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失散多年的親人
那是多久以前的感覺了呢?夏安也記不清了。
時間對她來隻是計算機給她大腦呈現的日曆,一格一格地移動著,隻是一種符號,是概念上她還活著的證明。不,或許應該這麽,是她還沒有死亡的證明。漫長的時光裏,由機器每向她灌輸各種知識,也會有時事新聞,她對這些事情沒有判斷,也沒有條件去判斷,長此以往便隻能選擇接受這些被過濾過的信息,就像她隻能依賴營養液生存一樣。即使000年的知識被壓縮在植入在她大腦的計算機裏,而有些事情她必須依靠自己的大腦來記住。
像是很久很久以前,自己與另一個女孩一起咿呀學語一起牽手長大,她們有一樣的容貌,同一的溫柔美麗的媽媽和高大強壯的爸爸,她們有共同的溫馨的家。太多太多的記憶流失在這長遠的冷漠的時間裏,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拚命用大腦記住這一切,用人類的器官來記住她身為人類的證明。
(………媽媽……愛吃…榴蓮……爸爸…會功夫………妹妹…和鑰匙……和我的妹妹…喻子曦)夏安每像背書一樣背著這些她已經無法再理解的詞語,即使她再也想不起榴蓮是什麽味道、鑰匙是什麽形狀,爸爸媽媽妹妹究竟長什麽樣呢?
時間會蠱惑她,為什麽要記住呢?為什麽不安樂地忘記呢?記住有用嗎?夏安不信,她偏執地一遍一遍背誦著,也許是因為潛意識裏卑微的期待,也許這是支撐她清醒的信念,也許僅僅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我…的妹妹……喻…子曦”夏安口齒不清地一個一個地吐出這些字。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麽確定麵前的女孩是她的妹妹的,也不知道語言功能已經退化的她是怎麽出這些字的,甚至不知道為什麽她現在在顫抖,她無法理解的東西太多了。一股新奇的又久違的情感從腳底一直酥麻地爬至她的大腦,令她驚訝又愉悅。
眼前的女孩似乎紋絲未動,(她的瞳孔睜的很大,身體也很僵硬。)夏安想,(她是在害怕嗎?)突然間覺得有些落寞呢,夏安垂下眉眼。
喻子曦已經被眼前的景象嚇懵了,就在那一瞬間她的手甚至不由自主地更用力地勒住了喻子清。畢竟,這一聲“妹妹”喊的實在太突然她還沒有心理準備眼前又突然出現這麽大隻人還跟自己長的一模一樣,而且…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吧,(畢竟之前自己潛意識裏不肯相信呢。)她有那麽一會兒的恍惚。
但是喻子曦還是很快地做出了反應,她微幅度地深呼了口氣,鬆開了被勒的麵容發紫的喻子清,緩緩地走向那位——自稱姐姐的少女。
(她會不會也是仿真機器人呢?)喻子曦s,(格萊德也沒必要這麽大費周章,我還是不要自欺欺人了。)
而這所有一切的微表情和動作都清清楚楚地落入夏安的眼裏,對自身情感的忽視使她在觀察上更明銳。夏安覺得自己像是被什麽貫穿了,渾身都覺得很痛,心髒、胸腔、大腦以及…眼球,她感到迷惑,她的思想忘記了這種情感,但她的身體沒忘——它感到悲傷。
喻子曦向她走過來了。
喻子曦向她微笑了一下。
喻子曦向她伸出了手。
“我的妹妹…喻子曦。”夏安的大腦裏現在空空蕩蕩,隻剩下這一句話占據著、循環著,加劇著她的困惑與痛苦,她無法對這種情況做出反應。
夏安呆滯地杵在那裏,她的發絲已經淩亂了,粘在她蒼白的額頭上。與浮現著絲絲紅色的臉頰對比,咬住的嘴唇更顯慘白。
喻子曦有些心疼,(畢竟和自己相同的臉做出這樣的表情總是讓人不好受的。)喻子曦試圖服自己,她張開雙臂,主動輕輕地用臂彎環繞住夏安。
(一個擁抱。)夏安的腦海裏彈出這樣一個詞語,她的眼球越來越脹痛,她下意識地伸出手回應。
喻子曦似乎歎了口氣,她抱緊了她,一股洪流從夏安的眼球中湧出,她緊繃著的身體終於鬆懈下來。
———————————————————
在他們再次穿越蟲洞,去往另一個地球的路上。夏安的心情明顯是較為良好的,此刻她正安安心心地靠在喻子曦身上,任由喻子曦環著她的頸肩,乖巧的像隻貓咪。
“感覺如何?”喻子清問他的妹妹。
“我不知道。”喻子曦苦笑著,“很奇妙,即使我很排斥,我無法否認她與我仿佛緊密相連。”
“你找到真正的姐姐了。”喻子清酸溜溜地。
喻子曦白了他一眼,順帶又踢了他一腳。
夏安以為喻子曦受到了威脅,立刻警覺了起來,但很快又被安撫了下去。
“我覺得你美麗的姐姐對我似乎很有敵意啊。”喻子清歎了口氣。
喻子曦不懷好意地笑了笑,旋即也歎了口氣。她拍著喻子清的肩膀,這是她意誌不堅定地表現,“你,我們三個人,會成為新的家人嗎?………畢竟……以後,隻有我們自己了。”
喻子清扭過頭,溫柔地微笑著,“不用擔心,你老哥我會一直在你身邊的!”他揮了揮握緊的拳頭為子曦鼓舞士氣,
“等一切結束後,我們就回到爸媽身邊。”
“那時候我們不定已經變成了老頭老太太,而他們隻是過了一個上午。”喻子曦噗嗤一笑。
“所以我們要做的宏偉大業就是讓他們有一個不被破壞的上午?”
“哈哈哈”清和曦相視一笑,這一下來他倆終於真正地放鬆大笑著。
喻子曦笑著擦拭眼角的淚花,“你別笑了,你一笑我就笑個不停,臉都抽筋了!”
喻子清努力收住笑容,他清了清嗓子,“莫紮特:“大膽的踏上旅途吧!”,我向你承諾,無論會有多麽大的艱險,我們一起麵對。”。
“好幼稚啊這話。”喻子曦笑著,“我們?”
“我們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