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秦·君臨天下> 第575章 始皇東巡(下)

第575章 始皇東巡(下)

  嬴政行宮內旗幡招展,甲士列陣,嬴政身穿冕服高座正中,大秦重臣冠帶燦然列坐兩旁,來自九嵕書院的各大院首教授以及有名的世子坐在眾臣下手。當齊郡郡守領著七十位齊魯儒生、博士穿過軍容嚴整的秦軍大陣來到行宮前的時候,大秦樂師奏響禮樂。


  七十位儒生和博士均是在齊魯大地久負盛名的飽學之士,可以說是站在儒學巔峰的人。走在最前麵的兩位須發皆白身穿青衫頭戴高冠手抱勿扳的長者一位姓孔一位姓孟,這二位是孔子和孟子的嫡係後裔,在齊魯大地甚至是天下儒生眼中就跟活著的聖人一樣備受尊崇。


  七十位儒生停住腳步排成整齊的隊列,隨後整理衣冠,隨著禮官一聲長喝:“拜!”


  七十位儒生跪倒在地行叩拜之禮。


  “起!”


  儒生們起身齊刷刷邁步向前三步再次停住。


  “拜!”


  就這樣,七十位儒生行了三拜九扣之禮,當行禮完畢之時,這些儒生已經全部進入大帳之內。


  七十位儒生博士年紀最小的也在六十往上,其實個人器宇軒昂不卑不亢,往那一站自有一股奪人的氣勢。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些儒生基本上都是孔孟二聖的嫡係後代,幾百年的傳承幾百年的詩書禮儀世家造就了他們非同一般的氣質。這七十位儒生把儒學正宗、文人傲骨的氣勢展現的淋漓盡致。


  九嵕書院儒學院的院首教授以及弟子們不由自主的站起身來一揖到地,這是以弟子參見師尊之禮表示對儒學前輩的尊敬。


  孔孟兩位博士相視一笑同時對九嵕書院儒學院院首以及教授、弟子們說到:“天下儒學是一家,各位同窗免禮。”


  齊魯儒生和代表大秦的九嵕書院的儒生這個見麵之禮顯得很融洽,在儒家弟子看來沒什麽不妥的地方,但嬴政看在眼裏卻不是滋味。因為他是第一次直觀地看到儒學在華夏人心目中的位置,其影響之深傳播之廣大出嬴政的預料之外。


  嬴政:“諸君前來朕心甚慰,賜座。”


  “賜座。”


  眾位儒生也不稱謝隻是拱手一禮隨後齊刷刷的坐了下來,別看這些儒生年紀都不小了但一個個精神抖擻,正襟危坐,腰杆筆直,目光炯炯,直視嬴政。那氣度那做派,就連大秦眾臣也不由得嘖嘖讚歎。


  嬴政微笑著說:“朕駕臨齊魯,封禪泰山,不為別的,隻想告祭天地,我華夏已經息兵止戰,天下蒼生從此不受離亂之苦,安享太平。朕竊以為此乃大秦之功,理應告及上天,請天帝降下神諭,教導朕如何愛惜子民如何治理天下。朕請諸君來一是想請教諸君封禪之禮,二是想邀請諸君與朕一起封禪泰山,與朕一起沐浴天帝福澤。不知諸君有何見教?”


  孔博士微微一笑側頭看了一眼身邊的孟博士,這位孟博士手捧勿扳站起身說到:“陛下駕臨齊魯,先到嶧山立碑宣揚功業,這本無可厚非。如今大秦一統天下的確是做到了息兵止戰,但若言安享太平卻為時尚早。陛下自登基以來,先是北伐匈奴後是南征百越,兩次大勝威震天下,使得九州大地金甌無缺,五湖四海解列王土,陛下之功甚偉。陛下之書同文、車同軌、同衡量也是明知誌舉。車同軌、同衡量利國利民,我等深表欽佩,但是陛下的書同文我等卻不敢苟同。竊以為,陛下若想書同文就應該召集天下飽學之士,博采百家之長,群策群力,如此才能創製出天下人認可的文字。陛下也可借此機會收取天下士子之心,可惜陛下操之過急,匆匆忙忙就推出了秦篆。竊以為秦篆雖然書寫便捷,但卻沒了華夏正統的風骨,不知陛下有何見教?”


