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好歹也是個皇帝> 第259章 武昌總攻前夕

第259章 武昌總攻前夕

  對於今年的南陽平原的災情,周王朝和明王朝的處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周王朝是以以工代賑為主,無償賑濟為輔,同時保持高壓進行嚴控,並防備北邊的流賊南下。


  而明王朝那邊呢,他們其實也有搞賑濟,但是官方喊了喊口號,然後象征性的施了幾頓粥,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民眾們自能自生自滅,進而演變為流民,流賊。


  不過呢,人家明王朝還有一點做的還算不錯,那就是保持高壓,借著他們在南洋一帶部署重兵的有利條件,他們保持了高壓態勢,不但的擊潰,驅逐流民,南陽府那邊始終都還能保持著比較穩定的局勢,至少各城池裏的士紳老爺們依舊能夠優哉遊哉過日子,至於城外是不是餓殍滿地,那關他們屁事!

  現在南陽府已經是出現大規模饑荒,餓殍滿地,流民們也是越來越反彈,之前好不容易被明軍官軍剿滅的流賊現在已經是死灰複燃,出現了好幾支數千人規模的義軍開始肆虐鄉野甚至向外流竄。


  這些餘軍一度想要南下襄陽,嗯,北邊的明軍似乎也有著趕著這些流民大軍南下的企圖,但是周軍早早就有所防備,這義軍剛南下就遭到了迎頭痛擊,最後這些義軍眼見南下不成就掉頭北上了,聽說是跑到中原去了。


  出現天災,賑濟不利之下出現大規模饑荒,繼而導致流民的出現,進而導致大規模的義軍出現,這幾乎就是陝西那邊的早期情況的複製。


  隻不過陝西那邊的情況更加嚴重,而豫西這邊的話規模要小一些,雖然有流民義軍流竄,但是總體還是屬於可控。


  尤其是這一區域裏,明軍為了防備偽周賊軍可是部署了重兵,南陽府等地一個個可都是明軍重點布防地區,那些義軍們想要攻破這些城池可不容易。


  要不然,過去幾個月饑荒裏,南陽府等地早就亂套了。


  南陽平原的災情導致的夏收減產,也是讓大周王朝控製下的襄陽府一帶糧食減產,這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大周王朝上半年的糧食供應。


  但是好在大周王朝後續迅速拿下了江漢平原,承天府、荊州府西部區域以及漢陽府的大片區域,這一片廣闊的江漢平原的眾多耕地以及大量的人口,給大周王朝提供了大量的錢糧。


  一定程度上削減了襄陽府地區夏收減產所帶來的負麵影響。


  而最近南下渡江,拿下了楚北大片地區後,更是讓大周王朝的錢糧無憂。


  雖然財政依舊困難無比,但這純粹是周軍擴軍迅速,軍費高昂的緣故,但是整個大周王朝控製區內,其實糧食供應還是比較穩定的,在官方的有效調節之下,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饑荒,甚至可以說民眾的日子比往年還要更好一些。


  這不僅僅是得益於大周王朝的有效調控統治,更重要的是湖廣地區在當代本來就已經是屬於產量重地,雖然還無法和江南地區比肩,但是也是屬於糧食產量大地,往年裏都是有大量糧食外輸。


  大周王朝全麵控製了湖廣地區後,也是直接掐死了湖廣糧食大規模外輸的渠道,畢竟糧食乃是戰略物資當中的戰略物資,屬於官方嚴格管控物資,除了官方許可的少量外部輸出,用來換購硝石、硫磺、鐵、銅等戰略物資外,其實民間渠道已經是沒有大規模的外部輸出了。


  這湖廣一地的糧食用來供養大周王朝自身,已經是足夠了。


  要不然,大周王朝也沒有辦法直接籌建數萬大軍啊,並且這數萬大軍吃的還特別好,比人家明軍十幾萬大軍吃的還要好,還要多!

  局勢穩定,錢糧充沛,這也是讓大周王朝看似財政苦逼無比,但是依舊能夠持續擴軍的重要原因。


  也是郭東岩持續發起一係列對外作戰,並準備著攻打武昌的有利支撐。


  攻打武昌,這看起來是單純的軍事問題,但實際上攻打武昌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經濟問題。


  要打武昌這種本身就是屬於戰略要地,同時過去幾個月裏又被明軍重點布防,連長管火炮都有二三十門,各類佛郎機,將軍炮等各類百斤以上的中大型傳統火炮超過兩百門,各類數十斤輕型武器更多的戰略重地,沒有絕對的優勢兵力和火力是不行的。


  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和火力優勢,哪怕是光靠著人命死磕都打不下!

