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乎意料
負責通知西涼王李璿的宦官在原州簫關縣便遇到了正在回程的李璿和郭子儀的大部隊,簫關縣位于原州以北,距離青剛嶺僅百余里,此時李璿因一夜行軍,身體疲勞,正駐營休息。
更重要是李璿并不想回大營,父皇的反復無常和脾氣暴躁令他心驚膽戰,還有郭子儀率領的朔方軍也暫時聽從他的指揮,他的隴右軍已經被父皇拿走,在這局勢紛亂的時刻,他想盡量拖一拖,看看會不會有變故發生。
李璿只懷著一絲僥幸,但這一絲的僥幸也居然實現了,他正在大帳內與長孫全緒說話,這時一名親兵來稟報:“殿下,武娘娘身邊宦官溫進忠緊急求見。”
李璿一怔,連忙道:“讓他進來!”
長孫全緒起身笑道:“既然是殿下家事,那我就先告辭了。”
李璿笑著點點頭,“長孫將軍請!”
長孫全緒剛走到帳門口,只見一名宦官風急火燎般沖進營帳,他一閃身,讓到一旁,宦官溫進忠幾乎是連滾帶爬地沖進來,哭喪著臉急道:“殿下,青剛嶺大營出大事了!”
長孫全緒心下一動,他不由放慢腳步,裝作彎下腰整理皮靴,卻將大營內的對話一字不漏地聽進耳中。
“究竟出了什么事?快說!”
“只知道圣上出事了,具體發生什么事不知,楊國忠封鎖了消息,這是娘娘的密信,只是說圣上病危,讓殿下火速趕回。”
長孫全緒大吃一驚,立刻起身向遠處自己的營帳走去,長孫全緒的營帳四周戒備森嚴,沒有長孫全緒的許可,任何人不準進入,營帳一共由一座大帳和兩座小帳組成,長孫全緒是軍隊副將,他的大帳是辦公之所,兩座小帳則是他起居就寢之所,一般而言,高級將領的寢帳都是自己之所,一般人不敢隨便進出,只有最心腹的親兵才可以授權進入,長孫全緒的營帳也一樣。
長孫全緒快步走到后帳前,一挑帳簾走了進去,大帳內光線昏暗,隱隱有一人正背著手來回踱步,此人雖然身著軍服,但他舉手投足的氣質完全不似軍人。
聽見腳步聲,他一回頭笑道:“長孫將軍可有什么消息?”
從帳簾縫透入的光線照在他的臉上,此人竟然是前太子李亨,李亨出現在軍營中并不奇怪,朔方的局勢撲朔迷離,殺機暗布,李隆基帶走了關中的幾近全部兵力,在某種程度它牽涉到了李豫的核心利益,李豫是長孫監國,無法離開長安,但李亨卻是自由之身,趕到朔方參與局中博弈,他責無旁貸。
李豫找到的是長孫全緒,長孫家族是關隴大族,皇室宗親,在李亨做太子之時,他便和李亨的關系極好,雖然李亨已黯然退出朝堂,但長孫全緒卻是皇長孫李豫的忠實支持者,也正因為這樣,李隆基才會命長孫全緒去輔佐西涼王李璿。
李亨是前天趕到慶州,聽說長孫全緒已去會州,他便轉道會州,在會州趕上了唐軍,長孫全緒便將他扮作親兵,藏匿于自己帳中,恰好此時,長孫全緒偷聽到了李隆基病危的消息,便急趕來向李亨稟報。
長孫全緒躬身施禮道:“殿下,武賢儀派人來緊急通報李璿,說圣上病危,讓李璿立即趕回青剛嶺。”
“什么!”李亨也大吃了一驚,臉上的笑容消失,他立刻意識到了這個消息的嚴重性。
“圣上的具體情況,知道嗎?”
“不知,估計李璿也不知曉,殿下,現在我們該如何是好?”