  嬴政心裏很是不爽,按照大秦的習慣,君主垂詢臣下應就事論事,可這位孟博士並沒有回答嬴政的問話。他先是小小的讚揚了嬴政一下,緊跟著話鋒一轉指出了息兵止戰隻是第一步,現在說安享太平為時尚早,同時還把矛頭直指大秦既定國策之一的書同文,嬴政心裏要是高興才怪。


  不過嬴政對孟博士的話還是認可的,就書同文這一點來說,白宣就曾對嬴政提出過召集天下士子齊聚鹹陽共同商議的建議,如果那樣做了,可謂是有史以來的一大壯舉,足可以彪炳青史成為一段千古佳話,更重要的是,一舉可收天下讀書人之心,也可將百家為其所用。但嬴政不隻是出於何種心理,他並未采取白宣這個建議,而是直接讓李斯把這事幹了。如今看來就連嬴政自己都有些後悔,操之過急,的確是操之過急了。


  嬴政微笑著說:“孟先生所言極是,的確是朕急切了些。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待到朕封禪之後,定會將諸君請至鹹陽,共襄此盛舉。”


  啪啪啪啪,七十位儒生齊刷刷用手中勿扳拍擊手掌表示對嬴政的回答很滿意。孟博士說的很對,嬴政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長城、修馳道、車同軌、同衡量甚至是挖靈渠這都是於國於民有利的舉措。但是若說統一文字這就涉及到文化領域了,在這個領域裏大秦並不占據主導地位,說白了就是大秦在文化上不站在時代前列,所以就應該向先進的文化學習借鑒,這才是明君之舉。不過,嬴政畢竟是天子,不管這些儒生心裏承不承認,嬴政就坐在那個位置上,行使的就是天子之權。


  說實話,這些儒生此來心情也很複雜。想想看當年那個地處西陲靠養馬起家,被諸侯視為西戎的秦國,如今成了天下之主,著實讓這些一直認為自己是華夏正統的儒生們心中慨歎。可以說這些儒生大部分是抱著以死直諫的念頭來的,為的就是維護他們心目中的正統,維護他們曆經幾百年來爭取來的大好局麵。現在嬴政的態度打出群儒的意料之外,緊張的心情瞬間放鬆了。


  空博士站起身說到:“陛下能夠不恥下問,有錯必改,實乃明君之舉。既如此學生就直言了,不當之處還請陛下海涵。”


  嬴政此時的心情變好了,他想的是先擺出禮賢下士的姿態,順利完成封禪大典,至於答應了什麽看情況再說。沒想到這幫儒生這麽好騙,一下子就對嬴政表現出了親近之感,嬴政不免看輕了這些儒生。


  嬴政:“孔先生請直言,我大秦曆代君主還沒有苛責趕援直言進諫人的。”


  空博士:“方才陛下有言,大秦揮師出關平定天下,目的是為了息兵止戰,造福蒼生。當初六國君主大多不知陛下良苦用心,因此做出螳臂擋車之舉實屬不該。但是陛下接受天命,統禦四海,應有博大胸懷,對六國王室遺族不要過於苛責。”


  嬴政:“先生所言極是,隻是朕忙於政務,此次駕臨齊魯本想帶著田建一同回來。沒想到竟然出了那等慘事,朕始料未及,至今仍不敢相信。朕可以對天發誓,朕對田建並無苛責之舉。”


  孔博士:“田建之死,郡守已經告知我等,雖然死法令人匪夷所思,但也是天意。今陛下能夠親自告知故主死訊,我等感激不盡。”


  嬴政:“還是朕思慮不周,先生之言朕記下了,封禪之後就會祥查六國王族近況,定會善待他們。”


  嬴政話音剛落,一位老儒生站起身來說道:“陛下仁慈,令學生感激涕零。既然陛下說要善待六國王族,學生就請陛下將燕喜、燕丹遷回故地安葬。”


