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治平
防盜中, 請稍後或補訂閱
張瑤琴在生母面前倒是沒有強忍著,恭謹跪著,垂淚道:「只是,此回之事實非女兒之錯……」她是真的打從心裡就不覺得姬月白落水是自己的錯。
張夫人卻道:「賣弄聰明,自以為是, 便是你的錯。」
張瑤琴幾乎要哭得背過氣去:她素來志存高遠, 驕傲堅忍, 總覺得只要是自己想的總是能夠得到手,如今卻被姬月白三言兩語的趕出了宮.……便是再如何的心志堅定,此時的張瑤琴終究只是個小女孩兒, 徒然受此磨難,念及自己日後前程更有幾分害怕,只惶惶然的問道:「母親,現在該怎麼辦?」
張夫人自是心知:女兒被逐出宮門這事必是瞞不過旁人的, 到底是傷及女兒家的名譽,便是對日後前程也是有礙。偏家裡頭對張瑤琴這嫡長女又素是寄以厚望的……
一念及此,張夫人也不免嘆了一口氣,眼尾處顯出淡淡的細紋,神色間更見溫婉賢淑, 只語氣清淡:「也罷,正好叫你吃個教訓,先在家裡好好磨一磨這性子。」
張瑤琴還要哭訴, 張夫人卻抬手做了個手勢, 令她止聲:「只要人還在, 名聲和前程總是能掙回來的。家裡有我與你祖母,宮裡也有你姑母,萬不必你一個姑娘家自己豁出臉去爭去搶的。」說罷,張夫人與她擺擺手:「你回去歇一歇吧,明日便去族裡女學進學。只是.……」
說到這裡,張夫人的語聲忽然頓住,張瑤琴也心頭一動,屏息等她說下去。
張夫人神色淡淡的看了女兒一眼,一字一句的道:「只是,當年家裡一意送你入宮,反倒把幾個和二公主年紀更接近的姑娘給落下了。因著這事,族裡頭多有議論,你幾個堂妹也心有不服,偏你又是這麼出宮的——接下來,你在在族裡的日子只怕要不好過。」
張瑤琴聽著張夫人一句接著一句的話,反倒漸漸提起了精神,覺出幾分與人斗其樂無窮的鬥志來。她仰起雪頸,那張秀美的面龐上已然重現露出從容自信的光彩,自然而然的道:「母親且放心,她們那些個小手段,我素是不放在眼裡的。」
「好,這才是我的女兒,」張夫人滿意的點了點頭,語聲也稍稍溫和了一些,「至於宮裡那頭,我替你去說。」
第二日,張夫人便遞了牌子去見張淑妃。
張淑妃雖夜裡被女兒氣了一回兒,夜半時才囫圇睡了個覺,早起都不得勁兒,但是見著娘家嫂子卻是沒有不高興的。
只是,張淑妃眼下見著嫂子便又不由想起侄女兒的事情,覺得自己沒能護住侄女兒,心裡多少有些愧疚,忙不迭的問了許多侄女回家後起居安排,嘴裡道:「我這兒有幾樣好東西,遲些兒嫂嫂替我帶去給瑤琴,便當是我給她壓驚的。」
頓了一下,她又氣得咬牙:「只恨我養出那麼個女兒,竟是叫瑤琴平白受罪。」
張夫人反笑著安慰張淑妃:「回自己家裡,算什麼受罪?」
張淑妃卻是心疼得不得了:「她還小呢,哪裡見過那個陣仗?且這事原就不是她的錯。嫂嫂也不必心急,我遲些兒便去求求陛下,叫他下旨召瑤琴入宮。」
張夫人連忙按住了張淑妃的手:「娘娘,娘娘萬不可為著這事再去尋陛下。」她低聲道,「家裡老夫人千叮嚀萬囑咐,如今咱們家裡最要緊的便是二皇子那頭,娘娘怎好因小失大?」
張淑妃聽嫂子提起親娘,秀致的眉尖蹙了蹙,也沒說話了。
