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入主南京
1400年——1403年建文帝幾次進剿皆敗。朱棣率軍南下渡江。建文帝兵敗不知所蹤。朱棣稱帝,是為太宗、成祖。
??李景隆狼狽逃回德州。朱棣絲毫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率軍進攻德州。李景隆不敢迎戰,再逃濟南。朱棣留一部分軍隊占領德州,率領其餘軍隊殺奔濟南。李景隆這時已經收攏了十多萬敗兵,見朱棣軍隊不多,硬著頭皮出城迎戰。朱棣不等他排好陣型便發動進攻。官軍被殺了個措手不及,大敗而逃。
??朱棣進攻濟南,打算占領濟南後繼續追擊李景隆。但是濟南守將鐵鉉率部死戰,擋住了朱棣的攻勢。
??朱棣派人挖掘河堤,打算用河水灌城。鐵鉉見勢不妙,假意投降,設計誘捕朱棣。朱棣信以為真,率軍過來接收濟南。城上守兵見朱棣騎馬進入城門,立即放下城門鐵閘。可惜他們放早了一秒鍾,鐵閘砸中朱棣坐騎的馬頭,讓朱棣死裏逃生。
??朱棣大怒,不計傷亡猛攻濟南。鐵鉉督眾固守。朱棣連攻仨月也沒攻下。
??李景隆的副將盛庸收攏敗兵20萬人,進駐單家橋(河北滄州獻縣單橋村),準備切斷朱棣的後路,與鐵鉉聯手夾擊朱棣。
??朱棣見勢不妙立即撤圍而返。鐵鉉出城追擊,斬獲頗豐,並且順勢收複了德州。官軍士氣大振。
??建文帝讓盛庸接替李景隆,讓鐵鉉做盛庸的副手,重組軍隊第三次圍剿朱棣。
??官軍進駐定州、滄州一線,再次逼近北平。
??朱棣趁官軍立足未穩,出兵襲擊滄州,將滄州一舉拿下,打破官軍的包圍圈,然後順勢南下去找盛庸決戰。
??兩軍在東昌(山東聊城)遭遇,隨即爆發大戰。
??朱棣仍然是身先士卒衝向敵陣。盛庸不敢傷害朱棣,但想出一個應對之策。官軍見朱棣殺來主動閃到一邊放朱棣入陣,等朱棣入陣後截擊朱棣後續部隊,把朱棣困在陣中。朱棣的部將見朱棣被困不顧一切往裏麵攻,要把朱棣救出來。朱棣也拚命往外衝。最終朱棣僥幸逃脫,但部隊死傷慘重。朱棣隻能帶著敗兵逃回北平。
??官軍獲勝後進一步向北平逼近。盛庸進至夾河(在河北衡水武邑縣境內)。盛庸的先鋒官平安進駐真定(河北石家莊正定縣)。
??朱棣再次殺出,率軍再戰盛庸。
??朱棣改變打法,讓主力正麵強攻,自己伺機繞到敵陣後麵夾擊。此戰打成僵持,不分勝負。來日再戰仍是相持不下。就在這時,狂風驟起,風沙撲麵。朱棣一方是順風,基本不受影響。官軍那邊是逆風,士卒被風沙眯眼,看不見東西。朱棣趁機發動總攻,一舉擊敗官軍,“斬首十萬餘級”。盛庸收攏敗兵退守德州。
??朱棣打敗盛庸,馬不停蹄進軍真定。
??平安率軍迎戰,與朱棣在槁城(河北石家莊槁城縣)展開大戰。
??兩軍激戰正酣,“忽大風起,發屋拔樹”,風大得能推到房屋拔起樹。朱棣乘風攻擊,大敗官軍,“斬首六萬餘級”。平安逃回真定。
??朱棣每到關鍵時候都有老天爺出手相助,運氣爆棚。他也因此相信自己是天命所歸。
??朱棣乘勝南下,連克順德(河北邢台)、大名(河北邯鄲大名縣)、林縣(河南安陽林縣)。
??盛庸命令平安和大同守將房昭趁虛而入進攻北平。
??朱棣聞訊急忙回軍自救。之前攻占的城池都不要了。
??戰爭回到起點。雙方轉入對峙。
??朱棣大戰三年,殲敵數十萬,但實際占領的地盤隻有北平、保定、永平三郡而已。
??朱棣意識到這麽打下去凶多吉少,雖然勝多負少,但自己人少地小,戰爭資源有限,打消耗戰會耗死自己。他開始苦思擺脫困境的良策。
??這時京城的內線傳來一個情報:建文帝把後方軍隊不斷派往前線,後防空虛。如果他能突破官軍的包圍圈可以直搗黃龍。
??1401年,朱棣傾巢出動再次南下。這次他沒有去圍攻官軍重兵據守的城池,而是繞過據點從館陶(河北邯鄲館陶縣)搶渡黃河,殺奔徐州。目標直指長江。
??他這種打法非常冒險,深入敵後一旦有什麽閃失想回都回不來了。
??平安發現朱棣突破自己的防區殺奔江淮,大驚失色,急忙放棄城防尾隨而來。為了追上朱棣,平安日夜兼程全速前進。
??朱棣得知平安追到,立即在淝河(安徽境內)設下埋伏。等追兵氣喘籲籲跑進埋伏圈,朱棣突然揮軍殺出擊敗追兵。
??朱棣擺脫追兵進至小河(濉河)又被建文帝派來的阻截部隊攔住去路。官軍將領何福早已在河對岸布下防線。
??朱棣接連發動兩次進攻都未能擊破小河防線,自己也險些做了何福的俘虜。部下都勸朱棣趕緊回去吧。趁後路還沒被切斷,回去還來得及。等各路勤王部隊趕到,我們想走也走不了了。但朱棣不肯。