  嬴政皺了皺眉,燕喜好說,這燕丹可是嬴政心中的心結,當年的好兄弟最後反目成仇刀兵相向,荊軻刺秦等於是啪啪的抽嬴政的嘴巴子,這口氣嬴政一直沒出去。這事在大秦沒人敢提,算是一個忌諱。這老儒生也是膽子夠大,嬴政深刻懷疑這丫的說不準就是燕國餘孽。


  但是當著這麽多儒生的麵嬴政還是忍了。


  嬴政:“朕知道了。諸君,我們還是想說說封禪的事情吧。”


  孔孟兩位博士正要說話,卻被那老儒生攔住。


  老儒生:“陛下想必知道,封禪是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大禮。從古至今共有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十二位聖賢封禪,這十二位聖賢都是受命之後才舉行封禪儀式的。他們封禪之時都會有嘉禾生出,鳳凰來儀等種種祥瑞之兆。這不僅昭示著十二位聖賢授命於天,更昭示著這十二位聖賢,德行無虧,仁德惠及蒼生。陛下之時息兵止戰,但若說天下太平卻還為時尚早,而且陛下自討德行無虧還是仁德惠及蒼生呢?”


  老儒生的一句話就讓嬴政的臉色變了,也讓大秦群臣勃然大怒。李斯站起身喝到:“你這老兒好不知進退,吾皇陛下功超五帝德蓋三皇,僅是息兵止戰一條就足以澤被蒼生,你卻在這裏話說八道。你不是自恃正統嗎?你這態度算不算違背禮製!”


  老儒生挺直腰身大聲說到:“老夫若算違背禮製,那殺死假父摔死兄弟囚禁生母就是仁孝有禮嗎!”


  馮去疾:“大膽放肆,來人,把這個腐儒哄了出去!”


  兩個甲士衝了進來夾起老儒就走,老儒一邊掙紮一麵喊到:“嬴政,你殺死假父囚禁生母乃是不孝,摔死兄弟實屬不仁,似你這等不仁不孝之人,還敢說自己德行無虧,你不能封禪泰山,不能,不能!”


  趙高:“砍了他!”


  所謂主辱臣死,大秦皇帝被人指著鼻子罵,群臣若是還能不表達自己的憤怒那今後就沒法混了,於是乎眾臣紛紛起身指著老儒大罵,更有甚者也將這七十位齊魯儒生一起給罵了。


  孔孟兩位博士本來和大家商量好的,先順毛摩挲一下嬴政,提點不輕不重的要求,最終的目的是要嬴政大營尊師重儒,不要總搞以吏為師的法家那一套。可誰想到那老儒生耐不住性子,直接戳嬴政的逆鱗。孔孟二位本想勸解一下,但大秦群臣這一罵,孔孟二位的脾氣也上來了。讀書人不會用汙言穢語罵人,但那氣勢絕對可以令人畏懼。兩位傲然挺立擺出蔑視大秦君臣的樣子,其他儒生也齊刷刷站起,向大秦君臣投去死亡凝視,大帳之內的氣氛頓時猶如大戰之前般緊張。


  群臣逐漸停住叫罵,孔博士淡淡說道:“陛下,方才那人所言的確偏激,但陛下不得不承認他說的並非妄言。陛下既然君臨天下,就應有海納百川的胸懷,陛下若是聽不進忠言,我等就在此處,陛下盡管來殺!”


  “陛下盡管來殺!盡管來殺!”


  群臣震驚了,嬴政震驚了。韓非歎息著搖頭,心中一片死灰。嬴政的臉色很不好看,不過他還是抬手說道:“請那位先生回來。”


  趙高:“陛下!”


  嬴政:“朕隻說一遍!”


  “喏!”


  那老儒生被夾了回來,這廝一臉的驕傲仿佛是打了一個大勝仗的將軍一般。那些齊魯儒生一個個對他躬身施禮,那老儒越發的得意了。


  嬴政:“方才那位先生所言的確不虛,如此說來,朕不能封禪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