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故宋帆影> 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

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

  在昌國,戴小貓的銅鐵作坊經過晝夜不歇的努力,終於打造出了第一批銅銃。因廢品率高,隻能多複製陶範,多澆鑄試驗,為此原本五千貫的充足預算竟超支了一點,平均到每一具銃上,造價達到了二十幾貫,一般人還真用不起。好在最終這五十具碗口銃,二百具盞口銃都按期完成了,甚至比原計劃還提前了幾天。


  對此最興奮不是帶兵打仗的那些武將們,反而是康棣這個文人。作為張鏑的好友,他不計個人得失,義無反顧的跟隨南下,但打仗的事他不會,經營管理的事一時也幫不上忙,很有一種“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感慨。


  不過在造火銃的過程中,他卻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他原本從張鏑口中聽說過“火竹筒”這種火器,當時就很有興趣,對於用銅鐵造銃則更加癡迷。一頭就紮了進去,與工匠同吃同住,有問題虛心求教,如有所收獲就都記在自己的筆記上,張鏑也為這種精神所感動,畢竟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都務虛而不務實,能這樣熱愛並踐行實用技藝的實在太少見了。普通工匠很少識字,技藝多為口口相傳,一旦後繼無人就很容易失傳。但文人就不一樣,可以將技藝原原本本的寫下來,千百年後人們還能看到學到,所以康棣這樣的人才是可以將火器發揚光大的希望所在。


  “礪鋒大才,能想出火銃這樣的神物,將來必能成我大宋之軍國利器!”這日張鏑一進門康棣就誇上了。


  “不如同去試它一試?”


  “正合我意!”


  命人將兩具盞口銃、兩具碗口銃抬出,這盞口銃隻有十幾斤重,碗口銃也就三十多斤,一般一個成人就可以提著走,但若像火竹筒一樣裝在長杆上單兵射擊卻又顯得笨重了些,所以按設計主要用途還是布在船上的。


  張鏑與康棣先帶人將大校場清場,立了幾塊大木板作為標靶,又請了胡隸和眾將領一起來觀看試銃。幾名士卒找了幾個木架,將銅銃固定好,再往銃管中裝填火藥,用木棍捅緊壓實,又塞入小卵石、鐵渣之類的小顆粒硬物,仍舊壓實。


  引線點燃,絲絲的蔓延,點燃銃膛裏的火藥,火藥劇烈膨脹,發出震耳欲聾的爆響,銃膛內的石子、鐵丸如暴雨一般潑灑到二三十步外的大木板上,頓時將寸許厚的木板打的千瘡百孔。


  四隻銃都試過,威力比起原本簡陋的火竹筒是強了不止一星半點,蓋因金屬銃管更耐壓力,可以放入更多的火藥,不必擔心一下就炸裂了,射程自然也更遠,而且還能重複再放。不過缺點還是很大,過了五十步之外就完全說不上準頭,幾十上百的銃丸以大扇麵鋪開,並不是向前直射,距離一遠就沒了力道,別說不能將木板打穿,大部分銃丸早就偏離目標了。


  而且盞口銃和碗口銃射程並沒有太大差別,碗口銃雖然裝藥多,銃丸也更多,近距離可能威力更大,但過了五十步照樣無力。看來也就接弦之時打上一波,消滅近前的敵人而已,想要破船太難了。


  在眾將讚歎聲中,隻有張鏑輕輕地歎了一口氣,身旁的康棣齊禍看透了他的心思,悄聲道:“礪鋒可是歎這銅銃射程不足?”張鏑點點頭表示默認。


  “不妨事,且再打兩銃看看吧!”康棣略帶神秘的笑了笑,而後對著不遠處試銃的幾名士兵吩咐道:“換大石丸!”


  士兵們應命抬出一個大木箱,一打開,變魔術一般取出了幾百顆二寸許直徑的小圓球,將圓球填入裝好火藥的碗口銃銃管中,大小正好合適。

  原來康棣琢磨了很久,也取了火竹筒之類的實物試驗,早就發現了散彈射程不足的問題,就在燒製泥範之時另外讓人製作了一個陶模,專門壓製出大小均勻的幾百顆泥丸,在窯中燒製後就成了碗口銃的專用彈丸。


  大木板被遠遠的挪到了百步之外,兩門碗口銃先後發銃,二中其一,一寸厚的木板被打出一個巨大的洞。


  再往後挪至二百步遠,銅銃的準頭很低,連發四五銃才中其一,仍將木板打飛一角。


  “太好了,就是需要這樣遠,子華可記一大功!”張鏑讚道。


  康棣答道:“不敢居功,皆眾人之力。此物雖尚不完善,但威力初成。若將其列於我軍戰船之上,以銃口內銜大石彈,照準賊船底膀,依序施放,打過一銃又打一銃,平水麵打去,以碎其船,最為便利。今後水戰,又何懼蒙韃!”


  此時銃炮之類剛剛萌芽,張鏑已經走在時代之先,但他也未想道同一管銃還可分散彈和石彈兩種打法。散彈殺敵麵廣但射程太近,實彈一發隻中一處,但力量集中可以射遠。雖然這隻是一層窗戶紙,說白了大家都知道了。原理雖然簡單,但貴在能率先發現,也隻有康棣這樣一直鑽研才能得出。


  眾人好奇的看那一箱石彈,一個個燒製的大小勻稱,邊角還稍稍打磨過比較光滑,放入銃管當中剛好填充,不差一點,氣密性很好,難怪能打的遠。


  這些石彈都是兩寸左右,並沒有更小的,也就是說隻能供碗口銃用,沒有適合盞口銃的,這倒不是因為漏做了,而是因為盞口銃本身口徑比較小,適合打人不適合打船,而現在這兩種銃精度又沒有達到幾十上百步外擊中目標的程度,所以還是以散彈攻擊二十步內的敵人比較適宜。


  水戰時,先在較遠距離用碗口銃打大石彈,擊破敵船。待敵突進,則大小銃都裝散彈,重點攻擊敵軍人員。如此遠近搭配,形成交叉火力。


  張鏑對校場試射的結果基本滿意,尤其是散彈與石彈分別搭配,是一個重要的啟發。回到工坊,與康棣又做了些交流。


  康棣認為當前的火器還有很大的改進餘地,首先是火藥的配方還應更細更純,現今的火藥太粗太雜,嚴重影響藥力。其次銃管還能加粗加長,可令射程威力繼續增加。最後一點是銃丸和火藥量要試驗出一個最合適的搭配量,建議火藥定量、彈丸定重,射程就能更好調節。


  張鏑聽後恍然大悟,有一種“火器還能這麽操作”的感覺,這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道理,康棣比任何人都熱愛火器,精心鑽研,頗有所得,短短時間近乎成了火器專家。


  為此,張鏑略一思索就對康棣道:“子華,所謂術業有專攻,我有意將火器作坊的事交你專管,不知子華兄能否屈尊?”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能擔此任,榮幸之至!”康棣會心一笑,爽快答應。


  對於堂堂進士,擔任一群工匠的頭兒確實有點屈尊,不過康棣滿不在乎,樂而為之,他本就不是迂腐之人,否則也不會拋下功名利祿跟著張鏑來到昌國這海外島嶼。他一心要做一些實事並且深信火器將是改變這個時代的致勝之寶。


  張鏑望著康棣堅毅的神情,忽然想起許久以前杜神仙送給他的一句話,“禦敵之術在於水,克敵之術在於火”。這克敵之火,莫不是火器的火?張鏑自顧的自點點頭,堅定了信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