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外一章 三教九流1

外一章 三教九流1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在思想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年代。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很多都出在那個年代,比如孔子、老子。


  春秋戰國時期沒有統一、強勢的政權也就沒有統一、強勢的思想。這為各種思潮產生提供了條件,就像四分五裂的意大利誕生了文藝複興運動一樣。


  諸侯為了爭霸各取所好。宋國取仁,魯國取禮,秦國取法,諸侯各選各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春秋百家中比較著名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後人加入印度的佛教,統稱為“三教九流”。


  孔子被稱為儒家的創始人。


  其實儒在孔子之前就已經存在,就是負責祭祀和葬禮的一群人,類似現在的司儀、大了[liǎo]。因為他們負責跟神打交道,也有人認為他們的古代的神職人員。


  儒生對禮非常精通。“禮”的本意就是拜神的儀式,後來擴展到婚禮、葬禮等各種儀式、各種規則。


  孔子以禮為基礎創建了一套治國安邦、修身養性的理論。他的學生和傳人把他的理論發揚光大,並尊孔子為儒家創始人。


  儒家思想總結成八個字就是“仁、義、禮、智、信、忠、孝、悌”。核心是個“禮”字。套用毛**的名言“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禮”字就是綱,其他七個字都是目。


  在禮裏麵也有綱,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個其實來源於之前早就有的的“尊尊親親”。


  孔子在有生之年推銷他的“八字”方針,為此周遊世界卻處處碰壁。


  孔子的兒孫弟子繼承他的遺誌繼續宣傳儒家學說。孔子的孫子孫伋[jí]寫了一本《中庸》。這本書被當做儒家經典收入《四書五經》當中。


  孫伋的學生孟軻(孟子)將孔子的“八字”解釋為“王道”。他強調“仁義”,主張“以仁義治天下”。後來孔子被稱為“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儒家學說也被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也曾周遊列國推銷“王道”,結果也是一無所獲。因為他從“仁政”的角度得出“民貴君輕”的結論不被君王所喜。


  儒家學說在春秋戰國時期並不吃香,隻是百家爭鳴中一隻鳥,百花爭豔中的一支花。


  到了秦朝,儒家不僅不吃香還是被“坑”之列。秦始皇“焚書坑儒”,因為他喜歡法家。


  到了漢朝,大儒董仲舒對孔孟之道進行重新包裝,用“君權神授”一套理論神化皇權取悅皇帝,以“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來解釋上下尊卑的秩序,使儒家學說獲得漢武帝的推崇。


  漢武帝按照董仲舒的要求獨尊儒術,使儒家成為百鳥中鳳凰,百花中的牡丹。


  漢靈帝更是把儒教定為國教,把儒家捧到了神壇上。儒家思想於是成為之後兩千年中國思想史的主流思想。


  到了宋代,朱熹通過刪減批注的方式對儒家學說進行重新解讀,對董仲舒的“三綱五常”進行重新包裝,用“存天理滅人欲”一套理論拔高神化倫理道德。朱熹的儒學被稱為理學。


  進入元代,蒙古侵略者成了中國的統治者。他們對朱熹“三綱”理論非常歡迎,希望中國人按照“君為臣綱”的要求絕對服從新的統治者,把理學定為正統儒學。


  到了民國時期,受外來文化的衝擊,儒學失去正統思想的地位。同時,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也歸咎於儒學對人性的束縛。孔子、朱熹、儒學受到批判。但兩千年的影響,儒學在中國人思想深處仍然根深蒂固。


  進入當代,馬列毛思想成為正統思想。但儒學在民間依然有生命力,甚至有複興的跡象。


  在三教中,對中國人的思想影響最深的就是儒家學說。


  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


  老子的身世不詳。有說他是陳國人。有說他是楚國人。有說他是周國官吏李乾的兒子。有說他是宋國將軍老佐的兒子。有說老子壓根就沒爹。


  傳說“老子之母夢仙鹿觸懷,既而有孕,乃生老子”。這種傳說顯然是道家神化老子,不願承認老子是凡人所生。老子之所以姓李也被解釋成老子他媽在李樹下生的老子就指樹為姓。


  老子叫李聃[dān]。聃是耳朵長而垂的意思,常用來形容壽星。老子被名之為聃很可能是耳朵長得有特點,臉也長得老相,像個壽星。老子也被稱為李耳。耳與聃同義。老子之所以被稱為老,一種可能是外號,小老頭的意思;一種可能是李與老在古時同音,因此以訛傳訛。老子之所以被稱為子,這個沒有其他異議,就是一個尊稱。古時對有德之人或有學問的人稱子,比如孔子、墨子。


  老子年輕時從師一個叫商容的人。商容對事物的理解是柔能長久,剛易折傷,剛者不如柔者久,柔弱定能勝剛強。這可能是老子無為而治順勢而為的思想根源。


  老子二十歲的時候被周國的守藏室(國家圖書館)錄用,擔任守藏史,也就是圖書管理員工作。在那裏老子博覽群書。


  在書的海洋裏浸泡越久,學問越大。老子參透所有學問之後有了自己的一套哲學思想。


  孔子曾拜老子為師,請教禮方麵的問題。老子對仁德禮義的理解跟孔子非常相似。或許應該這麽說,孔子對仁德禮義的理解來自老子。但是後來,道家和儒家在仁德禮義方麵逐漸出現分歧。


