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逆流重生1996> 第一百三十七章 談電影

第一百三十七章 談電影

  “可以啊漢生,就算離開了,但交情還在,晚上咱們就去KTV耍耍。”


  就在李翰因為陳漢生已經跟那KTV沒啥瓜葛,準備拒絕他的提議時,葛海不知出於什麽目的,率先開了口。


  “好。”


  接收到葛海擠眉弄眼的暗示,陳漢生心下了然地附和道。


  “大伯去看看吧,雖然您籌拍電影的時候,也陪客戶,製片方啥的去過多次娛樂場所,但漢生這KTV搞得真心不錯,我覺得咱們中國鮮少有這樣的經營模式存在。”


  許是怕自己大伯臨場掉鏈子,跟陳漢生使完眼色,葛海轉頭就慫恿著李翰去KTV。


  “……好吧,既然你們都想去,那我們就去轉轉,不過這次我來請,在我這裏,從沒有要你們小輩請客的道理。”


  李翰見大侄兒都這麽說了,他也不好推辭,不過請客付錢的事,他可不願假手於一個毛頭小子。


  “好嘞,漢生,大伯他今個下午和晚上的時間可都賣給你了哈,你可得把你對電影方麵的真知灼見都跟大伯說說,讓他能旁征博引獲得新的靈感。”


  葛海懶懶散散地依靠進卡座的椅背上,他一開嗆就把陳漢生給捧到了一個高台上。


  “我哪有什麽真知灼見,不過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而已。李叔叔您別聽海子瞎咧咧,俺看過您的《菊》覺得拍得挺不錯的。雖然是個小眾題材的文藝片,但底層階級奮力往上攀爬的艱辛卻被刻畫的淋淋盡致。”


  陳漢生瞪了眼說話不怕閃著大舌頭的葛海,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將他上一世看過的,由李翰拍攝的一部早年題材文藝片拎了出來,分析了分析。


  “哦,你看過《菊》?”


  《菊》那部電影是在1994年年關上映的電影,當時收視率是相當慘淡,還不如上段時間的《春望》觀眾緣好。


  所以,一個94年隻是個高二學生的陳漢生能靜下心來看完《菊》,並給予了相當中肯的評價,李翰表示非常驚訝。


  “嗯,看過,而且看過兩遍,我覺得很好看,可能是因為我就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家庭吧,所以很多點都能感同身受。”


  陳漢生上一世確實看了好幾遍《菊》,那是他在特別疲累的時候,聊以慰藉的一部片子。


  電影中兩三個具有典型性的底層小人物,撕裂般往上層生活拚搏的情景,看一次觸動他一次。


  “年輕人很少能看得懂我的電影的,你竟然能耐著性子看了兩遍,真是不錯。不知你還看過我哪些片子嗎?”


  李翰覺著自己跟陳漢生的年紀代溝減小了許多,他心裏對眼前這年輕小夥子更加青睞了幾分。


  “《焦》、《殤》都看過。 ”


  在李翰的追問下,陳漢生又報了幾個他96年之前拍的片子,說來說去,似乎就《春望》沒看過,而到底為何沒看,陳漢生也不知所以然。


  “原來你是我大伯的影迷啊?你小子,捂得還挺嚴實,咋不早點告訴我呢?”


  葛海坐得緊挨著陳漢生,他聽陳漢生這麽說,上去就在他肩頭落下了一巴掌。


  “你又沒問。要不要我繼續說?”


  陳漢生揉了揉有些犯痛的部位,遞給了葛海一記眼刀。


  “好吧,我閉嘴,你繼續。”


  葛海知道剛才自己那一巴掌有點重,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很快便當起了一名安靜地聽眾,不再打擾陳漢生說話。


  “漢生,你學業那麽重,怎麽會有空閑時間看電影的?而且有的一部還能看很多遍?”


  李翰好笑地看著打鬧在一起的兩個年輕人,但一個疑問突然躍上他的腦海,順其自然地他問了出來。


  “我有個發小家裏有影碟播放機,暑假沒事的時候我就會跑到他家裏看電影。我那發小家裏條件不錯,所以他每次去租售碟片的店裏能租好多碟,我正好沾光,就跟著選了幾張您的電影看看。”


  陳漢生料到李翰會有此一問,他在他問問題的前一刻,就找好了一個妥當的理由。


  “嗯,不錯,這次我真是不枉此行啊。海子說你對電影的行業發展有很深的見解,不知我有沒有這個榮幸,聽你再說說?”


  作品被人肯定,李翰心裏自然是雀躍不已。尤其對方還是個小年輕,他更是覺得自己拍的電影會越來越有市場前景。


  “其實我也沒啥見解,就是學校圖書館裏的報紙,我周末都會翻看一遍,也包括電影報。看多了,我對電影這個行當就有點自己的想法。但因為不是像您這樣科班出身的,我的那些想法許多都很稚嫩。”


  陳漢生謙恭道。


  “沒關係,說來聽聽。”


  李翰一副願聞其詳的模樣,聲色中滿含著誠懇之意。


  “李叔叔,您覺得現在電影行業有那些變化沒有?”


  陳漢生略微頓了幾秒,反問道。


  “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觀眾對電影的審美追求越來越多元化,但目前為止還是港劇大行其道。像我們這種擅長拍文藝片的,始終沒有太多出頭冒尖的機會。”


  就著陳漢生這個問題,李翰審視了一番國內電影業這幾年的發展,感慨頗多。


  其實他不是個完全不知變通的人,在各種壓力下,他也曾一度反思自己是不是不適合拍電影,或者要不要改變一下風格,學人家香港人拍那一些打打殺殺的電影。


  但受紅色教育熏陶的他發現,他連嚐試的興趣都沒有,就算咬著牙去做改變,出來的電影成品隻會是失敗品的下場。


  “對,經濟在發展,百姓物質生活水品更提高了,他們對文化的追求會更加多元化。其實我覺得您不必改變自己電影的拍攝風格,隻需要根據市場的需求做些調整就好。


  同樣是反應社會現實的題材,如果您能多用些簡單易懂的劇情去塑造,會不會更好一些?畢竟您拍的文藝片太過晦澀難懂,本來這種片子就偏小眾化,再晦澀難懂些,就剩寥寥一些受眾願意花時間看了。”


  因為上一世看過李翰各個時期的電影,陳漢生知道他拍電影的大致走向,所以與其費盡心思地給人家提出一條新的拍片視角,不如就提前將他自己的前世之作拎出來,悉數傾倒給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