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好官人> 第三百一十二章:知我者

第三百一十二章:知我者

  做一個「私人教練」總比做一個護院要強,可惜張正書並不打算拜他為師。


  「不是不是,這麼說吧,我就是想讓你做這護院的頭,帶一帶我家的僮僕,也好讓他們練些氣力……」這是張正書的目的,張家也是有不少下人的,可惜都是一些平頭百姓,蠻力有些,但卻不是武技。


  「原來如此!」劉忠大咧咧地笑道:「這算甚麼事,我雖比不得禁軍教頭,可也是能教些拳腳的。」


  「還有其他護院,需要進行軍事化訓練才行。」張正書說道,「也要一併帶著,也就是每日隨我早起,操練就是了……」


  張正書不是十分信得過這些武人,有道是男人有錢就變壞,所以張正書契約里還有工作不認真,不賣力一樣要辭退的條款。看似很苛刻,其實就是在提前打預防針。武人的墮落,完全不輸於文人,看看唐朝就知道了,唐末那些節度使,哪一個不是整日花天酒地的貨?張正書相信,一旦這些武人兜里有錢了,不是每日酗酒,就是去逛窯子,長久以往,被酒色掏空也不過是等閑。萬一到了緊要關頭,難道還有指望這種武人?


  想想也知道,是指望不上的了。


  所以,張正書認為軍事化管理很重要。而且張正書還打算用輪換制度,隔一段時間就把武人調回身邊,在眼皮子底下操練他們。


  「小官人,甚麼叫『軍事化管理』?」劉忠有點費解地問道。


  張正書解釋道:「就是像軍隊一樣,每日出來操練咯!」


  「啊,小官人,你想練兵啊?」


  劉忠有點害怕,這個未來的反賊頭子居然以為張正書要練兵造反了。


  張正書連忙止住他這個可怕的念頭:「什麼練兵,這只是鍛煉身體,鍛煉身體的事,能叫練兵嗎?」


  「是是是……」劉忠哪裡敢反駁,但總是感覺哪裡有點不對勁。能對勁就有鬼了,要知道就算是禁軍,也不是天天操練的,要是懶的話,五日一練也是有可能,還是走個過場而已。沒辦法,天天操練是要多吃飯的,你幹活不要吃多兩碗飯啊?汴梁城中,哪裡有這麼多糧食給禁軍消耗啊!就算是趙煦登基之後,京中禁軍也不過是兩三日一練,最多也就認真點,跑個陣形,練個槍法,再來個軍體拳。


  好了,這樣的大爺軍隊,你也別指望能練出什麼精兵來。能做個樣子就不錯了,要是敵人真的打到開封府附近,以這樣的禁軍,多半是要GG的了。所以,練不練沒關係,還是老老實實花錢買平安吧,起碼幾十萬的歲幣,真的比每年幾千萬軍費划算很多。


  劉忠的不安是有根據的,禁軍都做不到天天操練,憑什麼張家的護院和僮僕要天天操練?這不是狼子野心嗎?萬一被人揭發了,那真的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


  「放心,我大宋不會這麼不講道理的……」


  張正書雖然這麼安慰劉忠,但其實他自己也有點慽慽,不敢確定。畢竟這是在汴梁城中,四處暗探耳目眾多,最關鍵的是聽王慶說還有兩個親事官蹲點在京華報社附近,觀察報社裡的一舉一動。


  簽好契約后,張正書把其中一份契約交給了劉忠,說道:「明天收拾好行囊就過來上工,記得早點過來,不然趕不上早飯了。」


  劉忠千恩萬謝地走了,張正書才鬆了口氣。雖然現在的劉忠是一個憨厚的漢子,但張正書卻知道他正史上的名頭,那可是反賊頭子一個啊!跟一個反賊頭子打交道,這確實是一件很刺激的事。好在,那句話說得沒錯「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像劉忠這樣的「屠狗輩」,確實是很講義氣的。


  忙活了好幾天的招聘,總算是落下了帷幕。


  十八名武人也悉數招到了,剩下一些張正書覺得還算可造之才的,還順帶給作坊招了個工。於是,作坊又多了好些個免費的武人。這可是一舉兩得的事,而且作坊的工人,比做護院的還要高。


  張正書也佩服自己,居然能想出這一招來。


  用習武之人來做工人,也就他這個從後世的過來人想得到了。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估計那竊賊會很鬱悶,怎麼一下子闖進了閻王殿之中,被一堆武人圍毆了?想到這個場景,張正書就樂不可支,自得地搖晃著頭說道:「神來之筆啊!」


  「甚麼神來之筆?」


  一個清脆的聲音自身後傳來,張正書扭頭一看,一張未施粉黛卻尤比雪白的臉蛋落在視線之內。


  「姝兒!」


  張正書輕輕巧巧拉過她的柔荑,好在此刻周遭沒人,不然以曾瑾菡的臉皮,是絕不可能給張正書這麼做的。「你這人,好生不害臊,一來就占人家便宜……」曾瑾菡嗔怪道,但好似打情罵俏的意味更多一些。


  「占自家娘子的便宜怎麼了,誰管得著啊?」張正書笑嘻嘻地說道。


  曾瑾菡啐道:「呸,沒個正形!」


  「好姝兒,這幾日來真的累垮我了,早知道就不招什麼武人了,說得我口乾舌燥的……」張正書略帶訴苦的口吻說道。


  曾瑾菡偷笑道:「那是你活該,有那麼多人不用,非得招武人,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你是不知道啊,我大宋武人不少,更兼刀劍泛濫,傷人殺人之事時有發生。我這是防範於未然,萬一被強人闖入家中,豈不是要遭殃?」張正書確實挺怕這事的,就好像後世米國一樣,走在街頭你都怕哪個神經病持槍射殺路人。每年米國的槍擊案還算少嗎,不知道多少人冤死在槍支泛濫之下。


  大宋跟後世米國一樣,是不禁刀劍的,這就有很大的安全隱患了。在汴梁城中還算好,可是在張家莊呢?在李家村呢?防患於未然是沒錯的,而且是必要的。


  「好罷,怎麼說都是你有理!」曾瑾菡啐道,但其實她也知道,張正書心中是有一個武俠夢的。「別道我不知曉,你就是想學武了,別說你不是啊?」


  張正書嘿嘿一笑道:「知我者,娘子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