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好官人> 第兩百一十三章:退路

第兩百一十三章:退路

  可以說,從唐朝開始,與漢族政權敵對的少數民族政權的冶鐵業就不再居於劣勢,反而居於優勢。遼的賓鐵刀、西夏的冷鍛甲,都是宋朝難以企及的。這也不難看出,為何經濟繁盛的宋朝對外戰爭屢屢失敗了。因為在武器上,宋朝已經不能佔據優勢,反而處於劣勢。農耕民族的武器科技比游牧民族的武器科技還要落後,這怎麼打得過?

  這也是為什麼宋朝長槍兵那麼流行的緣故——沒辦法啊,刀兵和敵人的大刀碰撞的時候,往往是宋朝士卒的刀先缺口,甚至大力的敵人能一刀砍斷宋朝的刀。這樣渣質量的武器,居然還大量裝備宋朝軍隊。


  沒有機動優勢,連武器優勢都沒了,要不是弓弩犀利,估摸宋朝連現在的疆域都守不住!


  張正書回想了一下汴梁城郊外的那些鐵匠鋪,幾乎都是在用煤炭來鍊鋼。連張正書這個文科生都知道,用煤炭來鍊鋼,能煉出鋼來嗎?肯定是不可能的,因為煤炭里含碳量太高了,煉出來的只是生鐵。哪怕經過了淬鍊,也只是硬度稍稍提高的生鐵,和鋼這個概念相去甚遠。


  這也難怪為什麼張家的佃戶在田裡耕作的時候,用鋤頭挖到一塊石頭,都能蹦開一個口子,原因就是這鐵的質量不過關啊!

  「鍊鋼需要用什麼來著?」


  張正書一時間忘了到底要用什麼來鍊鋼才行,隱隱約約覺得是和蒸餾有關的,卻怎麼都想不起來了。這也是文科生的弱項了,總是一知半解,卻怎麼都記不起關鍵點。「反正就是要減少碳元素,碳多了,鐵就脆……」


  想想看,自唐代以後,漢族的鍛造和焊接工藝長期沒有大的進步,而且還愚蠢到的用煤煉鐵,造成原有的冶鐵優勢縮小乃至消失。沒有武器優勢,被游牧民族壓著打也正常了。如果有點選擇,沒有一個帝皇是不想開疆拓土的。可惜,武器質量,或者說是冶鐵的質量,制約了中國對外擴張的腳步。


  「有時間真的要去問問,遼國、西夏到底是怎麼鍊鋼的……」


  張正書想了想,這個問題還是問皇城司比較好。


  「要是我獻出了鍊鋼術,找趙煦換什麼好呢?」張正書可不是什麼一心只有君主的腐儒,甚至連腐儒也不是什麼忠君愛國之人,張正書更加不會了。在張正書的觀念里,他獻上技術,就要換來一點什麼。然而,他卻是知道的,北宋對於武人,甚至武備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是一點都欠奉。比如說,獻上神臂弩的李定,只得到一個區區防團之官,要知道,這只是一個不入流的小吏罷了!這樣的情況下,還有誰去改進武器,發明新的殺人利器?


  反觀被人說是「韃、,子」的忽必烈,對於獻上回回炮的工匠,卻不吝賞賜,大手一揮就賞了一個萬戶侯,封為鎮國上將軍,管軍總管,恩寵一時無兩。


  孰高孰低,一眼就看得出來了。


  對科技不重視,特別是對武器科技不重視的宋朝,註定是要被游牧民族吊打的。


  怎麼改變這個風俗呢?


  張正書認為是沒救,起碼在儒家學術貫穿的宋朝,是沒救的。因為士大夫不可能給武將坐大,也不可能讓厲害的武器一再發明。除非得到皇帝的支持,是不是很諷刺?繞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政治問題。但沒辦法,如果不明白這個,做再多也只是無用功。


  除非讓趙煦明白,他的皇位是靠軍權才坐得穩的,軍隊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反叛他的,武人才有機會崛起。不然的話,宋朝的士大夫集團一直到滅亡,還是異常強大。當然了,這種強大其實在張正書眼中不值一哂,就是宋朝的皇帝沒有打破罈罈罐罐的勇氣。如果有勇氣重新來過,那麼這些沒有兵權的文官都是渣渣。看看漢唐時,哪個腐儒敢在朝堂上嘰嘰歪歪?立馬被整倒了,叫你囂張!

  但是宋朝呢,反過來了,武將被打到塵土裡,文官崛起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宋朝的皇帝都不傻,甚至還很聰明,知道文官再厲害,也只是嘴炮。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嘛!可武人造反,那就是說反就反的了。換句話說,就是文官比武將更好控制。然而諷刺的是,不管是宋朝還是明朝,都是毀在文人士大夫手中的。


  而在張正書看來,不管文強武弱,還是武強文弱,都是不可取的。可惜宋朝的皇帝不會聽他的,因為他根本信不過武將。為何?因為宋太祖就是靠陳橋兵變起家的,都害怕別的武將學他一樣。不僅趙匡胤怕,趙光義也怕,甚至他的子孫都怕。而且,優待文人,那是宋朝一概的「政治正確」,反正祖宗之法不可改嘛!


  殊不知此一時彼一時也,此城危急存亡之秋,還拘泥於祖宗之法而不懂變通,那麼滅亡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了。按照唯物主義的觀點,世上就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每一個事物都處於不斷運動、變化、發展中。


  「難道真的要從哲學入手,把宋朝的學術界掀個底朝天么?」張正書內心有點蠢動,但他卻是知道的,這件事絕對不能急,而且得緩緩來。儒家學術的勢力太大,而且張正書也無意推翻儒家。哪怕儒家有這不好,那不好,但無可否認,儒家已經融入中國里了,早就和中國不可分割了。每一個中國人,不管是宋人,還是後世的人,血液里或多或少都流淌著儒家思想。不管怎麼否認,這都是無法泯滅的。


  「相對於這個,我還是想想怎麼找一條退路吧……是了,出海!」


  宋朝對海上貿易已經不陌生了,甚至可以說北宋的財政稅收,有十分之一二強是市舶司收上來的。宋朝對海貿的看重,比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強。海貿的繁盛,讓宋朝財政得到強有力的補充,不僅造就了發達的海船製造業,還帶動了海上航行技術的發展,指南針普遍應用在航海上就是證明。所以,出海在宋朝之前看似九死一生的事,到了宋朝就幾乎是家常便飯了。


  基於此,張正書心道:「何不去第一寶島呢,那可是魚米之鄉啊!」對歷史還算了解的張正書,知道這時候的流求,其實就是個無主荒島,島上還有很多原始部族。被皇帝逼得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出海逃亡是最好的選擇。「除了流求,還有南洋啊,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