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綜合國力
他對弘晝道:“兵部向戶部申報用項時,就說是台灣府、瓊崖道駐軍水師的軍費。”
“說是朕的意思,因要剿滅海盜,興許會有戰事,還要更新軍備,所以軍費要用得多些。”
“戶部這兩年積攢了些銀子,今年東北四省也開始征稅了,剛好拿出來派上用場。”
事情說得差不多了,他的語氣也輕鬆起來:“小商小販做個買賣尚且需要本錢,朝廷做這麽大的生意,不舍得下大本錢是不成的。”
“過些年後你們就知道了,這生意不止是一本萬利,且是一次下本,萬世取利。”
他對兆惠道:“不管是澳省,還是新西蘭,軍隊在正常的巡防、訓練之外,還要墾地種田,一年後,軍糧、菜疏要能自給。”
“每個府、縣裏都要建足夠大的糧倉,糧食有了剩餘就儲存起來,每個地方上至少要儲存足夠當地軍民等所有人口吃上兩年的糧食。”
“每年打了新糧,把最早的陳糧出倉吃掉,將新糧補充進去,如此循環不輟。”
“就是這些,別不多說,若是進展順利,中秋節後你們就可以離京了。”
“陛辭時,朕將給福建、廣東督撫的旨意交你們帶去,著地方上給予你們一切便利。”
“時候不早了,道乏吧。”
陳宏謀、兆惠等四人回去後,第二日便開始廢寢忘食的謀劃海外用兵的方略。
因幾個人在京師裏都沒有衙署,也為了保密起見,就在兆惠的府裏商議。兆惠是接到旨意一個人帶了隨從匆忙趕回來的,家眷還留在奉天,所以府裏很清靜。
因要籌劃的事情太多,怕中秋節之前弄不完,幾個人幹脆就住在了兆惠的府裏。
連著打熬了十幾日,數次請示弘晝和吳波,又幾次進宮遞牌子奏報,終於在中秋節前將一應事情敲定了。
八月十七日,幾人進宮陛辭過,第二日就起程奔天津去了。
打發走了陳宏謀幾人,乾隆覺得輕鬆愜意,晚上來到了翊坤宮,與芷蘭一同用過了晚點,芷蘭拿出一摞圖紙遞給他。
“這是什麽?”乾隆問道。
“這是你做夢都想要的,”芷蘭笑道:“明安圖上午送來的,線膛炮螺旋式炮閂最終定型了,經過測試,氣密性沒有問題。”
“因為冶金和材料技術還有待提高,所以圓筒尖頭炮彈的研製還需要一些時日,但若是急用的話,就是配上現有的開花彈,射程和精準度也是無人匹敵了。”
“太好了!”乾隆興奮的道:“這下我心裏的一塊石頭又落地了。”
“你不是說明年三月要出海去澳洲作戰嗎?現在抓緊的話,造幾十門應該可以?”
“這炮確實沒問題了嗎?不需要再改進了嗎?”
“已經做過幾十次的改進,最近又做了幾次測試,沒有問題,可以批量製造了。”
“嗯,”乾隆遲疑著道:“真要想找毛病,還能有個找不出來?你再仔細找找,找出幾處毛病來,讓他們再去改進。”
“你什麽意思?”芷蘭覺出了不對勁:“你是故意不想現在造出這樣的炮,是吧?”
“你猜對了,”乾隆把聲音壓得更低了:“說這些都是機密,那是應付外麵的人呢,在軍中和官場上,哪有什麽秘密可言?”
“你這裏今天造出了最新式的後膛炮,不出一個月就會傳到兆惠他們的耳朵裏。”
“差人家萬裏遠征,明明有了最新式的火炮,卻仍然讓他們裝備著舊式的,而且帶去的製造火炮彈藥的機器也都是舊式的,他們心裏會怎麽想?”
“所以明年三月前,這種火炮不能造。”
“我懂了,原來你連兆惠他們也提防著?”芷蘭有些吃驚。
“我不是提防兆惠他們,我是提防著人的本性!”乾隆的語氣中帶著無奈:“離著本土萬裏之遙,那樣一片大好江山,對人是多大的誘惑?這個你也懂的。”
“所以,不止是澳洲這一個地方,以後再打下來的所有海外領地,武器裝備都要比本土精銳部隊所配備的落後一代!”
“這樣,不僅不用怕我們自己派出去的將領生出二心,就是萬一哪個地方被強敵奪了去,我們也有能力再把它搶回來。”
“這些話隻能說給你聽,但是你和明安圖他們,確實任重道遠,科研工作一天都不能停下來,花多少錢都在所不惜。”
芷蘭道:“按照你原來的要求,海外作戰軍隊所裝備的武器本就要比其他國家當下的超出一代。若是這樣說,那本土裝備的豈不是要比別國超出兩代?”
“對,是這樣。”乾隆答道。
“這不可能!”芷蘭斷然道:“這種先進的技術是每個國家都夢寐以求的,隻要一問世,沒有多久的保密期。”
“以目前歐洲國家的生產力,要仿製這些不是很難的,所以你的這種構想怕是很難持久。”
“這個我知道,隻要這種優勢能維持十幾二十年,那時的技術比現在又會有了一個很大的飛躍,製造武器的投入也會更大。”
“到那時咱們的國力已經遙遙的領先世界了,就可以用科技的領先和強大的經濟實力這兩個手段來繼續保持這種優勢。”
“越是尖端的武器,研究、製造和維護越需要巨大的投入,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別說很難研製出來,就是有了技術,也未必造得起。”
“省吃儉用的造出一星半點,形不成規模,一樣也是個沒用。所以,國與國之間,拚到最後,拚的就是綜合國力!這才是我們最大的底氣!”
芷蘭再沒說話,顯然,他是對的。
奧布裏·約翰遜公使在廣州的時候,會見了一些英國商人,這其中有人向他報告了一個情況。
在廣州幾家大的造船廠裏,都在造一種排水量約一千噸的戰船,民用的商船和漁船都已經停造好久了。
而且這種船不是廣東常見的廣船,而是福船,聽說船廠裏的工匠好多都是福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