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晉文初霸
公元前638年——前634年 宋楚泓水之戰,宋襄公墨守古訓而大敗。秦穆公以軍護送重耳歸國即位,是為晉文公。晉文公定天子之位,初霸中原。
宋襄公爭霸被耍,回來後把氣撒在鄭國身上。鄭國在齊桓公死後徹底投靠了楚國,成了楚國的幫凶。在宋襄公發起的盟會上提議楚成王做盟主。宋襄公記恨於心,發兵討伐鄭國。
鄭國得知宋國要來打他,立即向楚國求援。楚國使出圍魏救趙的計策,沒有出兵救鄭而是兵發宋國。宋襄公聞訊大驚急忙撤兵回國,搶在楚軍之前在泓水(河南渦河)布下防線。
楚軍仗著兵多,強渡泓水主動發起進攻。
子魚建議宋襄公:敵眾我寡,趁他們正在渡河趕緊出擊,吃掉已經上岸的楚軍,其他楚軍就會軍心大亂不戰而潰。宋襄公一撥楞腦袋:乘人之危,勝之不武。我們是仁義之師不能幹這種沾小便宜的事。
等到楚軍全部上岸正在亂哄哄地站隊布陣,子魚再次建議宋襄公:趕緊打吧。趁他們正亂,我們發起衝鋒,一擊必中。宋襄公仍然不允:古人作戰都是排好陣型才開戰。我們是仁義之師,要打就堂堂正正地打。
兩軍開戰,楚軍人多勢眾一擁而上把宋軍打得稀裏嘩啦。宋襄公靠部下血拚才殺出重圍,逃跑時屁股還挨了一箭。
僥幸逃回的宋襄公還跟子魚辯解:我這是按照古訓打仗的。古人都是排好陣型才擊鼓進軍的。
子魚對他講:打仗的目的是取勝,不能死板教條。如果打仗也講仁義,那還打什麽仗呢?仁義是對自己人的不是對敵人的,對敵人講仁義就是對自己人不仁義。
迂腐的宋襄公在你死我活的殺場上講仁義,結果一敗塗地,回來沒幾天就傷重而死。
有人將宋襄公列為“春秋五霸”之一,簡直是開玩笑。
楚成王也不能算五霸。因為他靠奸計得逞,迫使與會諸侯同意他做盟主,不能讓人心服口服。
齊桓公立下“共獎王室,扶弱濟傾”的霸主標杆。符合這個標準的才能夠被稱為霸主。楚國淩強欺弱,瘋狂擴張,不斷吞並其他小國,不是中原諸侯擁戴的霸主,隻能算是一個惡霸。
大家公認的繼任霸主現在正在回國繼位的路上。這就是晉國公子重耳,後來的晉文公。
重耳晉獻公的兒子,因為晉國內亂流亡海外。
晉獻公在位期間“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使晉國成為西方大國。
晉獻公平生的得意之作是一石雙鳥滅虢取虞。他厚禮買通虞國借道給他去攻打虢國,在滅掉虢國回軍的路上順手牽羊又滅掉了虞國。此戰被收入三十六計,即第二十四計的“假道伐虢”。
晉獻公晚年昏聵,受小老婆挑唆殘害自己的骨肉,造成晉國內亂。
晉獻公有八個兒子,其中申生、重耳、夷吾最為賢能。申生因為是嫡長子被立為世子,相當於太子。
晉獻公的寵妾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做世子,於是誣陷申生投毒想害死晉獻公。晉獻公老糊塗了,居然就信了,令申生自殺。申生居然就聽話,立馬找繩上吊。驪姬一看這麽容易得手,又說重耳和夷吾是同謀。晉獻公居然又信了,讓兩兒子自殺。重耳和夷吾不肯“居然”,撒腿跑了。
驪姬如願立奚齊做世子。但是晉獻公一死,支持太子的一派刺殺了奚齊。晉國因此大亂。夷吾以“河西之地”為誘餌向秦國借兵幫助自己回國奪位。回國後,夷吾清洗了造反派自立為君,是為晉惠公。
晉惠公和當年的鄭厲公一樣,事成之後就反悔。他答應過秦國事成之後割讓黃河以西的五座城池,但上台後以朝臣反對為理由宣布當初的口頭協議無效。
秦穆公很生氣,卻又不得不忍下了這口氣。因為秦國的實力還不足以跟晉國抗衡。
不久,晉國出現饑荒,晉惠公向秦國借糧。秦穆公不計前嫌借給了他,幫晉國渡過難關。
當時有人建議秦穆公趁晉國饑荒出兵伐晉,報晉惠公食言自肥之仇。秦穆公不同意,說:“其君是惡,其民何罪?”晉國國君真不是東西,但晉國百姓是無辜的啊。
來年秦國饑荒,秦穆公向晉國借糧。晉惠公不但不借還想借機滅了秦國。
也許是晉惠公背信忘義遭了天譴,兩軍大戰時晉惠公的戰車陷入泥裏動彈不得,晉惠公被秦軍生擒活捉。
秦穆公按著他腦袋簽下城下之盟,割讓河西之地,並且讓他兒子來秦國做人質。
秦穆公放晉惠公回國複位。回去後,晉惠公學乖了很多,盡力跟秦國交好。秦晉兩國相安無事好多年。