  老子在四十多歲的時候調動工作,由守藏史改任柱下史,也就是周天子開會的時候,他守在柱子下麵做會議記錄,把君臣的發言都記錄下來。這個工作讓他更加了解治理國家是怎麽回事。老子把柔能勝剛無為而治的理念應用到治國上麵。


  老子六十多歲的時候,周國爆發奪位之亂,守藏室遭到洗劫。老子受到牽累,被迫離職返鄉。


  老子晚年的時候西遊秦國。也有說法是陳國跟楚國爆發戰爭,老子不得已踏上逃荒路。在函穀關,老子寫下了著名的《道德經》。


  《道德經》統共隻有5000字,但哲學、養生、為人處世應有盡有。從哲學角度他提出“道”這個概念,認為萬物起源都是出自這個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老子理解的世界起源。從養生角度,他提出“順其自然,清心寡欲”的觀點。從做人上講,他提倡慈、儉、讓。


  無欲無求,與世無爭。老子有這樣的想法大概和他在圖書館工作三十年的經曆有關。在那個地方工作,大概能追求的隻有長壽了。據說老子一直熱衷於養生,獲得84歲高壽,也有說法是100歲。


  “有所為,有所不為”、“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功成身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知足者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柔弱勝剛強”等等,我們常念叨的這些名句都是出於老子。老子的哲學思想對這個世界還是保有一定的影響力。


  老子既不辦學收徒,也不願著書立說,他的學說原本很難流傳。多虧西遊路過函穀關,在關令(邊關軍政主官)尹喜的要求寫下五千字的《道德經》,他的學說才得以留存傳播。


  進入戰國時期,文筆非常好的莊子用寓言的形式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地闡述老子的哲學思想,老子的思想才得以廣泛流傳開來。齊國尋求強國之道,采用了老子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的治國策略使齊國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富強的國家之一。


  戰國時期的齊國是“田氏代齊”後的齊國。田氏自稱黃帝之後,而且田氏和老子的祖籍都是陳國,為了便於推行老子的政治主張,齊威王便把老子學說稱為黃帝之說的傳承和發展。老子學說因此被稱為黃老之說。


  黃老之說在漢朝初期成為治國的基本方針,漢朝因此出現“文景之治”的盛世。但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獨尊儒術,黃老之說的正統思想地位被儒家取代。黃老之說雖然失去正統的思想地位,但並沒有因此被人遺忘。但逢亂世之後的恢複期,黃老之說便被人想起。亂世到治世、盛世往往跟統治者“清靜無為”“休養生息”密不可分。民間因此有“治世道,亂世佛,由治到亂是儒家”的說法。一直到當代,老子的治國理念仍然有指導意義。


  在東漢時期,一個叫張道陵的人假托老子之名創立了道教。其實在張道陵之前就不斷有人假托老子之名把老子奉為他們所信仰的宗教裏的神,用老子學說解釋他們的經。但實際上,包括道教在內的這些宗教,跟老子一毛錢關係沒有。如果有關係也是這些宗教人士硬扯上的關係。道教正式出現時,老子已經死了將近一千年。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起源於道。宗教人士把道解釋為超自然的力量、超越時空的神秘存在,也就是神。老子順從自然規律的主張被解釋成順從神。


  宗教人士發現用老子學說解讀神學,顯得高深而有檔次,因此把老子學說當成招牌。但是老子學說雖然成為道教的理論基礎,但不是唯一。他們有很多經。老子雖然被他們尊為神,但也不是他們信奉的唯一的神。他們有很多神。元始天尊、玉皇大帝、土地、財神、媽祖、呂祖、觀音等等都是他們信奉的神。道教通過道家學說把各路神仙和他們的教徒都吸收進來。


  在《西遊記》裏整天忙著煉丹的太上老君,就是老子的化身。太上老君在天宮裏不過是玉皇大帝手下一個普通的神。他的工作就是給人煉丹。孫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大鬧天宮。玉皇大帝不得已請來了如來佛一巴掌把孫悟空給壓到五指山下。


  道教分很多派。一派專攻修行,積德行善,熱心公益。一派專攻教義研究,探詢天人奧秘。一派專攻煉丹,服用仙丹,練氣打坐,修煉精氣神,追求長生不老。一派是專攻符籙,畫符製咒,降妖驅魔,治病降煞,招風喚雨。一派專攻占卜,齋醮乩仙,預測吉凶。還有一派是造反派,以宗教的名義招攬會眾,伺機造反。東漢的張角、張魯都是道教掌門人級別的人物,曾經打著替天行道的名義率教眾造反。


  魏晉時期,官方任命的“天師”對道教進行全麵改造,去除了道教的造反能力。道教也因此得到統治者的認可和扶植。魏晉的富貴之人熱衷長生術,迷信丹藥,也給了道教順勢而發的機會。


  唐朝信奉老子學說。道教於是在教義方麵極力向老子學說靠攏。愛屋及烏,道教在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唐朝把道教奉為國教。


  道教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擯除迷信和巫術,吸收醫術、武術等療病健身之術。道教一直保持長盛不衰。


  但到了清朝,因為滿清人信奉佛教,把佛教定為國教,道教沒了地位,開始逐漸沒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