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關山屹月> 109 王則起事

109 王則起事

  張巒一個來幫忙的人,此時見教中勢頭太好,也就幹脆入了夥。卜吉為了行事方便,就使了錢,讓張巒也一同做了一個宣毅軍軍中的小吏。


  借著小吏這層身份,眾人故意把些嚇人的話,在教眾當中傳講開,讓人覺得:眼前些小災不算什麽,後麵還有更大的災難,上麵沒有彌勒庇護,災難來時恐怕難活,嚇得眾人不敢不入教。


  到此時非但是河北路鄉村市井中細民百姓趨之如騖,軍中亦有許多信的,連財主員外、讀書秀才、大小官吏許多人等,都已開始篤信起來,紛紛籌錢,已開始建廟塑像了。


  既然事業如此興旺,王則暗中自封為王,封張巒為宰相,封卜吉為樞密使。要做大事,沒錢沒人都不行,張巒遂就想起了張元,到他這裏來碰個運氣。


  當初張巒剛來商議這件事的時候,是張元說,元昊這人血冷無情,不管是宋人還是夏人,在他眼裏都隻是棋子,隻要是他能戰勝對手,棋子的死活與他無關。開弓沒有回頭箭,讓張巒自己思量好了。


  張巒聽見這話笑道:“曆來世上做大事的人,不就是一向如此麽?”按張巒的意思,隻要他能飛黃騰踏,即便是將來粉身碎骨,全無所謂,更何況棋子間也是相互利用,誰是棋手還未知呢,讓張元隻管與他薦。既然張巒這麽說了,張元也就隻好隨他。


  話兒張元已經帶到,元昊也就見了張巒。至此河北路“彌勒教”之事如何安排,就由元昊親自過問,已轉由別人另行負責,張元不得再去插手。至於他們怎麽商議,就是張巒和元昊兩個的事,再就與張元不相幹了。


  說不得當下張巒見了元昊,兩邊商議好了“彌勒教”如何起事這件事。元昊這邊倒是爽快,事談的攏了,錢、人,以及其他一應需要預備的東西,不多久陸續也就到位了,是時候開始大幹了。


  王則私下裏詢問了總教首李教,各地的教眾疊加起來,人數大約能有十萬,其中篤信的也有數萬。既然人,錢諸樣都已就位,王則眾人遂就商議,要將起事這件事,正式從暗處轉為明處。


  按照彌勒教慣例,彌勒教底下的這些教眾,每過十日,便由師父們召集起來,所有好的、壞的事兒,一股腦兒都向上麵匯報。香頭聽完了大家的事跡,便挨個點評。有好的立刻被誇讚起來:“這幾天小花皮一夥人幹得不錯!竟敢到囚牢跟前喊口號,幫忙教裏拉來了三五條好漢,這個功勞給你記上,果然當初沒錯看了你,是個當香頭的好苗子!”


  “小周三最近愈發能耐,半個月拉來了二十八個人,捐的錢加起來有十千,你把舌頭伸出來,叫俺們看看,讓眾人也跟著學學本事,長久下去了不得。”等到眾人笑畢後,香頭仍繼續誇獎道:“再加把勁,等牛家村那邊有師父的空缺,我留給你。將來你要是升上去,讓教主挑去了也未可知。”


  除了精銳們被誇以外,也有些笨的經常挨熊:“你兩個蠢驢,來的比別人早半個月,連人毛都沒有給我拉進來!看看人家,再看看你們,每日就知道睜著眼吃飯,親朋好友半個也無麽?


  就算是再笨,爹、媽、姊妹的也沒有麽?連他們你都說不通,更不用指望說別人了!懶驢不上磨的東西,就沒打算要好好幹!上次教主不放心,問我咱們這邊的情況,我還跟他打了包票,說個個都好,如今也打臉。怎麽教出來你兩個笨貨!”


  罵完了香頭還解釋道:“別以為我故意難為你!來的人多了,難道你們不升個師父?上麵看見咱們做得好,也能多多提拔幾個人。底下人納的錢多了,你們上麵的不跟著多分?!你不上進,自己偷懶兒過得窮,與我又有什麽相幹!為好我才指點你兩句!你道我願意操這份心呢。”


  眾人立刻都附和道:“您老不用跟他們解釋,那班不上進的貨,不知道好歹,你哪一次操心不為了俺們?他們上麵提拔人,哪一次不是靠您老推薦?上麵想多分賞錢下來,也是多虧您老說話,底下人才跟著得些好處。


  那種扶不起來的貨,隨他們去吧,窮死了也是自己活該!何苦你跟著生氣呢。但凡明白點道理的人,都知道您老是為了俺們好,誰敢說一個‘不’字呢。”


  然而香頭畢竟是香頭,就算底下人再不濟,也不容許有人掉隊。按他的說法,入了教來,所有彌勒的教眾,就都是兄弟姊妹了,必須要互相幫扶著才行。對那些困難的兄弟姊妹,不能就這麽袖手旁觀,眾人必須要幫扶著上進,這樣才是一家人呢!

