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學習文賦
“至於如何寫賦,我找找……”
“賦是韻文中的一種,它有一個最基本的寫作原則就是必須押韻。但曆代所用的韻書都不太一樣,那麽以什麽韻書為標準呢?賦的押韻方式可大致用《詞韻簡編》來歸納。而且駢文體的賦的對仗方式也跟己朝時的詞類似,因此可見,賦跟己詞存在著一定的關聯。”
“賦的押韻方式可句句押韻,也可隔一句或隔兩句押韻;隔三句以上押韻的賦就比較少見,因為這樣讀起來也不好聽。我們在給古人寫的賦標句逗時,也可根據這一原則來判斷。”
“曆史上最短的賦,據說是西乙代時期大文學家傅玄寫的《鷹兔賦》:“兔謂鷹曰:汝害於物,有益於世。這一句的韻,去聲八霽。華髦被劄,彤管以製。第二句的韻,去聲八霽。”
“根據賦的寫作形式,賦還可分為“散文體的賦”和“駢文體的賦”兩種:”
“散文體的賦比較著名的有:《洛神賦》,《阿房宮賦》,《秋聲賦》,《赤壁賦》等。這些文章中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駢文形式的對仗句子。”
“以曹植寫的《洛神賦》為例。《洛神賦》講述的是曹植從洛陽回東藩的路上沿洛水而行時看到神女的顯現,由於曹植開了天眼,所以他看得到神女,並能跟神女溝通;而他的隨從卻看不到,就問曹植神女是什麽樣子的。那麽曹植就用盡人類最美的語言來描述他看到的神女的樣子。自古以來,對神女的描寫很少有人能超過曹植。筆者選其中幾句來講解賦的押韻:”
““餘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這一句一東韻,一東二冬通用。婉若遊龍。這一句韻,二冬。榮曜秋菊,華茂春鬆。這一句韻,二冬。彷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這一句換六月韻,六月九屑通用。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這一句韻,九屑。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穠纖得中,修短合度。這幾句換七遇韻,上聲六語七麌去聲六禦七遇通用。肩若削成,腰如束素。這一句韻。延頸秀項,皓質呈露。這一句韻。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這一句韻。雲髻峨峨,修眉連娟。這一句換韻。丹唇外朗,皓齒內鮮。這一句韻。明眸善睞,靨輔承權。這一句韻。瑰姿豔逸,儀靜體閑。這一句韻。柔情綽態,媚於語言。這一句韻。奇服曠世,骨像應圖。這一句換七虞韻,但是六魚七虞通用。披羅衣文璀燦兮,珥瑤碧之華琚。這一句韻,六魚。”
“文中的“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是駢文中常見的對仗句子,它有特點就是跟己詞的對仗方式類似,允許有重複的字,而且隻要詞性對上就行,平仄可以不必相對。阿胭,從這裏可以看出,這個句子沒有押韻。”
梁戀指著書本上《洛神賦》裏的這一句叫謝胭看,“我記得,也有人認為它是押在“之”這個字上了,這種起句押韻的方式比較少見。”
“對,不錯。你想起來了?”梁戀驚喜地瞪大雙眼,梁戀握住謝胭的手,居然一下子蹦了起來,激動萬分。
“沒有。”謝胭垂下眸子,陳嵐卿在二十一世紀大學裏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上課時最常見的就是鑒賞古詩詞。
“賦是允許同個字重複押韻的,比如杜牧的《阿房宮賦》: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從上麵這幾句中,我們不難看出,用同字押韻時,它一般是出現在對仗的句子比較多。這是駢文中常見的隔句對。”
“有關賦的押韻,《阿房宮賦》中還有不少:“六王畢。這一句韻。四海一。這一句韻。蜀山兀,阿房出。這一句換韻,四質。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這一句韻,四質。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這一句換韻。二川溶溶,流入宮牆。這一句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這一句換十藥韻部,三覺也十藥通用。廊腰縵回,簷牙高啄。這一句韻,三覺。各抱地勢,鉤心鬥角。這一句韻,三覺。”
“從以上所舉的對例中可以看出,賦的押韻是比較靈活的,可句句押韻,如:“六王畢。這一句韻。四海一。這一句韻;也可隔句押韻;可經常換韻,既能押平聲韻,也能押仄聲韻。根據作者寫文章遣詞造句的需要靈活掌握。另外,賦某一段落的起句,或文中的過渡句子可以不押韻。如剛剛說過的《洛神賦》中的句子“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我們可以認為這個隔句對子它沒有押韻。因為它在這個段落中起的作用是銜接和過渡;也就是這個句子的前麵文字,描寫的是“遠而望之”神女的形態;這個句子後麵文字,描寫的是“迫而察之”神女的形態。這樣寫就使文章的層次分明,立體感特別強。這是一種非常高超的寫作技巧。”
“我們再看蘇軾的《前赤壁賦》:“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這一句韻,七陽。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這一句韻,七陽。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這兩句七遇韻,七麌七遇通用;如泣,如訴。這一句韻,七遇;餘音嫋嫋,不絕如縷。這一句韻,七麌。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這一句韻,七遇。”
“在這一段落中,“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是起句;而“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是過渡銜接句,因此它們都沒有押韻。這是簡單介紹散文體賦的寫作特點。”
“賦的最高境界是“駢文體的賦”。這種賦除了一些起句或一些過渡句子以外,通篇都是采用對仗句子寫成的。曆代都有人寫,但是寫得好的不多;因過分的追求文字的華麗、對仗,又要押韻,就有可能使文章的內容顯得空洞。比較著名的有江淹的《別賦》,選摘其中的兩段來分析得話:”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這一句四紙韻部。況秦吳兮絕國,複燕己兮千裏。這一句韻。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踅起。這一句韻。是以行子腸斷,百感淒惻。這一句換十三職韻。風蕭蕭而異響,雲漫漫而奇色。這一句韻。舟凝滯於水濱,車逶遲於山側。這一句韻。棹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這一句韻。掩金觴而誰禦,橫玉柱而霑軾。這一句韻。居人愁臥,怳若有亡。這一句換七陽韻。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這一句韻。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霜。這一句韻。巡曾楹而空揜,撫錦幕而虛涼。這一句韻。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這一句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