李亨低頭沉思,其實他大致已經猜到問題是出在哪里?極可能是父皇長期服用的助情花香出了問題,他早就聽御醫說過,那其實是一種烈性藥,長期服用對身體傷害極大,上次父皇已經因此倒下過一次,僥幸被救轉,可是他不知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服用,不出事情才怪。
現在很可能就是病勢再次爆發,而且二次發病將有性命之憂,父皇的再次發病在李亨的意料之中,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該采取怎樣的措施,才是他的急中之急。
毫無疑問,李亨最關心是軍權,這也是他來朔方的真正目的,現在青剛嶺一帶有近二十萬大軍,分別來自關中、河東、隴右和朔方,父皇沒有問題時,這四路大軍他都可以控制,現在父皇病危,那這四路軍便各自為陣了,楊國忠雖然可以封鎖消息,但他卻無法指揮軍隊,這些軍隊都是受父皇的直接指揮,不是假傳圣旨便可以取代。
“殿下,卑職可以控制住關中軍隊,但朔方、隴右和河東的軍隊,屬下可能沒有辦法。”長孫全緒見李亨沉思不語,便低聲道。
李亨抬起頭道:“你速去將郭子儀老將軍請來我這里。”
這時,帳外有親兵稟報道:“長孫將軍,王爺派人來傳話,軍隊要立即出發,請將軍盡快收拾物品。”
“我知道了!”
長孫全緒快步走出了大帳,李亨緩緩坐了下來,將臉埋進了手掌中,心中亂作一團,難道他盼望了近二十年的一刻,終于到來了嗎?
不多時,外面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帳簾一挑,郭子儀走了進來,此時郭子儀心中充滿了驚訝,他沒有想到李亨竟然會在軍中,他也意識到,李亨找自己的事情恐怕不會那么簡單。
盡管心中驚疑,但郭子儀臉上卻半點沒有表露,他半跪向李亨行一軍禮道:“臣郭子儀參見雍王殿下!”
李亨對郭子儀的態度非常滿意,一般而言,像郭子儀這樣級別的大將只對皇帝或儲君行半跪軍禮,而對他這樣的親王,只行躬身禮就足夠了,但郭子儀依然對自己行半跪禮,這并不是郭子儀不懂禮,相反,郭子儀近六十歲的老將了,他比誰都懂禮,這是他依然把自己當做太子來尊重,這是一個極懂人情世故的老將。
僅這一跪,李亨便了然于胸了,他可以控制住郭子儀,他回拱手回了一禮,親切地笑道:“老將軍,我們上一次見面還是在天寶七年吧!”
“是!殿下好記性。”
“那時我還是太子,可現在已是一介白身,而老將軍卻已升為朔方節度使,恭喜老將軍了。”
歷史上的郭子儀之所以能善始善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郭子儀極善審時度勢,能在關鍵時交出軍權,當朝廷有需要時,他又毫不猶豫地受命于危難,使幾代帝王都對他深信不疑。
自從安思順自刎而亡后,郭子儀便一直在思考自己該何去何從,他也很清楚朝中的微妙局勢,各個親王割據地方,雖然他毫無懸念應該是效忠李隆基,但李隆基的病勢他也清楚,長久不了,那李隆基之后他該效忠誰?郭子儀最終做出決定,效忠儲君,那才是大唐最正統的君主。
因此他見到了李亨,便已明了,李亨必然是來拉攏自己,當然這也是他所期盼的。
李亨和郭子儀皆已心知肚明,他們不需要再額外解釋什么,此時所有的拉攏都顯得是那么多余。
“郭將軍,圣上病危,我希望你能替我拿下除關中軍以外的所有軍隊,時間很緊急,郭將軍能不能告訴我有多大的把握?”
郭子儀沉吟一下道:“朔方軍沒有問題,我也曾經在隴右為將,在隴右軍中頗有人緣,我可以說服他們效忠儲君,此外只剩下河東軍,但我想,既然其他三支軍隊都在我們的控制之中,那河東軍就獨木難支,我們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在必須趕在榮王殿下回來之前,搶先掌握住河東軍。”
李亨點了點頭道:“郭將軍可先行一步,我會讓長孫全緒拖住李璿。”
郭子儀立刻遵令而去,李亨背著手走到帳門前,凝視著北方的天空,他忽然冷笑一聲道:“四弟,你恐怕做夢也想不到我會在這里吧!”
