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外一章 誰殺了宋教仁

外一章 誰殺了宋教仁

  國民黨領袖宋教仁被刺案是民國時期乃至中國近代史的一個大案,也是一個迷案。


  究竟是誰殺了宋教仁至今眾說紛紜。


  刺殺案發生後震驚全國。


  袁世凱下令上海警方全力緝拿凶手。


  刺殺案發生在上海租界。租界警方很快抓到刺客。刺客叫武士英,是一個落魄的退伍軍人。從武士英身上搜出一張名片,上麵寫著上海青幫老大應桂馨的大名。警方反手又抓了應桂馨。


  也有說法是知情人告發應桂馨雇凶殺人。警方先抓了應桂馨,後抓的武士英。


  總而言之,殺害宋教仁的凶手都被抓到了。


  但是凶手移交中方警察後,武士英得急病死在了獄中,應桂馨在幫會同夥的幫助下越獄而逃。案子轉眼又成了無頭案。


  警方搜查應桂馨的家,搜出一疊電報,是應桂馨跟國務秘書洪述祖的來往電報。電報雖然在關鍵之處都使用暗語,但能看出來應桂馨是替洪述祖辦事的。有理由懷疑,刺殺宋教仁是受北京方麵的指使。


  但是洪述祖聞訊逃走使破案線索再次中斷。這案子審不下去了,隻能暫時作為懸案掛起來。


  民間對此案議論紛紛,什麽說法都有。


  洪述祖沒有殺宋教仁的動機。殺了宋教仁對他沒有任何好處。他一定也是奉命辦事。


  那他又是奉誰的命令呢?洪述祖的頂頭上司是趙秉鈞。宋教仁謀求內閣總理職位,對趙秉鈞構成直接威脅。所以趙秉鈞有殺宋教仁的動機。但是趙秉鈞的頂頭上司是袁世凱。宋教仁是袁世凱的政敵。袁世凱也有殺宋教仁的動機。那麽到底是誰要殺宋教仁呢?

  袁世凱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被人認定為殺害宋教仁的幕後黑手。有人把猜測作為事實,說袁世凱指使手下謀殺了宋教仁,並且殺人滅口把包括趙秉鈞在內的知情人全部謀殺。雖然作為“竊國大盜”,袁世凱清除障礙為稱帝鋪路似乎合情合理,但畢竟沒有證據證明袁世凱做了這些事。


  從應桂馨那裏搜出一封電報,上麵提到了袁世凱的名字。這封電報被一些人當做袁世凱參與謀殺的證據。


  這封電報是洪述祖發給應桂馨的,上麵說應桂馨從日本搞到了同盟會兩巨頭黃興和宋教仁的醜聞(諸如黃興和妓女的合影、宋教仁被訴詐騙罪的傳票),“總統閱後頗喜”。


  這封電報也許能證明應桂馨、洪述祖是為袁世凱做事,但不能證明袁世凱就是殺害宋教仁的幕後黑手。搜集國民黨黨魁的黑材料隻能說明袁世凱這人不厚道,說明不了別的。搜集政敵的黑材料然後抹黑對方是議院鬥爭的常見手段。美國總統競選也經常出現互相潑髒水的情節。美國總統尼克鬆為了搜集政敵情報不僅搞竊聽還整出一個著名的“水門事件”。但是殺人這種極端手段很少被采用,風險太大。


  被查獲的電報裏有一封洪述祖給應桂馨布置任務的電報,任務是“毀宋”。洪述祖後來被抓,承認“毀宋”確有其事,但是他解釋說“毀宋”的意思是“毀宋(宋教仁)的名譽”,並不是讓應桂馨殺了宋教仁。刺殺宋教仁是應桂馨自作主張。他還交代說“毀宋”的指示來自趙秉鈞,並且趙秉鈞暗示這是袁世凱的意思。但是洪述祖說這番話時趙秉鈞和袁世凱都已經死了,他的口供死無對證。憑借一麵之詞,不能斷定袁世凱是否下過“毀宋”的命令,更別提殺宋的命令。


  即便沒有證據,袁世凱也難以擺脫殺宋的嫌疑。因為他有殺宋的動機,並且是宋教仁之死的受益人。


  宋教仁口口聲聲說要搞內閣製,最大程度地限製總統的權力,要讓國民黨控製的國會來製訂憲法,甚至放出話來要扳倒袁世凱。宋教仁一直跟袁世凱對著幹,是袁世凱最大的政敵。袁世凱有除之而後快的動機。


  國民黨一直在暗中策劃倒袁。在袁世凱接任臨時大總統之後,國民黨(同盟會)中就傳出“二次革命”的聲音。第一次革命也就是“辛亥革命”是跟皇帝奪權,推翻清王朝。第二次革命就是跟袁世凱奪權,推翻袁世凱,把總統之位再奪回來。


  順便說一句,其實早在孫中山讓位袁世凱之前,同盟會就搞過針對袁世凱的刺殺行動。京津同盟會暗殺部的人埋伏在袁世凱回家的路上,往袁世凱的馬車上扔炸彈。炸彈炸死了袁世凱的衛隊長,但沒傷著袁世凱。雖然這次未遂刺殺沒有證據表明是受孫中山指使,但孫中山是直接受益人。


