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和事天子
705年——710年唐中宗寵信韋後、武三思,任其所為。太子李重俊誅殺武三思。唐中宗與突厥、吐蕃和親。
??武則天死了,但女皇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唐中宗即位後對與他患難與共的韋後寵愛有加,如同當年唐高宗寵信武則天一般帶著韋後一塊上朝聽政,享受“二聖”待遇。
??張柬之等五大臣不幹了,給唐中宗提意見。我們剛好不容易弄下一個武後去,你又弄上一個韋後來。你讓韋後幹政,“牝[pìn]雞司晨”的故事是不是又要重演了?
??唐中宗不理。
??當年他恨不得把天下都送給韋家,現在隻是讓韋後參與朝政,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武三思等武氏在李唐複位後仍然保留著王位和權力。
??五大臣又不幹了。我們鬧革命時沒殺諸武是特意留給你的,讓你殺了諸武立天子之威。武家篡奪你們李家的江山,迫害你們李家的人。你怎麽好了傷疤忘了疼,還留這幫禍害?為什麽還不趕緊除掉他們?
??唐中宗還是不理。
??他一則發過毒誓,二則跟武家結親,三則認為安定團結是當前壓倒一切的大局,根本沒想過要除掉武家。
??武三思和唐中宗是兒女親家。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是武三思的兒媳婦。武三思又通過唐中宗的婕妤上官婉兒和韋後拉上關係。上官婉兒跟武三思是舊相好。武三思隨後又把韋後勾搭上手。韋後把武三思介紹給唐中宗。唐中宗和這個兒女親家很說得來,經常把武三思叫進宮裏小聚,甚至偷偷溜出皇宮去武三思家串門。
??靠著武三思和唐昭宗、韋皇後的關係,武家在朝中又開始得勢。
??唐中宗任命的三公,太尉是李旦,司空是武三思,司徒是武攸暨。李旦不愛管事。實權都掌握在武氏手裏。
??張柬之等五大臣在“神龍革命”之後雖然因擁立之功升官進爵,但級別都在武氏之下。
??唐中宗“以張柬之等及武攸暨、武三思、鄭普思等十六人皆為立功之人,賜以鐵券,自非反逆,各恕十死”。武氏竟也成了複辟李唐的功臣。
??五大臣忿忿不平。張柬之等人拍床長歎,把指頭都拍出血。
??五大臣退而求其次,不再提殺諸武的事,隻是請求唐中宗降低諸武的官職和爵位。
??唐中宗仍是不理。
??五大臣不斷攻擊韋後和武家讓韋後和武三思對他們懷恨在心。韋後和武三思不斷在唐中宗麵前說五大臣的壞話,稱:“他們五人自恃有功,專權跋扈,對社稷不利”。
??唐中宗對這些“革命”者也是又敬又怕,敬他們通過政變讓自己上台,怕他們搞政變上癮再把自己搞下台。他明升暗降,以擁立之功將五大臣封為郡王,但同時剝奪了他們的實權。
??同為“神龍革命”功臣的王同晈是唐中宗之女安定公主的丈夫,對唐中宗排擠五大臣心懷不滿。他不敢針對唐中宗,把氣撒在武三思身上。他與人密謀除掉武三思。
??《資治通鑒》沒有明言王同晈要暗殺武三思,隻是說王同晈每當跟親信談及韋後和武三思時都是咬牙切齒的。
??但是按照王同晈墓誌銘記載:“公又陰賂死士,誓將屠之”。王同晈暗中找了一些敢死之士準備殺了武三思。
??另外按照《大唐新語》的說法,王同晈找的殺手 “謀於袖中發銅弩射之,伺便未果”。計劃用袖箭射死武三思,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有人偷聽到王同晈與親信的談話,密告武三思。
??武三思決定利用這件事除掉五大臣。他讓人誣告王同晈不但打算殺了自己,還準備帶兵殺入皇宮,廢黜皇後,控製皇帝。五大臣都是王同晈的背後黑手。
??唐中宗派禦史大夫帶人去查。
??不清楚審理結果,隻知道王同晈等人被處死,五大臣被貶官外放。顯然審訊沒有查出五大臣參與謀反的實證。