晉惠公死後,他在秦國做人質的兒子急於回國爭位,不辭而別偷跑回晉國。
秦穆公大怒,立即派人把流亡楚國的重耳接來,免費派兵護送他回國爭位。
重耳在晉國素有賢名,並且晉國人不待見晉惠公的兒子,聽說重耳回國立即倒向重耳一邊。重耳回國時,沿途守軍不戰而降。重耳兵不血刃就進了國都。晉惠公的兒子隻能選擇逃走。
重耳順利登上國君的寶座,人稱晉文公。
晉文公上台時,朝中人心惶惶。大家擔心“胡漢三”領著還鄉團回來了,一定會搞反攻倒算。但晉文公並沒有那麽做。他明白穩定是大局,沒有穩定什麽事情都幹不成。所以他下達大赦令,連曾經追殺過他的人都不予追究。人心很快穩定下來。
晉文公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經濟。好在管仲已經樹立了樣板,他吸取齊國先進經驗比葫蘆畫瓢照著做也就是了。他在教育方麵推行“禮、義、信”,在經濟方麵實行“通商寬農”政策。
山西人自古就擅長經商、理財,人稱晉商。晉文公降低關稅、修橋鋪路,提供各種優惠促進商貿往來。人才優勢再加上政策對路,晉國很快富強起來。榆次、安邑等後來成為中原著名的商業中心。
唐宋時晉商和徽商並駕齊驅,壟斷了全國大部分的商貿份額。明清時晉商更是在金融行業占據了霸主地位。看過電視劇《喬家大院》的人都知道,喬家掌門人喬致庸手裏掌握的銀子比慈禧老佛爺國庫裏的銀子都多。
晉國原本就是大國,隻要內耗消除,很快就能發展起來,恢複強大。
國家富強了,晉文公想以齊桓公為樣板在國際上稱霸。晉文公已經年過花甲,再也不稱霸也來不及了。
恰好周王室內亂給了晉文公在國際上嶄露老臉的機會。
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盜嫂”,也就是跟周襄王的王後私通。周襄王發覺後廢黜了王後,把她打入冷宮。王子帶為了救情人勾結狄人攻打周襄王。周襄王打不過狄人,逃到鄭國避難。王宮就被王子帶占了。王子帶娶了王嫂占了王位在王宮過起幸福的生活。
周襄王又羞又氣,廣發英雄帖請諸侯勤王。
中原諸侯不敢招惹狄人。楚國懶得管這閑事。能有能力勤王的隻剩下秦國和晉國。秦穆公出兵去接周襄王回國複位。但晉國離周國更近,晉文公搶在秦國前麵平息了周朝王室之亂,殺了王子帶,迎回周襄王。
周襄王為了感謝晉文公尊王平亂,把王畿的一片地盤賜給他作為酬金。這塊地盤裏有四座城邑,大概是周天子王畿的四分之一。
周襄王送給晉文公的這片地方在黃河以北的濟源地區、河南與山西的交接處,離周都洛邑(洛陽)一百多裏,離晉都絳(山西絳縣)二百多裏。
晉文公帶兵去接收封地。因為接收封地和接收新房不一樣,接收新房有鑰匙就行,接收封地可能需要武力。周襄王給晉文公的四座城都住著人呢。如果城裏的居民不願意接受新老板可能會武力抵抗。所以晉文公必須帶兵去接收。
天子隻管分封,能不能接得住要靠自己的本事。當年晉國受封汾地也是打下來的。
果然,原屬周國的人不願意接受晉文公的統治。他們奮起反抗,保衛家園。
晉文公想借機體現自己以德服人。他在圍攻一座城邑時發下話,三天之內拿不下此城,我就不要了。結果打了三天真沒打下來,晉文公言出必行下令撤軍。倒是城裏的人看到晉文公這麽言而守信,在後麵追著攆著要晉文公回來。
接收另一座城時也遇到抵抗。周國的一個大夫帶頭反抗晉軍。晉文公跟這個大夫談判。大夫說天子說把地給你們了,可沒說把人也給你們。地你們可以拿走,但人我要帶走。
晉文公很大度,說可以啊。
於是大夫領著人出城,在城外紮營。為了防止晉文公改變主意偷襲,他們把戰車圍成一圈做城。後來又壘起一座新城。這座城的遺址在現在的濟源市外20裏,名叫軹城。軹是指車軸。軹城就是以車為城的意思。
軹城後來發展成一個商業中心。枳城遺址出土了大量的戰國時期布幣。不過軹城最終還是成了晉國的一部分。三家分晉後成為韓國的都城。
晉文公得到這塊新封地使晉國的版圖跨越太行山進入中原的核心的地帶。晉國從此不再是偏據一偶的外圍諸侯而成為中原諸侯。晉國開始積極參與中原事務。
晉文公通過平息周朝內亂贏得了國際聲譽,也從此開始他的爭霸中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