張夫人便又勸她:「再說了,瑤琴年紀還小,性情不定,自她入了宮,我這心裡便總也放不下來,只怕會惹出事來。此回也是因禍得福,回家后,我便叫她去族裡女學進學——咱們族裡女學如何,娘娘也是盡知的。」
張淑妃少時上的便是張家族裡的女學,聽到這話不由回想起無憂無慮的少女時候,不由也轉了心思,轉口問道:「楊先生可還在?」
「在的,」張夫人含笑著道,「我便是想叫她也教一教瑤琴,若她能得兩位姑母半分本事,我這兒便再不必愁了。」
張淑妃不禁笑起來:「瑤琴天分好又肯努力,日後必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
「全賴娘娘吉言了,」張夫人見張淑妃露了笑顏,這才放心許多,這才目光一轉,落在張淑妃面上那還未徹底褪去的紅痕上面,試探著問道,「娘娘臉上這是……」
張淑妃柳眉一橫,想起昨夜的事便又起了氣,只是她也不想遷怒張夫人這嫂子,只得看了徐嬤嬤一眼:「你與嫂嫂說罷。」
徐嬤嬤應了一聲,只是她為著張淑妃這做主子的面子也不好說的太清楚,說到關鍵處只得含糊的掠過。
張夫人倒是不知昨夜女兒離宮后竟又出了這麼一樁事,聽過後不由又嘆,開口勸張淑妃道:「二公主那頭,娘娘也要仔細些才好。便是陛下那裡,必也是盼著娘娘與公主母女和樂的。」
聽到這話,張淑妃便覺得心口噎得厲害,她心裡不樂意,這就忍不住哼了一聲:「這又是什麼道理——她昨兒緊趕慢趕的去告我的狀,叫我在景和宮裡丟了那麼大的丑兒,我今兒都不敢出門去。現如今,竟還要我這做娘的去討好她不成?」
張夫人不由暗嘆,她雖也是張淑妃親嫂子卻也不好常入內廷,只是心裡頭多少也是清楚張淑妃待女兒的態度的。
說來也是不巧,張淑妃十七歲便入了宮,她美貌驚人,自然聖眷非常,隔年便生了姬月白。偏張淑妃是家裡小女兒,自小養得嬌,再沒有吃過苦頭的,自己還是一團孩子氣兒,忽然懷了孩子,懷孕時那臃腫笨重自是不必提,到了生產偏又是難產,張淑妃疼得險些要去死,真心覺得這什麼女兒就是來與自己要債的,哪還有心情去疼女兒?若非家裡幾番勸導,張淑妃真是連個面子情都做不出來的。
張夫人至今都還得記得:前年入宮時,正好碰見二皇子和二公主也在。張淑妃便是給二皇子端盞蜜水也要仔細水溫,生怕燙著人。那樣的慈母心腸,如何不叫人動容?只二公主姬月白獨自坐在一邊,半仰頭,小臉凈白雪嫩如蓮瓣,睜著烏溜溜的眸子,怔怔然的看著張淑妃。
那一刻,她目光與神色,實在是難以形容。
以至於張夫人這樣冷心冷肺的人都覺不是滋味,婉轉提醒張淑妃一句。張淑妃卻仍舊態度輕慢:「我早便說她不機靈,見了自家舅母也不會叫人——皎皎,你來,叫舅母……」
當時,張夫人聽這聲氣兒便已在心裡暗嘆了一口氣。只是她也是見慣了事情的,心裡另有一層隱秘而見不得人的想法——這父母偏心,被薄待的孩子裡頭,十個有九個是要加倍孝順爭氣來討父母歡心的;只一個可能會生出不滿與怨恨。
張夫人瞧著二公主對張淑妃甚是孺慕,想著張淑妃這小姑子又是素來脾氣古怪的,倒也沒多勸。結果如今女兒被人從宮裡攆了回來,又聽說了昨夜的事情,張夫人自然也醒過神來了,立時便算好了利弊:再不能這樣下去了,若是二公主真就對張淑妃生出嫌隙,日後遷怒張家乃至於二皇子.……這到底是公主,當今又是疼兒女的,日後嫁的少不得也是公侯門第——既如此,他們何苦又要把自家的助力往外推,沒得生出仇怨來?
