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前進機場
民國二十五年夏季的一天,巨大的喧鬧聲音打破了揚州西北郊的寧靜。在揚州西門城外,有一個清朝揚州營演武練兵的大校場,在這個大校場上聚集了上千名民夫。他們挑抬泥土,推車拉滾,平整場地,一組組的民夫頭頂烈日拉滾打夯,揮灑著汗水,號子聲音此起彼伏,一人領號眾人和,眾人喊號齊聲唱,領者調子高揚舒展,和者深沉有力,號聲震天,聲傳數裏之外。伴隨著高亢激奮、沉穩有力的勞動號子,巨大的石夯一次又一次砸向地麵,巨大的石滾碾過一塊又一塊土地。
這個正在平整的場地就是揚州前進機場。民國二十一年,上海爆發“一二八事變”,暴露了國都南京以東防衛極其薄弱的突出問題。兩年後,鑒於上海是全國經濟中心,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為了防止日本帝國主義再次從上海入侵,防範日軍西進侵犯國都南京,在滬杭一帶構築國防工事提上了國民政府的日程。經由德國顧問經過實地踏勘,提出了一個“京滬杭設防方案”,但是,德方顧問提出的建設方案標準過高,所需天量經費非國民政府財力所及,未被完全采納。此後,由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幾次實地勘察和研究,提出了一個相對合理的方案,這個方案就是“京滬杭國防工事建設方案”。與這個國防工事建設同期籌劃和建設的還有揚州前進機場。
為防備日軍航母機群溯長江而上侵犯南京,國民政府決定在揚州建設前進機場。配置戰鬥飛機拱衛南京空防,同時擔負對上海、長江口方向對日展開空中打擊的任務。揚州前進機場選址在揚州西郊司徒廟附近的原清朝揚州營演武練兵的大校場。上海“一二八事變”後,國民政府為加強戰備,這個平坦的大校場自然是快速改造成簡易機場的首選。機場占地近千畝,是一個邊長800米的正方形場地,東始葛莊以西,西起經家圩以東,南起謝莊,北至大煙墩之下的蔣家莊,油庫設在揚州瘦西湖附近,軍火庫設在卜家橋邊,機場東麵有一條馬路直通揚州城。
這個機場建設征用附近縣、鄉民夫一千多人,拆遷十三個村莊民房數千間。民國二十五年夏季,揚州機場破土動工。北平“七七事件”爆發後,中日關係不斷惡化,戰爭形勢日益緊張,來自上海、長江口方向對國都的威脅越來越突出。為防患於未然,揚州機場加緊施工,緊趕慢趕,倉促之中在民國二十六年初夏竣工,草草交付使用。
七月二十四日晚,上海日軍以一名水兵失蹤為名,在城中大肆搜查。在天通庵、橫浜路等相關交通要道,在坦克車的支援下,荷槍實彈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士兵設卡盤查。這一事件與七月七日的北平事件何其相似。從這一事件,國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看到了日軍駐滬海軍的陰謀,看到了日軍企圖在上海挑起戰火的陰謀。於是,加快了國都南京向東防衛的部署。
八月四日,揚州西郊的空中傳來震天的轟鳴聲,一架架飛機盤旋在天空,繼而有序而平穩地降落在揚州機場。揚州人第一次看到大批飛機淩空而降的陣勢,第一次感受到國軍空軍的震天軍威。
北平戰事一開,激起了小小揚州縣城的抗日熱情。盡管抗日熱情高漲,盡管北平戰事持續將近一月,但是北平距離揚州太遠,揚州人自然覺得戰爭還遠。即使是看到成批國軍飛機降落的陣仗,但揚州人仍然沒有多少戰爭臨近的感覺,民眾仍然一如既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為,這裏除了飛機,一般民眾哪裏能夠從這些飛機的到來看到戰爭的蹤跡。
這批空軍部隊是原駐紮江西青雲浦機場的空軍第五大隊。大隊長丁紀徐奉命率本大隊第二十四中隊、第二十五中隊二十四架美製霍克三式飛機進駐揚州機場(第二十八中隊調往句容機場),劃歸揚州機場指揮。