  每次獎罰了一番後,由師父向香頭保證說,叫上麵放心,有師父、師兄在前麵領著,好的帶動著平庸的,互助相幫,管保讓彌勒教在本地更加興盛,讓教主的恩澤遍及各處。


  因張巒跟元昊搭上了線兒、與遼國那邊商議的事兒,看著也有了眉目了,有了外國的支持,買賣做的更大了,教主王則便開始著手大弄起來。


  這時候彌勒教再聚會,香頭、師父們講的東西,從“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作惡”、“修善行”等警言、戒律之類的言語,慢慢轉換,轉換到到引人深思的話題上,譬如他們這麽問:“憑什麽窮人家終日勞苦,卻食不果腹,衣不避寒,富人家終日玩耍享樂,卻食飽衣暖,家財萬貫?”


  等到引出來眾人的怒火,上麵的話題也漸漸轉變,變成了諸如“天生萬物,物類平等,天下不是哪幾家的。都是一般的父母皮肉,憑什麽給他們納糧上貢?”、“彌勒在上,護我華夏,不與天家做驅役”之類的話語流傳開。


  隨著時間的推移,教中的話語,終於又變成“宋朝當滅,趙姓為魔”、“邪不勝正,邪魔必滅”、“彌勒教徒,身負大任,斬妖除魔”、“殺去府衙,自立為王”之類的話語,變得跟先前完全不一樣了。


  眾人每晚聽香頭、師父們授課,他們說什麽就是什麽。因此上內中有人見風格變了,心裏懷疑害怕時,其他的都跟著師父們說話,一齊上前,把那些膽小的全都打了。


  師父們嚇唬眾人道:“當初你們在神佛跟前立了契約,摁了手印,一輩子就是教裏的人。過後反悔,找哪個他也救不了你。將來死了,閻王把你抓起來,叫小鬼用燒得通紅的那種鐵棍,整整打你一百棍,打到十八層地獄去受苦,你道神佛是好欺的!”


  有他們逼著,誰敢再說“退教”二字?一發連話都不敢多說。自此之後,教眾行事愈發猖獗。還有的為了表明對教主的忠心,故意做出些事情來,跟官府做對,然後再回來告訴一番。


  這種行為,立刻得到了上麵的稱讚。眾人得到了獎賞後,行事愈發膽大起來,為了掙來更多的功勞,都巴不得馬上就明著幹了。


  王則等眾見時機已到,即刻著手部署起來,安排起事。宣毅軍中,是彌勒教眾的不在少數,都是王則的心腹眼線,跟著王則撈錢不少,為了事成能有個官做,早就想著要動手了。


  按王則意思,就先殺了宣毅軍軍使,率軍一舉攻破貝州,殺掉知州,然後奪取武器、打開府庫,破開牢籠,放出貝州的囚徒,叫合州軍民一塊造反。


  等到這裏安排妥了,另一頭叫山東、河北十餘個州府一同舉事。宋朝的官軍,多是布置在遼、夏邊界,發兵來時路途遙遠,需要時間。


  等他們發兵來剿時,彌勒教眾可以聯合遼、夏相互策應,讓他們從西、北兩麵同時出兵,可以拖住朝廷大軍,到那時朝廷隻能分兵多路,至此時多個州縣已經起事,朝廷縱然發兵也無暇多顧,那時再趁機占了山東、河北這兩路,自立為王不是難事。


  貝州的位置,北有德州,南有齊州。眾人打算給他來個“開門紅”,頭一天起事的先是貝州,然後次日是德州、齊州這兩處,然後由德州、齊州再往外延,依次再有兗州、青州,滄州、翼州,給他來一個遍地開花,應接不暇。


  商議已定,王則與卜吉兩個自在貝州部署,命總教首李教去德州、宰相張巒去齊州,分頭做事。聽見王則這麽安排,張巒有些不放心,再三叮嚀他小心在意,王則隻管叫兩個放心前去。


  張巒不放心是有理由的。當初張巒與元昊搭上了線,李元昊那廝太爽快,一下子撥過來三四萬貫的錢財,王則看見了這些錢,知道西夏元昊看重,歡喜的立刻找不著北了,直接說元昊若是來河北時,一應花銷都算他的,將來自己打敗了宋朝,和西夏結成兄弟之國,年年送禮。


  平常下麵納上來的,都是些小錢,一次見這麽多錢的時候不多,許多人不知該怎麽花了,隻要能有半點的空隙,眾人便就聚在一塊,蹲在山頂上的石頭上,熱火朝天地談論著。口內推說是商議軍機,實則是大夥兒在悄悄算賬,又是買地又是置房,以及用多少來吃喝享樂,還有要娶多少婦女,這三四萬貫怎麽個花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