??武三思不甘心,派人暗地貼小字報辱罵韋後淫穢宮廷,要求唐中宗廢黜韋後。
??唐中宗惱羞成怒,派禦史大夫帶人去查。
??禦史大夫是武三思的人,按照武三思的意思指控張柬之等五位大臣是背後黑手。
??唐中宗終於被激怒,不問青紅皂白將五大臣流放。
??武三思要求將五大臣滅族。唐中宗沒有同意。因為當初為感謝五大臣的擁立之功,唐中宗曾賜給五大臣免死鐵券。
??但是武三思擔心五大臣有東山再起之時,派人假傳聖旨將五大臣在流放地殺害。
??五大臣一死,武三思掌握了大權。他積極網羅親信,迫害異己,將朝堂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中。
??武三思以為武氏的地位再無動搖之憂,殊不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武氏大禍已經臨頭。
??禍事是武家媳婦安樂公主惹下的。
??安樂公主是韋後所生,自幼受父母寵慣。在父親唐中宗複辟後,安樂公主仗著父母寵愛,恣意幹預朝政賣官鬻爵。她經常自擬聖旨,蓋住內容讓老爸簽字。唐中宗溺愛女兒,問也不問,哈哈一笑,簽字蓋章。
??有時候朝堂出現新麵孔,唐中宗莫名其妙,後來一打聽是安樂公主幹的好事,一笑了之。
??安樂公主央求老爸廢了太子封她做皇太女。唐中宗也是一笑了之,不置可否。
??這可是個敏感的話題,不能隨便說說玩的。唐中宗當是父女間玩笑話,一笑了之。但太子李重俊聽到可就成事了。
??李重俊得知安樂公主要廢了他做皇太女又恨又怕。他不是韋後的親生兒子,是庶子,一直擔心太子之位不穩。
??韋後生了一兒四女。獨子李重潤因為背後說武則天的閑話被武則天殺了。唐中宗複辟後按照排行立李重俊為太子。韋後因為李重俊不是自己親生,跟自己關係又不咋樣,非常討厭他。
??李重俊預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安樂公主深受唐中宗和韋後的寵愛。她公公武三思在朝裏是一把手。本朝又有女皇的先例,安樂公主要做皇太女不是沒有可能。
??李重俊決定向革命前輩李世民學習,先下手為強,發動政變幹掉安樂公主,然後逼父親禪位。
??莽撞的李重俊說幹就幹,率兵闖入武三思家把武家滿門都殺了。偏巧安樂公主回娘家入宮拜見父母,逃過一劫。一不做二不休的李重俊掉頭又殺奔皇宮。
??兵部尚書(相當於國防部長)宗楚客是韋後一黨,聞聽太子造反急忙帶兵救駕。保皇派和造反派在宮門發生激烈的交火。
??兩軍相持中,唐中宗陣前現身向造反派喊話:你們是黨的軍隊,應該聽黨指揮。怎麽能跟反黨分子混在一起?隻要你們和反革命分子劃清界限重新回到革命隊伍中來,黨和ZF是不會虧待你們的。
??造反派軍心大亂,潰敗而去。
??李重俊帶著百八十個騎兵逃出京城。當他跑入山林,身邊隻剩下幾個親隨。他坐在樹下小憩。這幾個親隨趁他熟睡之時砍下他的腦袋回去邀功求賞。
??武三思被稀裏糊塗滅了門。韋後一黨接管了朝堂。
??韋後提拔宗楚客為宰相,通過宗楚客控製朝堂,監視李氏一黨。
??韋後一黨相信李重俊造反定有李氏暗中支持,首當其衝就是李旦和太平公主。
??安樂公主和宗楚客誣告李旦和太平公主是李重俊的同謀。唐中宗便令禦史蕭至忠拘押審訊李旦和太平公主。
??蕭至忠哭求唐中宗收回成命。他說,當年李旦本來有機會做皇帝的,但他毅然決然把皇位讓給你,怎麽會做謀反的事呢?你猜忌自己的親弟弟親妹妹,傳出去讓天下人認為你不能容人。
??唐中宗認為言之有理,便把這事壓下了。
??韋後想借清查李重俊同黨的機會清除李氏一黨的企圖沒能實現。
??不過,韋後一黨利用手中職權,大肆安插自己人,削奪李氏的權力。
??安樂公主、宗楚客和上官婉兒、韋後妹妹等人都是韋後一夥。他們一邊替韋後打擊異己,一邊替自己謀取私利,賣官鬻爵,違法亂紀,幹涉朝政。
