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
按照張正書灌輸給趙煦的觀點,打仗和做生意的道理是一樣的。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安燾只不過說得高大上了一點,沒有貼合實際罷了。張正書更加貼合實際,已經給出了具體的辦法。趙煦有時候真的覺得很不可思議,明明張正書就沒做過官,怎麼說起治國強軍,離間打悶棍的點子來,就是這麼一套一套的呢?
要是按照歷史,趙煦對安燾的計策是不置可否的。但是,聽了張正書的分析之後,趙煦已經決議採用安燾的計策了。
「安卿所言,甚合朕意。」
皇帝發話了,看看,這才是朕要的點子,你們好好學學!
諸位重臣聽了,都面面相覷。
很多文人士大夫,都自詡君子。是君子的話,怎麼能用這種流氓的方法呢?又是離間,又是侵擾,天下人會怎麼看他們?
要是給張正書知道了,肯定會在《京華報》上大罵這些偽君子,假仁義。要知道,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大宋之所以變得外忍內殘,就是因為有這麼些沒卵蛋的士大夫。對敵人仁慈,對自己人殘忍不說了,連別人來打,都只懂被動防守。殊不知,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把敵人消滅了,同化了,哪裡還有什麼敵人?
可惜,宋朝不僅武力不行,文化同化也做得不夠。
實際上,武力和文化入侵是同時的,就好像人的兩條腿,缺了哪一條,都邁不動步子。大宋天生就瘸了一條腿,哪裡能用文化去同化別人?看似契丹人開始學習漢文化了,東瀛也學習了,西夏也學習了,高麗也學習了,交趾也學習了,回鶻也學習了……可是有用嗎?宋朝不再是什麼「天、朝上國」,不再是天下共主,誰去學習你的經驗?
就好像後世的米國一樣,正因為它是炒雞大國,所以好萊塢、開封菜(KFC)、M記(麥當勞)、肥宅快樂水(可口可樂)、爛蘋果(iPhone)……才能傳遍全世界,全世界都要為之買單,文化入侵也就形成了。
如今大宋想做到後世米國那樣子,還差了點東西,那就是武力。
看看漢唐之時,正因為軍隊雄於東方,所以四海臣服,都主動來學習漢文化。自此,漢文化圈才得以形成,自中國四散傳播。但由於唐以後,漢人奉行儒家理學,開始積貧積弱,又被異族統治了兩朝,漢文化圈不僅沒有擴大,反而逐步縮小了。
為何?因為奉行理學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控制武將,文人掌控朝政。哪怕漢人在明朝還有一段高光之時,卻因為朱元璋的小農經濟模式,硬生生把中國的社會進程給遏制住了。別說經濟了,就連火銃、火炮這些本該大力發展的武器,也因為財政窘迫而無法發展。到后明末之時,原本威震天下的大明火器,甚至還不如女真人的弓箭了。因為這樣,清朝滿人還大言不慚地說,他們是騎射得天下的,火銃?火炮?呵呵,都干不過騎射!
於是,很自然而然的,中國就給西方列強教訓了,誰叫你積貧積弱?
一開始,張正書提出這種觀點的時候,趙煦還嗤之以鼻,認為他是在胡說八道。堂堂華夏文明,別國憑什麼不學?
但是這些天以來,趙煦思前想後,才發現張正書說的是對的。
如果沒有了武力,別說文化入侵,逐漸同化了,就連家國都守不住。好吧,姑且算你能守得住國土,可人家為什麼要給你同化?文化的東西,傳過去了人家能衍生出無數版本的,很負責任的說,遼國裡面的某些大儒,比宋朝的大儒都不弱。而且從國力方面來說,憑什麼不是遼國同化大宋?遼國又憑什麼給你大宋同化了?
趙煦醒悟了,他方才明白自己真如張正書所言,中了儒家的荼毒太深,認為四書五經在手,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然而事實卻給了他一悶棍,給了大宋很多悶棍。可惜滿朝文武沒有幾個想得明白的。
趙煦的眼睛看向了章惇,說實話,這個宰相他很滿意。但章惇也有個不好的地方,就是他有點高傲自負,喜歡揣摩皇帝意思,甚至喜歡製造事端來邀功。要不是趙煦暗示,不要去動張正書,恐怕章惇早就尋個由頭把張正書這個「不法商賈」抓起來了。
趙煦一看章惇,章惇就明白了:「陛下,臣附議!」
沒辦法啊,你作為宰相,你不捧天子的言論,你捧誰的?跟天子對著干,你是不想幹了吧?不過,章惇比蔡京之流有節操的地方在於,與國無利之事,他會竭力反對。但只要不是涉及原則問題,其實章惇是可以退步的。
趙煦見章惇說話了,當即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個宰相確實省心。
「臣附議!」尚書左丞蔡卞說道。
「臣附議!」中書舍人張商英說道。
「臣附議!」尚書右丞黃履說道。
……
一干章惇提拔起來的大臣,都紛紛贊同了安燾的計策。眾人之中,唯獨曾布、林希二人格外礙眼。
曾布卻還是嘴硬地說道:「臣還請陛下三思!」
林希卻扯了扯嘴皮子,沒有表態。
趙煦只當曾布是空氣,這種事本來就是少數服從多數的,既然大部分人達成了共識,那就行了。曾布個人意見重要嗎?不重要。不過,趙煦還是要安撫他一下的:「曾卿老成穩重,乃社稷之福也!」
換而言之就是,你老了,沒衝勁了,朕不太喜歡。你要是聰明的話,老老實實跟著朕的節奏走,不然的話,丟你一旁留你一個人玩。
面對趙煦這種潛台詞,曾布是早有預料,卻也不能改弦更張,他的臉皮沒林希那麼厚,可以當面出爾反爾。所以,曾布選擇反對到底,倒也顯得光明磊落。但很可惜,政見不合之下,曾布註定是要淡出中樞了。別說身居要位了,都要提防自己會不會再次被貶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