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隱情
好在,言書的失態不過就是一瞬間,還不等郭子淳領命退下就及時清醒過來了,歉然的朝退出去的郭子淳笑過後示意秦斂繼續往下說。
秦斂見他這樣,心知是必說不可了,當下也不遲疑,朝著言書拱手道:“除卻二爺的信外,尚且還有一件事情需要主子裁奪。”
“是嗎?”言書回過神後就開始別扭,將荷包交給元夕後,由婢子伺候著淨了手,換了衣裳被褥後,那種別扭的情緒才徹底退去,看著秦斂繼續道:“秦叔,您繼續說。”
“是。”秦斂道:“老奴原想著等您好些再說,可來人心急且氣短,耐不住一點性子,吵吵嚷嚷的,若是冷著不理,怕是會夜長夢多。而且,要說起來這個人與子淳來的目的倒是大相徑庭,也許擱到一處,對您接下來的決策也有幫助。”
跟郭子淳來著的目的相同?那麽也就是和向安有關了?
言書微微頓了頓,重又笑道:“來的是沉香嗎?”
跟向安有關的人,如今除卻那些個向家人外還能有誰?
佑呈在護送向家人回長明河畔的路上已經跟著向大公子一塊兒殞命了,剩下的那些多是老弱婦孺,並沒有哪個能有魄力一路跟著言書到這兒來。
除卻沉香。
向安一族麵上已經斷了後,壯漢也沒有一個半個留下,隻有一個沉香或者因為智力有輕微缺陷,反而僥幸從皇族的絞殺裏頭撿回一命。
他的猜測有理有據,自然也是猜中了的。
秦斂點頭道:“是。按著他的說法,他是一路跟著我們過來的,在主子進有鳳來儀的時候失散了幾日。後來幾經輾轉才打探到您如今的落腳處,隻是這些日子院子外頭一直有人,他不敢輕易進這屋子找你。”
這卻是了,今日之前李集一直在自己身邊打轉,連帶著扯了好些人埋伏在院子外頭,他想要進來還真是不易。
秦斂道:“也是巧了,二爺的信偏生今日到了驛站,老奴急著過來的路上偏巧遇著他了。從前我也聽說過這孩子,隻說是幼時受了創傷,與一般人有些差異,可顯然並不是完全如此。”
若真是個不曾開智的傻孩子,怎麽可能知道什麽人可信什麽人不可信呢?沉香找到秦斂幫忙,定然不會是巧合這樣簡單。
言書道:“這孩子別的尚且兩說,看人卻極準,要說起來,他的五感可能在元夕之上。”
“卻也不是。”秦斂笑道:“主子這些日子來回驛站,他本也是瞧在眼裏的,隻是進進出出的人多,驛站又魚龍混雜,他不敢現身罷了。倒是有心的記住了老奴是一心為您辦事兒的,所以尋著空隙,央我帶他進來罷了。”
這樣的事兒,若是一個尋常孩子去辦,也許會覺得不難,可這是沉香,與人際交往上頭從來都是一片空白的沉香,要做到這樣,談何容易?
言書由衷道:“難為他了。”
元夕皺眉:“他一直跟著?從皇城到京都?甚至這幾日出門回府他都跟著?”
這不可能,但凡是個活人,隻要出現在他周遭十丈以內,就斷沒有不被發現的道理。
言書道:“是真是假,你請他進來細細問過也就是了。你知道的,這孩子不會撒謊。”
沉香來了,老老實實的跟在石頭身後,麵色蒼白卻又不聲不響,連腳步都是飄忽不定的,看起來格外安靜。
簡直是太安靜了。
言書皺眉,抬眼去看元夕,誰知後者是一臉比他更甚的震驚。
這孩子,沒有呼吸?
也不能說是沒有呼吸,隻是比起尋常人來說,他的呼吸輕微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怎麽回事兒?”言書疑惑的看著元夕,隻當自己藥力沒有消退,產生了錯覺。
元夕尚且沒有說話,沉香自己倒先開口了:“公子不用猜測,不過是我自幼就學過龜息之法罷了。隻要我願意,不呼吸也是沒什麽的。”
難怪了,若是他跟著言書的時候可以不呼吸,再離得遠些,那元夕沒有發現也就能夠理解了。
言書點頭,心下有微微的釋然:“眼下你已經進了屋子,這周遭除了元夕也沒有人有能力來勘測你的存在,所以你不用刻意龜息。”
“是。”沉香這麽答了,可呼吸的頻率卻沒有半分改變,仿佛他天生就是這樣活著的。
但顯然,並不是這樣的,至少當初在大理寺初遇的時候,他並不是這樣的,除卻反應慢些,情緒直白些,這孩子並沒有任何地方與旁人有異。
言書看不出的門路,在元夕那兒卻有了隱約的猜測,蒼白到沒有一絲血色的臉,微弱到近乎消失的呼吸,顯然並不隻是龜息那樣簡單。
陰毒的法子元夕見的多了,經曆的也多了,可沉香這模樣的還是叫他不舒服了,可也隻是不舒服而已。
“脫衣服。”沒什麽溫度的聲音從這個少年喉間一字一字的蹦了出來。
簡單的聽著情緒像是沒有任何變化,也隻言書這樣朝夕相處的才能明白他這是認真了。
沉香木納的站在那裏,黝黑的眼珠直直的瞪著元夕,像是在努力理解他這句話,半晌才道:“不要。”
同樣冷淡的語調,透露的是一種異樣的遲鈍。
這下,連言書都覺出不對來了,轉頭去看元夕:“他這是怎麽了?”
“沒什麽。”元夕輕描淡寫:“不過是在中府穴上打了一根釘子罷了。”
“中府穴?”言書再是不通醫理也知道,這穴道可不是什麽無關緊要的存在:“為了控製呼吸?為什麽?”
便是接近自己容易被言書發現,也不至於要用到這樣偏激的法子。
“不知道。”元夕直白道:“而且,這釘子倒像是他自己打進去的。看他這樣,不出兩月大約也就跟死人無疑了。”
“什麽?”言書驚詫,不由又多看了幾眼:“為什麽?”
元夕道:“你才剛不是說了嗎,向安回家的隊伍裏頭,但凡年輕的侍衛全部都死了,包括那個佑呈。如今看來,倒真不是皇帝心慈手軟,念他智力有損額外放了他一馬。而是這小子心狠手辣,從出發前就將這釘子埋進穴道裏頭,以假死糊弄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