??有錢人30萬錢就能從她們那裏買到一張由唐中宗親自簽發的委任狀。官員數量隨之急劇增加。
??“時政出多門,濫官充溢,人以為三無坐處,謂宰相、禦史及員外官也”。當時官員太多,人浮於事。宰相、禦史和員外官多得在官廳無處可坐,被當時人稱為“三無坐處”。
??宰相都一大堆,宰相以下官員的超員問題可想而知。
??唐中宗是糊塗蛋根本不管事,任憑韋後一黨為所欲為。
??韋後一黨不僅賣官鬻爵還收受賄賂,以權謀私。誰出的錢多他們就按照誰的意思批文。中央批文也能花錢買。
??唐中宗不作為,韋後一派亂作為,唐朝的政治越來越混亂。
??朝中正直的官員對韋後一派違法亂紀的行為進行彈劾。唐中宗不願追究,一味居中和稀泥。唐中宗因此被人稱為“和事天子”。
??“和事天子”對番邦也是以和為貴。
??706年,突厥人突然南下襲擊隴右,擊敗TJ,掠去一萬多匹馬。後突厥默啜可汗不惜一切代價阻撓唐朝飼養馬匹增強騎兵。
??唐中宗派將軍張仁願率軍北上,加強黃河防禦,阻止突厥人南侵。
??張仁願到了北部邊境後,認為在黃河以南防禦太過被動,不如跨過黃河,在黃河北岸築城防守,加大防禦縱深,變消極防守為積極防守。
??唐中宗怕招惹突厥人,不肯同意。張仁願多次上書力陳己見,終於說服了唐中宗。
??張仁願在河北地區連築三城,首尾相連,互為依托,不僅有效地堵住了突厥人襲擾內地的道路,還為唐帝國開拓了三百多裏的邊疆。
??默啜可汗派人來唐朝求和,希望能跟唐朝和親。
??唐中宗不計前嫌,把一個王爺的女兒封為公主嫁給默啜。
??710年,吐蕃奪位內戰塵埃落定。吐蕃讚普派人向唐朝求親。
??其實那時吐蕃讚普才6歲,由他母親攝政。讚普母親擔心TJ趁吐蕃幼主登基政局不穩之機發動進攻,向唐中宗請求和親。唐中宗也樂得互不相擾,答應和親,把自己的養女金城公主許配給吐蕃讚普。
??金城公主是自幼長在宮中的皇室宗親,當時隻有13歲。唐中宗把金城公主送去,跟吐蕃讚普結了娃娃親。
??金城公主被封為王妃,地位比當年的文成公主高。
??唐中宗通過和親安撫住後突厥人和吐蕃人。
??不過,因為宗楚客的搗亂,唐中宗在任期間,西域差點出事。
??突厥十姓的一個部落首領娑葛自立為西突厥可汗。部將闕啜忠節不服,起兵攻打他,失敗後逃往唐朝。
??按照唐朝的慣例,番邦的降兵降將進入唐朝境內將會被分別安置。唐朝要求闕啜忠節離開他的部隊進京供職。
??有人給闕啜忠節出主意:你離開部隊就什麽也不是了,不如賄賂宗楚客讓你留下來,請唐朝和吐蕃出兵助戰幫你打回去。
??闕啜忠節於是派人進京,重金賄賂宗楚客。宗楚客收了賄賂,依言收回成命,改派TJ增援闕啜忠節,並且出麵邀請吐蕃軍隊進西域助戰。
??安西都護郭元振勸阻宗楚客千萬不要那麽做。讓吐蕃人涉足西域無異於引狼入室。隻要吐蕃人進入西域,西域從此就不再歸唐朝所有。
??但宗楚客不聽。
??吐蕃人還沒出動,娑葛得到消息迅速做出反應。他派兵襲擊闕啜忠節,將其生擒。
??娑葛給郭元振寫信,稱自己無意反叛唐朝,隻是與闕啜忠節有仇而已,指責宗楚客收受賄賂想在西域挑起戰爭。
??郭元振把娑葛的信夾在自己的奏折裏繞過宗楚客送到唐中宗那裏。
??宗楚客大怒,誣告郭元振心懷不軌,要唐中宗下令召回郭元振予以懲處。
??唐中宗也是糊塗蛋,依言下旨召回郭元振。
??郭元振一麵拖延進京,一麵派他兒子郭鴻火速進京告禦狀。郭鴻設法見到唐中宗,把西域的真實情況告訴了唐中宗。
??唐中宗收回成命,讓郭元振官複原職,並且中止了邀請吐蕃人增援西域的計劃。他轉而安撫西突厥人,下令冊封娑葛為西突厥可汗。
??監察禦史彈劾宗楚客收受賄賂,竟然將涉及國家安危的軍國大事視為兒戲。
??但唐中宗看在韋後的麵子上不肯追究宗楚客的責任。
??正是因為“和事天子”一味地放任縱容,韋後一黨才敢如此膽大妄為。朝廷已經亂得不成樣子。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