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更不要,其他幾位帝轉生,對他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了!
帝啟對他心懷惡意,陶吳相信其他幾位帝轉生若是知道他身份,怕也是不會放過他。
人心如此,就算是他陶吳站在這個位置上,也不希望有著老對手成長起來,威脅到自己。
從這一點來看,陶吳其實對於紫青真人都不是那麽相信。
為有自己強大,有著自保之力,那才是真的!
予不取,反受其咎。
君子得輿,人剝廬!
陶吳還記得自己當初占卜的那一個山地剝的卦象。
果實成熟了,自己不去摘,就會被人摘掉!
而這也是如此,他放棄自己強大的機會,那麽日後死到臨頭,也不要後悔!
存在著這種複雜的念頭,陶吳含笑的看著這個少女,對李廣素的道:“可惜你這個是女兒,否則日後必成大器。你可知道這火焰是什麽?”
那李廣素隱約已經知道這火焰不凡,聞言急忙請教。
“此乃儒門之火,又被稱之為浩然正氣!”
“浩然正氣?”
“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地之間!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那李廣素聽得肅然起敬,終究兩個世界有別,雖然都是儒門,卻並沒有聽過這般法。
他不由得請教,問道:“此乃哪位聖賢所言?記載在何方典籍之上?”
陶吳笑道:“此乃大虞之時,一位叫做通真子的聖賢所言。”
他這些話也不嫌臉紅!
不過其實真論起來,陶吳這也倒不算是吹牛,如今在大虞主時空,他在儒門之中地位極高倒是真的。
尤其是如今大虞主時空,陶吳和儒門有著極深的淵源。
他不朽和四句早已經被儒門弟子奉為圭臬。
儒門衰落的此時,更是有著無數儒門弟子隱約之間將他視為新的聖賢!
“通真子,這是那位大賢?我等怎麽沒有聽過?”李廣素好奇,開口問道。
“這位通真子大賢,乃大虞時代之人,郡望蘅郡,曾經得到過當時大將軍荀當侯梁冒的征辟,也被朝廷拜為博士。”
陶吳將自家的經曆改頭換麵的了出來,微笑道:“你可聽過三不朽,四名言?”
“哦?”這李廣素越發好奇。
本來聽這位通真子大賢出過浩然之氣,已經讓他為之震撼。此時聽還有什麽三不朽,四名言就越發想要知道。
“敢請教?”
“所謂三不朽,乃是立言,立功,立德。”
陶吳有意的緩慢,讓這李廣素有時間體會。
果然那李廣素很快就咀嚼出滋味來,歎道:“這真的出來聖教弟子的所有抱負了!”
陶吳笑道:“除此之外,還有所謂為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名言。”
如果三不朽還隻是讓李廣素讚歎的話,那麽這四名言就讓李廣素整個人癡了,一時間不出話來。
陶吳覷得空子,微微一笑,一彈指之間,又是一朵人道之火射入這李廣素眉心。
那李廣素頓時覺著光明充滿,一道浩大至剛,直養無害,充塞於地之間的力量仿佛就從心田當中升起。
一道淡淡的光芒,就從李廣素眉心浮現,震蕩著迅速彌漫全身。
陶吳心中讚歎。
那李瑤玉雖然也許體質更加適合這人道之火,然而論起學問修養,養氣功夫來,或者對於人道的理解,卻是遠遠不及乃父的。
在陶吳的理解當中,所謂的浩然之氣,其實就是人道力量!
而人道力量宛如洪流,衝擊而過,摧毀一切。
同時也是不論人,神,仙,鬼等等的基石。
人道之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以其這般霸道,方才有著所謂的浩大,充塞。
陶吳猶自記得,那紫青真人歎息過,自己也許走錯路了,那光明父的路子才是正確的,所以在五大帝的轉生之中,光明父最是強大。
需要紫青真人和帝啟聯手,甚至有時候還要加上大梵,才能和其抗衡!
陶吳後來深思起來,就隱約覺著光明父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其人道之力。
那光明父麾下的羅巴大陸,首先完成工業革命,堅船利炮,從人道角度摧毀所有敵人!
所以,紫青真人才認為自己走錯路子了。
而陶吳也認為想要對抗那光明父,也要走人道路子。
而且要走和那光明父不同的人道路子!
此時,陶吳隱約知道自己前生為何留下後手,讓自己遊曆如此諸多時空。
這就是鑒古知今,從無數時空之中吸取經驗,找到自己的路子。
而不隻是重複前生的道路!
此時,陶吳覺著,自己已經隱約找到了自己的路子!
“光明父已經先行一步,首先推動科技進此所謂占盡時,不可爭鋒。
不過我卻可以走另外一條人道路子,學習原本世界的太祖經驗啊!”
太祖的經驗很多人都能夠總結出許多來,然而在陶吳看來,隻有一條,那就是人道組織!
“其實哪種思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夠最大限度的組織起人道的力量來,發揮起人道的力量!
在這個世界,我能夠利用儒道的力量進行試驗,甚至還能夠推動儒門發展……”
陶吳複雜的心思當中,那李廣素漸漸回過神來,眉心之間的光芒漸漸消散。
他心中豁然開朗,長身拜下:“多謝通真先生!”
卻是隱約已經明白了陶吳的身份。
陶吳微微一笑,道:“當今人道衰落,聖道衰微。
我等當複興聖教,扶持人道,驅逐妖魔,恢複下!”
李廣素父女聞言肅穆再拜,道:“謹奉命!”
……
……
界,那青都山之上。
那座無名道觀之內,紫青真人悠然而坐,身邊泡著一壺清茶,茶香嫋嫋。
雲橫空正在為紫青真人奉茶,就聽那紫青真人忽然悠悠開口,問道:“你那位師弟最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