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秦始皇帝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定尊號為“皇帝”,自為始皇帝。廢分封諸侯製,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統一文字。
六國畢,四海一,中國出了一個始皇帝。
秦國吞並了六國一統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五百年的諸侯混戰,把分崩離析的中國版圖又攏在一塊。
贏政特許全國人民放假三天慶賀統一。這三天可以隨意聚會、宴飲、開Party。
要知道秦國法律嚴苛,三人以上聚會要到公安機關備案。並且秦國實行酒禁,通過重稅和刑罰限製百姓釀酒、售酒和喝酒。但為了達到普天同慶的效果,秦始皇特意下令“天下大酺[pú]”,允許百姓隨意聚餐聚飲。
嬴政統一中國後做的第一件事是改名號。稱王已經體現不出天下唯我獨尊的氣勢。連小國中山都敢稱王,王這個名號就不值錢了。“後”也不能叫了,早已經給了王的老婆了。大家群策群力創造了一個新名詞“皇帝”。
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擔得起“皇帝”這個名號。
因為他是中國第一位皇帝,所以他自稱“始皇帝”。 史稱“秦始皇”。
配套的其他稱呼也改了。以前做王的時候自稱“孤”、“寡人”,做侯的時候稱“不穀”,現在稱帝了就改為“朕”。
“朕”的本意是船的裂縫,後來作為“我”的謙稱。“古者貴賤皆自稱朕”。就像女人即使是大老婆也謙稱“妾”一樣。
秦始皇為什麽把“朕”作為皇帝自稱不得而知。有人猜想,“朕”的本意可能不是舟之縫隙,而是修補舟之縫隙的工具。秦始皇把四分五裂的天下統一了,和修補開裂的船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有人認為“朕”在甲骨文裏的“關”字邊類似“冉”字形,也就是龜甲的象形。龜甲是用來占卜的。占卜是人與上帝溝通的方式。“朕”於是就有上帝的代言人的意思,跟天子的含義配套。還有人認為“冉”不是龜甲,是舵手的象形。“朕”就是“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的意思。但是這些都是猜測。“朕”之本意一直存在爭議。
秦朝奸臣趙高對“朕”給出一個解釋。他說:“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麵,故號曰‘朕’”。也就是說皇帝不要拋頭露麵,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神秘感。言外之意,“朕”有神的意思。
不管怎麽說吧,秦始皇把朕作為皇帝的專用名詞。從此以後,其他人就不能再“朕”啊“朕”啊亂叫了。誰再敢自稱“朕”,那就是僭越罪,最高可以判死刑,甚至滅族。
不過“孤”“寡”兩字放開了,可以隨便用。隻要你願意,你盡可以稱呼自己為孤寡老人。
另外皇帝的命令稱為“製”。皇帝的老婆稱為“皇後”。皇帝的大印叫“璽”。諸如此類。
秦始皇的璽據說是用著名的“和氏璧”雕刻而成。
楚國人卞和為了它丟了兩隻腳,多虧碰到一個賭石的行家才保住了第三隻腳。稀世之寶“和氏璧”最早收藏在楚國,後來作為聘禮送去趙國。秦國聽說後想用15座城池交換此玉,從而引出和氏璧“價值連城”、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六國歸一後,“和氏璧”歸齊還是落到了秦國的手裏。秦始皇把它做成玉璽。
傳奇的玉璧變身玉璽後又演繹新的傳奇,圍繞這顆象征至高皇權的“傳國玉璽”的爭奪貫穿曆朝曆代。秦王子嬰獻璽降劉邦。漢朝太後擲璽罵王莽。三國孫堅藏璽騙諸侯。後唐末帝抱璽**亡。在後唐末代皇帝李從珂**後,傳國玉璽最終銷聲匿跡。
總之,秦始皇建立起一整套的皇帝禮儀,這套禮儀被後世皇帝爭相效仿。
秦始皇吞並六國得到大片土地,按老規矩應該論功行賞分封有功之臣。李斯說:前車之鑒,後車之師。周武王搞分封最終造成諸侯混戰、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麵。我們得吸取教訓。我們應該繼續搞郡縣製。至於有功人員可以用金錢來獎勵。
秦始皇於是“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相當於現在的省,麵積大致相當於一個諸侯國。
郡下設縣。縣相當於現在的市,麵積相當於一個卿大夫的封地。
