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切為了雒陽百姓!
楊修這段時日心情很是起伏不定。縱然他不想承認,但事實已然表明,他跟何咸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選手。
何咸看似精明有謀,一副玩轉亂世的策士智將模樣。但經歷一番接觸后,楊修發現何咸本質上其實是一位梟雄,他根本沒將自己定位成一位策士。
在楊修看來,亂世將啟,大浪淘沙。以蒼生大地為棋盤,以戰亂刀劍為走棋,以諸侯勢力為棋子,這才是策士揮灑才智所為。滾滾亂世,可湮滅無數諸侯勢力,但有些策士驚天之謀,卻會永遠留著青史。
偏偏何咸逆流而上,根本不屑於下這盤棋,非要當那撥亂反正的棋手。楊修也曾幾番譏諷何咸自不量力,可跟隨何咸越久,他才發現何咸竟真有那份魄力和能力。
相比之下,他在何咸麾下便顯得黯淡無比。甚至,還有些小丑的意味。
便如此時,楊修根本就沒想到,何咸這次是真心要助百萬黎庶遷徙。若是他,不是為關東群雄謀趁董卓根基不穩時攻破雒陽,亂中取勝;就是替董卓想著如何穩定局勢,威懾關東群雄。
當然,楊修可以鄙視何咸毫無施展才智之心的庸碌。可就在他保持著這種虛妄的驕傲時,卻發現何咸在這番遷都大計中,竟也步步有計、令人防不勝防。一時間,楊修都不知該如何面對何咸,也不知自己是該怒還是氣:「何中郎,莫要太過妄自尊大,雒陽豪門世族相傳百年之久,勢力盤根錯節。強如董卓,也知要拉攏順從,你莫非以為有了董卓撐腰,便可
真正一舉剷除世族根基?」說到這裡,楊修更是一拂袖,繼續言道:「且莫說世家大族,便是你此番惹惱了董珉,以為便可如之前幾番痛揍董璜那般輕易脫身?不要忘了,你此番是帶兵公然違背董卓之弟,而不是與董璜的什麼私怨之
爭!」「說千道萬,畢竟疏不間親。此番又值董卓性情不定時,你以為此番商議大策,還能順利執行下去?」楊修微微抬起他那張陰鷙的狐狸臉,道出了他認為很是一針見血的最後一句話:「更遑論,董卓對李儒之
言也已非言聽計從,何中郎縱然可令李儒上書勸言,董卓也未必肯聽!」
看著楊秀這幅趾高氣昂的德行,何咸心中忍不住就笑了:果然提前跟姚廣孝商量對付你這隻小狐狸就沒錯,整天眼高於頂、傲嬌個屁啊!
楊修,你是覺得自己飄了,還是我老何不夠騷了?
於是,本著就是氣楊修的原則,何咸先是配合地裝出了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隨後又是一副期期艾艾、不知所措的膽怯神情,最後才低三下氣地踟躕言道:「這個,試試總該沒錯的吧?」
「試試?」楊修一愣,有些不明白何咸什麼意思:試什麼試,不對,你要試什麼?可何咸沒給楊修反應的機會,隨後又說道:「上書一封自辯試試唄,萬一董公英明神武,就同意了我這番所作所為呢?畢竟,從小平津趕來之前,本中郎就董公約法三章,確認了雒陽遷徙一事都由在下督掌
一事。」楊修激憤漲紅的面色一下鐵青,這時候他完全聽明白了何鹹的意思:我老何之所以敢對董珉出手,那是提前跟董卓打過招呼的。董卓是喜怒不定,但他更有要面子的軟肋,這時候讓董卓出爾反爾,那不相
當於自己在打自己的臉嗎?
