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兩汗撤走,歸化易主
“大人,東虜勢大,鄭守備可用戰力不多……”龍雲說到一半,話鋒陡轉:“不過,明寨險峻,或許……這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龍雲話中的意思無需多說,他與秦鋒、孟駿是一個戰壕出身的兄弟,但選擇截然不同,雖然他沒有走上義軍之路,但他一直堅信這是個亂世,大明已垂垂老矣。
所以,當郭臻對大明朝廷露出防範之心時,他不會生出反感之心,反而對郭臻這種舉動十分支持。
郭臻微微點頭,沒有接話,當感覺落在身上的雨點越來越密集後,他抬腳往山下走去。
龍雲跟在郭臻身後,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他賭對了,其實也談不上賭,那本就是他心底的念頭。
也許是不願在雨季酣戰,也許是糧草沒有準備完畢,滿清大軍來的比想象的要慢,漠東蒙古諸部共兩萬多騎兵陸陸續續到達沽源城外,劄薩克汗也派來使者。
黃台基一掃冬日頹喪,意氣風發匯集蒙古各部頭目,宣告蒙古察哈爾和土默特兩大部落的罪過。
“額哲與俄木布身為蒙古汗王,卻與大明人勾結殘害阿魯喀爾喀車臣汗及大清貝勒嶽拓,額哲更是以一己之私吞並阿魯喀爾喀部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不配為蒙古大汗……”出征前的檄文散布往蒙古各部,黃台基開始正視林丹汗的這個兒子。
當斥候快馬飛奔回歸化告知滿清大軍西進時,俄木布汗甚至沒機會與郭臻見一麵,就率部退出歸化城,在君子津渡口渡過黃河。
逃是俄木布汗唯一的選擇,即使黃台基讓黃教大師傳過來的口信不下十次,隻要他答應歸附滿清,從前種種可以既往不咎。
先過河的是牲畜,隨後才是人,雷鵬指揮五百水軍駕馭大小船隻三十多艘幫助土默特老弱病幼過河,他一仗沒打過,倒是先當起了搬運工。
土默特人也有羊皮筏子,但在黃河滾滾的浪濤中遠比不上木船平穩,水軍這五百將士是從黃河岸邊長大的漁民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在渾濁的浪花中像一條條飛魚般遊動,讓蒙古人歎為觀止。
鄭秋與額哲站在君子津渡口對麵看這些水軍的表演,額哲心中的擔心稍稍少了點,他不缺乏與黃台基一戰的勇氣,但眼下雙方力量對比差距太大,而且黃台基打著給車臣汗報仇的旗號,讓他心中沒底。
大半年來,黃教喇嘛在部落中走動不停,額哲不知道兩軍對陣時會不會出現倒戈的現象。
做了虧心事,還是擺脫不了心中的陰影,這就是勢,眼下大勢不利於察哈爾。
“鄭將軍,你真的決定不過河嗎?”額哲對眼前這個瘦小的大明將軍信心不足。
額哲不是沒見過郭臻麾下的將領,如蘇摩、孟駿的衝陣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眼前這個年輕人實在太過瘦弱。
“我會守在這裏等東虜殺過來!”鄭秋雖然對水軍信心不是很足,但麵上絲毫不露怯。
這支水軍雖然水性很好,但從未殺過人,沒感受過戰場的氣息,鄭秋要在這裏確定雷鵬能獨當一麵,才能放心退去。
滿清大軍人數雖眾,但五月的黃河正是河水最洶湧的時候,有了二十多條戰船和四十多條小船,他可以安全從河套草原返回明寨。
“河套草原會留下三萬騎兵,為了以防萬一,我部和土默特部的老弱將先退往漠西,一旦局麵有變,也好過措手不及。”額哲不願重視這個年輕人,但這個人是大明在草原唯一的代表。
這個消息額哲不是想告訴鄭秋,而是要借此傳入大明的宣大官員的耳朵裏,現在到了大明回報他的時候了。
如果察哈爾部落和土默特部落同時退向漠西,黃台基大軍緊追不舍,將兩部逼向極西之地。
騎兵追擊遷徙的部落,兩部一路上必然會損失無數部眾和牲畜,就算黃台基最終沒能征服兩部,也會讓兩部元氣大傷。
眼下大明宣大鎮能出塞作戰的騎兵隻有郭臻一支,漠北紮薩克圖汗倒戈,土謝圖汗對額哲有忌憚畏懼之心,很難像上次西征那樣威脅清軍的糧道,所以黃河岸邊的這場阻擊戰勢在必行。
四月中旬,劄薩克圖汗的騎兵率先到達了已經空無一人的歸化城,現在這座草原明珠屬於他了,這是黃台基給他的承諾。
隻要劄薩克圖汗答應率部落騎兵南下,蒙清聯軍擊敗土默特後,歸化城將交由他統管。
歸化城內很幹淨,土默特人有足夠的時間撤退,帶走了所有能帶走的東西,才出生的小羊羔也有大明人的船隻幫他們搬運。
隻有一樣東西土默特人不在乎,那就是明奴,兩萬多的明奴,土默特人帶走了一半,其他人均被拋棄在漠南草原。
這些人有些翻越大明邊境群山想逃回大明,有些人躲入連綿的大青山,也有人逃入和林格爾。
劄薩克圖汗率軍闖入歸化城後,神情複雜地走入俄木布汗的府邸,隻見裏麵擺放的案桌整整齊齊,雕花木欄令他歎為觀止。
隻要是蒙古人,就沒有不垂誕這裏的,林丹汗西遷是為了這裏,車臣汗南下是為了這裏,劄薩克圖汗唯一不理解的是,察哈爾兵強馬壯守在近在咫尺的地方,額哲怎麽能忍得住?
“現在這裏屬於我了!”紮薩克圖汗笑的肆無忌憚,他不是那麽容易被欺騙的人,但認為這一次黃台基不是在跟他開玩笑。
因為在劄薩克圖汗看來,滿人需要一個蒙古部落幫他們守住漠南,漠東的那些人膽子小,不敢留在這裏直麵察哈爾人,但他不怕。
即便如此,車臣汗之死還是給劄薩克圖汗留下了警告,所以他不會親自到沽源參加黃台基的會盟。
“大汗,大清的先鋒進入了張壩草原!”門外的斥候統領大聲稟告。
“知道了!”劄薩克圖汗陰沉著臉:“命各部兵馬暫時退出歸化城,但在城頭插上我們的旗幟!”
劄薩克圖汗之所以這樣安排,是想看看黃台基會不會兌現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