??朱棣發現何福營中有士兵出來挖野菜摘野果,斷定對方營中缺糧。何福一定是因為趕時間輕裝前進,把輜重糧草落在後麵。朱棣於是率軍趁夜渡河,悄悄繞到敵營後麵切斷了他們的糧道。
??何福發現糧道被斷,馬上出兵爭奪。建文帝得知朱棣打到淮河,急調徐達的兒子徐輝祖率兵攔截。兩支官軍前後夾擊朱棣。
??雙方展開激戰。朱棣這邊左支右絀被殺得大敗,連折幾員大將。
??朱棣部下勸他趕緊撤回河對岸。朱棣堅決不同意。他說:我們多在這裏堅持一天,對方就多餓一天,戰鬥力就多下降一分。
??部下擔心深入敵後腹背受敵凶多吉少。朱棣說:那咱們發揚一下民主,大家投票。同意渡河的人站到左邊去。同意堅持下去的人站到右邊來。結果他手下將領全都站到左邊。
??朱棣很沒麵子,發怒道:那你們走吧!我自己在這裏堅持。
??大家見朱棣發了脾氣,不敢再多說什麽。
??建文帝得到戰報說朱棣慘敗,滅亡在即,大喜之餘下令徐輝祖撤回。既然朱棣已經快完了,還留那麽多軍隊幹嘛?讓何福留在那裏清剿殘敵,讓輝祖回來保衛京師。
??建文帝匪夷所思的決定救了朱棣。徐輝祖一走,朱棣壓力陡輕,轉危為安。
??官軍送來糧草被朱棣截住。何福餓急眼了,不顧一切出兵搶奪,但被朱棣早已設下的伏兵殺敗。糧草全部被朱棣奪走。
??何福有些傻眼。將士們都餓著肚子,這仗可怎麽打?他決定南撤,命令部隊明天一早出營集合,退守淮河重新布防。集結信號是三聲號炮。
??與此同時,朱棣判斷敵軍沒了糧草一定軍心大亂,決定趁機發動進攻。他命令部隊天不亮就出發,潛伏在敵營四周,聽得三聲號炮,一起動手。
??雙方不約而同都約定了三聲炮響,隻不過一個是撤,一個是攻。
??次日一早,朱棣的部隊進入到進攻位置。政府軍將士也打好背包侯在營門前。
??朱棣下令放炮。隻聽得“咚、咚、咚”三聲炮響,朱棣的將士們呐喊一聲衝向敵營。這時,營門一開,政府軍扛著大包小包蜂擁而出。他們以為三聲號炮是自己人發出的。
??出營的士兵一看不對趕緊回擠。營中的士兵不明就裏還在往前擠。營門口擠成一個大疙瘩。朱棣的軍隊殺到,砍出一條血路衝入營內。如同黃鼠狼進了雞窩,雞飛狗跳之後一地雞毛。
??何福見局麵失控已經無法挽回,騎上一匹快馬奪門而逃。
??朱棣大勝之後順勢殺過淮河。朱棣繞過有重兵駐守的城池,直取守衛薄弱的揚州。揚州守軍望風而降。
??拿下揚州,南京隔江而望。
??建文帝嚇壞了,派人向朱棣請和。他向朱棣保證再也不削藩了,並且還要增加朱棣的封地。朱棣對此嗤之以鼻。
??建文帝求和不成,隻得硬著頭皮迎戰。他下詔勤王,急調各路兵馬回援。盛庸奉命放棄山東回撤長江南岸布防。
??官軍收繳了江北民船,讓叛軍沒法渡江。但建文帝任命的水軍都督陳瑄率領水軍投降了朱棣,將叛軍渡過長江。長江防線立馬崩潰。盛庸單騎逃走。
??叛軍殺散長江守軍,直逼南京。
??建文帝想跑。翰林大學士(負責起草詔書,參與政事)方孝孺極力阻攔,勸建文帝固守待援。他說南京還有20萬兵,憑城固守還怕擋不住叛軍嗎?等勤王大軍一到,內外夾擊,南京城下就是叛軍的墳場。建文帝於是打消了逃跑的念頭。
??建文帝固守待援等待勤王之師。
??建文帝分派諸王把守城門。他的十八叔,也就是朱棣的十八弟,穀王朱橞[huì]負責把守北邊的金川門。
??朱棣兵臨城下。朱橞站在城牆上看到哥哥朱棣,不願跟哥哥為敵,下令打開城門。朱棣兵不血刃就占領了京城。
??在城陷的那一刻,建文帝萬念俱灰舉火自焚。
??不過有人說建文帝並沒有自殺,而是潛逃出城隱居海外,出家做了和尚。朱棣後來派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搜捕建文帝。
??朱棣進駐南京,當仁不讓做上了皇帝,宣布“靖難之役”勝利結束。
??各地趕來增援的勤王部隊聽說建文帝自焚了,無奈之下投降了朱棣。朱棣命令他們各歸本營。
??縱觀朱棣的“靖難之役”,取勝的關鍵一是運氣,二是建文帝太蠢,三是朱棣指揮出色。老天爺幫朱棣也就罷了,建文帝瞎指揮在無形中也幫了朱棣。最可笑的是,朱棣都已經反了,建文帝還命令前線將領不準害了朱棣的性命,搞得前線將領在作戰中縮手縮腳。朱棣的勝利可以說是建文帝送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