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水下探摸
“按您這麽說,咱們下一步該怎麽辦?”晚上,除了少數由防汛技術員、當地巡防員和值班戰士三方組成的大堤巡防隊之外,全團的戰士們基本上都休息了下來。袁團長和王政委,和張-工程師,以及幾名地位較高的防洪專家坐在一起,開會對下一步的防洪工作進行研究。
“現在按工程量算,咱們的大堤修補工作的進度還是沒問題的。畢竟咱們這道大堤也是按照五十年一遇的標準修建的,眼下這點洪峰還扛得過去。隻是新一輪洪峰到來之前,除了咱們必做的加固和修補工作之外,咱們還需要對堤內坡麵的情況進行一輪探查。這項工作難度比較大,也比較危險。一旦發現了堤內有問題,咱們就得盡快想辦法修複,否則等洪峰到來以後再修複,可就趕不上趟了。”張-工程師憂心忡忡的說道。其他幾位工程師跟他也是一個意思,跟著他頻頻點頭。
“沒問題!抗洪我跟王政委都是門外漢,您就直說需要我們幹什麽就是了,我們一定全力配合。”袁團長沒二話,直接點頭同意。旁邊王政委也是一個意思,也表示了完全的支持。
看到王政委的臉色不怎麽好,張-工程師也擔心的提醒了一下。王政委無奈的笑了笑道:“老毛病了,一直吃著藥。現在抗洪任務這麽緊,等完事以後再去醫院看吧!總不能在這個當口上,我這個政委當逃兵的吧?”
聽到王政委的話,張-工程師也隻能無奈的歎息一陣,其實他們這些人誰不是這種情況呢?像他做這項工作三十多年,每年汛期幾乎都是長在了沱江大堤上。家時的事情什麽都顧不上,自己身體出了問題也隻能吃點藥頂著。沒辦法,這道大堤關乎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誰也不敢輕忽大意。
無奈的感歎了一陣,張-工程師和其他幾位防汛專家都善意的提醒了一下王政委之後,話題又轉到了眼下最為關注的事情上。張-工程師提出要求,希望特警團明天能夠挑選出一些水性比較好的戰士們,因為他們需要有人下到堤內的水麵以下,用人工探摸的方式探查大堤內側水下的情形。
如果能夠及時發現大堤內側的一些損傷和裂縫、暗洞之類,那麽提前就可以對這些問題進行一輪修整,等到洪峰真正到來的時候,也可以提高大堤的安全性。
“沒問題,需要多少人?這個我來安排!”袁團長大包大攬地把這件事接了下來。
“哦,張-工程師,我想問一問,用人到水下探摸,會不會有什麽危險?”王政委心思細密,看到了袁團長忽略的地方。
張-工程師心中暗挑大指,禁不住讚歎王政委確實素質很高,這個問題他還沒來得及說,人家就已經提前想到了。
“嗯,確實有些風險!”張-工程師沒有隱瞞,直接承認這種水下探摸確實是有風險的:“不過這個風險係數還是比較低的,更多的是水下的磕碰傷,下水的時候容易被水麵上的飄浮物弄傷。隻要我們小心些,這種傷害的程度還是可控的。”
“其實我們也可以調海軍的潛水員來,但是現在這個時候,潛水員都不夠用。比如光是咱們這三公裏的河段,就需要至少五名有豐富經驗的潛水員。可現在沱江沿岸一千多華裏,哪裏不需要潛水員,想調五個熟練的又去哪裏調喲!沒辦法,咱們隻能自己想辦法。”張-工程師無奈的歎了口氣道。
“不過,這種用人潛水的探查的方式,還有最壞的一種情況,這個我不能隱瞞。”張-工程師認真的看了看袁團長和王政委,以及他們身後的幾位參謀軍官一眼道:“雖然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沒可能。”
聽到張-工程師把這種危險的情況放到最後才說出來,眾人都沉默了下來。顯然這種情況會是足夠嚴重的,不然張-工程師也不會非要在最後強調這一點。
沉默了好一會兒,張-工程師才繼續說道:“那就是水下暗洞有時會產生管湧,如果那個時候發生意外,除了堵塞管湧的出水口外,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堤內側封堵暗洞。在那個時候,如果一個不慎,人可能會被……”說到這兒,張-工程師又明顯的頓了一下道:“可能會被水流吸進暗洞裏。一旦出現了那種情況,下水的人確實很危險!”
