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 一
這天發生的事,完全超出了巡檢馬三所能理解的範圍。好好的曬著太陽、收著過路費,忽然下來一群兵,沒兩句話就把他抓了起來。那帶頭的軍官倒是和顏悅色,以前都沒見過大元的官兵有態度這麽好的。接著那軍官繼續和顏悅色的把他綁了,像狗一樣把他栓在路邊的歪脖子樹上。
別以為人家態度好就好商量。
態度好那是人家有素質,綁了他那是人家有原則,因為人家是宋兵,敵國的兵,碰到他一個蒙元的官兒,不綁他綁誰?
馬三是個識大體、顧大局的人,或者說是典型的牆頭草順風倒,畢竟跪的久了,隨便碰到哪個比他強的都要跪,跪宋人是跪,跪蒙古人也是跪,或許前者還更心安理得一些呢。
所以他頗為順從的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一五一十的招供了出來。
張鏑在事先已經收集過情報,與馬三的招供相結合,可以更好的印證情報的準確性。
現在基本可以肯定,元軍的銃炮場就建在上遊四十裏外的直沽寨,守衛銃炮場的大約有三四千人,騎兵為主,或許是大都的衛戍部隊。直沽寨北邊五十裏,還有一個海津鎮,約有鎮兵三千,步騎參半,主要是監督和護衛漕糧。
海津鎮與直沽寨之間有一個楊村驛,顧名思義,是個驛站,同時又是直沽附近最大的一個轉運中心,漕運糧食與物資要在這一片海陸轉運去往大都,於此建了規模很大的倉庫。有楊村驛都巡檢司和管河通判,駐兵千人上下。
此外,從楊村驛往東二十裏為桃花口,再二十裏是丁字沽,西北四十裏為黃家務,再三十裏為河西務,這幾個地方從東南到西北分布,以楊村驛為中心,串在百餘裏的漕運道路上。楊村驛都巡檢司以下有大大小小的若幹個分巡司,兵力幾十人到一兩百人不等。運道沿線幾乎一路都是兵,可見元廷對這條漕運命脈的重視。
張鏑攤開簡陋的地圖,將心裏預演過很多遍的作戰計劃在圖上再次一一對應。如果以直沽為圓心劃一個圈,攘括進敵人的所有兵力,則方圓百裏之內至少有八千到一萬名元軍。
其中重頭的是兩處,一是直沽寨的三四千守軍。二是海津鎮的三千鎮兵。其次是楊村驛都巡檢司和管河通判的近千巡兵。另外的那些零零散散的兵力就沒設什麽好擔心的了。
作戰計劃需要根據敵人的兵力部署,首要目標當然從最硬的骨頭啃起直沽寨。
駐守直沽寨的是萬戶庫祿滿屬下的一部分黑軍,該軍往來如風,行動迅捷,作戰勇猛,士兵都是敢死之士。因旗號、服色尚黑,被稱為黑軍。
蒙元的軍隊成分比較雜,根據與皇帝的親疏遠近來分,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梯隊。
第一梯隊是拱衛大都與皇帝的禁衛部隊,有薛怯軍、質子軍、侍衛親軍、武衛軍等等明目,人數大約在五到十萬之間,是皇帝身邊最可靠也最精銳的部隊。
第二梯隊是由“國人”組成的蒙古軍,是廣義上的蒙古人,包括了塔塔爾、弘吉剌、克烈、乃蠻、蔑兒乞等原本不屬於蒙古族的草原部落,在漠北諸王分裂之前控弦之士當不下三四十萬,但現在隨著北方亂局的擴大和周邊汗國實質上的獨立,忽必烈能用的真蒙古軍估計隻有二十萬上下。
第三梯隊是色目軍與漢軍,色目軍包括西域諸國的色目人,比如畏兀爾人、阿速人、波斯人,其中以探馬赤軍為代表,探馬赤軍本來是外圍的五個蒙古草原部落組成,作戰中承擔打先鋒的任務,原本是蒙古軍的一部分,但後來隨著軍事擴張,加入了不少漢人與色目人的成分,而色目人的比重越來越大,甚至單獨成軍。
而漢軍則主要是早期投順蒙古人的北方漢人,比如史家、張家、董家這樣的北方世侯,同時也包括了契丹人、女真人、西夏人、高麗人等等中原北方與周邊被征服的民族。原本色目人與漢人地位相當,但由於李璮等北方世侯屢次造反,皇帝對漢人失去信任。又隨著阿合馬之類擅長斂財的色目人逐漸掌權,色目人的地位明顯超過了漢人。但漢軍仍然是蒙元朝廷控製下最大的武裝力量。如果把色目軍與漢軍相加,第三梯隊的兵力至少在四五十萬人。
第四梯隊就是地方治安部隊和南方的新附軍,治安部隊類似於宋軍中的弓手、土軍,屬於民兵和勞役性質,不算正規軍,比如各地的巡檢司,除了軍官以外,士兵都是地方上強製差派,形同雜役。南方的新附軍都是宋人投降過來的部隊,名義上是正規軍,但作為四等南人受到歧視,待遇很差,訓練廢弛、軍紀敗壞。這一梯隊的軍隊人數不少,也不下幾十萬人,但戰鬥力極為低下。
還有一些在這四個梯隊以外的軍隊,比如八都魯軍,都是由死囚組成,必須以軍功贖罪。此次元廷派往山東征剿紅巾的部隊中就有三千名八都魯軍。
庫祿滿的黑軍則大致介於第二梯隊與第三梯隊之間,最初成軍是在庫祿滿的祖父石抹也先手上,隻有一千名蒙古軍,征服遼東以後,石抹也先從當時的金國遼東乹軍中挑選了一萬二千名敢死士兵重組成一個萬戶的黑軍。石抹也先死後,其子查利繼任萬戶,而後查利又傳給了兒子庫祿滿。這支軍隊幾十年來權力世襲,對主將十分忠誠,作戰也十分勇猛,所以才被皇帝派來承擔這護衛軍國利器的重任。
直沽寨建於運河河畔,這是為了銅、碳等原材料的運輸方便,也便於銃炮鑄成後及時安裝上船。此處銃炮場占地很廣,其中有營房、工場房數百間,雙重的圍牆環列如一個小城。
宰相阿合馬隔三差五要來此督促,甚至皇帝也親臨視察過一次,所以銃炮場的防護一點也不能稍忽,防禦的目的主要是對內而非對外,因為預期之中敵人是不可能跑到直沽來的,重兵看守就是為防止工匠們逃跑,工匠們一方麵要忍受繁重嚴苛的勞作,另一方麵還要擔心會不會被殺頭祭爐。因為阿合馬聽從高僧的意見,為了保證銃炮的質量,每次開爐都要用人血祭祀,祭品往往是那些不聽話的工匠。
不是沒有人逃跑,但逃跑談何容易,三千黑軍看守著六七千工匠,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幾乎是水潑不進、針插不進,工匠們一旦進入銃炮場基本上就沒有出來的可能了。
“什麽人?”
直沽寨,幾名巡邏的守兵忽然發現圍牆外不遠處漆黑一片的夜幕中有幾點若隱若現的火光。
“快追上去!”帶頭的什長以為又有工匠逃跑,因為附近民居都被清除過,大晚上的這裏平常不會有人。
逃跑還點了燈火,真是笨的要命。
寨樓上敲鑼報警,大群的黑軍湧出寨門前去圍捕那幾點火光。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群,柒柒伍柒貳壹叁陸叁,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群正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