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第176章 龍鳳團茶
當楊涵瑤把合約最後一個字寫完時,李德仁也在柳芸娘的帶領下來了。
人還未走到正屋,李德仁爽朗的笑聲便飄了進來:「哈哈,瑤姐兒得了好東西還記得我這老頭子,老頭子甚感欣慰啊!」
楊李氏迎上前,笑著說道:「里正來了?快屋裡坐。翠花,快,把里正的雨傘擱廚房去。」
「噯,老夫人。」
「芸娘,去煮茶,佩兒,去把大姑娘叫出來。」
「不用了,親娘,我聽見里正伯伯的聲音了。」楊涵瑤走到正屋,對著李德仁福了福身,笑著說道:「里正伯伯安好。」
「好,好好。」李德仁將手裡的雨傘給了翠花,見到楊涵瑤出來,快步上前,手虛扶了一把,笑著說道:「都自家人,不用多禮。」
楊涵瑤也抿嘴一笑,迎著李德仁坐了下來,柳芸娘端著一應茶具走到正屋,福了福身子后,在邊上的一張小案幾前坐了下來。
案幾前有一個蒲團,柳芸娘將袖子微微擼起一點,跪坐在案幾前,神情嚴肅而又神聖。
好吧,神聖這詞或許誇張了。可每次看到柳芸娘煮茶時那表情,楊涵瑤腦中總會不自覺地冒出這個詞來。
楊涵瑤不懂茶,前世因著專業的問題,從不喝外面買得飲料。夏天的時候,總會買些干檸檬和紅茶,將紅茶檸檬放在鍋里煮一煮,加上方糖,那味道比外面買得冰紅茶可好喝多了,起碼質量上可以放心些。
有時心血來潮時也會選擇不用檸檬,而是加上自己做得太妃糖。忙碌了一天到家后,這樣一杯充滿了異國情調的自製飲料總能讓疲憊的身心得到一些慰藉與釋放。
其實宋代喝茶的以後和她自製的飲料茶有相似的地方。只是那配方,楊涵瑤實在不敢恭維……
柳芸娘煎茶的手藝很好,動作也很優美。行雲流水間透著濃濃的時代之美。
蒸煮后再磨得細細的茶葉加水煮開后,倒在精緻的黑瓷盞里。然後拿著一把小竹刷快速打著,直到打出泡沫來,然後加上薑絲,豆蔻粉與鹽。
那味道簡直刺激到了極點,茶的苦味,鹽的鹹味,薑絲的辛辣味,再加上豆蔻的香料味,幾種味道混合在一起,讓人有種「********」之感。
楊涵瑤只嘗過一次就敬而遠之了。拜託,就這樣的東西是要吃死人么?每次看到方襲陽與胡淑修喝得一臉享受的樣子,楊涵瑤忍不住就在心裡為這兩人默默地掬上一把淚。
兩可憐孩子,這是沒吃過啥好東西啊……
茶煎好后,柳芸娘給楊李氏與李德仁遞上后,卻給楊涵瑤遞上了一杯白開水。
李德仁略微有些詫異,端起茶杯在鼻下聞了聞,微微啜了一口,心中更是詫異,居然是龍鳳團茶,這,這可是貢品啊,千金難得,這瑤姐兒當真是好本事!
說來也巧,李德仁之所以能喝出這是龍鳳團茶也是因為他本人極度嗜茶,是晉陵一個茶社會的成員。
而茶社會裡的人自然也都是愛茶之人,其中也不乏名士,更有為官榮休者。李德輝進了茶社,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有幸品嘗到了這皇家的貢茶,那滋味到現在都忘不了呢。
在民間,龍鳳團茶不是弄不到,而是那價錢實在是李德仁這一階層難以承受得,說是千金難得也不誇張。
龍鳳團茶不僅僅只是因為被皇室列為貢品而昂貴。更主要的那製作工藝。宋代的皇帝都愛飲茶,宋徽宗趙佶甚至還專門寫了一本關於茶的書,書名叫《大觀茶論》。
他在《大觀茶論》里曾驕傲地說到:「採擇之精,製造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
這當然不是虛誇,龍鳳團茶製作工藝的精湛絕倫絕對讓一個現代人看了都能瞠目結舌。
不必說從采、揀、蒸、榨到研、造、焙、藏的大致程序有多繁瑣,單單是團茶上的龍鳳紋飾的工巧精細就讓人嘆為觀止,古人形容是「龍騰鳳翔,栩栩如生」!
這極致的創造,先後四位福建轉運使功不可沒。丁謂監造龍鳳團茶之時突出「早、快、新」的特點,以致「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師三月嘗新茶」。
其後因書法而留名的蔡襄於龍鳳團茶的製作上也是不遺餘力,他創製了小龍團,其品精絕,二十餅重一斤,每餅值金二兩!