沉默,持久的沉默。
在座的眾人都不吭聲,都在思考著如何應對這種風險。
“有……有別的辦法解決這種問題嗎?我是說換潛水員來,是不是會好些?”袁團長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開口了。膽怯不是他的性格,但麵對危險不想出解決辦法一味蠻幹,那就是對戰士們的生命安全不負責任了。
“沒有什麽好辦法!”張-工程師長長的吸了口氣,一邊慢慢的呼出來一邊答道:“而且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在潛水員身上,風險更大。因為暗洞和管湧所形成的水流吸力非常的大,潛水員身上的裝備多,身體動轉不方便,發生危險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水裏有東西纏在他身上的設備上,他逃生的機會比普通潛水者的可能性還要低得多。”
“那就是沒什麽更好的辦法了?”袁團長皺了皺眉頭道。
張-工程師點了點頭,眼睛望著袁團長,等他拿主意。
“那也得幹啊!再說,您也說是有些風險,又沒說是很大風險,那就幹唄!當兵要是一點風險都沒有,那還當什麽兵?說不定這種情況還不會發生呢,您說是吧?”袁團長給屋裏的眾人,也給自己打著氣道。
“對,運氣好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也許不會發生。”張-工程師點了點頭確認道。
“那就幹,明天我讓各連推薦人!報名的組建一個敢死……”說到這兒的時候,袁團長明顯覺得敢死這兩個字不妥,連忙改口道:“組成突擊隊!張-工,大概需要多少個人?”
“不好說,看水性怎麽樣了。水性好的話,十個人就足夠了,水性不好的,二十個也不夠。”張-工程師答道。
“那,明天就告訴各連。隻要水性好的,水性不好的別充數,光憑著熱情來了也是累贅。還有,告訴戰士們……”說到這兒,袁團長扭頭對身後的參謀們道:“參加突擊隊的,什麽晉升,評獎,探家這類的事情,都優先照顧。如果有重大立功情節的,團裏絕對幫他請功!”
第二天,這個消息很快就被傳達了下去。哪怕有團長那句水性不好的別充數,但全團報名參加突擊隊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這還了得?這是為了參加突擊隊想在各方麵得優待?還是濫竽充數?或者是嫌抗洪搶險的工作太累,想找個輕鬆的活計?
其實別說,有這種心思的人不是沒有。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哪怕特警團這樣奉行強者邏輯的軍營,可哪怕有些人嘴上不說,也未必沒有點投機取巧的小心思在裏邊。可是這點小心思,又怎麽能在袁團長和王政委這樣富有經驗的軍官麵前奏效?
不是都想加入突擊隊嗎?那好啊!來個遊泳選拔吧!
每個想報名參加突擊隊的,必須至少會兩種泳姿,能在水裏踩水半分鍾不見累,而且還能在水下潛水遊上三十米。滿足這三個條件的,還需要在村裏的一處水塘賽上一賽,最後隻有成績最好的前十名,才會被吸收入突擊隊。
而且團部還事先說好了,突擊隊是臨時組建的性質,有水下探摸任務的時候,這些人需要馬上聚集起來。沒有任務,或任務完成的時候,突擊隊員還需要返回自己的連隊,和大家一起執行抗洪搶險任務。
這個規定一出,有意參加突擊隊的人數從八十人,驟減為三十來人。當然,那些退出的人絕對不會說自己是害怕還要回去幹活兒,而是因為自己隻會一種泳姿,或者踩水的功夫不到家。不過,既然這些人自動退出了,也就沒人追究他們為什麽退出了。
種緯、黃海楊和周紹文都參加了遊泳測試。種緯的家鄉天海市市內有好幾條河,在那個城市生長的孩子不會遊泳的孩子不多。而種連勝也是希望種緯多一種技能,因此早早就強迫種緯學會了遊泳。
不過種緯隻會兩種泳姿,就是蛙泳和自遊泳。至於其他的泳姿,用種連勝的說法就是:有這兩種泳姿就夠了,又不是專業的運動員,學那麽全幹什麽。
而黃海楊本來就是家在海邊的人,從小就是海邊長起來的,小時候沒少在水裏泡著,自然水性極佳。不過,周紹文最開始報名的時候,實際上還是有點猶豫的。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那兩下子是在京城的遊泳館裏遊的。這回看見這沱江的洪水的來勢,可真把他嚇了一跳,他很擔心自己搞不來。而且,又得搞水下探摸,又得參加抗洪,他很擔心自己的體力不夠。
最後,還是種緯的幾句話給他打足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