揚州機場本是簡易的前進機場,加之倉促建成,投入使用伊始,條件極其簡陋,隻是一個邊長800米的正方形平整的場地,劃出了幾條跑道線,還有停機坪。機場沒有住房,這裏除了部署機場警衛部隊,甚至連飛行員的住房都沒有,飛行員落地後,被臨時安排在揚州城西門外一座小土地廟裏居住。由於空軍這次布防倉促,加之前進機場剛剛建成,連飛行員居住的地方都沒準備。這座小土地廟裏甚至沒有床鋪和桌椅,又沒有被子和褥子。好在是夏季,飛行員們點起了蚊香,席地而睡。飛行員的夥食也隻有派人進城,將就著買些大餅、油條裹腹。幾天後,飛行部隊才被安排居住在城裏綠楊旅社。
綠楊旅社和機場相隔約模五六裏地,距離太遠,飛行員投入戰鬥卻又成了問題,好在揚州縣政府先行安排好交通工具,這交通工具就是黃包車。這些黃包車夫都是縣政府統一從全城黃包車夫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個個年輕力壯,拉車如飛。為加強戰備,車夫的夥食由縣政府統一就近安排供應。沒有警報的時候,黃包車在綠楊旅社門口兩旁呈一字形整齊停放。警報一響,飛行員們便對號入坐乘上黃包車。從旅社到機場抄近路,精壯的黃包車夫需要十來分鍾,最多一刻鍾左右就可到達機場。
揚州機場是一個簡易的戰備機場,也是國都南京的一個前進機場。在修建時,僅僅是填平夯實地麵,沒有聯絡降機信號。白天以一根高標杆為號,夜晚以煙火為號,沒有無線電聯絡設備,沒有機場設備。機場中心稍微高於四周,機場內可停歇飛機30架左右,停機坪設在機場的西北角、西南角。
揚州的平靜,隨著日軍轟炸鄰縣儀征縣十二圩鎮被打破。八月十三日,十二圩鎮依然和往常一樣平靜,而就在這一天,日軍在上海率先開戰,同時派出水上飛機三架轟炸南京,遭到國軍飛機攔截,被迫在十二圩鎮投下重磅航空炸彈4枚。
十二圩的民眾,聽到飛機的轟鳴,紛紛駐足觀望著天空的激戰,而在屋裏的人們,聞聲也從屋裏跑了出來,跟著觀望天空中的熱鬧。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來自空中的危險。出人意料的是,那畫著再上太陽的飛機機身下墜落幾個黑影,誰也沒有見過這種陣仗,誰也沒有料想到這就是奪命的炸彈。隨著驚天動地的聲音傳過來,繁忙的十二圩小鎮市民才知道日軍飛機投下的是炸彈。所幸的是,這4枚炸彈並沒有墜落到鎮中人群密集的地方,有人擔憂,有人慶幸,還有人茫然。這次轟炸,普通民眾遭受無端災厄,橫死當場,炸死民眾1人,炸傷4人。這次轟炸,首先向十二圩這個集鎮傳達了戰爭到來的信號。
十二圩原本是一塊灘塗之地,自從清朝同治年間淮鹽總棧的設立,十二圩迅速崛起,便由一個無人知曉的江邊荒灘成長為一個繁榮的大鎮。產自兩淮(黃海)各鹽場的食鹽經過通揚運河或是海江聯運到達十二圩,在這個小鎮掣驗、解捆,重新打包後發往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揚子江四岸”。繁忙的鹽運,讓這個小鎮水運和商業極其發達,興盛了足足一甲子,小鎮商鋪雲集,來往於這個小鎮的商賈不知有凡幾。
因為便利的交通,因為忙碌的客流,“十二圩遭到日軍飛機轟炸,民眾橫死當場”的消息,還有那航空炸彈爆炸驚天動地的恐怖,如長了翅膀一般,從運河、從長江、從陸路,當天就經過商人們、船夫、車夫傳到了數十裏之外的揚州,一些消息靈通的揚州人,第一時間第一次感覺到日軍的戰火燒到了家門口,燒到了眼前,聽到這令人驚駭的消息,他們除了滿臉驚愕,還有滿心驚慌,還有滿眼的茫然。到十二圩遭到日軍轟炸的第二天,加上報紙上的新聞,揚州民眾才算是真正地感覺到上海又打仗了,與幾年前的淞滬戰爭不同的是,這次上海的戰火已經燒到了眼前。
因為沒有南京方麵的命令,揚州機場沒有對轟炸十二圩的日軍飛機作出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