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女宦> 283.照單全收

283.照單全收

  尹蕙在向備選隊伍走去時, 雙腳還像踩在雲端一般感覺軟綿綿的不真實,直到目光無意中接觸到周信芳冷誚的眼神, 才猛然回過神來,忙低眉斂目集中精神,去角落裡站定。


  長安心中為這些飽受封建思想荼毒的女子嘆息一回, 接著往下選。


  「太樂令裴禮之女裴瀅, 年十五。」太監在她耳旁報道。


  與拘謹知禮的尹蕙不同, 這裴瀅大睜著一雙烏溜溜的眸子看著長安,見長安向自己投來目光, 還一派天真地沖她笑了笑。


  論容貌,這裴瀅也算不上出類拔萃,但她長得白嫩可愛,年齡雖不大, 發育得倒是好。胸大, 腰細,臀翹, 標準的天使面孔魔鬼身材。長安想著多些類型也能多些選擇,於是含笑問她:「你想進宮嗎?」


  裴瀅愣了一下,低眸垂首, 聲如蚊蚋:「想。」


  「你也過去吧。」長安道。


  裴瀅驚喜地抬頭,道:「謝謝公公。」然後小鹿般羞澀又輕快地去與她的尹姐姐會合了。


  慕容泓站在坤明軒的窗口遙遙地看著這邊, 華錦苑秋景宜人, 他眼中卻只有那抹茶色的影子而已。


  她是認真在選, 並沒有因循苟且敷衍塞責。


  其實他明白, 很多事情不必一定要等到結果出來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有時候,過程即結果,且是一種比真正的結果更鮮明生動難以作偽的結果。


  就像她一直拒絕他,說不喜歡他,但每次他看著她的眼睛,總是能從裡面體察到她的情意。


  他確定他在她心裡,只不過她心裡有一堵牆,她在裡面,而他在外面。


  現在,與其說她是在為他選妃,不如說,她在為她心中那堵將他隔絕在外的城牆添磚加瓦了。她如此用心,誓要確保不給自己,也不給他一絲一毫逾越雷池的可能。


  她曾對他說「如果要我做與你兩情相悅的女人,我只做唯一」,若是兄長還在,這有何難?他長這麼大,從未有一日想過自己終有一天會取代兄長成為皇帝,是以他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這一切根本毫無準備。而打無準備之仗,從來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很顯然,他已經開始付出他所要付出的代價了。


  握著窗欞的手緊了緊,他收回目光,一言不發地回到軒中坐下。


  接下來的遴選過程並沒什麼特別的小插曲,直到輪到陶行妹上場,而長安一聲不吭地從她面前走過為止。


  陶行妹抓住她的后領子將她扯回自己面前。


  長安:「……」順了順衣襟,她訕訕一笑,再次舉步向前。


  陶行妹再次抓住她的后領子將她扯回自己面前。


  長安知道想矇混過關是不可能的了,遂垮下肩小聲問:「陶姑娘,您想作甚?」


  「我這麼大個人戳在這兒你看不見?」陶行妹瞪她。


  長安賠笑道:「陶姑娘今日打扮得格外明艷動人,奴才這眼睛也不是長腳底板上的,哪兒能看不見呢?只不過……」她湊近陶行妹,用只有兩人聽見的聲音道:「陛下之前著意囑咐奴才不能選您,奴才若敢選了您,他便要奴才提頭去見。奴才膽小如鼠貪生怕死,還請陶姑娘高抬貴手,就放奴才過去吧。」


  「他果真這麼說?」陶行妹神情倔強,可眼眶卻幾乎是瞬間便濕潤了。


  長安道:「這種話給奴才十個膽奴才也不敢瞎編呀。」


  陶行妹扭頭看向不遠處的坤明軒,咬了咬唇,抬步就向那邊走去。


  一眾參選女子目瞪口呆地看著她的背影,唯獨長安壞蔫蔫地眯起來長眸,心思:慕容泓你丫想甩包袱,這個大包袱還是你自己乖乖背著吧!


