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楊奉賢再入仕
洛陽城大鬧蝗災,一方百姓名不聊生,可是除了洛陽之外卻很少有受災,正因如此,有點辦法的人大多都逃到外地避難去了,而留在洛陽的,幾乎都是老弱病殘,留在這裏幾乎也隻能是等死罷了,這時候,百姓的父母官吳扒皮在做什麽呢?前麵我們就說過,這吳扒皮做官不圖有功但求無過,他壓根兒就不想著升官隻想發財,所以這洛陽受災的消息他非但不上報朝廷賑災,反而是封鎖消息任憑百姓餓死。
一時間,整個洛陽城,還真的是有點天怒人怨的意思。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楊奉賢想起楊慕白帶給他的那一句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前他一知半解,現在終於明白,其實楊奉賢心性不壞,就算沒有楊慕白的提醒在這時候他該做的也會做,所以做為九道河子第一大戶的楊家,他不僅開倉放糧,更是拿出家財去外地收購糧食,在九道河子這個地方設了粥棚,不管男女老少隻要來了都有小米粥喝,一日三餐還能領上三個白麵饅頭。
楊奉賢此舉順應民心,一時間讓他的聲望高漲,幾乎半個洛陽城的災民都湧入九道河子,這讓九道河子還不熱鬧,而楊家以前隻能算是富足,也就是這幾年楊奉賢經商才讓家產翻番,正因如此,楊家才有底氣這麽做,慢慢的,楊奉賢的功德被百姓口口相傳,穿著素雅給災民們送糧的劉氏也被大家夥稱為菩薩轉世。
楊家雖然家大業大,也經不起這麽多人的口糧,勉強撐了半月,楊家也是幾乎告罄,但是楊奉賢找到了吳扒皮,想要他聯合洛陽城的富足人家一起開倉賑災,吳扒皮此時病痛難忍,他也聽到外人傳言現在楊奉賢的民望要比他這個縣太爺大的多,難免心生嫉妒,所以非但不給糧,還把楊奉賢痛罵了一通。
百姓心中,縣太爺已經是頂了天的大官了,但是楊奉賢是做過正四品巡糧道的人,他一怒之下,聯合一方百姓進京告狀,這紙裏包不住火,因為有楊奉賢出謀劃策,洛陽城遭災的事情被朝廷知曉,派了一個欽差過來巡查,這個欽差以前跟楊奉賢一起為官過,二人算是故交,所以欽差大人來暗中查案都是住的楊奉賢家裏,洛陽城的情況有什麽好查的?十分明朗,那吳扒皮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不僅掩蓋災情,更是視百姓死活於不顧,所以這欽差回去之後,一紙折子就送了出去,折子裏詳細列舉了吳扒皮的惡行,更是說昔日巡糧道楊奉賢散盡家財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功德無量。
上麵的人一聽楊奉賢的名字還有點熟悉,再一查,竟是被罷黜的朝廷命官,再查因何罷黜,竟是因為巨貪案,但是楊奉賢和那巨貪和珅並無大關係,這一次又賑災有功,所以馬上一封聖旨八百裏加急送了過來,京城裏直接來了帶刀侍衛,去了洛陽城把吳扒皮抓了起來推到城門外一刀下去人頭落地,另一麵,那欽差大人來到了九道河子當著楊奉賢和無數災民的麵宣讀聖旨。
聖上爺念楊奉賢恩德,知道了吳扒皮的罪過,把知縣吳扒皮當場問斬,讓楊奉賢再次為官,執掌洛陽城,說白了,也就是斬了吳扒皮,讓楊奉賢在洛陽城當上知縣。
這一下,不僅是楊家上下高興,就是那些災民們也都是歡呼雀躍歌頌朝廷英明,看到這一副景象,那欽差都不由得對楊奉賢感慨道:“奉賢,看來你在此地深的民心,自古百姓最為赤子之心,雖愚昧,卻知恩圖報。”
楊奉賢遭罷黜多年後,再一次入朝為官,馬上開倉放糧,更是組織父老鄉親們滅蝗蟲多耕種,說來也怪,那蝗蟲來的快去的更快,災情很快過去,洛陽城徒弟肥沃,加上楊奉賢的開明領導,百姓很快便從災情之中喘息過來,生活也慢慢的步入正軌。
