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合作
雖然不知道二人這是要做什麽,但看何氏一臉的為難,李氏心裏便十分的明了。這龔氏就是這副德行,每次自己有什麽都不直接說出來,偏偏要拉著何氏一起。
而何氏性子軟,每次想拒絕,卻從未成功過。不過,她心裏怎麽想,李氏卻是不知道的。想來除了不好拒絕,心裏多少也有和龔氏一樣的期待。
見狀,李氏便扯開嗓子大聲喊道:“玉萍,玉萍啊,你快出來!磨磨蹭蹭的,也不知道在幹嘛。我跟你說,再不走啊,這天就要下雨了,你想被雨淋麽?唉,這路太也爛了,走的一腳泥。對了,兩位弟妹,你們這是來做什麽?”
李氏這話卻是沒有用的,畢竟路一直是這樣的,下了雨可不是泥濘不堪麽。
聞言,龔氏便道:“大嫂,這不聽爹說你要去陳家村交換種子麽!你啊,也太見外了,也不叫上我們一起。這種子可是皇上賞的,十分珍貴,就你和玉萍兩個人,想來是不安全的。倒不如拉上我們一起去,人多才好。”
人少不安全?她和玉萍兩個人連京城都去了,也沒啥事發生。現在,不過是去趟陳家村,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
再說了,誰說的人多就安全的。有她在,那才叫不安全呢,誰知道她看見了金貴的長生果會怎樣。
要說這個消息僅限於自家人知道。想到這裏,李氏狠狠瞪了一眼阮大朗,心裏有些怨氣。這事鐵定是他跟阮家老爺子說的,因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這事。
李氏之所以這樣,為的就是防著龔氏。
她這人最喜占便宜,又喜歡湊熱鬧。前兩天家裏辦席,她可是使出渾身解數和村民們交際,有那不知道的,倒像是她才是這家的女主人。
而她們這次去陳家村,為的是交換種子,是辦正事。更為重要的是,是準備拿些長生果回來的。在傳聞中,這長生果可是美味得很。以龔氏的性子,到時候肯定是要想辦法嚐一嚐的。
可是,這可是種子啊,就算要吃也是明年才能吃。
且他們還不知道今年是否還適合種長生果。要是能種倒也罷了,回家便立即種下去,她就不信龔氏還能去地裏扒種子吃。
但若是不能呢,也就意味著這種子需要在家裏放著,放到明年。這一年裏,誰知道龔氏會出什麽鬼主意。一年的時間,變數也太多了些。
見李氏不說話,何氏也不說話,龔氏便直接對何氏道:“弟妹,咱們不是說好了麽,一起陪大嫂去陳家村。要說你也同意了的,現在你怎麽不說話了啊?”
龔氏特別聰明,她是以這樣的理由打動何氏一起來的:“弟妹啊,大嫂這次可是去陳家村交換長生果種子的。相信你也知道,那長生果可是十分精貴的。若是我們這次能跟著一起去,得一些種子,明年這日子就好過了。”
何氏覺得龔氏這話說的不錯,他們也不要銀子,不過是要一點種子,想來李氏是會同意的。等到今年或者明年豐收了,他們也就有銀子了。到時候,日子也就過起來了。
所以,她便跟著來了。
“你們確定要跟著一起去嗎?這路可是難走得很呢!你自己看這路,一路走下來,鞋子也不用要了。”李氏知道龔氏最是怕泥濘,便故意這樣說道。
她也不想何氏為難,畢竟何氏這人不討厭。
哪知龔氏卻道:“大嫂,這路再泥濘我也要去的,你看,我都穿上草鞋了,也帶了一雙鞋備著。反正這鞋不值什麽,大不了到了城裏就丟掉。”
想了半天,李氏覺得今天是繞不過去了,便歎道:“好吧,那你們跟著我們一起吧。對了,我們要準備在陳家村住上一晚,你們快回家和家裏說一聲吧,順便帶上換洗的衣物。”
聞言,龔氏卻以為李氏這是要支開她們,也許她倆前腳一離開,李氏和玉萍便悄悄走了。要真是這樣,到時候,她們也不好去追趕的。
