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蕭牆
“三叔,你怎麽這個時候來了。”薑業新有些疑惑。
“你爺爺呢?”薑宏永沒有回答,卻反問薑業新。
“在屋裏。”薑業華搶著答道。
薑宏永抬腿進東屋,見爺娘神色好算正常,才微微放下心來。
緩了一口氣,問:“爹,家裏沒有事吧。”
薑老爹抬眼看是小兒子回來了,伸手在板凳腿上磕了磕煙袋,這才低緩這聲音回道:“沒有什麽事。”
薑業華在院裏拉住薑業輝:“輝輝,你咋和三叔遇到的?”
“我先去看看爺爺,回頭再說。”薑業輝擺開薑業華拉著他的手,也急匆匆往屋裏進。
屋裏薑老爹見小兒子在這個時候趕回來,覺得有些納悶。
問的是和二個孫子問著類似的話;“你怎麽這個時候回來了?你咋和輝娃遇到的。”
“輝娃突然跑到鎮上學校裏找我,隻說家裏出事了,讓我趕緊回來,問他出了什麽事他也不說。”
薑業輝跑到鎮中學找三叔,七、八歲的孩子跑二裏多路,薑宏永見到他的時候,看見他滿頭滿臉的汗,不說原因隻說讓他快回去看看爺爺。
薑業新兄妹三人知道是薑業輝不說原因,,是給二叔二嬸留著麵子,是維護他們呢。
怪不得剛才一直沒有見到輝娃呢,原來是搬救兵去了。薑老爹看著人小鬼大的薑業輝,心中百感交集。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輝娃這幾年也是越來越貼心。
“爹,娘。”隻聽見院內傳來老二薑宏夏的喊聲。
薑宏夏進屋,隨著他一起進屋的還有他媳婦鄭可玲。
薑宏永開始的時候以為二哥二嫂和他一樣來看望的爹娘的。
越聽二嫂的賠禮原因他越生氣。感情是二嫂在家鬧了這麽一出,怪不得輝娃要去找自己回來呢。
爹娘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他決不會饒恕他倆。
薑宏永正要質問,就聽薑老爹說:“知道錯就好。你能知錯就改,是給孩子們帶個榜樣。你也是三個孩子的娘了,以後可別做這樣的糊塗事了。”
兒子兒媳進門就賠禮。來不及趕孫子孫女們出去,薑老爹怎麽也要給他們在孩子們麵前留些麵子。
何況本是一家人,揪著不放,他還能連兒子都不認一起趕走嗎。
輝娃以後也需要他們夫妻倆多照應。就是輝娃長大了,也要堂兄妹們之間親切多來往才是正理。
薑宏永冷靜下來,也明白老爹的做法。能讓二嫂承認錯誤改正,比打罵她一頓還強。打罵她隻有加深矛盾,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真能改了二嫂逞強好勝的性子,也能一家人好好過日子。這樣做,比把她趕回娘家,讓三個侄子侄女沒有媽媽更靠譜。
最後,薑家為了家庭的和睦,名聲。並沒有向外說這件事情發生的真實經過。
薑老爹打兒子的事件,全家對外的統一口徑是薑宏夏恣意要出去打工,被老爹打了幾下。決口不提鄭可玲胡鬧的事。
這事算是告一段落。鄭可玲也是想明白了。這錢不是她該想的,想也想不到。
她能自己想通不去主動公婆家找茬,薑家還是非常和睦的。
這件事在平息了一年之後,薑家接待了提前來給大姑張珍送年禮的張洪亮。
“大姑,我今天來看你,還給你送好消息的。”
“啥好消息,快說。”張珍見侄子來報喜心裏很樂嗬。
“你侄孫張柱臘月初六要過禮訂婚了。我們商議好了,就是臘月二十六辦喜事娶新媳婦。”
“那感情好。新媳婦是哪家的閨女?多大了?”娘家要添人口,可是個好消息。
“我們鄰村王莊的,和我們家柱子同歲,今年21。他爹媽也知道女兒大了留不住,我要臘月二十六的喜期,她家也同意了。”
“這可要抓緊辦,我們村和柱子同歲的有的都報孩子了。”
“是呀,原來家裏給他介紹那麽多,他都不同意。這個是他自己相中的,認識有半年時間,倆孩子處的來,我這不就給他們辦喜事了。”
張洪亮很是炫耀的和大姑嘮扯著兒子的婚事。
“到時候我們一定帶著你兩個表弟去喝喜酒。”
“大姑,我這次來,還想和你、大姑父商量個事。”
“什麽事,還這麽慎重。”張珍被喜事感染著,心裏並沒有多想,張口就問侄子。
“我想問大姑大姑父借五千塊錢,給柱子過禮用,等柱子辦完喜事收了份子錢就還你們。”
“其他都好商量。五千塊錢我們沒有。”張珍直接拒絕了娘家侄子。
張洪亮很著急,認為來到大姑家,一張嘴就能借到的。平時裏兩家關係很好,大姑大姑父為人處世更是沒有話說。自家雖然沒有大姑家過的好,那也是勤勞樸實有信用的一家人。自己和大姑又是至親,沒有道理借不到呀。
現在是年底,快過年了。自家又是辦喜事,張洪亮不好提撫恤金三個字,更怕引起大姑的傷心事。
隻有把家裏的情況都向大姑細說。
“大姑。你家比我們要寬鬆些。柱子主動提出要結婚,我想趕在在年前辦,可以省一部分。這不,籌錢時間上就有些緊,我們想臨時向大姑借用一下。辦喜事時家裏殺了頭豬,這過年自家吃肉不用花錢,到時候會剩些菜,也不用花錢再買。我肯定會把收的份子錢還給你的。”
“洪亮啊,不是大姑信不過你。我們家底都算上,也隻能借你一千。”張珍明白過來,幹脆把話挑明“家裏倒是有輝娃的儲蓄。這我們全家都發了誓,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得有動這錢的想頭。”
看大姑父在旁邊坐著也是一言不發。張洪亮有些不理解,以為大姑是敷衍,信不過他。氣鼓鼓的走了。
薑老爹安慰老伴,總歸是她娘家人“要不,派老二把家裏的一千元送去。”
“算了,還能我這當姑的騙他不成。他不信,我也沒有辦法。”張老娘心中對娘家侄兒不聽解釋,摔手就走的做法感到有些淒涼,也咬口不答應讓二兒子去送家中的一千元錢。
薑家一直等到臘月二十二了,張柱才來薑家下喜帖,請姑爺姑奶、兩位表叔去喝喜酒。
說起來,在農村有個習俗,家裏為兒子訂婚下禮那天,都會接出嫁的姑姑、姐妹、女兒回家熱鬧熱鬧。
張洪亮在家鬧情緒,沒有派兒子過來接姑奶奶。
張洪亮的老叔張新才,也就是張珍娘家最小的兄弟。知道這件事後,起身就去說教大侄子張洪亮。
“你去借,要是你大姑借給你了。其他人也去借,你大姑借不借呢。”
“隻要能還上,借出來給親朋好友應應急,怎麽不行。再說輝輝還小著呢。”張洪亮漲紅著臉,對著老叔反駁道。
“有誰去借錢會說自己還不上。”老叔有些惱怒:“你也知道輝輝小。那你還不替孩子多想想,還喊你表大伯呢。虧你都是快娶兒媳的人了。不長一點腦子。”
這喜帖,也是張洪亮是被老叔罵過才醒後,體諒了大姑一家人的苦衷後,才派張柱來薑家的。
薑張兩家心裏多少都有些別扭,過了兩三年的時間,關係才逐漸緩和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