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讓多鐸同誌先走
清軍大部隊的整體崩盤,幾乎是多鐸命令到達前方部隊的那一刻開始的。
清軍的預備隊剛衝到前方和眾大俠接戰,就感覺後麵不對。鼓也不吹了,號也不響了,等再回頭一看,多鐸的帥旗早已放倒,整個大部隊都在往後麵跑。
前麵還在浴血廝殺。後麵悄無聲息的撤了,這事可做得太不厚道了。八旗兵現在軍政一體,換句話說,一個牛錄章京的旗下,都是自己部族的親戚鄰居,有的為了增加實力,甚至下了血本,連自己家裏的包衣奴才也一齊帶來上陣。
別人可以不管不顧,自己總得對自己的牛錄負責吧。遵從軍令,上陣殺敵自然沒有話講,但也不能打這種絕戶仗。
幾個預備隊的牛錄章京互相一看,也別讓兒郎們在前麵死扛著了,一聲號令之下,紛紛撥轉馬頭,向後大敗。
大俠們被壓著打了一天,此時見清軍大敗,自然在後麵緊追不舍。
如今這些落在最後的預備隊,其實都修整了一整天,而且大部分都是騎兵,馬力養得充足。
這個時候放開馬匹向後一跑,立時就顯出了馬力充沛的好處了。雖然是最晚跑的,但是不大一會就攆上了前麵先跑的步軍。
兩軍對陣之時,其實傷亡最大的還是逃跑時發生的。後麵的騎兵為了不被大俠們趕上,自然拚命催動馬力,哪裏還顧得上前麵是什麽人。隻管衝踏過去就好了,在逃跑的時候不一定非要跑得過敵人,隻要能跑得過同伴,那便是勝利了。
刹那間清軍的後隊便亂作一團,被後方跑上來的騎兵踩踏而死的,被大俠們追上來亂刀砍死的,短短時間內清軍的死亡數字就直線飆升。
在潼關東門的城門口,敗退的清軍更是堵成了一團。上萬人都急著出城,而城門也就一丈來寬,那結果自然就是誰都出不去。
多鐸的親兵急了,拔出腰刀在手。用滿語大喊道:“不要擠,不要擠,讓豫親王大人先走,死亡不屬於大清貴族!”
敗退的清軍們聽說豫親王在後麵,也想讓開,可是一時間都擠在一團,卻哪裏可以動彈分毫?
多鐸的親兵自然不管那些,見前麵的人不讓路,也不手下容情,根本不管前麵是誰,又是怎樣的官職頭銜,隻顧揮刀亂砍。反正再大也不會大過豫親王。
親兵們刀鋒過處,哀嚎之聲連成一片。不一會功夫,便硬生生的在城門口砍開了一條血路。
多鐸見城門洞開,也不多說,提馬衝出了潼關的東門。
此時在潼關的東門外,喊殺聲,馬匹的嘶鳴聲,兵器的碰撞聲響成了一片。
馬世耀帶領的大順軍已經將多鐸的後隊分割成了兩大塊,死死攔擋住了多鐸的歸路。
多鐸也紅了眼睛,不再顧忌傷亡,讓手下親衛們組織騎兵向攔住歸路的大順軍發起了衝鋒。
要知道雖然大清號稱後金,可其實跟南宋時的大金完全是兩碼事,作戰方式也大相徑庭。
南宋時的金軍最精銳的是鐵浮屠。騎兵們連人帶馬都身著重甲,從頭上到腳下都護嚴嚴實實。主要是集群衝鋒而用。算是騎牆衝鋒戰術的一個雛形。
但到了滿清的時候,卻更喜歡輕騎兵掠陣之法,就是俗稱的騎兵切角戰術。隻在對方陣型的邊角處進行掠殺,絕不戀戰,一擊既走。保持速度上的優勢,更多的是遠遠的用騎射之法製敵。
隻有在迫不得已,需要騎兵突擊的時候,才會讓騎兵衝擊對方的大陣,而且即便是這樣,也是要等到對方陣勢薄弱,或者敗退的時候才舍得讓騎兵們衝鋒。
當然這並不是說過了幾百年後,清軍騎兵的作戰方式有了質的飛躍。比大金國的戰術高明。