想了想,龔氏便道:“弟妹啊,你回去幫我說一下吧,我和大嫂在這裏等你。反正不過是住一晚,這換洗的衣物我就不用帶了。快去吧,速度要快一點哦。”
李氏聽了,差點暈過去。饒是她現在也去過京城了,卻沒見過這麽難纏的人。一時間,李氏不說話,龔氏卻是一副計謀得逞的樣子,氣氛有些尷尬。
好在何氏很快就回來了,帶著一個包袱。見狀,幾人這才踏進泥濘,往城裏走去。
等四人踏進泥濘,當泥和著髒汙的水擠進腳底的時候,龔氏便開始後悔起來。她生平最討厭的就是走這種路,感覺想死。小時候有她爹背著走,大了足不出戶,出嫁了也基本不在這種天氣情況下出行。
可是現在,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走了。
隻是,一邊走,一邊抱怨道:“大嫂,你們怎麽不叫輛車進來啊。我倒是沒事,玉萍年紀小,還未出嫁呢,受了涼可不是拿著玩的,於子嗣上也是有……”
哪知她還未說完,就聽玉萍毫不客氣地說道:“嬸兒,要說才走了幾步,現在回去還不算晚呢!至於我,我從小便在這泥裏走慣了的,可沒有你說的那麽嬌貴。我們倒是想叫車進來,可是,像這種情況,就是給再多銀子人家也是不願意來的。”
要是換了以前,李氏鐵定是要罵幾句玉萍的,覺得這樣是有些尊卑不分的。可是,現在卻覺得玉萍做得對。
是要講究個尊卑,可是,也要對方值得尊敬才行。就龔氏這個樣子,哪裏有半分長輩的樣子?以前倒是她太好說話了。
倒是何氏,穩穩當當地朝前走著,期間還問玉萍要不要她幫忙背包袱,這才是做長輩應該有的樣子。
龔氏見李氏不開腔幫忙,便知道自己又說錯話了。可是,她自己也知道,若是真同玉萍計較,李氏想來是會不高興的。
算了,為了種子,她忍!
就這樣,幾人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城裏走去。隻是,每走一段路便要歇一會兒,停下來將鞋子上過多的泥除去。這草鞋雖然不儲水,但是卻十分帶泥。
這不,幾人才走了大約半個小時,便粘到了一大堆泥。
所以幾人要麽是在水塘邊洗洗腳,要麽是靠著樹拿樹枝將泥戳掉,方便繼續趕路。要不然,腳上倒像是有千斤重似的。
幾人忙著趕路,董家灣的董明舉家卻是和玉萍家前幾天辦酒席時一樣熱鬧,小小的院子裏擠滿了前來為董明舉慶賀的人。
自從董明舉和周氏從京城凱旋歸來,帶來了好消息,整個村子都轟動了。要知道,這個村子也是很窮的,村民們大都還掙紮在溫飽線上,根本不富裕,更別提送孩子入私塾念書了。
因此,整個村子已經好幾代人沒出個秀才了。
但是,董明舉現在卻受到了皇帝和知縣大人的接見,除了之前的大米和白麵,還給了五十畝地和三樣新種子的賞賜。而知縣大人又額外給了二十兩的賞賜。
算起來,董明舉已經是董家灣近幾代人裏最有出息的年輕後生了。且周氏說了,她是馬上要送董明舉去私塾念書的,且書院都找好了,就是青山縣裏最好的青山書院。
昨天他們一家帶著董明舉去書院的時候,恰好陶知縣也在,一來二去,不知道是先生真的看上了董明舉還是賣陶知縣一個麵子,總之,先生已經答應董明舉去書院念書了,後天就去報到。
所以,周氏一家決定就在今日辦酒席,請全村的人一起吃頓飯,高興高興。
飯菜質量自不必說,依舊是陳家村的鴨鴨鄉廚做的廚。且周氏舍得買肉,誠心要給兒子掙個臉麵,一頓飯吃得村民們讚歎不已。
就這酒席的水平,他們過年也吃不了這樣好。
飯後,在全村人的見證下,村長親自將一塊地圈了起來,又將地契交給了董明舉的爹,董王五。這地的質量自然是極好的,畢竟知縣大人可是親自派人來找他說了,說這是皇上的意思,馬虎不得,必須照辦。
