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東擄驚恐偽周震驚
東擄那邊的不少人心驚膽顫,還以為崇禎要報複他們之前的繞道入關劫掠呢,所以下了狠心搞了好幾萬新標軍出來呢。
這新標軍的戰鬥力他們東擄可是見識過了的。
之前繞道入關的時候,清軍的其他行動都是順順利利的,唯獨一支偏師遇上王東義所部這支新標軍的時候吃了個大敗仗。
七千多的東擄對陣王東義所部五千餘人以及明邊軍兩千騎兵,雙方的兵力大體相當,騎兵也是相差無幾,因此影響占據關鍵的乃是雙方的步兵和炮兵。
然後這一場交戰裏,清軍竟然是在野戰當中吃了個敗仗,當場死傷千人,被迫狼狽而逃。
這一戰的失利,讓當時領軍的清軍高級將領們意識到局勢極有可能發生預料之外的變化。
畢竟之前他們可沒有聽說過還有這麽能打的明軍呢,竟然可以在堂堂正正的野戰當中幹贏他們,這在最近這幾年裏幾乎是不敢想象的。
饒是明軍裏的邊軍精銳,不管是遼東還是宣大地區的明軍,他們現在也隻能龜縮在城池裏進行防禦作戰,那裏有膽子出來和清軍打機動野戰啊。
如今突然冒出來了的王東義所部讓清軍的高級將領們非常的警惕,加上那個時候已經是所獲頗豐,因此他們決定提前撤軍,免的在陰溝裏翻船了。
如果沒有王東義所部的這一場勝仗,這京畿之圍還不知道啥時候才能解圍呢。
和王東義所部打了一場後,清軍那邊非常重視這一次的失利,他們幾乎詢問了當時參戰的幾乎每一個人武將,不管是小頭目還是高級將領,乃至普通士兵。
他們仔細了解了當時的情況後進行了複盤,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王東義所部的新標軍在野戰中,在充足的騎兵部隊協同作戰,那麽根本就不是傳統的軍隊能夠對抗的。
他們滿清勇士就算再勇武,也抵擋不了槍炮啊!
畢竟他們的步兵衝鋒,這還沒衝上去,距離還有好幾百米的時候就已經遭到王東義所部野戰火炮的密集炮擊了,進而直接崩潰了。
這勇武根本就沒能發揮出來。
所以反複商量過後,東擄決定建立屬於直接的新標軍,反正他們也不缺槍炮,自從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一群人陸續叛明降清後,為東擄帶去了製造槍炮,使用槍炮的技術,進而使得清軍擁有了火器部隊。
同時因為重視,並且舍得花費,嗯,更多的是攻克遼西等一堆堅固城池需要重型火炮的戰術需求,使得東擄的槍炮技術以及裝備規模發展的相當快。
和明軍幹架的時候,人家擺出來的各種紅夷火炮,可比明軍多多了……
所以,別以為東擄是一群隻會穿著破爛盔甲拿著刀往上廝殺的軍隊,實際上他們的裝備比明軍好多了……
東擄之前的時候是一支比較全麵的冷兵器部隊,重甲步兵是他們的最大優勢兵種,騎兵也有,不過早期並不算強勢。
畢竟他們一群漁獵民族,騎兵可不是他們的傳統優勢,雖然有,但是隻能說一般,很多時候他們的騎兵都是直接騎馬殺過去,然後下馬彎弓射箭,射箭後直接就抽刀衝上去砍殺了。
隻有等到他們陸續控製蒙古人後才有比較大規模玩騎射的騎兵,嗯,更準確的說是蒙古騎兵。
現在的蒙古人基本就是東擄的打手,數以萬計的蒙古騎兵為東擄而征戰呢。
以往的時候,女真的重甲步兵和蒙古騎兵結合起來,打的明軍是一點脾氣都沒有,隻能依托堅城而守,哪怕是明軍後來裝備大量鳥銃,紅夷大炮也沒用。
畢竟早期的鳥銃其實沒啥卵用,威力不打,而且也沒刺刀之類的東西,臨陣不過一發,然後東擄的刀就砍過來了,遇上騎兵就更不用說了。
紅夷大炮嘛,明軍的紅夷大炮都是喜歡搞的厚實無比,而且沿用艦炮的炮架,用來守城很好用,但是也別指望用來野戰了。
都還不如一堆傳統的輕型短管火炮以及佛郎機之類的呢。
所以你可以看見很多明軍明明有紅夷火炮和鳥銃了,但依舊裝備大量的佛郎機和幾十斤百來斤的碗口炮等輕型火炮,並直接裝在馬車上,這就是為了確保機動作戰的能力。
然後鳥銃也不要,寧願用老掉牙的三眼銃!
