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以後的制度(第1更)
現在的大明和另一個時空已經有了很大不同,軍事上的巨大勝利掩蓋了很多社會問題。氣數已盡這四個字已經不能用來描述現在的大明。
但是在有識之士眼中,現在的大明情形已經非常的糟糕。和強大的軍事相對的是連年的災難,是越來越冷的天氣,是土地兼并越來越嚴重,是越來越多的流民,是國庫稅收不斷萎縮。
不僅國庫收入銳減,地方財政收入也逐年減少,天氣冷旱災重,田地收穫連稅都不夠繳,北方各地流民越來越多,土地拋荒嚴重,地方財政收入不減才怪。
地方官府收入減少了,便沒有錢糧賑災,流民便越來越多。紅娘子一個跑江湖賣解的造反短時間便能聚集數萬人,便是這種原因導致。
當然,士紳地主還是有錢的,官吏們也吃的腦滿腸肥,很多士紳地主還趁著災年拚命的兼并田地,使得情況越發糟糕。
大明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時候,這已經是很多有識之士的共識。然而改變何其困難,即便強勢如張居正,也只能對大明的現狀修修補補,根本不敢做太大改變。而即便如此,等到張居正死後,他做出的很多改革也被廢除,他自己還落得了抄家的下場。
袁可立雖然致仕在野,但對大明的現狀卻很是清楚、很是憂慮,所以對朱由檢說的徹底拋棄太祖制度很是期待。
「如何改革朕也只是有了些初步的想法。」朱由檢緩緩道,「最需要做出改變的無非是官制、軍制、稅制、戶籍制和鹽制幾項。
官制,朕剛才已經說了一些。廢除科舉選官制度,可改為科舉選吏,地方朝廷每年都可舉行考試,按照實際需要招納吏員。以後官吏一體,官員必從吏員做起,宰相必起於府縣!」
「宰相?陛下要設置丞相一職?」袁可立驚道。自從太祖以後大明再沒有設置過丞相,太祖朱元璋還下過詔書,凡是敢建議設立丞相者一律斬首。朱由檢要設立丞相,這絕對是嚴重違反太祖之制!
「現在的內閣雖然無丞相之名,但職責和丞相有什麼區別?權力之大甚至已經超過了丞相。」朱由檢道,「太祖不設丞相,是擔心大臣分權,擔心相權壓過君權權力旁落。所以設六部而不設丞相,所有國事都親力親為、親自處置。
但太祖爺他雄才大略,有能力有精力處置全部國事。後世的皇帝哪裡有太祖的能力啊?所以不得不設立內閣、設司禮監幫助自己處理國事。但內閣畢竟名不正言不順,既如此,何不幹脆設立丞相?」
「可若是設立丞相的話,丞相職權太大,陛下就不擔心相權壓過君權以至於君權旁落?」袁可立問道。
但凡是皇帝,都希望把權力牢牢操控在自己手中,都不希望權力旁落成了傀儡,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明太祖朱元璋才廢除了丞相,才不準後世皇帝再設立丞相。
「權力有多大責任便有多大。」朱由檢嘆道,「皇帝,因為皇家血脈而成為天下之主,但皇帝本身也有賢有愚,怎麼可能憑藉一己之力處理所有國事,況且很多事務皇帝根本就不懂,又該如何處置?只能設立內閣,由內閣大學士輔助處理政務。擔心內閣蒙蔽自己,又設立司禮監。但不管是內閣還是司禮監,事實上都從皇帝手中分走了權力!還不是一樣?
以後大明設立政務院,處理全國政務。政務院由丞相統管,其下再設立副丞相若干。為了防止專權,丞相副丞相一任只能五年,頂多連續兩任,則必須去職!
六部皆歸政務院管轄,哦,不一定只有六部,比如可以再設立稅務部,主管全國賦稅徵收,設立交通部,主管修調鋪路驛站漕運等等。以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增設其他部。
至於地方,要提高府縣的品級地位,減少布政司參議參政品級數目,提高牧民官員地位。
在布政司府縣都要設立監察部門,隸屬於督察院管轄,職責是對官吏進行監督考核,但不能干涉地方政務。監察御史只有監察權,不能干涉具體政務!
縣以下,設立保甲,或可改保為鎮,改甲為村,設鎮長村長,皆為朝廷官吏。比如鎮長品級可設為八品,村長九品。吏職皆從九品做起。當然這樣的話吏員數量會多,俸祿數量要根據情況考慮決定。
縣鎮村,三級官制,保證朝廷的政令能傳到每一戶百姓。以後鄉村管理皆歸村鎮,士紳以後皆為普通百姓,無權插手鄉野事務。鎮村吏員人選,優先從禁衛軍退役官兵選擇,缺額可通過考試招募。」
一口氣說了一大段,朱由檢終於停了下來,微微有些氣喘的看著幾人:「以後的官制基本就是這樣。若是有什麼不妥之處,你們儘管提出來進行補充。」
袁可立心中震撼著,他萬萬沒想到朱由檢對官制的變動會這麼大!
一開始朱由檢說要設立丞相時他還以為朱由檢要分權,現在看來哪裡是分權啊,分明是要把觸手深入到大明每一個角落!
設立鎮村兩級官府,等於把權力從鄉紳手中奪回。以後的鄉紳將無法蒙蔽朝廷控制鄉野。哦,還要均田,還要取消士紳特權,恐怕以後將不會再有鄉紳了啊!
若是這官制真的能夠改革完成,袁可立能夠想象將來會是什麼情況!朝廷的每一道政令,用不了幾日都能傳遍大明每個角落,控制力動員力將會大大增強!簡直和先秦之時完全一樣。哦不,先秦時還有佔據大量田地的豪強,而大明以後將不會再有士紳地主。
若是真的能夠做到,恐怕真的能夠實現三代之治啊!
「袁卿,對朕說的官職改革,你可有什麼建議?」朱由檢問道。
袁可立這才從震驚中清醒過來,想了想說道:「臣有三個問題,一是這樣需要的官吏數量太多,官吏的俸祿從哪裡來?再就是選拔罷免官吏的權力是吏部還是應該下放地方?若是都歸吏部的話,如此龐大的官吏數量,吏部恐怕根本管不過來。第三就是官吏考核監督,如何防範官吏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