其實就單單隻論戰力來說,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現在清軍的騎兵也未必就能勝過當年大金的鐵浮屠。
用什麽戰術,這主要還是根據彼此家底實力來決定的。當年大金國滅掉了遼國,俘獲金銀、戰馬收獲無數,一個個富得流油。所以敢於讓騎兵衝陣。說白了,就是爺有錢,死得起。
可如今的清軍卻和當年的大金國完全沒法比,剛入關不到一年,所有戰兵加起來也不過二十萬人,可以說還是苦哈哈。
有一件事就可以說明此時的滿清究竟有多窮。
就在兩個月之前,西路軍的統帥,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奉命繞道蒙古,從榆林方向進攻大順軍。
結果僅僅為了索取點財物,阿濟格甚至不惜延誤時間,放著攻打大順軍的正事不管,冒著違反軍令的風險,愣是領著幾萬大軍繞著鄂爾多斯,土默特繞了整整一大圈。最後從地方部族手裏成功勒索來兩千匹戰馬。
由此可見滿清對戰馬的需求和愛惜。
如今馬世耀的部隊厚厚的堆在一團,即便騎兵衝鋒,也隻能衝破兩三重,之後便會陷入重重的戰陣之中。
而這些寶貴的騎兵一旦失去了速度優勢,陷在軍陣中動彈不得,必會大量的傷亡。
可如今生死存亡之際,多鐸也顧不得吝惜騎兵,咬著牙下令讓身邊的騎兵去衝擊馬世耀的厚陣。
馬世耀知道多鐸要跑,慌忙調遣部隊攔截。無奈一來清軍騎兵的戰鬥力確實強悍,二來為了逃跑,清軍們也拚了老命,終於在死傷了無數騎兵之後,馬世耀的大陣還是被清軍衝開了一個口子。
多鐸見敗局已定,也無法顧及其他部隊了。隻領著自己的親衛,順著這條被騎兵衝開的口子一路敗逃,直奔自己的大營而去。
……
多鐸的大營紮在潼關東門的二十裏外,今天早晨的時候,多鐸帶著懷順王耿仲明去潼關城受降,留著恭順王孔有德看守營寨。
前幾日多鐸和李自成在潼關城外大戰,李自成因為北麵有阿濟格大軍的威脅,所以急於決戰。一直帶領部隊猛攻多鐸的大營。多鐸打了這麽多年仗,也是少有的采取了守勢。
直到後麵的紅衣大炮運了過來,清軍才由守轉攻。而孔有德的火炮部隊也著實風光了一把,把李自成的大軍轟得節節敗退。
因為有操炮之功在手,所以這次潼關受降孔有德就沒有去。留下來看守清軍大營。
對於馬世耀的獻城,孔有德絲毫沒有懷疑。有無數哨探的稟報都證明了李自成的大部隊早已撤出了潼關,如今潼關城內就馬世耀的幾千人還能翻出什麽花樣來?
等多鐸一早領軍出了大營,孔有德便是營中最高的主帥了,看著左右無事,於是讓親兵找來了幾壇子酒,在自己的大帳裏飲酒作樂。
雖說清軍禁酒,但是如今大勝在即,孔有德緊繃了好些日子的心一下子放下來了,自然要慶祝一番。
潼關是西安城(注1)最後的一道防線,李自成憑借天險都沒有占到多鐸的什麽便宜,如今破了潼關,後麵就是幾百裏的沃野平原,根本無險可守。
再加上阿濟格的西路軍也馬上攻到了西安附近,兩路大軍夾擊之下,李自成不會有絲毫的勝算。
破了西安之後,大清國就占據了半壁江山。至於江南之地,明軍更是孱弱不堪。傳檄而定也未可知。
在東北苦寒之地的時候,手裏握著幾千人當一個滿清的王爺自然沒什麽意思。可如今大清若真得了江山,那自己就是名正言順的異姓王!
中原大地的異姓王!