如今吳扒皮已經別斬,吳家眾人做鳥獸散,災情過去之後,楊奉賢把吳扒皮老娘李氏的金身從三清祖師廟裏請了出來,並沒有傷亡者,而是找人打了棺材把老太太好生安葬。三清祖師廟香火重歸鼎盛,而整個洛陽城,也人人知楊奉賢之名。
楊奉賢前番在朝為官,一時在官場之中迷失了自我,那幾年裏一直痛定思過,此番再次入仕,不僅是吸取前番的教訓,更是想起當時自己已經被陰差帶走,是那一方百姓救了自己性命,知道人有因果輪回報應一說,所以為官兢兢業業,洛陽城在他的帶領下,百姓安居樂業一片祥和。
或許是真的那陳氏祖祠被拆之後,楊奉賢後半生的大運來了,在洛陽城當了三年知縣之後,因為他治理有方再次得到升遷,人逢喜事精神爽,哪怕是見過大風大浪的楊奉賢,此番得已升遷也是高興異常,在九道河子擺下宴席宴請四方鄉親親朋,這楊奉賢自從那事廢了之後,正是人生迷茫期,此番要是能在官場上有所作為,也算是人生找到了目標。
賓客散去之後,仆人們在收拾殘局,楊奉賢和劉氏在院中散步,二人度過了年輕時的如膠似漆,到了中年特別是共同經曆患難之後,彼此已是親情,想到過幾日便要離開九道河子赴任,二人也是感慨萬千。
就在二人閑聊之時,忽然聽到有人在院外哭泣,楊奉賢吩咐仆人道:“大喜的日子,誰在外麵嚎哭?”
仆人一臉慌張的道:“老爺,門外有個叫花子,給了他飯菜,甚至還給了些錢糧,他都不走,現在這又哭了起來,老爺您稍等,現在我就去趕走他。”
一聽外麵是個老叫花子,楊奉賢和劉氏二人相視一笑,這讓二人想起剛剛遇到何安下時的情形,那何安下可不是偽裝成老叫花子在門外胡鬧?若不是劉氏有耐心並未以貌取人,估計此時楊奉賢已經在陰間受刑了。
所以楊奉賢阻止仆人道:“你且等等,我出去看看。”
夫妻二人走出去之後,看到外麵一看,外麵放聲痛哭的叫花子是個年輕人,蓬頭垢麵的,楊奉賢一猛的看去有點熟悉,還沒等他思索,劉氏便屏退了左右,讓仆人們都退下去,待仆人們都退下去之後,劉氏馬上跑去攙扶那個叫花子,一邊攙扶一邊哭道:“我兒慕白既然回來了,為何這般模樣,不去家裏?這是不當這裏是自己家了嗎?”
“母親有所不知,父親高升之喜紫氣東來,家中有聖旨在,我現在雖然跟著師傅修行,卻還算是鬼身,此時是進不得家門的。”楊慕白道。
一看到楊慕白,楊奉賢也是高興,他笑道:“一高興樂昏了頭竟然忘了去三清祖師廟請你跟何師傅喝兩杯,我這就安排。”
“父親莫慌,兒子這次來,不是恭賀父親高升,特意在門外哭泣引您二老過來,實在是有要事相告,父親,說一句可能讓您掃興的話,此番您不能去安徽赴任。”楊慕白道。
“這是為何?”楊奉賢瞬間有點驚住。
“師傅說,您把保命的日卯星君金身給了弟弟如是,您還能活著是因為有三清祖師廟在,有臥龍先生暗中相助,更多虧您造福這一方百姓有民望護著,當年在陰間閻王爺也是特批您隻有十八年陽壽,這般算來,您還有十四年,可是如若出了洛陽城,便是失了這些庇護,那定有性命之虞啊!”楊慕白道。
如果是其他事,楊慕白說了楊奉賢定然言聽計從,畢竟楊慕白身後那是神仙何安下,他們定不會害自己,可是這事兒,楊奉賢犯了難。
一方麵是兒子說的性命之虞。
另一方麵是自己後半生的無敵大運。
他一時之間不知作何選擇,楊慕白見楊奉賢舉棋不定,下跪道:“父親,是慕白害了您,當時師傅說您有機遇可再次入仕,但是福禍參半,本不想讓您再次為官,可是我知父親罷官之後心中有撼,您的誌向在於官場,在於為民為國,所以才暗中調節,誰知此次卻害了父親,其實我也知道,這一次您已接了聖旨,聖意難違不去赴任恐怕不行,您要真的娶赴任,不要帶上母親弟弟,隻身一人前往,我這就回去求師傅暗中相助,看有無周旋的辦法。”
楊慕白說完之後,轉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