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漠南形勢,滿清出手(第4更)
出塞之後,秦鋒所部斥候一直在監控朵顏草原的清軍營寨,與他們同行還有察哈爾和土默特的斥候。
從五月杜爾滾退兵,到這個寒冬到來,清軍營寨中兵馬進進出出,騾馬大車來回往複,但從沒有一支騎兵踏入張壩草原。
空曠的張壩草原,除了來往的斥候,隻有不時出現的黃教喇嘛。
不論是遼東的滿人還是蒙古人,都把黃教大師奉為座上賓,虔誠為自己祈福。
這十年看多了,郭臻一直在克製自己皈依黃教的衝動,雖然他不信這個,但給自己披上一層黃教信徒的外裔,在與蒙古人相處中還是大有裨益。
大黑馬穿過張家口外的草原,郭臻、秦鋒和龍雲並列而行,王逝回大明過冬後,秦鋒的心情順暢了很多。
“看見沒有,這幾年東虜一直在修善這座營寨,看上去已是堅不可摧。”秦鋒的鞭梢指向東方,從遠處看去,那座山寨隻有拳頭大小。
這裏成了蒙古與滿清實際的邊境線,察哈爾人和土默特人不會穿過這裏進入朵顏草原,但如果滿人的騎兵往西進入張壩,也會麵臨蒙古人的阻擊。
“你們猜明年會不會有戰事?”郭臻神態輕鬆,口氣戲謔。
秦鋒和龍雲兩人都沒有回答。
“如果能讓宣大鎮再喘息一年,總督大人的新兵便可練成……”秦鋒停住話語,撇撇嘴道:“我猜東虜不會這麽好心!”
“明年漠南無論勝敗,我嶽父當能喘口氣了!”郭臻竟然歎了口氣,他突然想到,如果明年漠南沒有戰事,對他來說並不完全是好事。
秦鋒臉上不快一閃而過,如果沒有王逝這個幕僚,郭臻不應該變成這個樣子。
冬雪隱藏了草原上的絕大多數消息,黃台基不知道大明人在君子津渡口打造戰船,漠南的察哈爾和土默特也不知道遼東派往漠北的使者。
自從車臣汗死在歸化城,阿魯喀爾喀被察哈爾吞並後,漠北的土謝圖汗和劄薩克圖汗就斷絕了與額哲的來往。
無論車臣汗被誰所殺,察哈爾這等行徑引起了漠北兩大部落的警覺,連起兵漠南為車臣汗報仇的念頭也沒有,但有人希望他們有。
遼東,盛京。
黃台基近來頭痛愈發嚴重,嚴重到經常徹夜難眠,杜爾滾率領西征軍無功而返讓他明白,大明的宣大防線不再像前幾年那般弱不禁風。
說起來,黃台基派兵從宣大進攻大明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不讓蒙古找大明作為靠山,相對於內部造反不斷的大明來說,蒙古人才是黃台基的心腹之患。
“無論如何,是不能再讓察哈爾人再待在漠南了,徐弘基這個人也是我大清的禍患!”黃台基翻看諸臣的奏折,嶽拓之死,讓他明顯感覺自己少了個幫手。
“傳英額爾!”
“喳!”小黃門走路時輕如狸貓。
大約過了半個多時辰,英額爾奉命入宮,嶽拓死後,他接管了滿清在大明的商人和奸細。
“參見陛下!”英額爾跪地行禮。
黃台基靠上椅背,舉起手中一份奏折,眯著眼睛看了片刻:“大明境內的義軍還是很猖獗,是吧?”
“徐弘基調任宣大後,確實又成了燎原之勢,高祥死後,義軍以李成、張忠和羅才部最勢大。”
“嗯,你往大明境內傳出消息,就說我大清屢屢犯明,是因為國小力衰,糧食不夠養活民眾,更缺乏鐵器,隻要大明願意開通互市,我大清願意乞和。”說完這些話,黃台基爆發出一陣劇烈的咳嗽,放下手中奏折,靠在椅背上喘氣。
“陛下,向大明乞和有損大清尊威,還請收回成命!”
“你多慮了,大清要崛起,唯有吞並大明這一條路,朕豈會和大明乞和,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
“陛下深謀遠慮,微臣佩服!”
“這些消息傳出去之後,務必打探清楚大明朝堂的反應!”
“喳!”英額爾見黃台基擺動手勢,悄然退下。
漠南的局麵到了必須要下大力氣去解決了,就像當年對待林丹汗那樣重視,黃台基揉揉發脹的眼睛,打起精神書寫下一份奏折,如果可能,他希望宣大鎮能不插手漠南草原。
冬天離去時比來的時候要慢得多,一夜寒風可讓山河封凍,數日春風方能消融冰雪,但無論有多慢,宏治六年的春天還是來了。
三月,黃台基詔令漠東蒙古各部匯集大軍於朵顏草原,八旗兵馬精銳齊出,兩黃旗、兩白旗、鑲紅旗,蒙八旗,漢八旗往沽源城進發,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漠北的紮薩克圖汗竟然也率部到達漠東草原的邊緣。
淺綠的草原上信使、斥候隨處可見。
歸化城眾商號的掌櫃和東家開始撤離,土默特部眾向西遷徙,俄木布汗率部落騎兵駐守歸化城靜觀形勢發展。
土默特部落艱難熬過寒冬的明奴,有些緊跟在主人身後西逃,有些則逃向和林格爾方向。
郭臻每天都能收到數封斥候的急報,察哈爾人和土默特人的消息都往他這裏送上一份。
該來的終於來了,滿清果然沒有讓自己失望,郭臻不知道自己該哭還是該笑,滿清這明顯是要雷霆一擊。
沒過多久,總督府的命令傳入驍騎營,徐弘基命郭臻退回塞內,協助防禦大同邊境。
山西鎮兵馬分批北上,分守大同和宣府各邊堡,在局勢還沒明朗之前,宣大明軍盡可能完善邊境防禦,在宣大明軍看來,局勢不明朗之前,還是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最重要。
郭臻擴軍後留鄭秋部在明寨,回塞時人馬不少,沒有引起宣大鎮懷疑。
十幾萬清軍即將來襲,郭臻覺得自己在明寨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好在鄭秋還有一條水路可以逃脫。
站在方山的最高處,天空中壓抑的陰雲,仿佛伸手就能觸及。
“大人,下雨了!”龍雲立站在郭臻身後半步。
細微的雨點落在臉上有種冰涼的感覺:“你說我是不是應該讓鄭秋退回來!”
郭臻難以抉擇,鄭秋如果退回大明,他便從此失去了與大明朝廷討價還價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