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三讓天下
710年——713年韋後弑君攝政。李旦之子李隆基發動兵變,殺韋後一黨,擁父李旦即位,是為唐睿宗。唐睿宗立李隆基為太子。太平公主謀廢太子被殺。李隆基即位,是為唐玄宗。
??710年,有人上書唐中宗指控韋後、宗楚客打算謀反。韋後知道後立即讓人將上書人亂棍打死。
??這個上書人是個普通百姓。唐中宗也不把這個人的話當回事。
??但緊接著,許州(河南許昌)司兵參軍(州府負責軍政的幕僚)燕欽融實名舉報:“皇後YL,幹預國政,宗族強盛;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圖危宗社。”
??唐中宗不能不重視起來,把燕欽融叫來親自審問。
??燕欽融當麵向唐中宗揭發韋後一黨諸多違法亂紀的醜事。
??唐中宗聽後沉思不語。
??在堂上旁聽的宗楚客急了,令人將告狀人當場打死。武士拎起告狀人橫著就扔出去。告狀人的腦袋撞到殿前的一塊石頭,當場斃命。唐中宗沒吭聲,但麵有不悅之色。
??韋後得知慌神了,趕緊找安樂公主商量對策。
??兩個唐中宗最親近、最寵信的人商量的結果是幹掉唐中宗。韋後是想像武則天那樣君臨天下,過過女皇的癮。安樂公主則希望做皇太女,把女皇的故事繼續下去。
??韋後於是叫人在餅中下毒毒死了唐中宗。這個曾經像母親一樣守護唐中宗的女人,最後親手把唐中宗送上黃泉路。
??韋後秘不發喪,以皇帝的名義任命親信去控製住要害部門和軍隊,防止李氏借機發難。
??韋後偽造遺詔立唐中宗的四子李重茂為皇帝。當時李重茂隻有16歲。韋後以皇太後的身份垂簾聽政。
??韋後想走當年武則天的路子,先立個傀儡皇帝過渡一下,等到時機成熟再讓傀儡皇帝禪位。
??李重茂剛即位,韋後一黨便迫不及待地製造輿論,宣傳女皇再世。宗楚客假借天意宣傳革命,稱“韋氏宜革唐命”。
??李唐一派開始騷動起來。
??李旦的三兒子李隆基和他姑姑太平公主暗中串聯支持李唐的將軍,密謀發動政變先下手為強。
??李隆基並沒有把政變的事情告訴父親李旦。因為李旦素來“恭儉退讓”,與世無爭,絕不會同意發動政變爭奪皇位。
??政變選在一個夜晚發動。李隆基先派一位將軍進入羽林軍的軍營,殺掉韋後派任命的將領,接管了羽林軍。李隆基親率羽林軍從玄武門殺入宮中。
??韋後想要逃走被政變軍隊抓住殺死。安樂公主正對著鏡子描眉畫眼,被衝入的士兵殺死。安樂公主二婚丈夫武延秀也被殺死。上官婉兒出來自首,向李隆基求情免死,但仍被斬首。
??控製住宮中之後,李隆基下令關閉城門搜捕韋後一黨。宗楚客試圖化妝出城被守城門的士兵認出殺死。不僅韋後一黨悉數被殺,還連累很多無辜的人。
??大局已定,李隆基接李旦入宮。
??太平公主來到在朝堂之上,當著群臣的麵,揪住李重茂的脖領子把他從皇位上拉下來,逼他把讓位給叔叔李旦。
??韋後臨朝不足一月就又遇到“革命”。李隆基擁立李旦登上皇位。
??李旦登基後史稱唐睿宗。
??唐睿宗是少有的對權力沒有欲望的人。
??唐睿宗是個大書法家,“工草隸書”,擅長草書、隸書。練書法的人講究心無雜念,寧靜淡泊,欲望比常人少些。
??唐睿宗和唐中宗一樣都是兩次為帝。但與唐中宗不一樣的是,他兩次都做了名義上的皇帝。
??第一次是給武則天做招牌皇帝。所有朝政由武則天一手打理。後來索性連名義皇帝也不做了,直接讓位給武則天,成全了她的女皇夢。
??這一次是自願充當橡皮圖章,把大權撒手給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但凡百官奏事,唐睿宗先問:“曾經和太平公主商議過嗎?”再問:“和三郎(李隆基)商議過嗎?”“然後可之”。隻要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點頭了,唐睿宗隻管照準。
??唐睿宗在其位不謀其政。朝政都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說了算。
??李隆基是唐睿宗的第三子,因為擁立之功越過大哥被立為太子。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女兒、唐睿宗的妹妹。她立過兩次擁立之功。唐中宗、唐睿宗能坐上皇位都有太平公主的一份功勞。張柬之兵變,她是策劃人之一。李隆基兵變,她是幕後主謀,並出麵宣布廢立皇帝。能主持廢立大事,可以想象太平公主在朝廷的地位。
??由於太平公主的地位特殊和唐睿宗的無能,太平公主在朝堂說話比唐睿宗還好使。文武百官都歸附太平公主。朝中大臣多是公主提拔,朝中大事多是公主拍板。公主權傾一時,猶如當年的武後、韋後。
??太平公主的兒子姓武,但因為太平公主的關係都受封為王。
??擁有權勢之後就會想著鞏固權勢。太平公主希望改立容易受她控製的太子,憑借擁立之功延續榮華富貴。她感覺李隆基這個人不容易控製,一旦登基將會剝奪自己的權力。