即便翻開史書,幾千年下來,能活著封異姓王的也是屈指可數。大明朝的徐達,常遇春又怎麽樣?也是死後才追封的王位。比起我孔有德來說,恐怕還要差了那麽一點點。
孔有德越想越是得意,忍不住在帳中飲酒不止。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孔有德的部下見王爺在帳中飲酒,自然也都鬆懈了下來。
有心思活絡的兵士把大營內的拒馬、箭樓等能拆的拆,能鬆的鬆。木板營材紮堆捆紮,火藥器械打包裝車,免得拔營起寨的時候匆忙。
大家就等著王爺一聲令下,集體入駐潼關城了。
在白天的時候,也偶爾有一些哨探回報,說潼關城牆已破,但潼關城裏還有些許抵抗。聽說抵抗的還是些什麽市井的大俠。
孔有德經多見廣,知道所謂的什麽江湖人士,市井大俠,都不過是些餘燼罷了。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壓根就沒往心裏去。
可到了晚上的時候風雲突變,潼關的東門外喊殺聲,鑼鼓聲響成一片。不一會哨探就傳來多鐸大軍敗退的消息。
孔有德酒喝了不少,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嚇得不輕。立刻叫親兵打來涼水劈頭蓋臉的潑了幾桶,感覺自己稍微有些清醒了,便晃晃悠悠的爬到營柵的牆頭,向潼關方向觀看。
隻見夜空之中,一條由無數火把組成的火龍由遠而近,正是多鐸的敗軍。而在這條火龍的後麵還緊隨著無數星星點點的火把,一直的緊追不舍。
孔有德見多鐸的部隊已經到了大營近前,慌忙叫手下的兵丁去開營門。
旁邊的一個親兵指著火龍後麵的追兵,道:“王爺,這營門開不得啊。這後麵的敵軍銜尾追至,若開了營門,恐怕大營不保啊!”
孔有德一腳將那親兵踢了個趔趄,罵道:“放屁,看清楚跑在前麵的那可是豫親王!你有幾個腦袋敢不給豫親王開門?”
說罷,一邊下令去開營門,一邊安排精銳人馬去抵禦追兵。
孔有德雖然醉酒,但心裏卻是明白。如今拿的是人家大清的俸祿,捧著的是大清的飯碗。如果攝政王的親弟弟多鐸真有了什麽磕碰,自己可是萬萬擔不起的。
再者說孔有德也是久經戰陣之人,他一看便看出追兵雖然看著勢大,不過陣型一片散沙,隊伍拖得極長。
憑借自己手下的親兵完全有能力擋得住最前麵的追兵。而隻要能抗住敵軍的第一波攻勢,等關上營門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前些時日,為了抵禦李自成直屬中營的輪番進攻,這大營建得極其穩固,而自己手下的烏真超哈部隊又最擅打這種防禦戰,連夜之間,敵人勢必不會帶著太多的攻城器械。如果僅僅是守住大營,自己還是有些把握的。
可他卻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自己作為身經百戰,統帥全局的主帥,又在登高了望之下,自然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心中也毫無所懼。
可是黑夜之中小兵們卻哪裏知道敵人有多少,攻勢如何,戰局到底怎麽樣?
無論哪朝哪代,為了防範營嘯,對夜間軍營的管理最為嚴格。“互換宿位者斬”、“無故呼叫奔走者斬”、“有賊來攻時將士輒呼動者斬”.……林林總總,可以說幾乎稍微違規就是斬首的重刑。
白天的時候豫親王多鐸帶著幾萬清軍去潼關受降,營裏的士卒軍校都看得清楚。
結果一天下來,不但沒傳來收複潼關的消息,反而探報頻傳。到了晚上,大營外更是打的一片沸騰。即便坐在營內,也能聽到潼關方向傳來的喊殺之聲。
更糟糕的是喊殺之聲愈演愈烈。這時候但凡有點腦子的,也都在自己的營帳中坐不住了。
各自營帳的士卒紛紛聚集在營帳的門口,窺探外麵的動靜,彼此之間又不敢大聲說話,壓抑之下,更讓整個大營都籠罩在一片恐慌氣氛之下。
如今清軍大營內屬於孔有德從關內帶來的嫡係人馬也不過兩千之眾,其他都是新歸降來的漢軍。
這些頂著背宗忘祖的罵名,剃了頭發歸順來的漢軍之所以毫不猶豫的降清,圖的不過就是清軍勢大,跟在滿洲大爺的後麵能夠吃香的,喝辣的。
可如果連號稱滿萬不可敵的幾萬清軍都在潼關城下丟盔棄甲的敗了下來,那自己這些漢軍一個個都是什麽實力,別人不知道,自己心裏難道還沒點數嗎?