當然,也是給了銀子的。
董王五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種了一輩子地,和周氏生育了包括董明舉在內的五個孩子。一家人過得很苦,地自然是租來的,根本沒有自己的地。
因此,這還是他第一次看見地契長啥樣呢。緊緊握著地契,激動的手都抖了起來。
和阮玉萍相比,董王五拿這地契拿得心安理得,根本不用考慮別人會怎麽樣說。這是皇帝給他兒子的地,那就是他的地。不出意外的話,董明舉是不可能給人做上門女婿的。
至於董明舉的親事,那也是相當的順利。原本周氏還讓董明舉考慮一下阮玉萍的。因為這一路上她也和李氏母女相處了一段時間,覺得阮玉萍這女娃越看越順眼,關鍵是還有五十畝地的嫁妝。
但是,董明舉毫不客氣地跟她說自己不喜歡阮玉萍,且阮玉萍已經有了心上人,周氏的熱情立刻便降了下來。合著人家已經有了心上人,她這是後知後覺了。
等他們回了董家灣,將皇帝賞了土地和銀子的事一傳出來,又得知董明舉已經被青山書院錄取,立刻便有媒婆上門說親,且都是一家好過一家的。
例如,山那邊的村子有一戶姓張的人家,世代都是商人。家裏的二女兒今年十四了,托媒人來說,隻要能夠結親,張家願意出二百兩的嫁妝銀子,外帶城裏的一處鋪子。
這條件可是很好了。
接下來,就像是比賽一樣,又陸續有幾個媒婆上門,給出的條件也是一個比一個好,弄得周氏和董王五徹底傻了眼,也挑花了眼。在他們看來,哪個都好,隻要能結親就發了。
這樣一來,倒是不知道怎麽辦了。
最後還是董明舉出麵拒絕道:“爹,娘,我現在隻想好好念書。要不這樣,先讓我年一年,若是孩兒實在是跟不上,不是這塊料,就老老實實回來成親。”
聞言,周氏趕忙“呸”了幾聲道:“你說這話是不作數的,什麽叫念書不行啊?你這麽聰明,肯定是行的。”
但是,董明舉卻是知道自己與別人的差距,畢竟他是半路出家,已經錯過了學習的最佳時機。他唯一能夠倚靠的,便是那天生超強的記憶,過目不忘的本領,已經比別人更加刻苦的毅力。
所以,他說的其實是實話,反正就去書院試讀一年,若是不行,就回來種地。有了那五十畝不用交稅的地,加上三樣新種子,董家不說大富大貴吧,奔個中等人家還是可以的。
見兒子這樣意誌堅定,周氏和董王五立刻將媒婆回絕了,不過話卻是說的客客氣氣的,“也不是我們家挑剔,實在是想趁著現在他年紀小,趕忙讀書試試。若是中了,到時候再來麻煩你們幫忙。”
等李氏四人狼狽地到達城裏時,褲腿上幾乎全是泥,衣服上也有泥點點。走路的時候,難免會濺起泥漿。所以,在進城之前,李氏便組織幾人去小溪便洗幹淨了,又換了早就預備好的鞋子,這才邁著疲倦的身子進了城。
要是平時,不過兩個多時辰便能進城。今天倒好,起碼走了不下三個半時辰。好在她們出發的早,天不見亮就出發了,所以現在差不多剛好是吃午飯的時間。
李氏倒是懶得跟兩個弟妹計較,想了想,便拉著她們先到了一處問好了去陳家村的車何時出發,又問了價格,這才拉著幾人到了一家專門賣麵的小館子坐了下來。
屁股一挨著凳子,李氏便靠著桌子不想動了。換了以前,她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但是這兩個月跟著阮玉萍吃喝不愁,整日裏不是逛街就是買小點心吃,體力一下子便差了許多。
見狀,龔氏原本想恥笑幾句的,但見何氏一直給她使眼色,心裏頓時明白自己現在是有求於人,便識趣地將那些話咽下了肚子。
等休息好,李氏這才喚來老板說道:“我要一碗臊子麵,加個煎蛋,我女兒要一碗荷包蛋麵。弟妹,你們呢,想吃什麽?”
