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封鎮南王,安撫部將
隆武皇帝心裏雖然這麽想,但嘴裏不能這麽說,他不知道自己隨意一句話會不會傳入郭臻和鄭瓏的耳朵裏,再說,來日方長,他慢慢想法子總能解決這個難題。
朱典見隆武皇帝沉默不語,當即提醒道:“陛下,浙東的幾位內閣大學士還在寧波府城,前往南京這一路上的守軍沒有接到郭臻的命令,我們要想安然通過隻怕沒那麽容易。”
隆武皇帝明白問題出在哪裏,思慮片刻後,回道:“傳張維、宋普和馬英到徽州府,浙東的有功之臣,朕當不吝賞賜!”
說到這裏,隆武皇帝略一停頓,繼續說道:“郭臻和鄭瓏收複江南,理當封賞,他們恢複大明半壁江山,這是該封王的大功!”
朱典聞言,心中咯噔一下,連忙叩頭勸阻道:“陛下不可,如果封王,這二人豈不是會更加得意!”
隆武皇帝歎息一聲道:“如果不這樣,郭臻為何要放棄魯王,讓江南免於戰亂之苦。”
朱典微微一怔,隨即說道:“鎮國公擊潰滿清二十萬大軍,有收複江南的大功,但鄭氏隻是錦上添花,如何能封王?”
隆武皇帝沉默不語,他不會隻封郭臻為王,同時封賞鄭瓏,正是存著讓郭臻和鄭瓏兩虎相爭,使其有一傷的念頭。
福建來的幾個閣臣還在為是否封郭臻和鄭瓏為王一事爭論不休,宋普和馬英屁顛屁顛趕到徽州府,至於張維,由於他怒氣未消,現在正托病留在東陽老家,不願奉隆武皇帝的詔書。
幾個月前,馬英想入福建投靠隆武皇帝,被黃道做主擋在仙霞關外,在寧波府城初始也吃了個閉門羹,直到得到郭臻和方安的支持才有了個容身之所。
馬英再見到楊聰時,兩人暗中使了個眼色,並沒有說話,都是一家人,說不出兩家話,無論隆武皇帝還是魯王,他們都打算相互扶持一番。
弘光朝時,馬英提攜了楊聰,現在楊聰攀上了隆武皇帝,當然不會忘記照顧馬英這個大舅哥。
黃道不在,江南又是浙東人馬收複的,福建的幾個內閣大學士再見到馬英時,也沒了之前的傲氣。
馬英到徽州府兩天,聽這些人還在為是否給郭臻和鄭瓏封王沒完沒了的爭辯,實在忍不住了,當即向隆武皇帝進言道:“陛下,一年前,弘光帝為爭取吳桂反清,贈封其為薊遼王,如今以江南總督郭臻收複江南的大功,封王實在是眾望所歸。”
隆武皇帝早已火急火燎,實在是被這些閣臣勸諫的無可奈何,終於得到一個人與他的意見一致,就此命朱典草擬詔書。
朱典衣袖中還藏有魯王退監國之位的詔書,猶如被架在火爐上,權衡片刻終於以內閣首輔的身份起草了第一封詔書。
十二月二十八日,劉忠到南京傳旨,封郭臻為鎮南王,鄭瓏為延平王。
秦鋒和鄭森同為京營總兵,鄭秋為杭州總兵,龍雲為蘇州總兵,呂毅為徽州總兵,林毅為常州總兵,王之仁為吳淞總兵,方安為蕪池總兵,蘇摩為寧紹總兵,元洲為寧國總兵,張振為崇明總兵,鄭彩為鎮江總兵,張彪為舟山參將,顧三麻子為靖江參將……
同時追諡徐弘基忠肅,追究閹人高起潛之罪,在錢塘江畔斬首,命人暗中把首級硝好送給郭臻。
朱典得到郭臻的認可後,把魯王的退監國之位詔書布告天下,隆武皇帝一行進入江南,同時命人往江西召黃道回南京,又親自手書一封招降滿清江西提督金桓。
張天祿和博洛同時退出江南後,金桓成了滿清在江西唯一的一支兵馬,他當初之所以兵進贛州,是因為擔心杜爾滾趁機剝奪他的兵權,見江南劇變後,他一麵給隆武皇帝回信,同時退兵南昌,靜觀其變。
隆武皇帝重新踏入江南的土地,雖然知道前途可能有各種各樣的障礙,但他心中仍舊免不了生出一種誌得意滿。
隆武皇帝當唐王時的封地在南陽,當年光武帝正是在南陽振興了大漢,在即位之初,這僅僅是朝臣的一種滿懷善意的願望,沒想到真成了現實。
郭臻與鄭瓏同到廣德府地界迎接,把隆武皇帝隆重迎入南京,正式昭告天下,定都南京。
之後幾天,封賞請功者不斷,郭臻卻抽身而出,督促沿江兵馬嚴防死守,不敢因此有絲毫懈怠。
‘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更需要謹小慎微,若是被滿清反過來逆襲,那就真的悲劇了。
隆武二年,順治三年,一月六日,郭臻在丹陽大營召見江南總督府轄下眾將,除蘇摩因為得了郭臻的任務在寧波府沒有趕來外,其他將領都來軍中集合。
魯王退監國之位極其突然,眾將一直在軍中集中精神防禦清軍,沒想到浙東暗流湧動,發生了滔天大變,一直追隨郭臻的將領不會有什麽想法,但有些人難以接受。
張振來不及等郭臻召見,這幾天一直在中軍大營前轉悠,就等郭臻回來。
眾將未到,張振先來求見,林虎把他領入中軍大帳。
張振一見到郭臻,立刻雙膝跪地磕頭道:“鎮南王,您一定要為魯王殿下做主啊!”
“為魯王殿下做主?”郭臻望著張振,反問道:“如何做主?”
張振抬起頭來,說道:“魯王殿下對浙東文臣武將恩重如山,樹義旗於危難之際,竟然在大功告成之際被唐王摘了果子,這如何能讓浙東乃至整個江南的軍民安心?”
郭臻將戰刀扔在地上,“啪”的一聲響,黝黑的戰刀在張振麵前彈跳而起,閃現出一截鋒利的光芒,問道:“你要我怎麽做?你以為我想這樣嗎?朱典率軍往寧波府城逼魯王殿下寫了退監國之位的詔書,江北有東虜,江南有鄭氏,你要我再起兵亂江南嗎?”
張振聞言一愣,趴伏在地麵上半天不發一言。
“我對不住魯王殿下,浙東也對不住魯王殿下,但我們是為頭上的發冠而戰。”郭臻伸手把張振扶起:“東虜未滅,不是內訌的時候,總要有人吃虧。”
張振一腔怒火無處發泄,最終隻能化作一聲長歎:“唉,為何吃虧的人偏偏是魯王殿下!”
冷靜下來的張振明白郭臻的難處,也就不再多言,隻是心事重重地告辭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