故而,張夫人今日卻是拿了十分的力氣來勸人:「家裡老夫人常與我說起娘娘少時的事情,都說您自小兒便是心腸柔和,見著個可憐人便要垂淚,一到天寒地凍的時候便每每惦記著要給那些窮苦人贈衣施粥。見了的人都說您美貌心慈,是天上下來的活菩薩。如今二公主年紀小,正是盼著父母疼愛的時候,娘娘您只需拿些慈悲疼她,她必是要感激涕零的。 」
嫂子的話,張淑妃倒也聽得進去,黛眉不免一蹙:「嫂嫂這話說的,那到底是我生的,我如何又不想疼她?只是那丫頭生來便是與我討債的,素便不是個懂事的,見了面便越發的討嫌了。嫂嫂你是沒見著她昨日里與我說話時的聲氣兒——那簡直是.……」她自覺涵養好,一時罵不出話,索性便抬手揉了揉自己氣悶的胸口。
張夫人暗暗嘆氣,隨即又勸:「當年娘娘懷著二公主時,十月懷胎,一朝生產,那是何等辛苦艱難?娘娘對公主這心,我是再知道沒有——要我說,這天地底下又有哪個能比娘娘待二公主更好的?只二公主年紀小,還不知道人心隔肚皮的事兒,眼下自是被那些個嘴甜的哄了去,哪裡又明白娘娘您這沒說出口的苦心?現下只盼著娘娘平日里也略開開口,也多疼疼她,待她大了就知道娘娘您這慈母心腸了。」
張夫人勸了又勸,險些把嘴皮子都磨薄了,張淑妃這才勉強點頭,答應了要好好待女兒。
只是,這兩人眼下都不知道,姬月白正為能搬出永安宮,在學里小鬧了一場。
當然,也是虧得張淑妃對女兒實在不夠關心,又忙著要見自家嫂子,姬月白今早帶了幾個玉暖田藍這幾個宮人太監去進學,竟也沒驚動到張淑妃。
因著姬月白落水才好,她今兒去進學的聞知閣里,大皇子二皇子等也都端出兄長的模樣,上前來與她說話,十分關切的問起她臉上的傷來。
若是前世的姬月白,大約會替張淑妃扯些謊話掩飾過去。很多被忽視的孩子都是十分敏感,他們往往很在意自己在旁人眼裡的形象。像一條乞憐的狗,明明已經那樣狼狽卻還要朝人張牙舞爪,虛張聲勢,僅僅只是想要抓住一點表面的、虛假的愛,維持著自己那可悲的自尊。
所以,前世的姬月白總是喜歡在旁人面前替張淑妃說好話,說她對自己這個女兒有多麼多麼的好,彷彿說多了后假的都會變成真的一般。可這隻不過是令她更加的可憐可笑而已——事實上,張淑妃從來也不屑於掩飾自己的偏心,而這宮裡頭也沒有真正的傻子。
而這一次,當大皇子、二皇子等問起來的時候,姬月白根本沒有掩飾的想法——臉又不值幾個錢,反正她和張淑妃母女關係都已經到了這地步,做什麼還要粉飾太平?而且,她今日帶傷過來,原也是打算將事情說開,壞一壞張淑妃的名聲。
所以,姬月白這便一臉坦誠的解釋道:「昨天表姐被趕出宮,母妃一時氣急,打了我。不過,父皇也已經為這事罰了母妃,母妃她也知錯了。」
本來只是想要湊上來表達一下塑料兄妹情的幾人實是沒想到姬月白會這麼回答,一時間都有些怔住了:正所謂子不言母過,姬月白這話直指張淑妃,會不會有點過了?可,人家特意點出皇帝為此處罰張淑妃——皇帝自然是不會有錯的,那麼錯的只可能是張淑妃。
再看看姬月白臉上還沒褪去的紅腫,便是二皇子這樣心裡向著張淑妃的也不由暗自在心裡的嘀咕:張淑妃這下手可是夠重的啊.……
大公主受賢妃影響,心裡本就不喜歡張淑妃,自然樂得說幾句笑話:「我母妃也總喜歡罰我,就是拿尺子抽我掌心——有一回,我手指頭都差點腫了.……不過,看樣子,淑妃娘娘這性子可真比我母妃厲害好多。」
眼見著這話題方向越來越歪,馬上就要歪到淑妃的性情上,二皇子不得不咳嗽一聲:「人有失手,多半也是不小心.……」
「是啊,人有失手,」三皇子心裡惦記著張瑤琴,忙不迭的應聲,然後又悄悄拉著姬月白的衣袖,輕輕問了一句,「那個,你表姐,她還好嗎?」
姬月白看了三皇子一眼,深覺這人上輩子是蠢死的,這輩子怕也離蠢死不遠了。雖然人蠢沒藥可救,但她也不想便宜了張瑤琴,索性便用眾人都能聽見的聲音,說著所謂的悄悄話:「三哥,表姐的事你還是別問了。我知道你喜歡錶姐,可表姐喜歡的是二哥的——她和我說過,她長大了也是要嫁二哥的。」
張家千金萬金養出個好女兒,又千方百計的送人進宮,打的還不是把人嫁給二皇子,親上加親的好主意?當然,前世里張家確實是如願以償,甚至還得了皇后的位置——亡國皇后也是皇后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