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好官人> 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

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

  彭元量不敢勸,因為他不懂兵法。


  其實,如果彭元量懂兵法,能領兵打仗的話,他才是最佳人選的。


  趙煦最放心的人,就是彭元量了。貼身侍衛啊,趙煦不放心彭元量,還能放心誰?說句實話,趙煦每天見得最多的人,就是彭元量了。就連妃嬪都比不上彭元量,趙煦信不過彭元量,還能信得過誰?


  偏生彭元量這人武力不錯,但腦子卻沒有多少大局觀。作為一個將領,沒有大局觀是最致命的。有勇無謀,只能做猛將。可到了宋朝這會的戰爭,猛將對戰爭的左右,已經太小太小了。


  「你去把張卿叫來,我先問問他的意見……對了,叫停泊在黃河出海口的水師,可以伺機而動了。」趙煦當然記得用水師反制遼國的策略,他也很有信心,如果是局部戰爭的話,大宋水師是無敵的。最起碼,在周邊國家之中,沒有一個國家是大宋的對手。


  張正書被沒頭沒腦地叫到皇宮大內,迷迷糊糊地就見到了趙煦。


  「臣恭請聖安……」


  張正書見趙煦氣色還是不錯的,估計一年內都沒啥大礙。


  「張卿啊,來來來,坐!」


  趙煦反常的態度,讓張正書立馬警覺了起來。


  要知道,這宰相到了垂拱殿,都未必有賜坐的待遇,趙煦這麼「款待」張正書,怕是有什麼事相求?


  「謝官家賜坐!」張正書倒是學會了禮儀,也不拘謹,大大方方一拱手,然後坐了下來。


  趙煦站起身來,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說道:「契丹人攻打雁門關了。」


  「啊?」


  張正書的演技恰到好處,表現出一副驚訝不已的模樣,其實張正書早就知道實情。與其說遼國攻打雁門關,倒不如說是佯攻,或者說是武力威脅更為合適。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很簡單,就是契丹人集結了二十萬軍隊,然後突然攻城,但是在雙方都死了幾百人之後,遼國又撤退了。反覆這麼幾次,雁門關的守城禁軍有點吃不消了,然後遼國突然又停止了攻擊。


  意圖昭然若揭了,就是想武力威脅大宋:你看到沒,我想攻破雁門關,那是分分鐘的事。你最好識趣點,乖乖地放過西夏,不然的話,我就來真的了。


  武力勸諫到了這個地步,趙煦豈能不明白?只是趙煦也是個要面子的人,哪裡會就這麼就範!


  當趙煦沉聲把事情說了一遍,張正書在心中想道:「這趙煦想幹嘛,難道要我出個主意,怎麼勸退遼國二十萬兵馬?」


  「官家,難道你沒有安排水師沿河而上,威脅幽雲十六州嗎?」


  張正書是知道的,自從改造了配重投石機之後,大宋的水師旗艦上,也配上了這中能把石頭投出兩三百步遠的投石機了。誠然,船上的投石機比不得陸地上的投石機,畢竟船的載重量是有限的,無法最大化去安裝一個投石機。可船隻勝在能機動,可以配上各種床弩,配上投石機,算是這時候的航空母艦了。


  如果指揮得當,完全可以叫幽雲十六州喝一壺的,最起碼,能毀掉不少農田。


  「朕剛剛下令反擊。」


  趙煦沉聲說道,「只是……徹底觸怒遼國,怕不是最好的選擇啊……」


  張正書點了點頭,說道:「這是自然的,如今我大宋兵未精,將未廣,無法和遼國正面交鋒。當然了,如果再有一年時間,我大宋就完全不懼遼國了。」


  「張卿可有計謀,讓遼國自行撤退?」趙煦有點希冀地問道。


  「倒不是沒有……」


  張正書想了想,才說道:「遼國內部派系林立,內耗並不比我們大宋小。二十萬皮室軍,已經是耶律洪基能動用的最大的機動兵力了。如果我們能吃掉這二十萬皮室軍,不,只要吃掉五萬,就足夠讓遼國傷筋動骨了。到時候,遼國國內的野心家,就會蠢蠢欲動的。到那時候,耶律洪基別說武力威懾我大宋了,就連國內的野心家,怕是也震懾不了哇!」


  趙煦當然知道遼國貴族的組成,他們都是有私兵的。而且遼國貴族的私兵,還相當厲害,比耶律洪基的皮室軍都不差,甚至能比得上御帳親騎了。這樣的武力,任何一個皇帝都是食之無味,睡不能寐的。


  「可如何能坑殺這五萬皮室軍?」


  趙煦目光炯炯地看著張正書,似乎想從他的眼睛里看到答案一樣。


  「官家,你不用看我,看我也沒用的啊!」張正書無奈地說道,「這契丹人全都是騎兵,來無影,去無蹤的,哪怕有扈從軍,有漢人軍做炮灰,那也能說扔下就扔下的。這樣的騎兵部隊,只能用騎兵來抗衡,不然的話,永遠別想掌握主動權。」


  張正書自從有了「兵法精通」這個技能后,太明白戰爭主動權的意義了。


  如果戰爭主動權不在自己的手裡,那這場戰爭想打贏太難了。


  當然了,大宋不是沒有化被動為主動的機會,就是找一條行軍路線,直搗析津府。只要戰術隱蔽,把沿途的牧人、部落都挾帶上,攻得遼國一個出其不意,就能掌握主動權了。要知道,論到攻城戰,就沒有誰比得上漢人的。只要把契丹人逼得守城,那麼漢人就有機會了。


  當然了,這也是要訓練出一支精騎才行,不然的話,怎麼跋涉千里突襲析津府?

  而且,張正書也不敢把這個戰略告訴趙煦,萬一趙煦腦袋發熱呢?要知道,這個戰略非膽大心細之人不能勝任,就算差了一點點,也會功敗垂成的。好在契丹人受到漢人影響頗多,貴族都放棄了住在帳篷里,開始享受住在高大城池裡的生活。只要戰略得當,是完全可以一舉剪滅遼國精華地段的。


  也不用求殺傷力,只要毀掉農田,毀掉城池,遼國立馬陷入困頓之中。


  到時候,國內矛盾,都可以讓遼國崩塌了。遼國本質上,就是一個極其不穩定的國家。要不然,歷史上區區幾萬女真人,就能把遼國滅了。這都是因為遼國內部矛盾重重,人心不一,自然會被外敵所滅。如果遼國像大宋一樣集權,那誰勝誰敗,那就很難說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