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季平子喪葬之爭 (魯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春秋第二百一十八年)
說完了轟轟烈烈的“吳、楚爭鋒”的故事後,這兩個國家相互舔著自己的傷口,暫時安定下來了,等著下一輪的蛻變。
而魯國,又成了本時代故事的另一個主角兒了。
魯國遇上了大事兒了。
魯國的國內開始動亂,前麵我們在論述“三桓”的時候,始終離不開一個主要的一桓,這就是:季孫氏。
為何季孫氏這樣的厲害?似乎另外的兩桓不值一提,無非就是有點關於叔孫氏外交活動的信息而已?
這主要的還是得益於當年季孫氏始祖季友的功勞。他們叔孫氏,從季友發展到現在季平子,也就是曆經五代而已。
季孫氏的祖宗季友,是魯桓公的小兒子。
《左傳》甚至於專門對其進行記載,包括出生時候的狀態:
說他的母親懷孕的時候,他的父親魯桓公曾經讓人卜,卜得“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間於兩社,為公室輔,季氏亡,則魯不昌“,再讓人筮,得乾卦,解作“同複於父,敬如君所“。而他出生,有文在其手曰“友“,因此給他取名友。
魯桓公死後,魯莊公繼位,魯桓公的另一個兒子公子慶父,雖然年長於當時的魯君魯莊公,但是身份不行,是庶出的公子,所以慶父為表示君大於臣,於是將自己原本是伯,降低一擋,自稱:仲,史稱:“共仲“。
而排列在他後麵的公子牙、公子友跟著之後莊公排行,是為叔牙、季友。伯、仲、叔、季,這就是古代兄弟們的排行稱呼。
在本書開始的時候,我們已經介紹了古代關於兄弟們排行的稱謂,老大是伯或者孟,老二是仲,老三之後一大群公子都是叔,最後的老小稱為季。
因此,這裏的共仲、叔牙、季友,及體現了他們的兄弟排行的序列,也分別是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的始祖,雖然他們都是魯桓公所生,不過此時的勢力還遠遠不行,還沒有“三桓”之稱。
魯莊公臨死前,想把王位傳給兒子,隻有小弟弟季友讚同,而老三叔牙(叔孫氏)卻建議擁立魯莊公的哥哥慶父繼位,被魯莊公殺死。於是,產生了繼承的混亂,殺戮也從此開始,主要的凶手就是慶父,因為他有野心。這也就有了“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故事(參看之前章節),之後是老小季友力挽狂瀾,平定的魯難,重新擁立的魯莊公的另一個兒子繼位,這就是魯僖公。
季友是用力新君的主力。
從此以後,季孫氏就成了魯國絕對的政權核心,而另外的兩桓(現在還不稱呼成為兩桓,為了方便才這樣說),隻是因為他們的身份地位,以及魯君不忍心斷絕他們的承嗣,才給予繼續的延續,這就是孟氏(慶父這一枝子),叔孫氏(叔牙這一枝子)的產生。
僖公十六年,季友卒,諡成,史稱“成季“,其後立為季孫氏,又稱季氏。
自此,“三桓”的角色都齊備了。
但是其中,唱主角的永遠是季孫氏,因為季友的功勞太大了,國君也很信任他,但是爸爸厲害,不等於兒子就一定厲害。這不,季友的兒子就不怎麽行,成季死後,魯國的政權被莊公的兒子遂執掌。
公子遂,諡襄,史稱襄仲,姬姓,東門氏。
東門氏執政,先後把與之爭權的孟孫氏、叔孫氏打敗,獨霸魯國。
作為三桓之一的季孫氏怎麽辦呢?
