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
泉州爆發大規模回亂的時候,張鏑率領的船隊已經抵達三千裏外的山東成山角從這裏折轉西北往直沽航行。
直沽距離大都隻有三百裏,並且壓在了大都的命脈上。
大都的命脈就是漕運。
自從把大都作為京城,蒙元這個大帝國就有些頭重腳輕。它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之間距離太遠了,難免有一種供血不足的困擾。
大都城裏有數不盡的王公貴族和上百萬的軍民,吃喝用度需要消耗無盡的資源,針對北方的征伐所需的糧草軍資同樣是個填不平的無底洞。然而中原地區被蒙古人殘暴殺戮,人口銳減、田地荒蕪、城鄉破敗,至今未能恢複經濟。
南宋投降後,帝國的財賦重心不斷南移,從江南搜刮到的海量物資必須依賴長達幾千裏的漕運送到大都,隨著蒙古上層貴族的奢靡腐化和戰爭的擴大,對漕運的依賴也越來越重。
最初的漕運大致循唐宋大運河舊道入大都,但因舊運河失修,很多地方淤塞難行。為此元廷隻能采取多種辦法,一方麵征集大量的民夫開挖疏通運河,首先挖通濟州河,引汶、泗水經濟州西北至須城安山,南來運舟由徐州經濟州河入大清河,至利津入海,海運至直沽,再水陸聯運至大都。同時征用更多的民夫開鑿會通河與通惠河,計劃在幾年內將大運河全線貫通。
總體的漕運路線是,江南江南河邗溝黃河東平臨清直沽大都。
為彌補運河漕運的不足,又不得不采用海運或者海河聯運的方式。其中一條河海聯運路線是從淮東順淮河故道東下出海口,沿海岸北上入膠萊河,再經海道至直沽。海運主要是傍海岸航行遇沙擱淺艱難曲折航期長達兩月餘。
主要的海運路線是,江南海港東海黃海渤海直沽大都。
看得出,不論是海運還是漕運,抵達大都之前都有一個必經之地直沽。
直沽位於衛河、白河、丁字沽合流之處。黃河以北之水,多從直沽入海,即古者九河入海之處。
元廷在此設海津鎮,以鎮兵三千駐守,護衛漕運。又有若幹巡檢司分布於周邊百裏範圍,負責捕盜緝私。今年以來,元軍的銃炮場和火藥場都建在直沽一帶,皇帝和宰相阿合馬都十分重視,於此地增加了大量駐軍。
入海口在直沽寨東南四十裏,此處設有小直沽巡檢司,巡檢名叫馬三。
這是個肥差,因為開了海運以後,往來的不僅僅是漕糧,還有大量的商船緊跟著漕運,商人的嗅覺是極為靈敏的,隔著幾千裏路他們也能聞到大都城裏散發出來的金銀銅臭味。人傻錢多,速來。
要去大都,必須經過直沽。要到直沽,又肯定要經過海口,進入小直沽巡檢司的防區。這給小小的巡檢馬三創造了大大的撈錢機會,過往商船雁過拔毛,每船收取一點點好處,就足夠他和手下百十個兵丁吃香喝辣了。
五月中旬,春夏之交,這暖暖的天氣讓人犯困。這一天“生意”不好,半天通過的盡是些小船,蠅頭小利都不夠塞牙縫的。
“來了來了!來了好多船!”
這時候巡邏哨船上的一名巡檢兵丁興奮的嚷起來,有船來了可不就是錢來了嗎。
假寐中的馬三立刻睜開眼,往東麵海上一看,果然是一片船影,真有不少船來。
不對,這也太多了!
隨著海麵上的的船影越來越近,馬三發現來的船既然有幾百艘之多。就算是漕運最繁忙的時候也沒有這麽多船呀,這到底是?
會不會是敵人?
不會的,怎麽可能!
馬三打死也不敢相信,這裏會遭到大規模的敵人舟師進犯。他在巡檢司很多年了,除了十幾年前李璮叛亂差點波及這裏,之後就再也沒碰到過什麽威脅。因為南邊的殘宋早就奄奄一息,自顧不暇,不可能有餘力派船開到這幾千裏外的北方來。除此之外,又有哪個不長眼的小賊敢來這裏搞事?
直沽靠近京畿,乃是大元的腹裏,是天底下防禦最森嚴的地方,方圓幾十裏就有上萬的兵馬屯駐,誰會沒事撞到刀口上來送死呢?
但來的舟船規模實在龐大,馬三在小直沽巡檢司也從未見識過這麽大的船隊。
或許就是軍船,沒錯,是大皇帝為南征而打造的海船。
早就聽說在四十裏外的直沽寨建了軍器監,要打造什麽厲害的火器。南方北方的港口又在打造大海船,火器就要在海船上用的。
那就對了,一定是別處造好的海船要到直沽裝備火器去了。
既然是軍船,那就收不了過路費,白高興一場了。
“軍爺,不知軍爺是哪部分的?”
“大宋忠勝軍!”
“大大宋!”
旗艦上,胡隸和張鏑師徒倆倚欄遠眺,看著岸邊忙忙碌碌的場景。
灘頭已經拿下,就把這裏的小直沽巡檢司作為前敵指揮部,派三千人留守,騎兵師上岸挺進,其餘船隻繼續溯流向上,目標直沽寨。
“前頭就是小直沽海口,先遣隊已經上岸,抓到了此處一個巡檢。”
“巡檢?哈哈!三年前,你師父我也是巡檢呐!”
“但現在,您是全軍的統帥了!”
“得了吧,鏑哥兒可別抬舉我了,為師就給你做個騎兵師師長足夠了!統領三軍的活兒還是你自個兒勞駕吧!”
胡隸是中興社的武部元首兼騎兵師師長,元首是很大的尊榮,在名義上幾乎比總理還要高一些。但他不管那勞什子元首,隻認自己是個騎兵師長。他是個直腸子,徒弟給自己麵子,但他曉得自己幾斤幾兩,衝鋒陷陣還可以,但要統領全局,一百個胡隸綁一起也比不過一個張鏑。能者多勞,胡隸雖然是長輩,但對自己的徒弟心服口服。這些年軍政大權都是徒兒在抓,壓力也全都徒兒在背,打下偌大的基業太不容易了。
聽說先遣隊抓到了一個巡檢,倒是讓胡隸有些感慨,若不是徒兒張鏑,自己恐怕還在昌國小島上做同樣的小官兒呢。哪能像現在這樣,提三千虎卒,踏入韃子的老窩?從襄陽老家逃出來這麽多年,一直顛沛流離,現在就是揚眉吐氣的時候了。
這一戰,必須揚名天下!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群,柒柒伍柒貳壹叁陸叁,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群正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