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政治家的姿態:趙鞅憫吳( 魯哀公二十二年,前473年,春秋第二百五十年)
前麵說了,魯哀公二十年,十一月,越國發動了水軍的作戰,一舉打垮了吳國水軍,接著順勢三戰三捷,進入到吳國的首都,繼續包圍了吳國的首都,殘酷的圍困戰又開始了。
??吳國當年那些著名的戰將,還有軍事家,已經是成為曆史,現在隻剩下一群酒囊飯袋,跟著風花雪月的夫差,吊兒郎當的把持著吳國的政壇。
??此時,吳國的夫差已經是風燭殘年,精力透支,體力透支,就差等著人生最後的那個時刻的到來了,死氣沉沉,沒有生機,沒有鬥誌了,吳國的雄風也不再顯了,吳國幾年前的風光一去不複返了。
??遠在北方的晉國,真沒想到吳國會是這樣。
??一個霸主的衰落,即便是一任君王,也會有個過程,晉國沒想到,吳國卻改變這種曆史常態,夫差稱霸,夫差衰落,都是發生一人身上,一代人,一瞬間的事情。
??所以吳國的消息傳來,晉國上下一片嘩然。
??此時,晉國的趙簡子已經死了,他的兒子趙無恤正在為爸爸服喪期間,趙無恤也是趙氏的宗族的接班人,也是晉國現在的重要政治家,當他聽到越國包圍吳國的消息後,就主動的把自己的飲食標準降低了一等,趙無恤這樣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別人不一定理解,所以,趙無恤身邊的家臣楚隆問道:
??“三年的喪期,是表示去世的人與服喪人的親屬關係最大的期限,現在你又降低了夥食標準一等,你這樣做,是不是有別的原因?”
??趙無恤說:
??“當年,我們晉國和吳國在‘黃池盟會’上,我們的先主曾經說過“好惡同之”的誓詞,現在越國包圍了吳國,我作為我爸爸的繼承人,按理來說應該不廢棄之前的盟約,去幫助吳國的,但是現在看來,這是我們晉國做力所不能的事情,所以我就幹脆降低了自己的飲食等級,改原來吃海參鮑魚為喝稀飯了。”
??楚隆很是激動:“我們一定要讓吳王知道你這樣做的心意啊,怎麽樣。”
??趙無恤一聽,心裏非常高興,他並非是為吳王悲傷,而是為如何能讓晉國在這次吳越的戰爭中,獲得最有利的地位,這才是他應該考慮的,當聽到楚隆願意出使兩國交戰區,當然非常的高興了,趙無恤試探的問道:
??“可行嗎?”
??楚隆說:“讓我試試吧。”
??於是,楚隆受命前往雙方交戰的戰場,楚隆先到了越軍的軍中,對越王說:
??“吳國冒犯你們上國已經過次了,聽說這次又是國君親自遠征討伐,中原的人沒有不高興的,唯恐越王的目的不能實現,請讓我進吳國看看,嚐試著說服吳國投降。”
??越王一看,老牌的大哥級晉國派人前來斡旋,這個麵子是巨大的,一定要給,所以十分高興,就同意了。
??楚隆然後就順利的進入到吳國,見到了吳王夫差,夫差一聽晉國來人了,精神為之一振,連忙接待,沒想到,楚隆告訴了吳王夫差說:
??“我們的大臣趙無恤大人,派我前來為他的不恭敬謝罪,根據我們“黃池盟會”的約定,趙無恤的爸爸參加盟誓,要好惡相同。
??現在,吳國國君在危難中,趙大人從內心來說,也不敢害怕勞累,應該前來救援,但是現在晉國的國力確實不行了,無力前來援助貴國,遠水解不了近渴,所以就派我來稟告,請吳國好自為之吧。”
??吳王夫差,此時已經是掉毛的鳳凰,鬥敗的鵪鶉,當年的威風一點也沒有了,本來以為晉國會有什麽幫助自己的意見和行動,一看晉國送來了這個幹巴人情,也不能不說點什麽了,於是吳王羞愧的說:
??“我沒有才能,也不能侍奉越國,因而給趙大人造成了這樣的憂患,讓他在位爸爸的守靈中,還掛念著我,真是不好意思。再次謝謝他了,這個勾踐,就是想讓我生活在憂患之中,看來,我是得不到善終了。”
??吳王又說:
??“快淹死的人必然強顏歡笑,我還要問你,史黯為何能成為君子”,吳王的這個問話是怎麽回事兒?怎麽吳王此時提起了史黯這個人,這個人是誰?
??其實,史黯應該是:史墨。
??在魯昭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0年,魯昭公死亡的那一年,夏天,吳國是新興的強國,越國是小國,吳國進攻越國,這也是《左傳》開始記載吳國攻伐越國的開始,這個史黯曾經說:
??“不超過四十年,越國將要占有吳國吧,越國正處在歲星所在的位置,而吳國進攻他,必然會蒙受歲星降給他的災難吧,一個輪回大約四十年左右。”
??因此,吳王夫差此時想起了這個事情,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亡,其言也善。所以就提到了史黯。
??楚隆說:“史黯在朝廷說了過激的話,也沒有人厭惡他,即便是不做官了,也沒有人說他壞話,所以是君子。”
??無王夫差說:“他說的真實恰當啊。”
??於是,吳王送給楚隆一盒子的珍珠,讓他回去送給趙無恤。
??其實,趙無恤的這個行動真是一箭雙雕的意味。
??目前,從大的國際局勢上來說,新興起的吳國曾經壓迫晉國,在黃池盟會上一舉成為了新的霸主,有取代晉國的態勢,晉國不願意倒下一個楚國,又站起一個吳國,這不符合晉國是國際上老大的基本國策。但是,晉國的六卿之亂,導致國力下降,所以隻能是委曲求全。
??現在,剛剛升起的吳國,被越國狠狠的打擊了囂張的氣焰,甚至有滅國的情況存在,這完全符合晉國的政治要求,吳國倒下,晉國又是老大,少了一個重要的對手,至於越國,還要看他的後續發展,這就給晉國繼續稱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因此,越國伐吳,符合晉國的利益,晉國不能出兵。
??但是,遠在北方的晉國,也不知道這次的越國伐吳最終的結局是怎樣,作為一個剛興起的霸主國家,一下子就被滅掉,這是令人不敢想象的事情,如果在這次吳、越的糾紛中,晉國沒有站穩立場,一旦吳國複興起來,恐怕就是死命了和晉國搞對抗了,因此,晉國即不能出兵援助吳國,也不能因此而給吳國落下一個見死不救的口實,就派出了楚隆前來解釋,算是給自己留下了一個出路,吳國敗,則晉國興,吳國勝,則晉國幫,所以是一箭雙雕的計策。
??趙無恤不是偉大的仁慈的主,他和吳國沒有親戚關係,夫差的死活和他個人沒有關係,他爸爸的承諾,隻是一個借口,上麵趙無恤的表現,就是一個政治秀,他利用自己的身份為晉國博得了一個有利的地位,所以利用擔心、減食等表麵功課,來做好政治的手段。
??楚隆帶回了吳王夫差的答複和禮物,趙無恤隻能是哈哈大笑,晉國就像是一個看客,看著鷸蚌相爭的結果。
??在春秋時期,從來就麽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現在的國際政治和人民的生活中,不也是比比皆見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