每個漢軍的心裏都暗自盤算:這大營,今晚還能守得住嗎?
如果孔有德沒醉酒,或許還能想到派出親信手下,挨個營帳去安撫彈壓已經心思浮動的軍心。
可他酒醉未醒,如今腦袋昏昏沉沉。能想著如何派兵去迎接豫親王,攔阻追兵就已經不錯了,完全忽略了大營中壓抑的氣氛,和眾漢軍士卒的恐懼心理。
果然,正如營內的大多數士卒,心中所料想最糟糕的情形一樣。隨著營門的開啟,無數敵人緊跟著多鐸的敗軍,一窩蜂的殺入了大營。
孔有德手下的精銳親兵見敵人入營,急忙列陣而上,去圍堵衝進大營內的敵軍。
然而前麵的親軍還沒等和敵人接戰,就聽到後營“嗡”的一聲。
營嘯了!
卻原來營內的漢軍在黑夜之中,士氣早已到了低落的極限,此時見敵人居然徑直闖進營來。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恐懼。
隨著“炸營了,炸營了”的呼喊嚎叫,恐懼一傳十個,十個傳百個。
幾乎在一瞬間,整個清軍大營都籠罩在尖叫,砍殺的聲音中。
大營內人影亂撞,火光四起。
剛敗入大營的多鐸本想著喘一口氣,一看這營嘯的陣勢,就知道大營守不住了。
這種級別的營嘯根本沒有彈壓的可能。於是幹脆沒在大營中停留,帶著自己的親兵直接越營而走。
孔有德望著砍殺成一片的大營,也知道大勢已去。讓親兵攙扶著自己上了馬,緊跟著多鐸棄營而逃。
多鐸剛逃出大營不遠,就聽得後麵大營內“轟隆”一聲巨響,營內火光衝天而起,緊接著大地跟著顫了三顫。
多鐸回頭望去,但見夜空中無數火屑、灰燼從天而降。如同星墜火雨一般落在身邊四周。
多鐸知道那是自己大營中的火藥庫炸了,自從他十四歲跟著太宗皇太極從軍以來。曆經戰陣無數,二十餘載從未有過今日之大敗。
想到南征之際,兄長多爾袞拉著自己的手反複叮囑自己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萬萬不能掉以輕心。
女真族原本人丁就不興旺,兄長雖以攝政王之身臨朝,身邊卻也是肘腋之患眾多。無數人盯著他的位置。一旦戰事不利,後果不堪設想。
如今兄長的那些諄諄囑托和期盼,具都化為泡影。經此一役,多爾袞的王圖霸業說不得就盡歸塵土。一想到此,多鐸忍不住悲從中來,放聲痛哭。
剛哭幾聲音,就聽到後麵大營亂軍中大喊:“莫走了多鐸啊!認準了金盔青甲的就是多鐸啊!有活捉多鐸者,賞萬戶侯啊!”
親兵們聽到後麵的喊叫,急忙要多鐸快走。多鐸自己也知道尚未出得險地。忙忍住悲聲,帶著殘兵向東逃竄而去……。
注1:長安的名字是李自成建國的時候,自己下詔改的。對於孔有德來說,偽順把西安改成長安這件事,自然是不算數的。所以西安還是叫西安,不會跟著順軍一樣,把西安稱為長安。
PS.今天在留言區置頂了潼關現在的照片,能看到馬世耀繞路而逃的禁溝是什麽模樣,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