“郡置守、尉、監”。郡守是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現在的省長;郡尉是最高軍事長官,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司令;監禦史是郡的最高監察長官,監督軍、政兩套班子的運作。
郡守的上級是丞相。郡尉的上級是太尉。監禦史的上級是禦史大夫。太尉、丞相、禦史大夫合稱“三公”,是中央**的*****。丞相下麵有“九卿”協助,相當於九個部委。
“三公”的領導自然是皇帝。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全國的權力最終集中到皇帝一人的手裏。
秦始皇通過郡縣製實行中央集權,避免了因分封、分權而削弱中央的弊病。
皇帝實行一支筆、一張嘴的審批製度,擁有最高拍板權。大臣隻有參政議事權而沒有決策權。
凡事由皇帝做主,這對皇帝的個人素質要求非常高。君明則國治,君昏則國亂,君賢則民安,君庸則民傷,君勤則社稷固,君怠則社稷危。一個人的賢明或昏庸直接影響到國家的興亡、百姓的安危。
一個人的曆史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曆史。
秦始皇算不算一個賢明的君主,至今眾說紛紜。他有大功於中國同時也有大過於中國。他結束分裂、統一中國為功;他焚書坑儒、酷刑苛政為過。功過相抵之後究竟是正是負,雖蓋棺千年而不能定論。
統一國家肯定是功。但統一思想是功是過就難說了。誰都希望思想統一,但這個統一必須建立在求同存異之上才有意義,先民主後集中。如果單方麵強調集中,以壟斷的權力推行壟斷的思想,就會造成千人一麵、千口一辭、一花獨放代替百花爭豔的尷尬局麵。比如隻允許法家存在,不允許儒家、道家等百家存在,就使得大家思考問題都是一個思路。一條道走到黑就造成嚴刑酷法天怒人怨的局麵,最終崩盤。
秦始皇統一中國不假,但僅僅統一了十幾年就崩了。天下陷入更大規模的混亂。秦始皇的是非功過真的很難評價。
先甭管秦始皇是好皇帝還是壞皇帝,不可否認的是秦始皇是個勤快的皇帝。
據說秦始皇一天要批一百五十斤的奏折,可謂勞體傷神日理萬機。
那時侯還沒有發明紙,字都是刻或寫在一串竹板或木板上。竹片稱簡,木片稱牘,簡或牘用繩穿起來就是一篇文章。
製作寫字用的竹板先要把青竹削成竹片,然後用火烤讓它“出汗”,也就是脫水。這樣處理過後的竹簡容易書寫並且不容易被蟲蛀。所以竹簡也叫汗青,後來引申為書冊、史籍。文天祥的名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說“將我的忠心永載史冊”。
那時候寫文章是個手工活,看文章是個體力活。
據說秦朝大將蒙恬嫌刻竹筒的速度太慢發明了毛筆,使寫字速度加快許多。
不過根據出土文物顯示,至少在戰國中期就已經有了毛筆。蒙恬充其量是對毛筆的製作工藝加以改進。
有了毛筆以後,人們用絲布來代替竹板,寫文章省事多了,看文章省勁多了。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立即著手統一文字、貨幣、度(尺寸)量(鬥升)衡(斤兩)……
以前各國的文字、貨幣、度量衡都不統一,各國各樣,彼此交流起來非常困難。
電視劇《羋月傳》有這麽一個情節:楚國公主出嫁到秦國,進入秦國地界後生病了,羋月拿著楚國醫生開的藥方去秦國的藥鋪抓藥費了很大周折。首先秦國人不認得楚國字,看不懂藥方。有認得楚國字但不清楚秦國的計量單位,不知道該稱多少藥。最後好不容易碰到一個有學問的人才幫他們解決了難題。
抓藥這麽困難,公文傳達也是一樣。用秦國文字寫成的公文政令送到原來六國之地必須經過翻譯,要不沒人認得。
秦始皇為了方便政令暢通決定統一文字,安排李斯製作統一的官方標準字樣。
各國文字同宗同祖,都是來源於夏商周傳下來的、據說是倉頡造的那個文字,隻是各自寫法不同。
《羋月傳》裏有一個情節:秦昭王向羋月展示各國文字對“馬”字的寫法。秦國的“馬”有頭有尾。其他各國有的把尾巴給省略了,有的幹脆隻保留一個馬頭。這有點像港台的繁體字跟大陸的簡體字之間的區別。
李斯奉秦始皇之命重新整理文字。他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創造了文字的統一寫法。這個新寫法被稱作小篆字體。秦始皇規定小篆體是全國官方文件的標準書寫字樣。
雖然說篆字挺難寫的,曲裏拐彎跟蟲子爬似的,但是各地使用同一種字體,彼此寫的東西都能看明白,總歸是有利於文化交流和發展。
不過小篆字實在是太難寫了,民間很快出現簡化版的小篆,也就是隸書。
隸書的發明人據說叫程邈[miǎo],他對小篆加以簡化、創新、去圓就方,創造了隸書字體。秦始皇見過之後大加讚賞,認可了隸書的流行。秦朝滅亡後,小篆被廢棄,但是隸書一直被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