  所幸刺殺沒有成功。否則,孫中山也許能保住大總統的位子,但滿清也能保住皇帝的位子。和平解決滿清退位的計劃告吹。中國將陷入南北混戰。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同盟會密謀倒袁。時任內閣農林總長的宋教仁拉內閣總理唐紹儀加入同盟會。宋教仁不僅在農林方麵提出施政方針,在內政外交方麵“亦參讚大政方針”。當時內閣被稱為“唐宋內閣”。宋教仁試圖借助唐紹儀架空袁世凱。


  袁世凱跟唐紹儀的權力之爭在誰有權任命直隸總督問題上達到高潮。他們不是在爭直隸都督誰做合適,而是在爭總統和內閣到底誰說了算。


  袁世凱擠走唐紹儀後,國民黨認為袁世凱跟內閣爭權就是要搞獨裁,搞複辟,想當皇帝。國民黨內部倒袁聲音更大。


  國民黨曾想利用黎元洪殺張振武的事彈劾袁世凱,但沒有成功。那時國民黨在參議院的勢力還不足以左右政局。


  現在不同了,國民黨是參議院第一大黨,有能力左右政局。國民黨人已經忍不住在公開場合講倒袁的事了。


  國民黨要倒袁。袁世凱不肯束手待斃設法反擊。這在邏輯上是成立的。


  但反擊要不要用暗殺的手段?答案是有可能。


  當時人們還不適應議院鬥爭,還抱著鬥不過你就弄死你的舊思維,暗殺是反擊政敵的常用手段之一。


  當初在孫中山做臨時大總統時,同盟會跟光複會爭當浙江總督。光複會原是同盟會成員之一,後來跟孫中山鬧翻退出同盟會。光複會會長章太炎提名副會長陶成章為浙江總督。同盟會的陳其美對浙江總督一職垂涎已久,派蔣介石潛入醫院槍殺了陶成章。


  暗殺在當初是政治鬥爭的常用手段,但危險性較高,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使用。並且暗殺也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目的。比如說陳其美殺了陶成章也沒能如願做上浙江總督。光複會的宣傳部長蔣尊簋[guǐ]被推舉為浙江總督。陳其美受到輿論的懷疑,沒吃著羊肉,反惹一身騷。


  袁世凱即使動用暗殺手段對付同盟會,殺宋教仁也沒什麽意義。因為國民黨還有黃興、汪精衛、胡漢民等大佬,更別說還有一個孫中山。國民黨不會因為宋教仁死了就群龍無首分崩離析。袁世凱殺宋教仁解決不了問題。國民黨仍然是第一大黨,仍然可以繼續倒袁。如果東窗事發,不用國民黨倒袁,袁世凱自己就倒了。殺人是下下策,弊大於利。


  袁世凱也沒到狗急跳牆的地步。他不必太擔心宋教仁也不必太擔心國民黨。國民黨倒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當時袁世凱的地位無人能撼動。除了袁世凱沒人做得了總統的位子,包括孫中山。孫中山因為黨內分歧,主要是跟宋教仁的分歧,已經基本脫離了國民黨。他的國民黨理事長的頭銜是名譽頭銜。國民黨的實際當家人是宋教仁。宋教仁不會擁戴孫中山為總統,但是他自己也做不了總統。他的威望跟袁世凱比差遠了,幾乎無功於國家。宋教仁也有這個自知之明。他曾計劃以黎元洪取代袁世凱。黎元洪是武昌起義的領導人,在革命黨人中間號召力最大。但是黎元洪的聲望也沒法跟袁世凱比。並且黎元洪殺張振武已經跟國民黨結下了梁子。即便是宋教仁推舉黎元洪也不一定能得到國民黨支持。在沒有合適人選的情況下,總統之位非袁世凱莫屬。國民黨即使不想讓他當也得讓他當。


  威脅不到袁世凱的總統之位,國民黨倒袁也就不能實現。袁世凱也就沒有殺宋教仁的迫切必要。


  不過宋教仁可以利用國民黨在參議院的勢力給袁世凱製造麻煩。倒袁不成就架空袁世凱。宋教仁的中策就是通過國會製定憲法,搞大內閣小總統,最大限度地限製總統的權力。但作為政壇的老油條,袁世凱對權力鬥爭不會束手無策。國民黨想架空袁世凱並非易事。現行《臨時約法》就是內閣製,也沒能架空袁世凱。袁世凱在跟內閣和參議院的權力鬥爭中也沒動過殺人的念頭。


