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第237章 滿堂震驚
朝堂上一片寂靜,趙禎也有些後悔,自己剛剛那話說得太重了。可自己一旦軟下來,這些人肯定又會群起而攻,到底該怎麼辦呢?
想了半天也沒法,只得慢慢說道:「諸位愛卿的心朕都明白。為的都是江山社稷,朕難道不知道嗎?朕也著急!只是立儲之事事關國朝百年之運,容朕再想想吧。」
大臣們一聽,知道也不能再爭下去了,只得紛紛說著官家英明等毫無營養的話,然後慢慢退回到席位上。
包拯也知道不能再多說了,趙禎看了一眼包拯,說道:「愛卿歸位吧。」
「是!」包拯應了一聲,這才重新戴好官帽,持著笏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見大臣們不再追究此事,趙禎也鬆了口氣。不過剛剛他那些話也是發自肺腑,只是後半句沒說出來。
要立也得是自己的兒子!
司馬光雖心有不甘,可奈何皇上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他再說就有位人臣的本分了,因此也只能閉上了嘴,朝著包拯投去了一絲無奈的眼神。
包拯心裡微微嘆息了一聲,可隨即想到這事之前官家說什麼來著得?問大家知道不知道桑梓遠這人?
他眉頭一擰,難道官家是要招賢?這可是大事!只是聽聞桑梓遠才十歲呀,這會不會太兒戲了?
正想著那邊趙禎已經開口了,「列位臣工可聽過桑梓遠此人?」
諸位大臣紛紛都言聽過,歐陽修更是出列誇讚桑梓遠的才華。
仁宗心裡得意,接著令殿上的宦官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桑梓遠寫得正氣歌與少年說發與眾臣閱覽。
其實韓琦等人早已經閱讀過了,不過剛剛惹了皇上不快,這會兒也算「將功折罪」吧,帶頭叫好了起來。
事實上的確也寫得相當好!就這文采放到一個成年人身上那也是天資過人,更何況一個十歲女童?
包拯先看了正氣歌,頓時有種生出一種知己的感覺,同時也很震驚!桑梓遠才十歲居然能寫出這樣的文,實在是和年齡不符!
又聽聞桑梓遠死而復生后,不但痴獃好了還變得文採風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包拯心裡疑雲頓生,可想來想去也找不到合適的解釋,總不可能是鬼神附體吧?拜託!或許別人會信,可包大牛是什麼人?
他才不信這些!可事實擺在眼前,一時間,包拯還真找不出合理的解釋。
可眼前這正氣歌實在不像出自一個十歲稚童的手,難道是有人代寫么?可轉念一想,桑梓遠只是農家子弟,誰會在背後這樣捧他呢?
況且能寫出這樣詩詞的人絕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再退一萬步來說,有這等才華幹嘛要隱居人後,去捧一個小屁孩?不合常理!
且不說包拯看了正氣歌后心裡是如何疑雲叢生,可當他看到少年說時眼前又亮了!
再次被桑梓遠的才華給震撼到了!文章的好壞這裡也就不再一一多說了,總之一句話,這個桑梓遠當真了不得!
如果真是真才實學得話,這樣的人是應該召見然後重點培養!
「諸位愛卿,桑梓遠的才學如何呀?」趙禎欣賞著各位大臣驚喜讚歎的神情剛剛的不快被拋到了腦後去,神色愉悅地好像大家在讚歎地是他閨女似得。
然後不等眾臣回答,趙禎又呵呵一笑,佯裝隨意地說道:「諸位愛卿,朕近日得報,這個桑梓遠可是女兒身呢!」
「什麼?!」
趙禎的話猶如一個重磅炸彈一樣,頓時朝堂里炸開了鍋,紛紛議論了起來。
「桑梓遠是女兒家,這,這怎麼可能?」
「太意外,太意外了!這等才華的人竟然是女兒身!」
「可惜,可惜呀!」
包拯,歐陽修,司馬光更是詫異到了極點。名滿天下的桑梓遠居然是個姑娘?
這,這……饒是到了這個年紀早已學會了情緒內斂的幾位大人在聽了仁宗這句話后,那嘴巴也張得大大,足以塞進一個雞蛋了。
隨即這幾位大人的臉色又變了,不再是驚訝,而是眉頭都皺了起來。
有才華?女兒家?!
官家莫不是又犯老毛病了?
估計這心裡話給仁宗聽見又得氣綠了臉!可他也不能怪他的這些臣子們這樣看他。
誰叫他就是一個比較多情的君主呢?也難怪別人會想歪了!
韓琦一看包拯等人的神色,暗道一聲不好,忙搶在包拯等人前說道:「官家可是想召見桑梓遠?」
趙禎一聽,暗道,嗯,韓琦還算上路。於是微笑著點頭,笑著說道:「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引為千古美談!如今我大宋出了個桑梓遠,不僅文章詩詞做得好,一手桑體字更是絕天下!」
趙禎滿臉紅光,包拯等人越看越寒心。桑梓遠才十歲啊!您老都可以做人祖父了!
趙禎卻渾然不覺,繼續滔滔不絕地說道:「更難能可貴地是桑梓遠雖為女子,卻曾經說出『國之興亡,匹夫有責』以及『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樣的話,可見心中抱負。」
包拯,司馬光等人一聽這話更緊張了,就連早就通過聲的富弼與韓琦也警惕了起來。
官家這話是什麼意思?先拿花木蘭作引,難不成?!!
幾個大人的眼睛睜得大了起來,莫不是官家要召一個女子為官?!這太荒唐了!
可隨即又一想,花木蘭都能替父從軍,桑梓遠如果有真才實學又為何不能為官呢?
一時間,朝堂里的大臣糾結了起來。可以想象,如果官家執意要下詔讓桑梓遠進京任用此事必將引為千古美談。
況且他們心裡還有另一個想法,那就是他們也十分欣賞桑梓遠的才華,可不想官家一發老毛病就把桑梓遠弄成了娘娘,那是對一個十歲的小姑娘來說太殘忍了!
仁宗仍在滔滔不絕地說道:「況且桑梓遠精通各門雜學,那個水泥之前已在朝上議過,朕也就不再多說了。」
仁宗頓了下,然後說道:「朕想讓皇後下道旨意,召桑梓遠進京面聖。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啊?」