想想看,宋斤一斤有十二兩,一斤茶分成二十餅,每餅茶一兩都不到就要金二兩,按照宋朝的購買力,這是何等昂貴。地處江南的常州城裡龍鳳團茶更是千金難求。
李德仁不過是一村一長,楊涵瑤隨便出手就是貴得讓人牙酸的龍鳳團茶,李德仁心中的起伏可想而知。
不過這一兩茶二兩金的龍鳳團茶,說難聽點,在楊涵瑤里眼裡還不如一杯白開水。
這龍鳳團茶是游家送來得,加上柳芸娘又有著一手煎茶的好本事和這個時代的規矩,楊涵瑤也就欣然收下了。
平日也就是用來招待人得,游家也大方。這樣昂貴的茶葉一送就是一斤,一來是游老爺子本就是風雅之人,桑梓遠既是晉陵名士,怎能少了好茶的裝點?
二來么,楊涵瑤替游家賺了不少的錢,楊涵瑤又才學過人,送這龍鳳團茶表達心意最好不過。
只是不知當游老爺子得知連他平日里都不怎麼捨得天天喝得龍鳳團茶在楊涵瑤心裡都比不上一杯白開水時又會作何感想?
「瑤姐兒好本事,這可是龍鳳團茶呢……」李德仁一邊感嘆著楊涵瑤的本事,一邊又細細品味著茶里的清香,思緒萬千。
「呵呵,伯伯喜歡就好。」
「只是瑤姐兒怎麼喝起了白開水?」
「呵呵,不瞞伯伯,丫頭喝不慣這茶。這茶里又是薑絲,又是豆蔻得,這味兒實在是……」楊涵瑤露出一臉苦樣,搞得李德仁忍不住在心裡大罵暴殄天物。
「這茶里加薑絲豆蔻不是古來有之?瑤姐兒文採風流,那首明月幾時有堪比前朝李太白啊!」李德仁一臉讚歎之情,他這話倒不是恭維,而是出自真心。
實在是蘇大大這首詞的殺傷力太大了,李德仁覺得村裡能出這樣一個人物,且與之為同村人而感到十分榮幸。
甚至他覺得就是女娃子能寫出這樣的詩詞才稀罕呢!史上不乏才情卓越的大才子,可才女呢?寥寥可數,物以稀為貴,就是女娃子寫出這樣的詩句才讓人覺得稀奇。
楊涵瑤笑了笑,也不欲與李德仁在此問題上糾纏,喝了口水問道:「里正伯伯覺得那醬油如何?」
說到這個,李德仁眼前就亮了。今個兒村裡的後生弄了些河蝦送到了他家裡,雖說柳芸娘送醬油去的時候飯已吃完,不過在經過柳芸娘的介紹后,李德仁還是讓家人把中午吃剩下的河蝦拿了出來。
清水煮的河蝦,裡面只放了蔥姜酒與鹽烹制,本就是上等的美味,可在柳芸娘的指點下,拿著河蝦沾了點醬油吃后,醬油的鮮香立刻征服了李德仁一家老小的味蕾。
又聽聞柳芸娘得了主人家的吩咐要請李德仁過去,話里話外的意思都和這醬油有關。
李德仁也是聰明人,略微一琢磨,就覺得這醬油有戲。沒準瑤姐兒是有什麼好事找上了自己。
頓時讓小輩們準備了雨具,打弄一番后便隨著柳芸娘過來了。現下聽到楊涵瑤問起醬油之事,心下瞭然,看來瑤姐兒的確是有好事找自己。
不過李德仁也不是什麼毛頭小夥子了,儘管心中竊喜,可臉上卻未一絲一毫來。
他摸著鬍鬚笑著說道:「這醬油的確美味。大姐兒不僅文採風流而且心靈手巧,老楊家的你可有福咯!」
楊李氏笑著謙虛了幾句,可是心裡卻十分高興。哪個做家長的聽到別人誇你孩子會不高興?楊李氏年歲雖不小了,可也就是個凡人。既然是凡人,當然也不能免俗。
楊涵瑤笑了笑,從袖口抽出剛剛寫好的合約,共有五張紙之多,把種種分配厲害關係都寫了進去。
「伯伯,你看,我若把這醬油給村裡來做,您看可好?」
李德仁詫異地望著楊涵瑤。之前他雖想到楊涵瑤可能是要和他談製作醬油的事。
老楊家勞力少,雖然現在買了幾個丫頭,可畢竟沒有男人不是?至於楊樂賢,那還是個娃子呢,算不上是男人。
而且老楊家在李家村住著,雖說楊家大姐兒得了知縣大老爺的青睞,可俗話說得好縣官不如現管,楊家既然住在他李家村,少不得就要他這個裡正幫襯一二,找他這個裡正幫忙合情合理。
可沒想到得是,這瑤姐兒居然是把這醬油製作之法讓給村裡?李德仁狐疑地忘了楊涵瑤一眼,又看了看楊李氏,那眼神就是在說:「老楊家得,大姐兒這是又犯病了?」
楊李氏知道李德仁那眼神代表什麼意思。想起孫女之前說得話,心裡微微嘆息了一聲。
也罷,孫女既是太上老君的徒兒,自是來普渡眾生得。再說她們老楊家受過李家村的活命之恩,她一個半截身子進了黃土的人若再這麼想不開,那也太不像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