是政治上的交易。
吳王闔閭和伍子胥說:
“當初,你向先吳國進言,建議攻打楚國的事情,當初我就知道是非常可行的良好建議,但是那時候,我害怕吳王僚派我帶兵攻打楚國,那樣就不能在吳國的都城進行政治活動了,可是我又擔心讓別人帶兵懲罰楚國,搶走了這個天大的功勞,所以就給故意的攪黃了。
現在時機和條件都成熟了,我也可以獨占這份天大的功勞了,我們開始攻打楚國怎麽樣?”
伍子胥要的就是這句話,自己忍耐痛苦,耐心等待,就是盼望這一天,聽到闔閭這樣說,自然是很高興,於是伍子胥說:
“大王,現在楚國執政的大臣很多,而且相互都不和睦,相互猜忌,他們相互猜忌,唯恐找不出對方的一點差錯來加以利用,所以沒有人敢於承擔責任。
之前,我在楚國的時候,非常憂慮的就是晉國所組織的“三駕疲楚”的戰術,現在我們可以學習這個戰法,組織三支部隊去不停的騷擾楚軍,讓一支部隊出戰,楚軍必然會出動全軍,隻要是楚軍一來,我們就撤退,他們收兵,我們就前進,這樣可以讓楚軍疲於奔命,讓他們疲勞後,就會出錯誤,出了錯誤,我們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三軍一起進攻,一定能夠取得勝利的。”
怎麽樣,作為現在的人,聽了伍子胥的這番理論,是不是很有感想,這不就是主席所說的“十六字方針”嗎: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集中優勢兵力,傷敵雙手,不如斷其一指。
所以說,《春秋》和《左傳》,有時候就是一部兵書,很多的戰略戰術都在書中有所描寫,因此,也就有了熟讀《春秋》的說法,也才有了武聖人關羽,坐在大帳中,在蠟燭下,捋著胡子讀《春秋》的形象。
關羽可是武聖人,玩兵法和戰鬥的,他都在好好的學習《春秋》,我們有什麽理由不去好好的學習這部中華璀璨的文化寶典呢!
伍子胥的這個建議,很切合要害,直接指向了楚國的軟肋,因為伍子胥曾經看到了楚國給晉國“三駕疲楚”搞的暈頭轉向的戰術,所以,他才有了這個針對性的好建議。
吳王闔閭,當然十分高興的采納了。
從此後,吳國在伍子胥的正確的戰略方針指揮下,在吳王闔閭這個野心家的帶領下,在伍子胥這個瘋狂的複仇者的幫助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滅楚偉業。
楚國危險了,當年伍子胥的父親伍舉臨刑前的預言,開始慢慢的展開了,他說:放走了伍員,滅掉楚國的必定是他。
魯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1年。
開始,吳軍先後襲擊楚國的夷(今安徽渦陽附近)、潛(今安徽霍山東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地,楚軍集中全部兵力給予反擊,但是吳軍馬上撤退,害得楚軍疲於奔命,鬥誌沮喪。
同時,吳軍這種“稍嚐輒止、不作決戰”的做法,也給楚軍造成錯覺,誤以為吳軍的行動,僅僅是局限在“騷擾”而已,吳軍沒有與楚國決戰的實力,才這樣的東一榔頭,西一錘子的騷擾,楚國的判斷出現了重大的失誤,他忽視了吳軍這些“佯動”背後,所包藏的巨大“禍心”,放鬆了應有的警惕,到頭來,終於栽了大跟鬥。
同時——
魯昭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0年,吳國也第一次開始進攻越國,作為吳國來說,越國總是隱藏在吳國背後的一個隱患,兩國同生與一個地區,生活習慣和風俗基本相同,本應該親如兄弟,但是往往越是應該親如兄弟的地區,越是死對頭,這就是足球中的“德比”現象吧,這個越國實力弱於吳國,但是卻不甘心平庸,一遇到機會,就在吳國的背後興風作浪,直接牽扯到了吳國對楚國的全盤作戰精力。所以,隻有清理幹淨背後的隱患,才能專心的麵對前麵的敵人,這也是吳國的實現雄心的必然舉動。
吳國對越國的戰爭,開始的規模雖然不大,有點類似清剿綏靖的意思,但也拉開了另一場精彩的“吳越爭霸”的曆史序幕。
事情就是這樣,吳國滅掉了楚國,但是最後,越國卻滅掉了吳國,吳國作為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國家,僅是興旺了兩代的國君,這多少有些悲哀,可是那個時候,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在起著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