當時是成季(季友)的孫子行父當家,他乖乖地依附在東門氏之下,兢兢業業地幹活。
季孫行父,諡文,史稱季文子。他是成季的孫子。始見於《春秋·文公六年》:“夏,季孫行父如陳。“這個季孫氏的第三代,比較賢良,做事很低調,尤其是對老百姓很好,受到了魯國百姓的支持。
恰好掌握魯國朝政的東門氏,也從開山鼻祖公子遂(前600年,東門襄仲壽終正寢,其子公孫歸父代父為卿,參與國政。)傳到了公孫歸父這裏。這個人命運太不好了,之前因為東門氏把持朝政,讓國君無法正常的參政,已經引起了魯國百姓的憤怒,從心裏想起了當年季孫氏扶持魯國的功勞,於是也就將希望寄托在了這一代的季孫氏身上了,而季孫行父按兵不動,等待機會。
前591年,東門氏的公孫歸父奉命出訪晉國,期望以晉國之力,對付三桓。不想在公孫歸父回國途中,魯宣公一命嗚呼,季文子乘機發動政變,驅除東門氏,擁立的新的國君。公孫歸父無家可歸,投奔齊國,退出魯國政壇。
從此季孫氏再次獲得巨大的擁立之功,正式成為的魯國的第一執政大臣,開始把持朝政。
魯襄公五年,季文子卒,子宿立,是為季武子。
季武子的孫子就是季孫意如,也就是本章之前和魯國國君相互掐架的季平子。他牢牢的把持住了得來不易的權利,與魯君形成了對抗,魯昭公無奈私下討伐季平子,沒有成功,導致魯昭公流亡在外,直到死亡,季平子仍然掌握魯國的朝政。
好了,說到這裏,我們的故事就發展到了現在的時候。
魯定公五年,六月十七日,季孫氏宗主季平子意如,在巡視完“東野”,返回魯國國都的路上突然病死了。
他是整個炮製當年魯昭公流浪的元凶。
執掌季孫氏家族的兵權的家臣陽虎,隨著季平子的死亡,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家臣,突然變成了明星,一下子就登上了曆史的舞台,成為了曆史名人。
陽虎,在當年季平子與魯昭公之間的政治動亂中,陽虎逐漸的掌握了季孫氏的的兵權,但是在季平子的控製下,陽虎還算是十分的老實,畢竟是老首長的上下級關係,所以季平子死後,陽虎就打算用“璵璠之玉”為季平子殉葬。
璵璠,其實就是君王下葬所佩戴的美玉,這不單純是個貴重的物件,這是一種高規格的禮製,讓季平子佩戴下葬,就是采用君王的禮製進行喪葬的意思。因為,在陽虎看來,在魯昭公流浪的期間,季平子一直代替著魯君的位置治理國家,執掌著魯國的朝政,所以陽虎想按照君王的規格來喪葬季平子。
但是,另一個季孫氏的家臣仲粱懷卻不同意,他比較傳統,建議按照宗主的地位,用改變喪葬的步伐和佩玉,來安葬季平子,這裏麵說的美玉好理解,就是多放一點美玉就行了,別超出君王的規製,但是“步伐”是什麽意思?
過去春秋時代,按照死亡人員地位高低,在抬著棺槨送葬的時候,抬棺行走的步伐是不一樣的,越是地位高的人,行走的步伐就越慢,表示沉痛的哀悼之意。比如:君王送葬的步伐,就是要按照“一步跨”的規矩執行,也就是前進一步後,另一步向前邁進時,應該壓在已經前進腳麵的半個腳麵的距離,估計就好像是,現在單腿一步步的向前走的樣子,緩緩的行走。
如果是大臣送葬,就是另一種“一步跨”的方式,即第二步壓在前一個腳麵的位置,緩慢的節奏行走,速度就快了一些。
如果是帶有武職的人死亡,又是更為快的“一步跨”方式了,即第二步的腳,也向前跨出,就是小步輪番前進的樣子,所謂的正常步速行走。
這樣你就明白了,君王的棺槨走的很慢,大臣的棺槨走的中速,武將的棺槨,就走的很快。
仲粱懷的意思就是按照君王的規格,用最慢的方式送葬,來喪葬季平子,這樣稍微提升一下喪葬的規製,也算是對主人的褒獎,這就是他提出來的“改步改玉”的建議。
陽虎很是生氣,認為仲粱懷不尊重季平子,磨滅了季平子執掌國家操勞的功績,於是就打算驅逐仲粱懷,陽虎找到另一個擔任季孫氏采邑費邑的邑宰公山不狃,說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但是,公山不狃說:“仲粱懷是為了現在魯國國君著想,如果季平子按照國君的待遇喪葬,對新上任的魯定公怎麽交代,他是沒有過錯的,不要因此而怨恨他。”
矛盾就這樣的產生了,從表麵上來看,這僅是對一個喪葬禮節的爭論,其實內含著對季孫氏家族權利的爭奪,也是對魯國執政權利的暗中爭鬥。
暗流湧動,季孫氏的家族開始動亂了,季孫氏家族的動亂,也就是魯國的動亂,於是就上演了一場驚心動波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