  當然,國民黨的勢力今非昔比。國民黨議員占參議院近一半席位,隨便一劃拉就能達到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但是宋教仁想利用第一大黨地位左右國會也不容易。第二大黨共和黨與第三、第四的民主黨、統一黨合並而成進步黨,使支持袁世凱的議員人數占國會議員總數的26%,正好超過四分之一。進步黨成事肯定不足,但敗事絕對有餘,可以攪和得國民黨難以成事。如果進步黨缺席國會,國會達不到四分三的法定開會人數,任何重大決議都做不了。再說國民黨本身也是一大幫小黨組成,不一定都聽宋教仁的,想拿到三分之二多數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那時候的黨的概念還很模糊。對於很多人來說,建黨入黨隻是一個升官發財的機會。以前知識分子通過科舉做官,現在沒科舉了,隻得通過入黨謀個一官半職。黨的分分合合也說明了大家沒有什麽政治原則,都是為利而來,為利而去。如果有人使用威脅利誘的手段,議員會出於趨利避害的考慮會選擇屈從。就像當時軍方威脅要解散國會時,議員趕緊通過了內閣名單。


  袁世凱手裏掌握著實力最強的北洋軍,控製著首都。在袁世凱的手心裏跟袁世凱作對,議員得有足夠的膽量。宋教仁即便夠膽,手下議員不一定夠膽。所以袁世凱不必對宋教仁乃至國民黨擔心,也沒有太大必要殺宋教仁。


  宋教仁對袁世凱的地位暫時構不成威脅,但對內閣總理趙秉鈞卻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宋教仁主張總理應該國會推選而不是總統指定,並且準備以第一大黨領袖的身份出任總理。這意味著趙秉鈞的總理做到頭了。


  大家因此懷疑,趙秉鈞可能為了保住總理的位子對宋教仁下了毒手。


  當時社會上普遍懷疑趙秉鈞。從應桂馨那裏起獲一本電報密碼本,經查是趙秉鈞給的。並且在一封電報裏,趙秉鈞跟應桂馨以兄弟相稱,雖然沒提刺殺的事但至少是在直接安排應桂馨去做什麽事。應桂馨在刺殺宋教仁前後給洪述祖發過四封電報,通告刺殺計劃及刺殺成功的消息,裏麵有“乞轉呈候示”、“請先呈報”等語。應桂馨讓洪述祖“呈”給誰?最大的可能就是趙秉鈞。至於趙秉鈞是否需要進一步呈報不得而知。


  趙秉鈞跟大家坦白,那人是我的特派員,我給他密碼本很正常。他雇凶殺人跟我沒關係。但是大家不信。


  當時國民黨控製著上海。上海警察局傳喚趙秉鈞來上海接受審訊。趙秉鈞不肯去。這更加深了人們對他懷疑。


  趙秉鈞百口莫辯,隻得辭職隱居。袁世凱任命段祺瑞接替他做內閣總理。


  其實當時也有人懷疑孫中山是幕後黑手。因為刺客武士英是共進會成員。共進會的會長是應桂馨。應桂馨出身青幫,做過陳其美的諜報科長、孫中山的總統府衛隊司令。兩人跟國民黨(同盟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並且洪述祖和趙秉鈞雖然是袁世凱的部下卻跟國民黨關係密切。“黃興宣稱趙秉鈞及全體國務員加入國民黨”。趙秉鈞的總理一職就是黃興向袁世凱推薦並獲得參議院通過的。這也就是說刺殺宋教仁的相關人員都是國民黨那條線上的人。袁世凱使用國民黨那條線上的人去殺國民黨的黨魁有些說不通。孫中山找他們做這件事才顯得順理成章。也就是說宋教仁死於國民黨內訌。


  孫中山為什麽殺宋教仁?很簡單,孫中山跟宋教仁也是政敵。宋教仁跟袁世凱爭總統、跟趙秉鈞爭總理的同時跟孫中山爭國民黨的老大。孫中山是被宋教仁排擠出國民黨的。孫中山能不恨他?


  但是孫中山已經離開國民黨,不便直接布置暗殺,必須找個代理人。這倒也不是難事。國民黨兩位重量級人物黃興和陳其美是他的擁躉,號稱左右股肱。其中陳其美是上海都督,控製著上海。並且他還是青幫大字輩的大佬。上海幫會包括應桂馨都聽命於他。陳其美想在上海殺宋教仁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暗殺也符合幫會的做事風格。


  殺宋教仁可以一石二鳥,一則助孫中山回歸國民黨,二則嫁禍袁世凱為“二次革命”造勢。


  當然,無論袁世凱、趙秉鈞還是孫中山都是殺宋的嫌疑人,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們是凶手。


  最早人們認為趙秉鈞是最大嫌疑人。後來袁世凱成了“竊國大盜”,宋教仁案的最大嫌疑人也隨之變成袁世凱。現在的懷疑對象傾向於多元,趙秉鈞、袁世凱、孫中山都是嫌疑人。


  孫中山在當時的表現非常激進,有時候就像一個攪屎棍,唯恐天下不亂。為了實現他的理想,他不惜做任何事。連出賣國家主權的事都做的出來,還有什麽事不敢做?為了坐實臨時大總統,他差點破壞了南北和談。為了奪回GMD領導權,他殺宋教仁也不是不可能。他取得GMD領導權後立即打響了中國分裂的第一槍。


  刺殺宋教仁是曆史疑案,直到現在也無法定案。究竟是誰幕後指使殺害宋教仁無人知曉。但有一點很清楚,中國的議院政治剛開始便走入歧途,並且越走越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