何氏想了想,便點了一碗最便宜的陽春麵。雖然不識字,但她還是知道物價的。倒是龔氏一點都不客氣,點了一麵羊肉麵。
李氏聽了,便對老板道:“這樣吧,來一碗臊子麵,一碗荷包蛋麵,兩碗羊肉麵,外加三個煎雞蛋。嗯,就這樣。”
聽得何氏詫異不已,但卻始終低著頭,沒好意思抬頭看李氏。倒是龔氏,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斜斜地靠著桌子,聞著店裏的飄香。
與其便宜龔氏,倒不如大家都吃一樣的。
“大嫂,這店真不錯,一聞味道就知道好吃,你和玉萍沒少來吃吧?”龔氏半是試探半是認真地問道。
聞言,李氏卻道:“喲,弟妹,這裏吃飯不要錢麽,哪裏就能經常來了?哪怕是玉萍在縣衙培訓的時候,官府還是供吃食的呢。再說哪裏就有銀子了?那地又不能賣。要是能賣啊,我賣上十畝地出去,也就有銀子了。”
阮玉萍卻是盯著這鋪子看,趁著麵條未端上來,又四處看了看。這個鋪子麵積不大,加上廚房也小小的,倒是很適合拿來做生意。
她之前打聽的那個鋪子應該就是這種類型的。這樣看來,鋪子小倒是沒事,一是位置要好,二是要想好做什麽。
等到麵條端上來,李氏幾人都開始吃。許是走路餓極了,所以麵條不一會兒便見了底。想了想,李氏便道:“老板,你這裏可有燒餅?有的話再來四個燒餅。”
龔氏聽了,這才開始大吃起來,幾口將碗裏的麵吃完了,接過餅子,一點一點掰碎了便往湯裏扔。
就這樣,直到把湯喝幹,滿足地打了個飽嗝,李氏這才掏了銀子結了賬,帶著幾人往剛剛坐車的地方走去。
剛剛走了幾步,阮玉萍和李氏便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喊道:“李嬸子,玉萍妹子,你們也進城了麽?”
二人回頭一看,卻見孫芸薹坐在馬車裏,掀開簾子朝二人笑呢。見狀,阮玉萍便趕忙道:“是呢,芸薹姐,我和我娘還有二嬸三嬸剛吃了飯,準備坐車去陳家村辦事呢。”
“去陳家村啊,正好,我也要回去,那你們上來吧,我捎你們一程就是了。現在這個點,坐車的人不多,卻是不好找車的。”
說著便喊道:“千果,千果,你把車停一停。”
李氏聽了,便有些不好意思道:“這怎麽行,你看我們這一身髒的,別把馬車給你們弄髒了。”
聞言,孫芸薹便道:“嬸子,你再這樣說我可是要生氣的哦。我和玉萍妹子好歹一起住了那麽久,你這樣說可是見外了。”
孫芸薹說的是實話,她早就把玉萍當半個親人看。那段時間,兩人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努力,沒少幫助對方,最後如願以償地拿了全國第一名。
就算是董明舉也是一樣,若不是個男子,她們啊怕是早就結拜成姐妹了。
就這樣,幾人陸續上了馬車。
何氏卻是有些拘束,龔氏卻是自來熟,剛坐下便問芸薹道:“大妹子,你也是陳家村人啊?說起來,你家這馬車可真漂亮啊。”
芸薹便道:“你是玉萍的二嬸吧?那我也叫你一聲嬸子。我啊,是前幾年嫁過去的,前麵趕車的是我相公。你也覺得這馬車漂亮麽?這可是我親自裝飾的呢,這簾子,這墊子,還有這車廂,都是我親自選的。”
自從找到自己的親外祖家,孫芸薹的性格又恢複了以前的活潑爽利,再也不見陰鬱。
得了芸薹的回應,龔氏便道:“喲,這是你家自己買的呀,那可值不少銀子吧?托你的福,不怕你笑話,嬸子還是第一次坐馬車呢!”
