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誰是從龍之臣
從君臣禮儀上來說,樂天這樣說話是有些犯忌的,但誰讓人家樂大人替皇上背著黑鍋、擔著與民爭利的罵名為大宋做事,特別是人家樂大人為了剖名心誌所做的詩,還要被官家製成楹聯以示群臣。
一時間,樂大人渾身氣貫長虹,光芒萬丈,名臣、清臣、諍臣、能臣光環加身,此刻怕是那些兩朝、三朝恃老賣老的宿臣們麵對樂天時也會黯然失色。
有了這副楹聯加持,樂天怕是可以與本朝曆代名臣相提交論了。
心中知道徽宗趙佶自然不能答話,樂天連貫性的說道:“臣之前並不知此事,但覺的事情蹊蹺,後來據臣所查,在中華票號開業那一日,汴都有一筆三百餘萬貫的大宗銀錢,是依著李大人名頭用船走廣濟渠出的汴都稅關,沿水路走到海州,存入中華票號海州分號。
爾後有人便持海州分號發出的匯兌契票來汴都分號擠兌,更有不少別有用心之人在汴都城中放出流言蜚語,鼓動儲戶們來票號擠兌!”
樂天說的這些事,隻要嗅覺敏銳些的官員皆都知曉,但徽宗趙佶不知道啊,所以樂天也便不厭其煩的講。而且樂天話裏有話,依照大宋的稅收製度,這三百多萬貫錢若是商賈攜帶少不得交稅,但若是官員攜帶就是免稅,這意味著這些商賈借著李邦彥的名號避了多少的稅。
說到這裏,樂天看了眼李邦彥,又向上奏道:“臣還查知,那存入到海州票號的三百餘萬貫錢是汴都城內三十家金銀鋪合力聚成,而為首倡議之人便是侍俸在陛下左右的起居舍人李邦彥李大人人。”
徽宗趙佶的麵色由微青漸漸變成了鐵青,服侍於丹墀近前的李邦彥麵色慘白無比。
徽宗趙佶眯起了眼睛,聲音裏帶著幾分急切:“樂卿,票號現下情況如何,若周轉不濟,朕取內庫之錢以平息風波,更要傷了百姓之心。”
“陛下聖明!”皇上都說出這樣的話了,百官們還不忙著拍個馬屁。
幾百萬貫錢對於富有四海的皇室來說根本不值一提,但這是一個態度問題,更表明了徽宗對樂天對中華票號的支持。
“陛下,臣於昨日拜訪過曾參於擠兌中華票號的金銀鋪,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有十五家金銀鋪表示願意悔過,承諾不再參加擠兌!”樂天向上奏道,隨即話音一轉語氣中帶著幾分憂鬱:“隻是臣不明白的是,以票號中所餘之錢,足以應對餘下的擠兌,然今日卻有民變發生,一是直指票號,二是直指鄆王府邸,其間之事甚是蹊蹺!”
群臣聞言,心中都是明白的很,樂天要再次扔包裹給李邦彥。
偷眼看了一眼徽宗趙佶,見天子眉間陰鬱,樂天繼續透露內情說道:“陛下,臣昨日與那十王家金銀鋪東家接觸時,還曾得知道一個消息,糾集三十一家金銀鋪擠兌中華票號的領頭之人除了李邦彥李大人外,東宮太子詹事耿南仲耿大人也位列其中。”
擠兌中華票號一事,之前在表麵上的性質來看,還隻算是受同行惡性競爭的聯合打壓,眼下東宮太子詹事耿南仲被扯了進來,就完全變了性質。
扯出太子詹事耿南仲,餘下的事情諸位大人可以自行腦補出來,以李邦彥的權勢與在金銀鋪中的威望與中華票號做對,絕對聯合不了三十多家金銀鋪,這些金銀鋪的東家們絕不是傻子,中華票號裏有鄆王殿下的股份,是這些人敢打壓的麽,隻有太子詹事耿南仲出現,才能合力做成這樁事。
眼下己經不是簡單的行業間競爭打壓,而是上升到太子與鄆王的爭鬥,往深裏說、而且性質上說的再惡劣一點,就是太子明上看似與鄆王爭鬥,實則是與當今聖上在分庭抗禮。
樂天再次偷眼看了下天子,隻見徽宗趙佶的麵色鐵青的己然發紫,覺的拿捏的火候己經到了,憤然道:“曆觀我華夏史書,自三皇五帝至前朝曆代,皇嗣奪嫡爭位何其殘酷,由奪嫡引發的亡國滅種亦非沒有,晉八王之亂便是其例。曆代中,惟有漢光武帝之漢與我大宋天家父母子弟最為合睦,當為萬世人倫之表;現如今,我大宋東宮太子更素有恭儉賢良之名。”
大拍了一番馬屁,樂天隨即劍指耿南仲、李邦彥,語氣變的銳利起來:“然東宮太子詹事耿南仲、起居舍人李邦彥二人心懷叵測,為了一己私欲與醜陋不堪之目的,刻意尋釁生事,甚至不惜借票號一事挑起太子殿下與鄆王殿下矛盾,使兄弟鬩於牆內,破我大宋立國百餘載帝家之親情,其行當罪,其心可誅!”