確實,朔方各方所有人都想不到李亨會藏在長孫全緒的軍營內,但除此之外,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還有涼州城,一支三千人的騎兵隊在李隆基昏迷了三天后,從安西趕到了涼州,他們入駐涼州城,對外封鎖一切消息,對涼州城內的百姓卻說是暫代河西軍駐防涼州,一旦朝廷另組建軍隊,安西軍就會立刻撤離。
對于安西軍的到來,涼州的官員是持歡迎態度,不僅僅是因為涼州的防備空虛令他們忐忑不安,一旦回紇人真的從居延海南下,便可以輕而易舉地橫掃河西,掠走所有的財富子民,安西軍的到來便使他們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而且安西軍軍紀嚴明,從不騷擾地方,這就更使地方官們對安西軍非常有好感,他們幾乎都有了一種默契,刻意替安西軍隱瞞住了消息。
而率領這支隊伍的,正是安西節度使李慶安,李慶安在李隆基離開慶州的同時便從沙州出發了,他路途遙遠,一路奔行,這天下午,終于抵達了涼州城。
一進涼州城,李慶安便接到了河東漢唐會轉來的緊急情報,安祿山已經進軍河東,這個消息雖然在李慶安意料之中,但它真的發生了,卻讓李慶安也忍不住發生一聲感嘆。
當然,這不能和歷史上的安史之亂相比,安祿山并沒有公開造反,更沒有直接殺進關中的決心,他僅僅只想要河東,所以想出一個攔截安思順的借口,歷史上,安祿山最終是得到了河東節度使一職,所以他才有能力造反。
而現在,歷史似乎在用一種迂回的方式,繼續著原來的軌跡,一旦安祿山拿到河東,他手中的經濟資源和軍事實力將大漲,使他最后必然會走向造反。
涼州城墻上,夜風吹拂,李慶安站在城垛口,久久地望著東方。
“似乎安祿山進軍河東,使大將感受頗深啊!”嚴莊慢慢走到李慶安身后笑道。
“是啊!安祿山確實很有魄力。”
李慶安輕輕嘆了口氣,苦笑一聲道:“我有一種預感,當圣上聽到這個消息,他必然會感到驚駭異常,不知他的身體能不能承受得住?”
“我認為圣上雖然會震怒異常,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會立刻發兵進攻河東,河東的重要性非同尋常,是大唐起家之地,不容有失。”
“他雖然是這樣想,他甚至恨不得將安祿山碎尸萬段,但是我敢肯定,他最后還是會補封安祿山為河東節度使。”
李慶安回頭看了一眼嚴莊,見他的神情,似乎有些不太認可自己的意見,便笑了笑,繼續道:“事實上,圣上手上只有二十萬人馬,加上江淮、襄陽以及劍南的軍隊,最多不過四十萬,這四十萬人馬他不可能全部集中起來對付安祿山,頂多只能用三十萬,而安祿山手上的軍隊也有二十幾萬了,兵力和他相差無機,但戰斗力卻超過朝廷軍隊,我想圣上心里應該有數,一旦撕破臉皮打起來,他的大唐江山能不能保得住,還是一個大問題。”
“大將軍雖然說得有理,但安祿山占據河東,朝廷也絕不會善罷甘休,或許不會撕破臉皮,但斗爭一定會繼續下去,不過對于大將軍是一個好消息,以后朝廷的注意力將轉到安祿山身上,而不再是大將軍了。”
嚴莊不禁感慨萬分,嘆道:“我們來時,還有很多將領都不理解為什么大將軍不趁機占領河西,僅僅只駐防了沙州,現在看來,大將軍的決策確實很英明,不錯,非常不錯!”
嚴莊忍不住豎起大拇指,李慶安笑道:“其實我只是想多一點時間鞏固自己的實力,就讓朝廷和安祿山斗去,我們則埋頭做事,等他們斗得兩敗俱傷,我們再來坐享漁翁之利。”
兩人正在說話之時,忽然從遠處奔來幾名騎兵,都安西軍外圍的斥候,他們中間帶著一人,正向城門處疾駛而來。
“城上可是大將軍?”一名斥候軍官大聲喊道。
“正是,有什么事嗎?”
“雍王殿下派人給大將軍送一封緊急快信。”
“帶他上城。”
不多時,幾名親兵帶著一名男子走到李慶安面前,男子躬身行禮道:“在下王云,是雍王殿下的侍衛,奉殿下之令,去安西給大將軍送一封急信,沒想到大將軍竟會在涼州。”
侍衛將一封密封好的信交給了李慶安,李慶安接過信問道:“雍王殿下現在在哪里?”
“寫信之時在簫關縣,但現在應該已經進了青剛嶺大營。”
李慶安拆開了信,就著火把看了一遍,他的臉色忽然變得異常凝重,嚴莊很少看見李慶安會這樣表情嚴肅,他不由驚訝道:“出了什么事?”
“信上說圣上病危,估計已經無法再理國事。”
李慶安長長地嘆息一聲,“大唐要進入多事之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