  畢竟人家明軍宋祖舜的準備是如此的充分,其火炮可不少,雖然絕大部分都是傳統射程有限的火炮,但那也是火炮啊,更別說人家還有二三十門的仿造紅夷大炮而來的長管火炮呢。


  這些仿造的紅夷大炮,因為不用考慮野戰機動問題,要比周軍使用的野戰類型的長管火炮其實要更加沉重,威力更大。


  這也不僅僅是武昌城內守軍使用的紅夷大炮倍徑大,炮身沉重,其實明軍打造的長管火炮基本都偏向於威力。


  更多的是追求威力而不是機動性能。


  因此周邊地區的很多明軍都喜歡使用的三斤火炮,其實以口徑來說也沒比周軍廣泛使用的兩斤半野戰炮大多少,但是其炮管倍徑更長,普遍都有二十倍以上,哪怕是林士年所部采用的三斤火炮,他們的三斤野戰炮在明軍的一係列三斤火炮裏已經算是輕並且注重機動性能的了,但是身管倍徑依舊達到了十八倍、


  而周軍使用的兩斤半野戰炮呢,炮管倍徑為十六倍。


  這倒不是說雙方的技術詫異問題,純粹就是雙方側重點不一樣,周軍在威力和機動性能之中,更加側重於野戰炮的機動能力。


  而明軍普遍更傾向於威力。


  同時明軍喜歡用鑄鐵鑄造火炮,因為這樣更便宜,雖然質量一般般,但是有的用就行了,而這也導致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采用鑄鐵的火炮,為了確保火炮的威力,在技術有限的情況下炮管得造的更厚,由此導致火炮更加沉重。


  這也就進一步印象了明軍裝備的長管火炮的機動能力了。


  然而,這些火炮的機動能力差一些,其實並不影響到明軍的作戰行動,至少不影響他們和周軍的一係列作戰。


  因為明軍不玩機動作戰啊,他們現在和周軍作戰,都是被迫著打防禦作戰,采取的部署若幹戰略重地然後抵抗周軍的。


  所以這火炮機動差一些根本無關緊要,因為這些火炮就不會拉出去野戰,就在城頭上部署並作戰。


  而對於城頭上的二三十門紅夷火炮,周軍也是比較忌憚的。


  周軍自己就是最為擅長用火炮攻擊敵軍了,這對於火炮的防備自然也是更重的。


  為了攻克武昌,為了應對武昌城裏的強大火力,郭東亞覺得有必要準備至少三萬以上,甚至更多的兵力,采用更多的兵力從多個方向包圍,並進攻武昌,以分散敵軍的火力。


  多個方向同時進攻,敵軍的火力和防守兵力也必須分散,這樣可以減輕部隊進攻的時候所遭到的火力密度。


  兵員多是一方麵,而更重要的是需要技術兵器多。


  為了進攻武昌,郭東岩準備了第一炮兵團,一個臨時編成的九斤野戰炮營,第一臼炮營,第二臼炮營,第三臼炮營一共三個臼炮營。


  上述炮兵部隊裏,轄有兩斤半野戰炮三十二門,七斤野戰炮十八門,九斤野戰炮十六門,十八斤臼炮三十二門,二十四斤臼炮二十二門,四十八斤臼炮十八門。


  這還不包括已經直接調配給第一騎兵團所轄的兩門、輜重團所轄的兩門一共四門兩斤半野戰炮。


  也不包括海軍長江艦隊所屬各戰船上的眾多火炮,長江艦隊裏所屬的數十艘武裝船隻,雖然沒有裝備哪怕一門的新式長管火炮,但是依舊配屬了大量繳獲自明軍的火炮。


  其中有部分三斤、五斤等不同的長管火炮,數量眾多的各類佛郎機、將軍炮等火炮。


  之前周軍繳獲的大量明軍火炮,除了部分被部署到了戰略節點的城頭上,比如襄陽、漢陽等地,其他的其實大多都是被海軍接管了。


  畢竟大周王朝的槍炮產量雖然不低,但是主要產能還是用來滿足陸軍擴張所需,同時現在生產的火炮大多要麽是野戰火炮,要麽是臼炮,而海軍方麵對火炮的要求也不一樣,更要求的是威力,所以相當來說,其實繳獲自明軍當年那些紅夷火炮和佛郎機,其實更適合海軍使用


  這也是導致了大周王朝方麵,把大量繳獲自明軍的火炮大多都是給了海軍所用。


  但是這一次進攻武昌城的預定作戰計劃裏,海軍那邊的火炮基本沒什麽用處,因為並不是從長江岸邊發起的進攻,這海軍的艦炮距離太遠而已無法提供有效支援。


  更何況,人家明軍的武昌水師還在呢……


  這長江艦隊能夠把明軍武昌水師封鎖攔截,不讓他們在最後關頭沿江東逃就不錯了。


  至於其他的,暫時不能奢望太多。


  大量的士兵以及火炮開始在武昌城外集結,而更多的物資也是在武昌城外開始囤積起來。


  周軍所準備的物資之眾多,哪怕是城外的宋祖舜看了都得咋舌!


  尼瑪,城外的一處偽周賊軍的炮兵陣地裏,那炮彈堆積在一起,就跟一座一座小山一樣,而這,還僅僅是實心炮彈而已,這些鐵疙瘩根本就不需要什麽額外保障措施,直接露天堆放。


  這附近還有眾多囤積火藥以及榴彈的掩體倉庫呢。


  為此,宋祖舜是相當的擔憂!


  偽周賊軍在城外動作這麽大,傻子都能夠看的出來他們對武昌的總攻已經是近在眼前了!

  而武昌,能夠守住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