  這邊長安繼續選秀,坤明軒那邊慕容瑛和慕容泓正喝茶閑聊,福安澤來報:「太后,陛下,征西將軍陶望潛之女陶行妹求見。」


  慕容瑛還未開口,慕容泓便道:「不見。」


  慕容瑛問他:「為何?」


  慕容泓道:「不合規矩。」


  慕容瑛笑道:「陛下何出此言?這些秀女進宮,原本就是要被陛下和哀家相看的,如何就不合規矩了?」


  「外頭正在進行初選,她於此時進來,目的不言而喻。」慕容泓道。


  「若真如陛下所言,那她必是對陛下情根深種的,選妃就要選這樣的女子,事事以陛下為重,後宮才得安寧。再者,就算不看她的面子,看在陶將軍的面子上,也該見她一見,陶將軍,畢竟曾是先帝副將。」慕容瑛溫言道。


  慕容泓不做聲。


  慕容瑛令福安澤傳陶行妹進來。


  陶行妹進軒向兩人行禮后,慕容瑛問:「你因何事求見?」


  陶行妹抬著頭道:「回太后,臣女有個問題想問一問陛下。」


  「什麼問題?」


  陶行妹看著慕容泓,眼眶中的濕意早已被倔強掩蓋,她道:「陛下,您為何吩咐安公公跳過臣女不選?臣女六歲就與您相識,情分難道還比不上園中那些與您初次見面的女子嗎?」


  「你也知道你六歲就與朕相識,豈不知朕從來都將你當妹妹看待,如何能讓你進宮為妃?」慕容泓直言道。


  陶行妹一噎,犟脾氣上來,她道:「您將臣女當妹妹看待,臣女可從來就沒有一日將您當哥哥看待過。您因個人偏見一早就將臣女排除在備選名單之外,這不公平。」


  慕容泓失笑,道:「選妃之事還有公平可言?那你來告訴朕,怎樣選才公平?」


  陶行妹沒有長安那樣的應變能力和伶牙俐齒,一時之間哪裡答得出來?情急之下,她抽下發間金釵。侍立一旁的福安澤見狀大驚,忙喝問:「你想做什麼?來人!」


  門前侍衛應聲看來,慕容瑛揮了揮手,對福安澤道:「別大驚小怪。」


  陶行妹反應過來自己此舉不妥當,但她已經別無選擇,遂拿金釵尖利的一端對著自己的臉頰,看著慕容泓道:「臣女也知此事根本沒有公平可言,可是臣女這輩子活到今日,只喜歡過陛下一人,只願嫁陛下一人。若是此番落選,爺娘必會逼著臣女另嫁他人。臣女不能心中想著陛下而委身他人。所以,今日若不能入選,臣女即刻毀容,以全臣女對陛下的這番心意。」


  慕容泓了解陶行妹的性子,知道只要她說得出,她就必然做得到。


  他眸光冷了下來,看著她一字一句道:「你這樣,朕很不喜歡。」


  陶行妹一笑,眼裡卻湧出滿眶熱淚,道:「陛下,您能擔保入您後宮的每個女子您都喜歡嗎?縱然每個都喜歡,您能擔保她們每個人一輩子都恩寵不衰嗎?如果不能,如果宮中終會出現失寵的嬪妃,您何妨一開始就放一個失寵的在裡面呢?臣女不求您能喜歡臣女,臣女只求,這輩子的夫君是您,哪怕只是名義上的。」


  慕容泓擱在腿上的手指根根捏緊。這一刻,他忽然有點能體會長安的感覺。如果一份感情在你看來是不適宜的,而對方卻拚命堅持,尤其是那個人還是你在意的人,這樣的感情原來真的不會讓人感動,不會讓人心生喜悅,只會讓人感覺到麻煩和負擔。


  以往每當他向長安說著類似的自以為深情的話語時,長安看著他,是否就如他此刻看著陶行妹的心情一樣?