做為鄆王趙楷的鐵杆支持者王黼在心中暗暗的喝了一聲彩,樂天說話看似不盡連貫,然卻有如抽絲剝繭一般,最後將實情大白於天下。
群臣又怎麽不清楚,李邦彥、耿南仲二人被革去官職,就等於太子趙桓被樂天斷去了臂膀。
白時中在遠處卻是一臉苦笑,這情節是多麽的相似。當初在杭州,同為蔡相黨羽的王漢之、還有自己的兒子白倫在與樂天的爭鬥中看似占據了上風,結果又如何,也是與這李邦彥一般被樂天打了個丟盔卸甲落花流水。
在白時中眼中看來,所有人都小瞧了樂天的手段,便是自己也想不到樂天開辦中華票號,當今天子會是最大的股東,如果知道事情的真相,那李邦彥、耿南仲還會像飛蛾撲火般的入轂被坑麽。
整件事裏,群臣以看熱鬧的居多。剛剛從河陽受調回京的起居舍人李邦彥李大人,自從知道票號最大東家是當今天子的那一刻己經完全傻了。一直傻到現在,再蠢的人也知道不能繼續傻下去了。
做為票號擠兌事情的始做俑者,別人可以推諉,李邦彥卻是推無可推,大宋有不殺讀書人的祖訓,然而卻是關乎仕途前程。
李邦彥慌亂的而敏捷的撲到丹墀下,用力的叩首道:“陛下聖明!此乃是誤會,千真萬確的誤會,臣不敢有離間君臣父子之意,臣不敢……”
到了這個時候,李邦彥惟也隻有說出誤會了,三十家票號參與其中,自己做的那點事根本保守不住秘密。
李邦彥這話,許多朝臣還是相信的,若是知道中華票號最大的股東是當今天子,給他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去擠兌。但很快所有人又搖了搖頭,不敢怎麽說就算是在旁慫恿太子與鄆王爭鬥,這就己經犯了本朝的大忌,這根本就是不可能赦免之罪。
方才剛剛謝過恩,樂天此刻也在丹墀近前,猛的一腳踢了過去,那正在叩首求饒的李邦彥立時被樂天踢翻在地。
突然間發生的一幕,令君臣愕然,大宋立國一百五十九年來,還真沒有在朝堂上動手打過架,便是曾在史書上有載的‘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天下崇憚之,名聞中外官吏俱怕的八大王趙元儼,也沒在朝殿上打過人,樂天今天在殿下動粗是開了大宋朝堂上打架先河的。
後世明朝大臣在朝堂上毆鬥是司空見慣之事,然而遍觀兩宋史書,不論是北宋還是南宋還真沒有在殿上毆鬥之事,民間故事裏的八賢王持鞭上打昏君、下打佞臣,更隻是戲說演義而己。
“大膽!”殿中左右侍衛猛然喝了一聲,卻不見天子有何示意,隻好虎視眈眈的盯著樂天,隻要聽憑聖上一聲旨示便要上前捉拿。
“好一個奸賊,為一己私欲而離間天家情義,你還敢在這裏叫冤!”樂天指著李邦彥大聲斥責,又罵道:“前歲諫官彈劾你遊縱不檢點,罷去符寶郎被外放河陽,汝得聖上恩眷被召還京,然卻不思忠心為國,鬧出如此大的事端,你可知罪?”
隨即樂天又對天子奏道,“陛下,臣起於微沒,為官之前更是有縱橫青|樓花之舉,然為官之後卻是禁足勾欄,以身自省。
反觀李大人與臣一般也是起於微沒,為官之後卻不改戲謔風|流本色,將街市俗語編為低俗詞曲,更有不堪之人爭相傳播,於汴都街市勾欄屢有人唱此低俗豔|曲博人一笑,使市井間汙穢不堪,李大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更是自號李浪子,實是可惡至極,如今又離間天家,其罪當誅!”
這時,隻聽百官中有人說道:“樂大人不可妄言,李大人領金銀鋪擠兌中華票號應是有的,但也限於同業間惡性競爭,若知中華票事情是官家所辦,必不敢有這般做為!”
話音落下,立時有人附和。
所有人都知道李邦彥是脫不掉此劫的,但朝臣中有不少是受過李邦彥資助的,到了這個時候礙於舊情,自然要替李邦彥說上兩句話的。
樂天扭過頭望著朝臣,漫不經心道:“從龍之臣,其之誘|惑,又有幾人能抵擋的了!”
輕飄飄的一句話就可以否決所有人的求情,曆朝曆代做太子都是一件極為悲催的事情,甚至做的皇帝爹在防著百官篡位麵臨著內憂外患的同時,還帶防著自己那做太子的兒子,因為太子的權勢太大對做皇帝的老子絕對是一個威脅,似前朝唐明皇被自立為帝的太子李亨遙尊為太上皇,徹底成了孤家寡人。
徽宗趙佶今年才三十七歲,正當春秋鼎盛,又怎麽能不忌憚這個。
殿中所有人都清楚樂天贏了,贏的很是徹底,不止砍了太子趙桓的左膀右臂,又將太子成功的拉下了水。
很快,百官們又開始發揮起了想像力,曆代廢立太子與立儲風波的帝王都有這麽幾個共同點:該帝王很有作為;在位時間都很長;多是因為寵愛某妃子進而喜歡所生幼子引起;結局都很壞。例如晉獻公、漢武帝、宋太宗……
半響後,很多人又回味過來不禁啞然失笑,樂天口中的那句‘從龍之臣的誘|惑’,這樂天顯然也是不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