「還有,要什麼李儒上書,要啥自行車?」一激動,何咸連前世的梗都說了出來。不過看楊修一臉懵逼的模樣,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李儒現在人在雒陽,上書過去黃花菜都涼了。這個時候.」說到這裡,何咸又故意停頓了一下。充分吊足了楊修的胃口后,才繼續詭笑著言道:「這時候就得靠在下的講席老師好不?賈校尉可是舉一反三之能士,不用在下寫信,老師也會主動替在下勸慰董公的反倒
是那個董珉,聽說就算在涼州將校當中,也沒啥好人緣兒。」
說著這些,何咸便又一招手。
座下的伏德(東方朔)早就將一封寫好的自辯書,交給了楊修,還十分謙虛地言道:「楊公子才高八斗,鄙下粗淺之文,還望公子點評斧正。」
楊修憋著一肚子氣出不來,臉都由青轉白的趨勢。可何咸這些招數一套連著一套兒,讓他也只能先強壓心思看那篇自辯書。
說實話,未展開那篇竹簡的時候,楊修還是很有底氣駁斥一番的。畢竟,伏德此人也非以文采所長之人,楊修也不認為何咸闖了這麼大的禍,就真能靠著一封自辯書化解。
可只是粗略掃上那麼一眼,楊修整個人都驚了。
這篇自辯書一點都不文采斐然,反而儘是些直白的陳述。可越是細看,越從平凡簡約中見真功。一些遣詞造句,分明就是特意壓中了董卓那等粗疏不文的武夫心思,寫得綿里藏針、暗藏玄機。
開篇陳述的一句話,就是何咸謝罪,闡述了一番疏不間親的道理。可隨後筆鋒一轉,便說到了無規矩不成方圓,巧妙地先割裂了董卓董珉兄弟之情。
中篇部分,也根本沒寫董珉如何縱亂禍害雒陽。只是極盡春秋筆法言董珉驕橫跋扈,不遵董卓之命,處處以董卓代理人自居,縱行亂來。
最後結尾部分,又寫到何咸如何忠心董卓,如何一心為董卓基業著想。可話里話外,還是強調董珉及羌胡兵早已桀驁不遜、目無董卓之事。
這篇自辯書層層推進、句句令人深思后怕。再加上何咸出小平津前,特意向董卓那裡言過羌胡麾下不尊號令一事.如今董卓性情不定的根源,其實就是他憂慮事情脫離了掌控的心虛。而這封完全切中董卓心思要害的自辯書交給董卓,還有賈詡會在其中一兩言含沙射影挑撥,必然會令董卓暴怒無比,下令嚴懲敲打董珉
。
足足看了三遍這封自辯書後,楊修才發覺自己已如芒刺在背。
他先是愣愣看了一眼貌似平凡的伏德,隨後便諱莫如深地久久看了一眼何咸:真沒想到,此時的何咸,原來已有了脫離李儒幫扶,獨自面對董卓的實力更可惡的是,何咸明明已壓住了他楊修,偏偏還在楊修傷口上撒一把鹽:「刀筆言鋒可殺人,但說的總不如做的。董卓如今對本中郎可是正處於一個極度矛盾的時期,本中郎覺得,總得再做點什麼事兒表表
忠心吧?」
楊修何等聰明之人,一下明白了何鹹的弦外之音:「你要做的,就是徹底站在公卿士人的對立面,好讓董卓完全信任你?」
「不錯。」何咸伸了個懶腰,渾不在意地問道:「那麼,聯絡雒陽士族豪門,通知他們設立粥棚、配合董公遷徙一事,不知楊公子可願辛勞一番?」
楊修感覺自己好像被一把刀架在了脖子上,艱難開口道:「此事,在下已然做過了.」
「還不夠!」何咸這下陡然變色,冷厲鋒銳:「楊公子也說過了,雒陽士族豪閥勢力盤根錯節,本中郎要讓他們將此事當成自家之事來辦!否則,禮數已經通知到了,接下來就是真要動刀的時候了!」
楊修悚然一驚,誠惶誠恐領命:「屬下必盡心竭力,不敢有絲毫怠慢!」「好!」何咸直接將軍令簽扔與楊修,接下來又看向皇甫嵩和韓浩:「皇甫大夫,你有監察糾問之責,此番肅清遷徙道路之郡縣一事,便交由皇甫大夫主導負責,元嗣率部下協助。記住,那兩千五百名悍卒,
可不是用來虛張聲勢的!」
皇甫嵩和韓浩陡然起身,領命道:「喏!」「朱將軍,你身為河南尹,此番糾合各丞、尉、掾、吏,乃至鄉有秩、三老、亭長、嗇夫、里魁,收攏驢馬牛車,劃分遷徙百姓,責任落實之事,便交由你主導負責。本中郎派臧子源協助,如有抗命不從或
推諉之人,可直接上報本中郎,以軍法從事!」
朱儁和臧洪也恭敬從命,慨然道:「喏!」
「公明、明正、蓋司馬、吳叔父、許叔父,爾等五人各率部下鎮守雒陽,整頓治安,不可給羌胡亂兵及潑皮無賴亂中取事之機!」
徐晃、高順、蓋勛、吳匡、許涼五人齊齊起身領命:「喏!」
「本中郎除負責聚攏醫匠、籌備藥材一事外,還需留姚從事、蕭從事、義貞、文遠四人居中坐鎮策應。從今日起,諸位各司其職,三日一彙報,五日一商議裁決。」
言罷,何咸不失時機地把右臂前伸,指向西方,聲音鬥志昂揚:「一切為了雒陽百姓!」「一切為了雒陽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