明軍的火器部隊這樣,其實現在的清軍那邊的火器部隊也差不多,畢竟清軍的火器部隊基本都是漢軍,以孔有德尚可喜等叛徒為基礎而組建的。
這雖然更重視,火器更多更好,但是在戰術使用上,其實和明軍基本沒啥區別。
畢竟這兩者幾年前還是一家呢,戰術運用上相似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東擄的將領們發現,這樣搞不行,得改。
於是,他們的探子還是挺厲害的,或者說明王朝的保密功夫太垃圾,連安如山上書朝廷,請辦新撫標的折子都給弄了個副本……
這折子上,可是附帶了明確的新標軍開辦的各項章程的,從編製再到戰術,甚至連士兵發多少薪餉,要配給什麽裝備之類的都說的一清二楚。
安如山這折子,其實就是明王朝那邊用來籌辦各新標軍的樣板折子,很多地方督撫的標軍都是按照這模式搞的,連京營裏的神炮營也不例外,當然了,章程是有了,但是地方督撫們能做到幾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東擄那邊,根據這份折子以及其他打探到的消息,再結合了他們在戰場上的實際經驗,最後打算先弄個六千的新標軍。
當然了,人家不叫新標軍,畢竟新標軍這個稱呼,其實隻是明王朝那邊的通俗稱呼而已,其實明王朝官方也不稱之為新標軍。
史可法所部,乃安慶撫標;林士年所部,自稱楚軍;安如山所部,乃鄖陽撫標,自稱鄖軍;王東義所部,以前稱之豫西剿匪營,簡稱豫西營,又崇禎賜名天東軍,天是天子的意思,東是王東義名字裏的東,寓意為天子的王東義所部。
再有洪承濤的新標軍,之前乃是稱之為五省督標,現在改成宣大督標。
京營裏的新標軍,嗯,該部雖然不咋地,士兵都是京營裏的士兵,屬於一套士兵兩套招牌……
但是人家明王朝真要當成新標軍也不沒辦法不是,而該部,稱之為神炮營。
細數就會發現,其實真沒新標軍這個官方說法,都是人們口頭上自己說,官方文件裏也會說,但是並不是某支部隊,而是某一類型部隊,算是新軍的稱呼吧。
東擄那邊也差不多,他們稱之為漢軍旗,這漢軍本來就有一旗,屬於東擄自建的炮兵部隊,其內士卒雖然是漢人依舊歸屬滿八旗管轄。
這早期的漢軍旗,其實就是清軍滿八旗裏由漢人組成的炮兵部隊,乃是滿清八旗軍事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和孔有德的‘天佑兵’、尚可喜的‘天助兵’等投誠漢將單獨率領,自成一部的降兵不是一回事。
現在東擄他們把原本的漢軍一旗進行了改編擴充,並且由一旗擴充到兩旗,從原本的單純的重炮兵部隊擴充為擁有火槍手、長矛手,野戰炮兵的綜合戰鬥部隊。
當然了,依舊是由漢人士卒組成。
畢竟玩槍炮這東西,在東擄那邊還是漢人的專利。
東擄擴充漢軍旗,並把這支部隊編成了綜合性的作戰部隊,但是這支部隊現在連人員配給都還沒有齊全,各種預定的野戰火炮、新型鳥銃都還沒有呢,就聽聞明王朝那邊弄出來了三萬新標軍。
皇太極他們可都差點被嚇傻了,這一得到消息就要加速自身新標軍的規模了。
除了之前的漢軍旗外,他們又是在幾個滿八旗裏各自搞了個火器營,這火器營可不是漢人的了,而是直接從滿八旗裏抽調人員組成的純滿人的火器部隊。
畢竟看到新標軍的厲害後,皇太極他們也不可能真的放心一直讓漢人組成這麽重要的軍隊,因此編成滿人火器營也是情理之中。
這滿八旗裏的火器營,雖然後來設立,不過卻直接搶占了原本該配給漢軍旗的槍炮配額了,所以,漢軍旗很快名存實亡,連精銳炮手都是被抽調走了。
不管東擄那邊怎麽折騰,但是他們已經是把製定了目標:編練新標軍萬人!
東擄那邊被明王朝的三萬新標軍的消息給嚇壞了,而同樣的這個消息傳到了南邊的郭東岩耳中的時候,也是把郭東岩給嚇了一跳。
郭東岩聽聞北邊崇禎一口氣弄出來了三萬新標軍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增兵北線,加強襄陽防務,把襄陽徹底要塞化,再穩固義陽三關的番防務……
要不然北邊的幾個混成旅怕是要扛不住啊!
畢竟北邊本來就有安如山和孫傳庭所部以及河南巡撫所部。
這明王朝要是直接派出三萬槍炮齊全的新標軍南下,郭東岩估計著自己就要準備襄陽保衛戰了!
但是很快他就疑惑了,這崇禎怎麽搞出來的三萬新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