??太平公主放出話來,說李隆基不是嫡長子不應該做太子。意思要廢了李隆基改立李隆基的大哥。她在大臣中到處散布這種輿論,尋找同盟者。
??吏部尚書(組織部長)宋璟和兵部尚書(國防部長)姚崇密報唐睿宗,認為太平公主勾結嫡長子意圖改立太子不利於政局穩定。他們建議唐睿宗最好讓嫡長子和太平公主遠離京城,阻止內亂發生。
??唐睿宗開始並不同意。後來有人占卜,告訴唐睿宗近期將有政變發生,軍隊進宮的故事將會重演。唐睿宗怕了,下令太平公主和嫡長子出京居住或任職,同時下令太子代理朝政。
??太平公主知道後指著鼻子大罵李隆基。李隆基嚇壞了,急忙撇清自己,以挑撥離間罪要求唐睿宗處死宋璟和姚崇。
??唐睿宗充當和事佬,收回成命,改把宋璟和姚崇下放地方以安撫太平公主,但保留太子監國的命令以鞏固李隆基的地位。
??太子監國就是以太子身份代行皇帝職權。李隆基成了代理皇帝,權力和地位一下子超過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哪裏肯服。她借著天上出現彗星的機會攻擊李隆基,對唐睿宗說彗星出現意味著除舊迎新,你這個皇帝將要被太子取代。意思是李隆基要篡黨奪權了,你趕緊想辦法把他解決掉吧。
??她這樣說賭的是唐睿宗肯定留戀皇位,會想方設法保住皇位。但是出乎她的預料,唐睿宗對權力並沒有多大欲望,順水推舟宣布禪位。不用你篡黨奪權,我自動讓出皇位。
??他說當年我媽武則天想當皇帝時我就主動讓出皇位。我媽封我為太子,我又把太子之位讓給哥哥。哥哥做了皇帝想封我為皇太弟,我又推掉了。這次重登皇位也不是我的意思。既然天象顯示皇位要發生變化,那就順應天意吧。
??太平公主傻那了。
??712年,隻做了兩年皇帝的唐睿宗宣布禪位給李隆基。
??李隆基即位,史稱唐玄宗。
??唐玄宗做了皇帝。可他這個皇帝有名無實。上有太上皇,下有太平公主,他夾在中間處境非常尷尬。
??太平公主在唐睿宗決意禪位後退而求其次,勸說唐睿宗退休後也不要完全撒手不管,還應該幫唐玄宗把把關。唐睿宗於是要求唐玄宗重大事情必須向他匯報。太平公主借唐睿宗之手繼續操控朝廷。
??太平公主在唐睿宗當政期間安插了很多人。朝廷百官大多出自太平公主門下。七位宰相有五位是太平公主的人。這些人對太平公主唯馬首是瞻,讓唐玄宗倍感掣肘。
??唐玄宗感覺自己做大事小情都受太平公主的控製,非常不忿。
??尚書右仆射(副丞相)劉幽求當年跟隨唐玄宗發動政變清除韋後一黨立下大功。他對頂頭上司竇懷貞通過抱太平公主的大腿做上尚書左仆射(正丞相)感到不忿。他勸說唐玄宗再搞一次政變將太平公主一黨一網打盡。他聲稱已經跟羽林軍說好,單等唐玄宗一聲令下。
??唐玄宗批準,讓他等待時機。
??沒想到政變還沒發動便泄露了消息。唐玄宗得知又驚又怕,為了自保他再次舍車保帥,親自上奏太上皇說劉幽求挑撥離間圖謀不軌。他把自己摘出去,把親信推出去。劉幽求等人於是被流放。
??太平公主知道這事的幕後主使肯定是唐玄宗。既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太平公主開始策劃推翻唐玄宗。
??713年,太平公主一麵與竇懷貞等人密謀廢黜唐玄宗,一麵安排宮中女官元氏在赤箭粉(一種藥物)中下毒,伺機毒死唐玄宗。
??但是她的密謀也被曝光。
??唐玄宗的親信勸他先下手為強。你現在是皇帝,想發動政變隻是一紙詔書的事。唐玄宗說我怕太上皇受到驚嚇。親信對他說,命都要沒了,還談什麽孝順。
??唐玄宗於是派兵將太平公主一黨的骨幹全部誅殺,然後下旨勒令太平公主在家中自殺。
??太平公主之死宣告從武則天以來的女人參政潮落幕。烏煙瘴氣的政治鬥爭也告一段落。從唐高宗死到唐玄宗上台,這幾十年的主旋律幾乎就是權力鬥爭。沒完沒了地爭鬥與殺戮。
??隨後,唐玄宗入宮向父親攤牌。唐睿宗不肯完全放權就是怕姑侄倆人打起來。現在事已至此,唐睿宗無奈宣布完全退休,不再過問政事。
??其實他也沒管過什麽事,別人說啥是啥。他做皇帝跟他哥哥唐中宗一樣昏庸。他做的最大一件蠢事就是把“河西九曲”送給吐蕃,助吐蕃重新崛起。
??金城公主嫁到吐蕃之後,吐蕃賄賂唐朝邊將,希望唐朝把“河西九曲”作為金城公主的湯沐邑送給吐蕃。湯沐邑就是供公主齋戒沐浴的地方,實際上就是封地。
??邊將收了賄賂不僅代吐蕃轉達請求並且一再以各種理由請求朝廷批準。唐睿宗這個糊塗蛋竟然同意了。
??“河西九曲”是青海東南黃河大轉彎的地方,土地肥沃,適合耕種、養馬。相比吐蕃及其占領區貧瘠荒涼的土地,“河西九曲”簡直就是伊甸園。
??“河西九曲”後來成為吐蕃的糧食基地和軍事基地,也成為進攻中原的跳板。
??唐睿宗把“河西九曲”送給吐蕃純屬自己給自己找病。所幸唐睿宗及時退休了,否則不知道還會幹出多少蠢事。
??唐玄宗在唐睿宗退休後成為名符其實的皇帝。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