“這不值什麽,現在我們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買了馬車,也不稀罕。倒是這裝飾,我很是費了一番心思啊。”
孫芸薹說的是實話。
去年,陳家村接待了大批的遊客,單單是藕然客棧和暢音閣這兩處便為村子裏增收不少。加上之前賣鋪子的銀子,過年的時候,陳家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分銀子大會。
除去必須留下的銀子,按照人頭一人分了三十兩。雖然在陳家村村民看來不是很多,但是,在外村看來那簡直是天文數字。
加上村裏至成立的路已經修好了,全程貫通,所以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買了馬車或者牛車,方便出行。
至於剩下的,村長說了,村裏要開始重新規劃,不少地方都要用到銀子。但其實是陳千山得了葉楓的秘密消息,知道皇帝要來微服私訪,便趕緊讓陳繼發開始按照葉楓說的辦。
陳繼發更是嚇到不敢說話,同時又開始雀躍起來。要知道孫芸薹見了皇帝和太後的事情已經傳開了,人人羨慕不已。
若是他們知道皇帝要來,豈不是要開心的暈過去。
隻是,這是不能到處說的,卻是需要保密的。葉楓和陳千山已經叮囑他好幾回了。
所以,他實在忍得辛苦,便把力氣花在基建上了。村裏人不知內情,便覺得這個村長簡直沒得說,任勞任怨,一心一意為他們著想。
這簡直是歪打正著,陳繼發隻好繼續,累並快樂著。
李氏見龔氏就知道問孫芸薹銀子銀子的,也不跟人見外,誰知道人家心裏怎麽想,便岔開話題道:“對了,你外祖他們安置好了嗎?想來是很順利吧?”
聞言,孫芸薹高興地道:“是呢,那日在酒樓吃了飯,我們便去衙門拿到了落戶紙,又買了些吃食回來。這不。村長接了落戶紙,非常熱情,不但把地給我們劃好了,還讓我們暫時住在藕然客棧裏。等我們的新房子一建好便搬進去。”
說道外祖家,孫芸薹就開心不已。她娘衛氏和孫老三也搬了過來,一家人全部住在藕然客棧裏。而且,他們一回來便火速分了家,孫芸薹更是提出了什麽都不要,要和陳千果淨身出戶。
陳家人多,自然是同意的。
老人們覺得孫芸薹有了五十畝地,又剛剛分了銀子,生活根本不是問題,且還帶著外祖一大家子,一起生活的確是不方便的,這樣也好。
於是,這個家分的皆大歡喜。
“對了,你們的地劃好了麽?”孫芸薹問道。
“分好了,回去的第二天就分好了。原本早就想來的,這不因為你妹子定親的事耽擱了,所以才來晚了。”李氏開心的說道。
這可是他們搬到這個村子後,村裏辦事效率最高的一次了。要換了以往啊,慢慢等吧,猴年馬月才能辦好。
“呀,玉萍妹子都定親了呀,恭喜恭喜。嗯,讓我猜猜,是不是那個何方啊?”孫芸薹笑著說道。
說完後便覺得有些不合適,畢竟這是兩個年輕人的決定,真正做主的還是大人,要是大人們不同意,這就有點尷尬了。
哪知李氏大方地說道:“就是他家。前兩天讓人上門來提親了,我們商議後便同意了。這兩天還在合八字呢,那白婆子悄悄跟我說過,說兩個孩子的八字是少有的天作之合,所以啊,這親應該是定下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李氏一說到玉萍的親事便有些停不下來。她李氏的女兒也終於嫁了個好人家,下輩子便不用愁了,真是老天保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