  難道除了煎熬之外,因愛而生的那份喜悅,也只有先愛上的那個人才能體會得到嗎?

  慕容泓的沉默讓軒中的氣氛在僵持中漸漸尷尬,就在陶行妹滿溢的淚水終於控制不住地奪眶而出時,慕容瑛開口了。


  「好了,這天家娶媳,皇帝喜歡固然重要,但也不是最重要的。陶行妹品貌端正家世清白,更難得的是對陛下痴心一片,哀家做主,她入選了。」


  「太后……」


  「陛下方才不是還說複選由哀家替陛下拿主意么,現在又不作數了?」慕容泓剛想說話,慕容瑛便打斷他道。


  「朕真的只當她是妹妹,與她之間並沒有男女之情。太后若讓她入宮,乃是誤她一生。」慕容泓道。


  慕容瑛看著陶行妹道:「顯然,她並非這樣想。她要一個親近陛下的機會,哀家給了,若她還是只能做陛下的妹妹,那是她自己沒本事,哀家沒錯,陛下也沒錯。陶行妹,你說哀家說得對不對?」


  陶行妹叩首道:「太后所言,正是臣女心中所想,多謝太后成全。」


  慕容瑛復又看著慕容泓道:「陛下也不必太過抗拒,世上沒什麼事是一成不變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是如此。就如你今日選趙宣宜為後,難道是因為你對她一見鍾情么?若非一見鍾情,既然你能因為感情之外的原因選她為後,又何妨以感情之外的原因選陶行妹為妃呢?」


  世上沒什麼事是一成不變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是如此。這句話讓慕容泓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前幾天他與長安的那番爭執,長安的意思概括起來,不也就是這句話嗎?


  為什麼比他還小一歲的她,能與太后說出一樣的話來?難道真的是他的想法太天真了嗎?難道人的感情,真的那麼脆弱易變嗎?他不信。


  他不信,卻也阻止不了他心情低落。


  他是個感情細膩的人,但他從來就不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對於陶行妹,他自覺今日之事他已經做到仁至義盡,既然她不領情,那就隨她吧。


  「朕聽太后的。」面對慕容瑛的問話,他如此回答道。


  陶行妹久去不回,長安料想是事成了。於是除去趙宣宜和陶行妹之外,她選了十人,加上那兩個正好組成十二釵。為什麼選這麼多呢?因為她覺得人再多了,慕容泓那小瘦雞的身子可能吃不消,再少呢,又不夠他忙的,到時候難免又想東想西,十二個不多不少,正好。


  選好了人之後,她便帶著這十名女子去坤明軒向慕容瑛和慕容泓復命。


  慕容瑛拿了選出來的秀女名單,問長安:「怎麼才選這幾個?」


  長安恭敬答道:「開選前陛下曾告訴奴才,選五六個就行了。奴才覺得太少,已是多選了。太后若是嫌少,要不奴才再去選一些過來?」


  說話間慕容瑛已看完了秀女名單,其中有些秀女的父兄身份還是很敏感的,比如虎賁中郎將欒平,太常卿喬白駿,這個喬白駿還是梁王張其禮的表妹夫。再比如說太僕卿宋槐,據她所知此人與吳王周平乃是同鄉,當年兩人是結伴從家鄉逃荒出來的。


  而有些秀女家世則非常一般,比如說太中大夫姚沖的孫女姚靜雅,太史令之女孔熹真,太樂令之女裴瀅,還有太倉令之女尹蕙。


  慕容瑛見周信芳也在名單內,加之趙宣宜已是定下的皇后,此番選秀目的已然達成大半,若是再擅自更改入選秀女名單,反而容易招人詬病,於是便以長安眼光不錯為由,建議皇帝照單全收。


  慕容泓一開始便說了自己不會親自挑選,此時自然也不能出爾反爾,於是便依太后之言,照單全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