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晚明之我若為皇> 第93章 吳三桂

第93章 吳三桂

  “老大人,您也知道咱遼東兵的情況,俺別的不說了,隻要朝廷不怪罪我等,俺們遼東兵沒有一個孬種,虎爺,俺們以後跟著你幹了。”


  那千總先給孫承宗鞠了一躬,而後拱拱手單膝向虎大威下跪道。


  有了千總打頭,其餘士兵相繼拜倒,虎大威心裏的石頭這才真正落地。


  遼東兵的戰力有目共睹,雖說有些桀驁,但在關外這片地方,謙遜的儒家君子是生活不下去的,茫茫雪國中,唯有最堅韌、最強壯的男人,能在刀槍劍戟之下活得性命。


  “有個地兒說的不對,是跟著陛下幹,陛下讓咱咋整咱就咋整,陛下讓咱打誰咱就打誰,都起來吧。”虎大威沉聲道。


  虎大威也不是啥文化人,他本是塞外一降卒,幾經輾轉加入盧象升的天雄軍後,才逐漸展現出了過人的武力。


  人雖虎頭虎腦的,卻並不傻,盧象升曾經對他說過,當今的局勢必須一門心思的跟著陛下走,勿要與文官走的過近,唯有如此,方能善始善終。


  一開始虎大威還不是太明白,以為崇禎皇帝在軍營裏那麽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直到去年崇禎皇帝一怒之下殺了一萬多朝廷官員,虎大威才幡然醒悟。


  “是,咱們都跟著陛下幹!陛下指哪兒俺們就打哪兒!”那千總趕緊改口道。


  其他低級將官也都好一番表忠心,在確定寧遠城穩住之後,孫承宗這才離開了寧遠城,與虎大威奔赴塔山堡。


  塔山堡內有駐軍三千兩百人,二人又以剛才的一番說辭,再加上有寧遠軍營的前例,沒廢多少口舌就說服了塔山堡的守軍。


  從塔山堡出來後,二人又馬不停蹄的去了鬆山堡,鬆山堡與錦州成掎角之勢,城雖小但戰略位置幾乎與錦州等同。


  由於是前線,城內的士兵自然都是祖家的絕對嫡係,即便是有孫承宗多年的威望,還是差點彈壓不住,從塔山堡出來時,時間已經差不多到了子時,城外狂風呼嘯、大雪紛飛,吹的七十多歲的孫承宗站都站不穩。


  “老大人,要不您老今晚就在鬆山住下吧,咱虎大威自己去錦州。”風太大了,虎大威幾乎是扯著嗓門對孫承宗道。


  孫承宗似乎是受了風寒,一直捂著胸口咳嗽,讓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衝在最前頭,虎大威於心不忍。


  “國事重要。”孫承宗發出幾乎隻有他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而後步履蹣跚的在士兵的攙扶下上了馬車。


  錦州城是祖大壽的老巢,也是與後金接壤的前沿陣地,不僅駐軍多達兩萬,今日盧象升所殺之人,大部都駐防在錦州城。


  即便是他,想說服這些跟隨祖家十幾年的驕縱悍將都是不容易,更別提虎大威了,估計隻要一開口,直接就會被剁了燉肉吃。


  不止如此,錦州城不像寧遠城一樣群龍無首,而是留了守將。


  而且這守將還不是一般人,是祖大壽的外甥吳三桂,兩家這些年來經過好幾次聯姻,早已快成了一家人,這無疑大大增加了難度。


  “唉!你們幾個,走前頭去,給老大人尋些好走的路!”虎大威大歎一口氣對幾個親衛嗬斥道。


  寒風呼嘯中,一行數十人艱難的朝著錦州城奔去,可還沒到錦州城,便見錦州城方向行來一伍騎兵,虎大威見是天雄軍不由得疑惑不已。


  “虎參將,兩刻鍾前,錦州參將吳三桂帶著四千關寧騎兵開城向北離去,卑下擔心生變,是以特前來通報。”


  “什麽?跑了?吳三桂可有說什麽?”虎大威大驚。


  “隻說是有哨騎來報,流水堡遭到了後金的劫掠,他前去殺敵。”那伍長道。


  “說辭而已,吳三桂指定是投敵去了!瑪德!”虎大威咬牙切齒道。


  關寧錦防線的騎兵本來就不多,能與後金鐵騎一戰的唯有碩果僅存的關寧騎兵,關寧騎兵除了祖大壽、祖大弼各有一部外,就是吳三桂手下的那四千鐵騎了。


  那可都是朝廷花費巨資養下來的能戰之騎兵,一下子投敵四千,擱誰誰不肉疼。


  “城內其他守軍呢?”孫承宗沉聲道。


  他沒問吳三桂的情況,是因為既然已經決定投敵,現在說什麽都晚了,為今之計是怎麽去安撫城內的其他部將。


  既然這群人沒跟著吳三桂走,那想必也是知道其中利害,為今之計就是盡快安撫,將損失降到最低,說其他的都沒用。


  “都還在城裏,但不知是誰泄露的消息,城內現在人心惶惶,有說要去給祖大壽報仇的,有說要找盧總督討要說法的,虎參將趕快去吧,卑下擔心再拖下去,很可能會……嘩變!”


  “走!”


  ……


  兩個多時辰後,當孫承宗拖著疲憊的身體從錦州兵營走出來時,天色已經逐漸變亮。


  “老大人,今夜可多虧了您,咱虎大威定當如實稟報盧總督,降服這些遼東漢子,倘若沒有老大人,則關寧錦……老大人!——來人,孫大人暈倒了,快去找軍醫!”


  ……


  且說另一方麵,吳三桂深夜帶著所屬的四千關寧騎兵,出了錦州城後想著東北方向一路狂奔,冷冽的寒風仿若刀子般刮到吳三桂的臉上,他卻沒有知覺。


  父親因罪被朝廷羈押數年前途未卜,幾個舅舅也被朝廷所殺,還有祖家所有的嫡係長輩,盡數死於盧象升之手。


  倘若不是山海關內討回來的親信相告,吳三桂幾乎不敢相信這個消息。


  倘若不是舅舅祖大壽命其留守錦州,吳三桂相信自己也絕活不過昨晚。


  這些天吳三桂不止一次提醒舅舅祖大壽,要留意盧象升,但祖大壽壓根就沒聽進去,以至於釀成大禍、身死名滅。


  朝廷肯定是待不住了,盧象升絕對不會放過他,吳三桂雖然才二十三歲,但已經曆經數次大戰,累軍功至錦州參將。


  他想為舅舅們報仇,但手下真正忠於他的部下僅有四千人,還都是騎兵,萬不得已之下,他唯有逃出城去投奔義州城內的祖澤潤,以等待時機。


  淚水剛湧出來就凍成了冰霜,掛在同樣冰冷的臉頰上,四千關寧騎兵雪夜之下一路狂奔,直至天明終於抵達義州城下,一番解釋和折騰之後,吳三桂終於見到了祖澤潤。


  “表哥!舅舅們……被大明那狗皇帝給害死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